辕门斩子

导演:陈方千
地区:大陆 

宋朝时期,辽邦摆下“天门阵”,杨延昭之子杨宗保去穆家寨取降龙木,被穆桂英所擒,穆桂英因爱慕宗保的人品武艺,私自招亲。杨宗保回营后,杨延昭大怒,将亲生儿子宗保绑在辕门欲将其斩首。穆桂英为救自己所爱的人,投降大宋,并献上降龙木,大破天门镇,立功救下杨宗保。

倒序 在线播放
当前资源由腾讯提供--在线播放,无需安装播放器
1962
锦上添花
1950年代,国内某个偏远小火车站上有这样一群人:绰号“老解决”(赵子岳)的老站长,工作、生活经验丰富,车站与附近公社的大小事务,基本没有能难倒他的;外号“老怀表”(田烈)的老站务员,即将退休却不舍得退休,对于要来接替他工作的年轻同事,他是一百个不放心;兼管职工福利的站务员“秦广播”(陈志坚)人如其名,一天到晚播报着头条新闻;人称“小发明”(曹昌焕)的搬道员工作之余爱鼓捣小创造,他正和姐姐铁英(李长乐)计划着在小河边建个小发电站,好让车站和公社用上电,不过这事是瞒着“老解决”偷偷进行的。此外,车站附近的生产队上有一位人送外号“胖队长”(凌元)的妇女队长,她跟“老解决”已互相喜欢了很长时间,但双方都羞于表白。要接“老怀表”班的是原铁路业余学校的青年教员段志高(韩非)。满怀一腔热情投入到新的工作中时,书生气十足的段志高由于经验不足闹了许多洋相,惹得“老怀表”摇头叹气,对他颇为不满,但“老解决”很看重他这股子热心劲,认为假以时日他会有大作为。——段志高的能力,也的确如“老解决”所预言,他在筹建发电站一事上帮了“小发明”和铁英许多大忙。不久,筹建发电站一事被“老解决”得知,众人本以为他会生气,哪想他竟大加赞叹,而发现“万事俱备,只缺一个发电机”时,如何筹到一个发电机成了他的心头大事,一旁的“老怀表”也在听过段志高的方案讲述后改变了对他的看法。夜半“老解决”自言自语,所念叨的发电机被隔墙的“秦广播”理解成“胖队长”,于是次日天不亮他就迫不及待地向“胖队长”广播这条大新闻,巧的是,“老解决”刚好准备向“胖队长”借用发电机。两人随后的碰面令人捧腹。而段志高和铁英在朝夕相处中,也不知觉互生好感。
1976
长征组歌
本片是一部反映中国工农红军在毛泽东同志指导下,经历了两万五千里长征,胜利到达陕北的大型音乐片。全片由《告别》、《突破封锁线》、《遵义会议放光辉》、《四渡赤水出奇兵》、《飞越大渡河》、《过雪山草地》、《到吴起镇》、《祝捷》、《报喜》、《大会师》十部分组成。============================================================================光阴荏苒,岁月留痕。在你心之一隅,是否会有一些难以磨灭的珍藏?可能是一份感情,可能是一种向往,也可能是一段旋律……在那崇尚英雄、充满激情的年代,《江姐》、《洪湖赤卫队》、《长征组歌》、《东方红》、《黄河大合唱》等一批优秀的文艺作品,以其撼天地、泣鬼神的气概征服了无数颗心。《长征组歌》是北京战友歌舞团创作演出的,是由晨耕、生茂、唐诃、遇秋根据肖华所作的组诗而谱曲的声乐组歌,唐江担任指挥,马玉涛,贾世骏,马国光,耿莲凤等著名歌唱家担纲演唱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是震惊中外的伟大的历史性事件,作为长征参加者的肖华,对此深有感受。他为纪念长征胜利三十周年,抱病写作,历时半年以上,完成了十二首构思已久的诗篇。这些诗,以形象鲜明、感情真挚、格律严谨、节奏铿锵而脍炙人口。作曲家择其十首谱成组歌,十个不同的战斗生活画面环环相扣地结合在一起,把各地区的民间音调与红军传统歌曲的音调和谐地融汇在一起,把通俗的音乐语言与丰富的音乐构思巧妙地编织在一起,生动地描绘了伟大长征的壮阔图景,展示了工农红军的英雄性格,塑造了革命军队的光辉形象,使组歌成为一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新颖、风格独特的大型声乐套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