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我家演员表

导演:英达,林丛
日期:1995-01-01
热度:4

《我爱我家》是一部集教育性与娱乐性、严肃性与通俗性、艺术性与群众性于一身的新型电视文艺作品,是国外情景喜剧结合我国国情与受到我国观众普遍欢迎的小品、室内剧有机结合的艺术形式,对于电视剧创作有研究的意义。   120集情景喜剧《我爱我家》透过90年代北京一个六口之家以及他们的邻里、亲...

导演(2)
中国大陆演员和导演。毕业于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及密苏里大学戏剧表演系。英达是一个幽默的人。娱乐圈多栖,导演、演员、主持人三位一体,无论是扮演影片《大腕》中的路易王,还是主持综艺节目《老同学大联欢》,英达都表现得活灵活现,游刃有余。尤其是继《我爱我家》《闲人马大姐》先后成功之后,英达更是奠定中国情景喜剧掌门人的地位。现在又相继推出《东北一家人》《相约青春》等系列喜剧。1990年起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导演。1995年任“...
演员(14)
【话剧作品】  《大风歌》导演  《灵与肉》导演  《阿Q正传》导演  《枫叶红了的时候》  【电影作品】  《爱情麻辣烫》合作演员:高圆圆 徐静蕾 郭涛 徐帆  《天涯歌女》  《家里比较烦》  《家里比较烦之悉尼奥运会版》  《新年梦想曲》  《我爱我车》  《丁香花开》合作演员:陶虹 耿乐 李琦 英壮 那威 沈畅  《生命烈火》  【电视作品】  《城市稻草人》导...
宋丹丹,1961年8月25日生于北京,中国内地女演员,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国家一级话剧演员。1981年宋丹丹考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表演训练班。1983年留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1986年主演电影《月牙儿》荣获第41届萨莱诺Salerno国际电影节意大利银质奖。1989年首登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演出小品《懒汉相亲》饰演魏淑芬,1994年主演中国第一部大型室内情景喜剧《我爱我家》饰演和平。2013年2月1日全国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二十次会议上通过为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梁天(1959年4月10日-),北京人,中国著名喜剧演员。父亲范荣康是《人民日报》的副主编;母亲谌容是当代著名女作家,曾经以《人到中年》名扬海内外。  1976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77年—1979年在北京军区装甲兵坦克六师第二十一团一营三连任炮长。1979-1980在北京军区装甲兵坦克六师文艺宣传队和守备三师文艺宣传队。1980年转业到工厂做搬运工,后进入工厂工会负责文体节目。  一个偶然的机会,某电影导演与他母亲侃剧本,突然发现他有演戏才能,便把他推上银幕,此后,他的喜剧才能得以发挥。梁天拍摄了《二子开店》、《喜剧明星》、《天生胆小》、《顽主》、《龙年警官》、《烈火金刚》、《男妇女主任》、《过年》、《斗鸡》等一系列相当著名的电影。  他的表演生动幽默,尤其是那双滑稽的小眼睛,让人过目不忘,梁天成为那个时代最为著名的笑星之一。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曾经主演话剧《茶馆》、《天下第一楼》、《北京大爷》、《蔡文姬》等。主演影视作品:《甲方乙方》、《半边楼》、《我爱我家》、《明星制造》、《东周列国》、《守候幸福》、《漕运码头》、《心理较量》等。曾获文化部第二十届梅花奖。北京市第一届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享受国家特殊津贴。  杨立新喜欢读书,还会唱京剧、越剧、二人转、京韵大鼓,他在《天下第一楼》里演的大少爷反串旦角儿的一段,都是他现场唱的,他管这叫“艺不压身”。与杨立新的交谈的一大感受是,他非常自信,不了解的人会以为他有点“狂”,他的解释是“别人不说我好,我再不说自己好,我还有好吗,关键是我还有点能力。”
赵明明,满族。1970年3月13日生于辽宁沈阳,中国内地女演员。1988年考入吉林艺术学院表演本科班,1989年主演电视剧《铁人》,从此走上演艺道路。1992年毕业后因主演电视剧《女人不是月亮》,获得电视金鹰最佳女主角奖提名。1993年主演电视连续剧《京都纪事》、《我爱我家》。1997年与袁立联合主演电视剧《汉宫飞燕》,饰演赵飞燕。2002年主演电视剧《摩登家庭》(又名《世纪家庭》),同年主演电视剧《没有冬天的海岛》。2013年参演英达执导电视剧《我爱我家》续集《我们一家人》。
中国著名童星。很小就表现出极高的表演天赋,在中国第一部情景喜剧《我爱我家》中一举成名,代表作品有电视剧《我爱我家》、《电脑之家》和《远亲不如近邻》;电影《红西服》、《北京人》等。  关凌也是演艺圈高学历的明星之一,从北京理工大学国际贸易专业本科毕业后,她又考取了本校的管理与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曾在担任中国教育电视台制片人和主持人的同时,还担任了北理工国际贸易系本科班的班主任。硕士毕业后,关凌曾离开演艺圈一段时间,进入美国通用集团工作,但最后还是选择回到中国教育电视台任职,并在多家地方电视台主持节目。
沈畅生长在北京电影制片厂院子里,从小便和银幕结下了不解之缘。刚出生几个月的时候,父母就抱着她到北影的录音棚为电影《海霞》中的小海霞配哭声,那个时候沈唱爱笑不爱哭,急得导演狠心地捏了她一把,她才哇哇地哭出声来。幼儿园时便经常被导演选中,小沈畅从那时就爱上了拍戏,午休时常常坐在床上,愣愣地等着导演来把她选走。在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她参加演出了中国第一部有声的儿童电视连续剧《小龙和小丽》,该剧获得了当年的“飞天奖”。小学五...
金雅琴,1925年生于黑龙江省尚志市一面坡镇。曾用名白微。1943年至1945年参加艺术剧社———祖国剧团表演话剧。1949年进入华北大学三部戏剧科学习。1950年进入中央戏剧学院话剧团。1952年调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任演员,1986年离休。近年来,金雅琴凭借英达执导的系列情景喜剧《闲人马大姐》中的刘奶奶一角,活跃在荧屏上,成了愈老愈红的老年明星之一。然而演电影,上大银幕,金雅琴还是头一回。金雅琴的老伴牛星丽也是北京人艺的著名表演艺术家,但他“触电”较早,在电视剧《末代皇帝》、《笑傲江湖》等剧中留给了观众深刻的印象。  金雅琴主演的,马俪文导演的首部低成本电影《我们俩》,不但入围了本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编剧奖、最佳女主角四大奖项提名,而且获得本届东京国际电影节影后桂冠。金雅琴以娴熟的演技丝丝入扣地演活了片中的老奶奶,因而,金雅琴获得了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
蔡明,1961年10月21日出生于北京,著名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1973年,被导演谢铁骊选中在影片《海霞》饰演童年海霞。1980年,参演电影《戴手铐的旅客》。1990年蔡明的第一个小品《普拉尼特的长发》与陈佩斯、朱时茂合演,在北京电视台亮相。1991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蔡明与巩汉林合作表演了小品《陌生人》。2000年,在电视剧《闲人马大姐》中饰演马大姐,获得《中国大众电视》老百姓最喜爱影视明星等荣誉称号。1991年至2017年,蔡明共计有26次登上央视春晚表演小品;2012年至2014年,蔡明已连续3次登上央视元宵晚会演唱歌曲。2014年,蔡明担任《出彩中国人》评委,为实现中国梦的中华儿女摇旗呐喊。2018年2月,出演2018年央视春晚小品《学车》。
葛优,称得上当今中国最优秀的男演员之一,从演以来已经出演过50多部电影以及10余部电视作品;他不但手捧国内表演最高奖金鸡奖,而且荣登戛纳影帝宝座。  葛优最初的从艺之路并不顺达,早年曾投考各类艺术团体,却屡试不中。在老一代著名演员也是其父亲葛存壮的点拨下,1979年,以小品《喂猪》叩开全国总文工团的大门,当上话剧演员,接下来的几年只是在舞台上跑龙套。1984年,他才很偶然地被选中在《盛夏和她的未婚夫》中扮演了一个小角色,葛优的名字第一次上了演员表。  真正给葛优带来星运的是1988年由王朔小说改编的影片《顽主》,他的外型与表演都恰合了王朔笔下那种“冷面热心”幽默成性的小人物,他扮演的银幕形象显得轻松、到位,获当年金鸡奖最佳男演员奖提名。从此,葛优星运亨通。  北京电视台1992年春节推出的长篇电视系列剧《编辑部的故事》则使成了家喻户晓、最有观众缘的大明星。在近10年的时间里,葛优扮演了20多位影视人物,其中1993年的《活着》可视为其表演上的转折点,前期他扮演的角色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在一些名导演的影片中出演“反派”配角,大多是旧时代的故事。另一类则是当代生活中的喜剧式小人物。葛优的配角戏往往很有光彩。1988年,他在张艺谋执导的《代号“美洲豹”》中饰演一名劫机犯,还存有一丝初试“反派”的生疏。1989年,滕文骥拍《黄河谣》,请葛优扮演土匪头子黑骨头。1991年在何群导演的影片《烈火金刚》中扮演颇有点人情味和骨气的汉奸。接着,葛优又在黄健中的《过年》中饰演好色猥琐又假正经的大姐夫,赢得了“百花奖”最佳男配角奖。1993年陈凯歌的影片《霸王别姬》中又有葛优精彩的表演,袁四爷被押出去枪毙时,还划着台步过戏瘾的那个镜头,已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经典。而在黄蜀芹执导的电视连续剧《围城》中,只寥寥数笔,葛优便把大作家钱钟书笔下的李梅亭描画得栩栩如生,难怪陈凯歌称葛优是“中国最绝的男演员”。  扮演当代生活中喜剧式的小人物,对葛优而言更是驾轻就熟。他出演的《马路骑士》、《喜剧明星》、《离婚大战》、《上一当》、《消失的女人》、《大撒把》和《父子婚事》等都成为大受观众欢迎的卖座片。值得一提的是在夏刚1992年执导的《大撒把》中,葛优的表演已见出圆润之感,完美地体现了影片的风格。他因此片荣膺金鸡奖影帝桂冠。而张艺谋《活着》中的主人公福贵则为葛优打开了一个表演上的新天地,他也因此而成为1994年的戛纳影帝。  1996年他与姜文联合主演了周晓文执导的大投资影片《秦颂》,饰演悲剧音乐家高渐离。1997年,葛优应香港著名女导演许鞍华之邀请,主演改编自张爱玲小说的影片《半生缘》。葛优以其良好的悟性,内向的性格,使他的表演张驰有致,以大量的平淡衬托瞬间的精彩,令人物形象既贴近生活又不乏味,并使内在的幽默感成为保持人物张力的有效手段。而他的秃头和‘不雅’,于平凡中显出不凡。  特别是从1997年的影片《甲方乙方》开始,葛优与搭档冯小刚一起开创了中国贺岁电影的局面。之后,由葛优主演、冯小刚导演的《不见不散》、《没完没了》、《大腕》、《手机》等贺岁片在中国获得了票房奇迹,深受观众喜爱,这也让葛优凭借喜剧奠定了自己在影坛的地位。葛优一直这样认为:获国际大奖只是对演员在某一部电影中表演的肯定,并不表示身价的提高。正因为如此,他一如既往地演起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成为现在当之无愧的百姓影帝。  进入2000年之后,葛优一方面继续出演《卡拉是条狗》、《天下无贼》、《命运呼叫转移》、《气喘吁吁》、《非诚勿扰》等带有喜剧色彩的影片以及贺岁片,另一方面也尝试转型,在《夜宴》、《让子弹飞》、《赵氏孤儿》等重要影片中与冯小刚、姜文、陈凯歌等国内大导演合作,扮演各种角色,演技已成化境。  2011年年底,葛优与英皇公司进行合作,预计拍摄5年3部电影作品。
李眉, 又名: 李雨晴,李蕴桥,中国演员。在《我爱我家》中饰演小保姆薛小桂。在《姐姐妹妹闯北京》中扮演小徐。她的小保姆角色演得很到位。
英氏家族第一位走上演艺之路的是英若诚的姑姑英茵。她原名英凤珍,是当时明星电影公司二厂的演员,曾演过《压岁钱》和《十字街头》等片,后因故自杀。据说,曹禺先生《日出》中陈白露的形象就是以英茵为原型的。   1929年6月21日生于北京,满族。少年时就读于天津圣路易教会中学。1945年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在学生时代,他就开始投身于钟爱一生的舞台艺术活动。  英若诚先生于1950年考入了北京人...
张瞳,北京人,国内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20世纪40年代毕业于上海剧专,后进入中央戏剧学院专攻表演,1951年毕业分配到北京人艺。其主要作品有《咸亨酒店》《蔡文姬》等  从艺六十年,在话剧、电影、电视剧中扮演了众多角色。观众们大都是从电视剧中认识张瞳老先生的,其实他早已是北京人艺的著名演员了。他曾在第一版《茶馆》中扮演大小唐铁嘴,在话剧《风雪夜归人》中扮演魏莲生、在《雷雨》中扮演的周萍,在《日出》中扮演的方达生,个性鲜明,刻画细腻,受到广泛赞誉。  他在电视剧《孙敬修》中扮演了故事爷爷孙敬修,他还在情景喜剧《我爱我家》中扮演了老付的邻居郑千里,并在电视剧《范进中举》中扮演范进。还在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扮演了陶谦,在连续剧《一地鸡毛》中扮演老孙。  他在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中扮演老编辑刘书友,使其为人所熟知。24集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1991年底在中央电视台热播。剧中六位主要人物之一,“编辑部”老编辑刘书友的饰演者张瞳,同各位演员的精彩表演,赢得了亿万观众的好评。也就是从那时起,家乡才有更多的人知道他是宁河人。从此,便以格外亲切的目光关注着他在剧中的身影,以自豪的口吻赞美他的表演,以热烈的话题,述说着他的家世和演艺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