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
侯爵夫人
意大利北部的小镇,俄罗斯军队突破了防线,攻占了城堡,驻地大本营指挥官罗伦索只能率领部下投降,俄罗斯人礼貌地接受了。罗伦索的女儿朱丽塔(又被称为玛奎丝)带着一对儿女多年守寡在家,在逃避军队的时候,险些被敌军士兵侮辱,被俄罗斯军官列特里特伯爵所救。当晚,朱丽塔吃了镇定药昏昏睡去。第二天,罗伦索父女要向伯爵感谢救命之恩,但伯爵已经随军出发。朱丽塔对伯爵很有好感,一直希望能见到他,很快传来噩耗,伯爵战死沙场,朱丽塔十分失落。不久后,朱丽塔精神恍惚,身体不适,所有症状都让她怀疑自己怀孕了。伯爵突然来访,原来他只是负了重伤,他很直接地向朱丽塔求婚。虽然朱丽塔决定不再用自己的幸福再冒第二次险,但经不住父母的劝说和伯爵的殷勤诚意,答应伯爵公务归来后就结婚。几个星期后,朱丽塔怀孕的迹象愈趋明显,医生、助产士都说她肯定是怀孕了,朱丽塔不明所以,精神快要崩溃了。母亲不能容忍这种不清白,父亲更是要断绝关系,朱丽塔被驱逐出家门,来到乡下,被小镇上人称为“O女侯爵”(为尊者讳)。伯爵回来后,相信她的清白,到乡下再次求婚。朱丽塔拒绝了,她在报纸上登了启事,要孩子的父亲在3号的时候主动出现,她就会嫁给他,不论他的身世家庭。父母终于相信朱丽塔的无辜,把她接回家中,一家人抱头痛哭,和好如初。第二天,“令人恐惧的3号”,朱丽塔和父母忐忑不安地等待着上天的“判决”。伯爵,是伯爵出现在门口,朱丽塔无论如何难以接受这个结局,她实在不能接受自己心目中极其绅士有礼的伯爵竟然犯下如此错误,当下再次拒绝和他结婚。父母的安排下,两个人终于结合,不久,孩子出生了,夫妇终于合好,朱丽塔抓住了险些失去的幸福。
1976
长征组歌
本片是一部反映中国工农红军在毛泽东同志指导下,经历了两万五千里长征,胜利到达陕北的大型音乐片。全片由《告别》、《突破封锁线》、《遵义会议放光辉》、《四渡赤水出奇兵》、《飞越大渡河》、《过雪山草地》、《到吴起镇》、《祝捷》、《报喜》、《大会师》十部分组成。============================================================================光阴荏苒,岁月留痕。在你心之一隅,是否会有一些难以磨灭的珍藏?可能是一份感情,可能是一种向往,也可能是一段旋律……在那崇尚英雄、充满激情的年代,《江姐》、《洪湖赤卫队》、《长征组歌》、《东方红》、《黄河大合唱》等一批优秀的文艺作品,以其撼天地、泣鬼神的气概征服了无数颗心。《长征组歌》是北京战友歌舞团创作演出的,是由晨耕、生茂、唐诃、遇秋根据肖华所作的组诗而谱曲的声乐组歌,唐江担任指挥,马玉涛,贾世骏,马国光,耿莲凤等著名歌唱家担纲演唱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是震惊中外的伟大的历史性事件,作为长征参加者的肖华,对此深有感受。他为纪念长征胜利三十周年,抱病写作,历时半年以上,完成了十二首构思已久的诗篇。这些诗,以形象鲜明、感情真挚、格律严谨、节奏铿锵而脍炙人口。作曲家择其十首谱成组歌,十个不同的战斗生活画面环环相扣地结合在一起,把各地区的民间音调与红军传统歌曲的音调和谐地融汇在一起,把通俗的音乐语言与丰富的音乐构思巧妙地编织在一起,生动地描绘了伟大长征的壮阔图景,展示了工农红军的英雄性格,塑造了革命军队的光辉形象,使组歌成为一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新颖、风格独特的大型声乐套曲。
1976
芒果之歌
芒果之歌 (1976)故事梗概根据《序曲》中的谷雨短篇小说《第一课》改编。 1968年7月,在“文革”处于两个阶级大搏斗的关键时刻。以夏彩云为首的临溪市第六棉纺厂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响应党中央、毛主席的伟大号召。开进了东方纺织工业大学。正在操纵该校红造司组织拉山头、闹派性。妄图破坏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走资派聂家良,一时慌了手脚。他表面欢迎工宣队,暗地里却耍阴谋、施诡计,处处与工宣队作对。由于他的挑拨,学校各派群众组织又发生了冲突。面临一场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夏彩云带领工宣队首先深入群众,进行调查研究,为消除各派群众组织的对立情绪,他们主持召开了各派头头会议。在聂家良操纵下红造司擅自撕毁了会上签署的协议,使各派矛盾更加激化,从而挑起了武斗。夏彩云和工宣队长老唐等冒着危险去做说服工作,在一次武斗中,红造司成员刘小舟打伤了老唐。聂家良认为有机可乘。他要红造司交出刘小舟让工宣队从严处理,妄想挑起小将们与工宣队闹对立,让红卫兵把工宣队撵走,夏彩云牢记毛主席的教导,严格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以无产阶级宽广的胸怀对待犯错误的小将,坚持做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不仅使聂家良的阴谋未能得逞,还感动了小将们,并得到了他们的信任。夏彩云满腔热情同小将们一起回忆红卫兵光荣的战斗史,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无产阶级感情和革命热情。在一次批判大会上,她以阶级姐妹的亲身经历,控诉了修正主义教育路线,挽救了被旧教育路线毒害的青年教师杨扬名,沉重打击了聂家良。小将们也受到了启发和教育。他们在工宣队的领导下,实现了革命的大联合。把矛头对准党内不肯改悔的走资派,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斗批改新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