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绒花演员表

导演:赵宝刚
日期:1996-01-01
热度:3

纪薇、叶凌梅、宋刚是三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好朋友。电影学院毕业后都进入了娱乐圈。京城名导吴凡看中了纪薇,决心在新剧中起用她为女一号,叶凌梅则沦为配角,二人关系变得紧张。为了达到目的,叶凌梅不惜出卖肉体勾引吴凡的儿子吴克,但吴克不为所动。叶凌梅孤注一掷雇人强奸纪薇并拍下裸照,纪薇的演艺事业一落千丈:宋刚气极,失手打伤作案凶手而被捕入狱。纪藩篓椿宋剧出狱结婚,却被做医生的朋友告之他们可能是兄妹。

导演(1)
赵宝刚,1955年7月7日出生于北京,中国内地导演、编剧、制作人、演员,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1990年,担任家庭爱情剧《渴望》的导播,该剧是他个人执导的第一部电视剧,获得中国电视剧飞天奖长篇电视连续剧特别奖 。1991年,执导喜剧《编辑部的故事》,该剧获得广播电影电视部“飞天奖”二等奖。1994年,执导的爱情剧《过把瘾》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45周年佳作奖。1996年,执导爱情犯罪剧《一场风花雪月的事》。1998年,执导的警匪剧《永不瞑目》 获得“金鹰奖”优秀长篇电视连续剧奖。2000年,与汪俊合作执导爱情剧《像雾像雨又像风》。2001年,获得第一届中国电视艺术“双十佳”十佳导演奖。2003年,执导爱情剧《别了,温哥华》。2007年,执导励志剧《奋斗》。2008年,担任悬疑剧《落地,请开手机》的制片人。2010年,执导爱情剧《婚姻保卫战》。2014年,担任爱情片《触不可及》的导演。2016年,执导军事题材剧《深海利剑》。2018年执导电视剧《青春斗》。
演员(25)
瞿颖,中国电影演员。1971年出生。从小爱好文艺,曾在湖南省戏校学习话剧。1990年荣获第二届中国时装艺术表演大赛亚军,她身高一米七五,富有青春朝气,容貌美艳,很欧化,她并不满足在T型舞台上取得的成就,很快向影坛、歌坛发展。  她的第一部电影是《不要问我从哪里来》,这之后又相继出演了《花姊妹风流债》、《站直喽,别趴下》、《痴情女子》、《爱情傻瓜》等多部影片。由于她身高和外貌的局限,饰演的角色差不多雷同,均是城市现代女性,性格开朗、美丽时髦。虽然有一定的知名度,但很大程度上是沾了当模特的光。瞿颖也渴望能有机会塑造各种类型的女性,在银幕上展现自己的才华。  1996年,张艺谋在他的首部现代都市题材影片《有话好好说》中起用瞿颖做女主角,她成为媒体注目的幸运儿。在片中,她演了一个普通的城市女孩,也很时髦很现代,与姜文产生了说不清理还乱的感情纠纷,着实害苦了姜文(男主角)。与名导演合作,对瞿颖表演上的提高帮助很大,使她真正成为一颗璀璨的明星,闪耀独特的光芒。1998年参演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舞蹈:《缤纷四季》。
内地男演员。曾入浙江省昆剧团学习昆剧表演,工文武老生,毕业后任该团演员。又考入北京电影院学院,获表演系文学(电影表演)学士学位。主演多部话剧、电影及电视剧。代表作品有《白眉大侠》、《游龙惊风》《倚天屠龙记》等。
侯乃文,男,演员,其作品有《红绒花》。
影视演员,1958年生于青海西宁,1982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先后在34部影视剧中担任角色,现为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
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1941年12月出生,籍贯江苏徐州。1963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同年分配到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毕业之际,应长影之邀参加了故事片《英雄儿女》的拍摄。她的表演使女主角王芳的艺术形象具有一种既时代化又个性化的特征,在军内外受到广泛赞誉,曾获长影建厂35周年优秀影片创作者奖。1979年在八一厂故事片《怒吼吧!黄河》中饰演重要角色何晓溪,这是她时隔多年后第一次再上银幕。近十年来,她除继续从事影视表演外,还积极向导演专业发展。  参加表演创作的影视片有《火种》(饰澎湃嫂)、《以祖国名义》(饰田蓝)、《拳击手》(饰张晓微)、《足迹》(饰支书)、《矿工》(饰技术员)、《茫茫大海情》等十多部。担任导演的影视片有《风雨下钟山》(副导演)、《情留此山中》、《苏三》、《媳妇们的心事》、《说客》、《仙桃行》、《中国刑警》等十几部。其中,《风雨下钟山》曾获1983年文化部优秀影片奖。现为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演员之家会员。  电影  1、《英雄儿女》1964年--王芳  2、《怒吼吧,黄河》1979年--何小溪  3、《拳击手》1988年--张晓薇  4、《千年小金龙》2000年  5、我用我的方式爱你  6、玻璃婚 (2006) .... 卢美娟  电视剧  1、家事风云 [20集] 2000年  2、让爱作主[22集] --刘云母亲  3、风雨下钟山 (1982) .... 副导演  4、媳妇们的心事 (1983) .... 副导演
出生于北京。1984年开始演戏,第一部当主演的是在中美合拍的影片《北京故事》中,之后,在电影《净土》、《川岛芳子》、《银蛇谋杀案》中都有她的角色。 代表作品《川岛芳子》、《卡拉是条狗》、《京华烟云》。最新作品《当婆婆遇上妈》口碑不错。
赵宝刚,1955年7月7日出生于北京,中国内地导演、编剧、制作人、演员,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1990年,担任家庭爱情剧《渴望》的导播,该剧是他个人执导的第一部电视剧,获得中国电视剧飞天奖长篇电视连续剧特别奖 。1991年,执导喜剧《编辑部的故事》,该剧获得广播电影电视部“飞天奖”二等奖。1994年,执导的爱情剧《过把瘾》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45周年佳作奖。1996年,执导爱情犯罪剧《一场风花雪月的事》。1998年,执导的警匪剧《永不瞑目》 获得“金鹰奖”优秀长篇电视连续剧奖。2000年,与汪俊合作执导爱情剧《像雾像雨又像风》。2001年,获得第一届中国电视艺术“双十佳”十佳导演奖。2003年,执导爱情剧《别了,温哥华》。2007年,执导励志剧《奋斗》。2008年,担任悬疑剧《落地,请开手机》的制片人。2010年,执导爱情剧《婚姻保卫战》。2014年,担任爱情片《触不可及》的导演。2016年,执导军事题材剧《深海利剑》。2018年执导电视剧《青春斗》。
刘彦君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青年演员  出生年月:1985.10月  身高:162CM  体重:40KG  爱好:舞蹈唱歌钢琴配音 羽毛球游泳  专业:表演(本科,2006年毕业于谢晋影视艺术学院)  电影《第一书记》饰 杏花  电影《我的雷人男友》饰 安雨婷  《小镇的夏天》《白云飘飘》  电视剧《古今大战秦俑情》饰 丁琳  电视剧《十万人家》饰 顾彩虹  话剧《间隔》饰 艾斯泰乐  话剧《阴谋与爱情》饰 露易斯  话剧《北京人》饰 袁圆  话剧《性情男女》饰 焦小娇
出生在草原上的马精武幼年跟随父亲四方云游,直到上中学,父亲才把他送到乌鲁木齐。1956年北京电影学院首次招收表演本科班,马精武南下上海考场,通过苏联专家严格的考试,脱颖而出。1960年,马精武以优异的成绩留校任教。并先后在影片《风从东方来》、《艳阳天》和《金光大道》中饰演角色。1981年导演影片《端盘子的姑娘》、《被跟踪的少女》等。1986年后编导电视连续剧《西厢记》、《马周艳遇》等。近年主演电影《七剑》和《夜宴》饱受关注。  他在教学之余,还积极参加艺术创作活动。曾在多部故事片中担任主要角色。例如:60年代中苏第一部合拍故事片《风从东方来》、以及《停战以后》、《穿山巨龙》;70年代的《艳阳天》、《烽火少年》、《金光大道》、《火娃》; 80年代的《叛国者》、《我、你、他……》、《行窃大师》、《大惊小怪》;90年代的《大红灯笼高高挂》、《悲喜人生》、《铸剑》、《青蛇》、《天国逆子》、《太阳有耳》、《古城童话》、《走进澳门》等。  担任导演的故事片有:《笑比哭好》、《端盘子的姑娘》、《我、你、他……》、《好女婿》、《欢乐常在》、《被跟踪的少女》、《故乡的旋律》等。  他除了在故事片中的创作之外,还参与了上百集电视剧的创作,并在其中担任主演、编剧、导演、艺术指导等。
中国影视、话剧演员。曾用名吴荫,笔名宗晴。1951年出生于四川成都。落地三天,母亲去世。13岁,被青年艺术剧院的熊传收为干儿子,带到北京。从小酷爱演戏。常看导演排戏。“文化大革命”期间,干妈被迫害自杀身亡。他去北大荒插队,一去10年。在北大荒,他曾领导100来人的红孩子演出队。1978年回到北京,考入中央实验话剧院学员班。毕业后留院当演员。 1984年,出演影片《默默的小理河》,登上银幕。 1987年,常蓝天被黄健中导演选中,扮演《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里的男主角叶肖肖。这是一部具有浓郁的荒诞、变形和魔幻色彩的影片,对一些社会问题作了一些深刻的探讨。常蓝天也以一种荒诞,夸张的表演方式,表现死者对生者进行访问这一过程。表现了人物的恐惧、屈辱、对社会现象的不理解,他的表演松弛、自然、极有个性特点。该片引起了当时社会上的争论。 同年,在影片《魂荡东洋》中饰演侯根男,把这个小人物的笨拙、可笑、自以为是,得意洋洋用滑稽的方法表演出来。 常蓝天因为外形的限制,戏路很窄,此后演的都是喜剧片,一些可笑的小人物,影片质量不高,如《红宝石公寓》、《男人无烦恼》、《命运喜欢恶作剧》等。 常蓝天还参加演出了大量的喜剧电视剧。1951年生于四川成都。中央实验话剧院演员。参加了多部影视作品的演出,多以饰演小人物为主。虽没获过奖,但塑造的人物都深受观众的喜爱。  2006年因《新结婚时代》的播出让人们又再次看到了他精湛的表演。常蓝天在剧中饰顾父一角,演得一点也不显山露水,可正是因为这份平常,让他演活了顾父这个角色。剧中他的每一个镜头都显得很随意,却很到位。这是一个老演员把自身生活的积淀在舞台上的全心释放。
陈汝斌(1932---2012)北京人,珠宝商家庭。从小是个京戏、曲艺和电影迷。在北平志诚中学和中大附中读书时,参加学生进步剧团。1950年初,考入东北鲁迅艺术学院,年底又考入北京表演艺术研究所。1951年选送到东影演员科任配音演员。1957年,因批评长影领导“官僚主义”,被扣上“右派”帽子,下放到制景车间干杂活,后被赶到长白县修路。1974年调任译制片室演员兼译制片导演,1983年初任长影演员剧团团长,1984年任长影译制片分厂厂长。后曾任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从参与《夏伯阳》配音开始,几十年来,为20多个国家近500部影片的男主角和重要配角配录中文台词。如观众熟悉的《夏伯阳》、《复活》、《茹尔宾一家》、《疯狂的贵族》、《被开垦的处女地》、《静静的顿河》、《大家庭》、《蝴蝶梦》、《侦察英雄》、《一个国王在纽约》、《舞台生涯》、《神秘的黄玫瑰》、《战地浪漫曲》等。他的戏路子宽,配音对象广,古稀老人、年幼稚音、王公大臣、庶民百姓、叛徒特务、流氓小偷,都能熟练掌握。担任主配的《舞台生涯》,导演并配音的《神秘的黄玫瑰》分别获得1980年和1983年文化部优秀译制片奖。  此外,完成了40余部译制片导演工作,参加了百余部外国电视系列片的配音工作。其中为巴西电视剧《女奴》中莱昂休配音,获电视“飞天奖”最佳男配音演员奖。影视表演方面也较出色,相继参演《寂静的山林》、《地下尖兵》、《兵临城下》、《钢铁巨人》、《济南战役》、《保密局的枪声》、《黄英姑》、《残雪》、《大渡河》、《灯》、《女人的力量》、《冒名顶替》、《解放》、《昨日的承诺》等20多部故事片及《长夜春晓》《光荣街十号》《太阳滴血》等上百集电视剧。角色多为反派。
齐桂荣,1943年生,电影演员。辽宁锦州人。1958年任鞍山市话剧团演员。1962年后借调到长影任演员。1974年任北影演员。表演代表作品有故事片《自有后来人》《陈奂生进城》《知音》等。(http://www.cfs-cn.com/Item/826.aspx)
熊睿玲,7月31日出生于新疆阿勒泰市,中国内地影视女演员。在四川人民艺术剧院演员中心入职,现为国家二级演员。1996年,凭借电视连续剧《隋唐演义》中宣华公主这一角色出道,2008年,在电视剧《身份的证明》饰演丁雨兰被广大观众熟知,2009年,在电视剧《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中饰演许秋云,2014年,参演《湄公河大案》获第28届金鹰奖提名。2016年,在电视剧《守婚如玉》饰演苏明,同年10月在电视剧《绝命后卫师》饰演傅冰娴。2017年与华润联手打造了黑螺艺术空间,成立了黑螺戏剧工作室。2018年参演电视剧《脱身》饰演乔太太。
蒙伟明,祖籍广东肇庆高要市,中国内地男演员,毕业于华南文艺大学,代表作品是《爱火不熄》、《龙凤店》、《万花筒》、《乱世香港》、《乘龙怪婿1》、《乘龙怪婿2》、《乘龙怪婿3》等。
王培(1927-1997)满族,北京市人。中共党员。1945年毕业于北京影艺学院。1946年从艺。历任中国剧艺社、北京剧社等剧团演员,中国青年艺术剧院演员、艺委会委员、导演。解放军艺术学院、北京艺术学院客座教授(执教台词课、表演课)。一级导演。第三届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46年首次公演话剧《茶花女》。1963年加入中国戏剧家协会。饰有话剧《秦差大臣》赫莱司达阔夫、《茶花女》阿芝、《岛》栗原学、《远方青年》沙特克、《法西斯细菌》赵安涛、《无名英雄》赵正中、《阴谋与爱情》宰相、《费加罗的婚礼》伯爵、《霓虹灯下的哨兵》罗克文、《曙光》林寒等角色。导演有话剧《曙光》(合作)、《权与法》(合作)、《重任》、《风雨故人来》、《不知秋思在谁家》、《社会形象》、《结婚》、《风暴》等。著有《洪深同志在排演中》、《画龙点睛》、《一分钟的戏》、《深刻蕴于含蓄之中》、《导演可否做示范表演》、《导演要在人物上下功夫》、《艺术家的探求与创新》、《胆识与追求》、《困惑与寻求》、《追求与实践》。《曙光》获文化部国庆30周年献礼一等奖,《权与法》、《滚滚的黄河》获文化部国庆30周年献礼二等奖,《不知秋思在谁家》获第一届中国艺术节奖杯及奥林奖杯,《风暴》获文化部建党70周年献礼优秀奖、中国话剧艺术研究会第二届话剧导演金狮奖。(摘自路闻捷主编的《中国戏剧家大辞典》,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年104页)
1930年1月生,天津人。1951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曾任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副教授。1957年在北京电影学院参加舞台剧《第十二夜》和《仇敌》的演出。同年在长影拍摄的影片《女社长》中饰男主角,1973年在北影的《海霞》中扮演李八十四,1975年在北影的《泪痕》中扮演于少康,1981年在西影厂《没有航标的河流》中扮演徐区长。此外还参演了《梧桐雨》、《乡魂》、《便衣警察》、《绿荫》等电视剧,1980至1988年先后编导了《飞翔的百灵》、《盗墓人》、《年轻的监理站长》、《草魂》等电视剧。
崔新琴,女,1950年12月23日生于安徽蚌埠。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副院长、教授、表演主任教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  1975年开始拍电影,先后在《希望》《铺路人》《灯》中担任重要角色。1978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师资班,毕业后留校任教。担任85干修班、89本科班、94本科班、96本科班、04本科班、06本科班主讲教师。96本科班曾获得97年北京市高等院校先进班集体。2015年6月获得第十五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学会贡献奖。  除教学工作外,崔新琴教授对表演艺术理论的研究也颇为重视,多年来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专著《影视表演艺术与演员的培养》、《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家表演读解》,合著《中国电影表演史略》,主编《现代电影表演理论研究》、《表演本科论文撰写教程》等。  在教学工作中导演话剧《魔椅》、《一个绝望的人》、《黑暗中的喜剧》、《圣井》、《北京人》、《万家灯火》等;排演的小品《母爱》在中央电视台“人与人”专栏播出后获奖;并在艺术实践中参加了《希望》、《灯》、《竹》、《百合花》、《你我她》、《邻居》、《夏日的历程》、《播种幸福的人》、《有这样一个厂长》、《亲人》、《到青山那边去》、《鸳鸯楼》、《谢觉哉办案》等多部影视剧的拍摄,分别饰演了女主角或主要角色。
张华,女,1958年生,话剧演员。北京人艺1975年第四届学员班毕业后,到北京人艺当演员。  在北京人艺出演的话剧主要有:1977年话剧《向井冈》中饰三海,1978年话剧《女店员》中饰金栓子,1980年话剧《左邻右舍》中饰男孩,《茶馆》中饰小花、康大力,《骆驼祥子》中饰小马,1981年话剧《请君入瓮》中饰男孩,《咸亨酒店》中饰男孩,1982年话剧《贵妇还乡》中饰男孩,《吉庆有余》中饰小牛,《蔡文姬》中饰伊屠知牙师、昭姬,1983年话剧《哥三和媳妇们》中饰少女,1984年话剧《家》中饰瑞珍、觉英,《女儿行》中饰小娃子,1985年话剧《小井胡同》中饰小妞、小六九,1987年话剧《蜕变》中饰小伤兵,《北京人》中饰袁圆,1988年话剧《太平湖》中饰孙女、童女,1991年话剧《末班车上的黄昏恋》中饰二宝,1993年话剧《旮旯胡同》中饰彩凤。(http://www.bjry.com/actor/html/2015/06/20150605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