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公主》是一部田园诗风格的情感剧,在大理州如诗如画的山水中,展开大时代背景下的爱、恨、情、仇,报复与宽容,迷茫和成长,表现大时代中大理两个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女孩的命运纠葛。《大理公主》讲述的是在辛亥革命前后这个风云际会的年代里,充满仇恨的阿细,在向大理首富段沐海报复杀母之仇的过程中,不断沉沦和迷失,最终幡然悔悟,在对付瘟疫的战斗中,不幸牺牲;以及段沐海的女儿艾月,面对动荡的时代,面对结义姐妹阿细对自己家庭的报复,始终充满乐观、善良和宽容,从一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娇小姐渐渐成长,终于成为一个成熟、机智、胸襟开阔的女性。段沐海在清末的云南大理,富甲一方,仁名远播,德高望重。大房嫡出二子,二房庶出一儿,终于他最喜爱的三姨太为他生下了一个宝贝女儿段艾月。就在艾月出生的同时,杨家村的贫苦寡妇杨玉姣也产下了一名女婴,起名杨阿细。七年后的一场大瘟疫中,段沐海失手将染上疫病的杨玉姣推出火海,被阿细认定为不共戴天的仇人。而段沐海的女儿艾月,却对阿细一见如故,赠以信物,结拜金兰。阿细被母亲传染了疫病,后又传染给了艾月。段沐海找来了洋大夫,却得知只能救治一人,他选择了女儿,并差人将阿细弃置荒野,付之一炬。小厮临事胆怯,留了阿细一息之命,被尾随而致的男孩刘伯恩就下,由古刹高僧治愈,但却落下了癫痫的后遗症。刘伯恩用日出的美景开导新丧至亲的阿细,并遗帕传情。阿细情窦初开,却得知伯恩就要在段沐海的资助下,远赴法兰西学习洋务去了。从此阿细便开始了流浪生涯,后又跟在跑马帮的老汉仆老爹身边,度过了六年马帮生活。阿细是个至情至性的人,爱也铭心,恨也刻骨,十年不衰。所以十年后,阿细离开了仆老爹,只身回到大理,展开了对段沐海的报复。而此时的段沐海,家和业兴,身康体泰。大太太潜心礼佛,长子濯仁其年三十岁,妻子已经去世,至今孤身一人,带着六岁的儿子,现在赋闲在家,成天吟风弄月,花鸟虫鱼,心中充满美好善良的愿望,却永远没有行动的决心;次子濯义其年二十六岁,聪明干练,现从政,常年在外当官,他的妻子雅姿,淑德贤慧,育有一子,四岁。二太太刻薄贪财,她为段沐海生下的三儿子濯礼,其年二十二岁,狂妄顽劣,不修德才,嗜赌如命。三太太产后体弱,早已病逝,留下的十七岁女儿艾月,被段沐海娇宠的骄瞒任性,却也聪明伶俐,故灵精怪,小霸王一般。同时,刘伯恩也已学成归国,表面上是段艾月的家庭教师,私地下却是同盟会的成员,为推翻清政府而斗争着。阿细化名阿慈接近艾月,为了报仇大计隐忍了对伯恩的浓浓爱火,却发现伯恩与艾月渐渐生出情愫。
倒序 在线播放
当前资源由央视网提供在线播放
2008
狼烟北平
给琉璃厂“聚宝阁”古玩铺子拉包月的人力车车夫文三儿,爱喝酒、贪小便宜,总忍不住吹牛吹得天花乱坠,人虽然本质不坏,但骨子里自甘堕落,是个彻头彻尾的奴才命。文三儿从来没有想过除了吃饭睡觉以外的事情,他以为,他这一辈子也就这样混过去了。   1937年的北平,狼烟骤起,日军铁蹄踏足中原。“七七事变”爆发,驻守宛平的29军将士英勇的抵抗。浩浩荡荡的北平市民、学生组织游行,声援29军抗战。学生们激昂的口号声中,文三儿脑袋一热捐出了一块钱,那可是他一个月工钱的一半。当时文三儿心里觉得打仗真好,能让他一个臭拉车的也在北平老少爷们儿面前露了脸。可没想到,紧接着就遭遇了日本的飞机轰炸,文三儿忽然想明白了一些重大问题,像抗日这么大的事儿轮到谁也轮不到自己操心,遂打定主意,从今往后就是天塌下来他也不会再凑热闹了。其实在文三儿意识到“国家出了大事情”之前,很多爱国人士早已经迅速投入到抗日斗争的各个环节之中去了。战场上枪炮的明争与各势力谍报机关之间的暗斗同时展开。国民党老牌谍报人员徐金戈在执行监视日本“笠原商社”的任务过程中,认识了管辖那个区域的巡警方景林。徐金戈对这位与众不同的小警察另眼相看,但他并不知道,方景林的真实身份是潜伏在警局的中共地下党员。虽然身处不同阵营,却冥冥中惺惺相惜,两个为了国家放弃个人选择的男人从此结下不解之缘。   家世没落的八旗子弟白连旗坐吃山空,只好把祖上存下来的最后一件宝贝也以五十块大洋的低价卖了出去。文三儿的雇主——“聚宝阁” 古玩店掌柜陈明泽收了这幅字画《兰竹图》,转手就以三千块的高价卖给了“笠原商社”总经理佐藤英夫。这些交易跟文三儿都无关,他只记恨去送画的时候,自己被佐藤打了几巴掌。《京城晚报》娱乐版记者陆中庸向来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伪君子,他从文三儿的嘴里套出了字画买卖的详情,立刻发了一篇文章说“聚宝阁将国宝字画卖给了日本人,见利忘义罪不可赦”。当时市民们反日的情绪正在风头浪尖上,聚宝阁的铺子就瞬间被砸了个稀巴烂。文三儿为了蝇头小利出卖了东家,结果却丢了饭碗,自己也落得无处安身的下场。   文三儿投靠了天津人孙金发开办的“同和车行”,和其它同样底层的车夫们住到了一起。孙金发人称孙二爷,他们是天津卫的一伙地痞,因为惹了日本人,混不下去了才来了北平。孙二爷本性难改,照样用无赖的方式管理着车行,车夫们本来生活就苦,还要忍受被他压榨。文三儿没觉得苦,不过,他在被佐藤打了之后,嘴上一直显得难平怒火,在土霸肖建彪手下的流氓怂恿下,竟然相约一起去笠原商社找佐藤报仇,抄他的家,劫钱劫色。昏头昏脑的文三儿并不知道,自己只是彪爷这次的掠财计划中用来栽赃嫁祸的一粒棋子。巧合的是,“笠原商社”其实是日方的情报站点,徐金戈和方景林暗中分别对佐藤调查很久了,谁料到他们都还没来得及动手,佐藤一家就被灭了门,刚买到手的那幅宝贝《兰竹图》也随之下落不明...
2010
瞧这一家子 10版
什么是小升初?它是一种让离婚七年依然敌对的白领夫妻毅然复婚的动力。什么叫婴儿潮?它是一种把三个老人、四个白领团聚在一起并折腾得天翻地覆的力量。  刘立成,剧中的男主人公,45岁,年富力强,表面的职业是一所著名综合性大学的社会学系教授,但实际上他花在学校和教学上的时间非常少,每天忙于参加社会上各种“千家论坛”、“婚姻与爱情”等等的讲座,是非常活跃的婚姻家庭爱情的专家,他的讲座被制作成录像、DVD频频播放于各家电视台和机场的书店里。可他自己的婚姻家庭生活却是一踏糊涂,他的妻子孙晓丹就非常看不上他。  孙晓丹是一个标准的白领,与刘立成同岁,自己非常有上进心,工作异常努力,可以说是独当一面。她是一个有些洁癖强迫症的人,不管是在家在办公室都非常的爱干净。可这种人通常有一个毛病,就是自己爱干活,也爱数落别人,所以婚后的生活,刘立成和他的父母虽然享受了家里的窗明几净,也同时“享受”了孙晓丹的训斥。  当初这样两个人谈恋爱的时候也是干柴烈火,孙晓丹喜欢刘立成的大大咧咧,一副北方人的热情豪爽,刘立成喜欢孙晓丹的仔仔细细干干净净,还有南方人特有的细腻小资,那段时间,孙晓丹愿意陪刘立成吃羊肉泡馍,刘立成也愿意隔个几周省下钱来带着孙晓丹去吃上一顿她所喜欢的西餐……  但生活不是永远这么美好,结婚—生孩子—一直和自己的公公婆婆住在一起,再加上俩人时间久了都不再愿意迁就对方,孙晓丹开始嫌弃刘立成脏,生活习惯不好,还是个40岁都离不开妈的人!而刘立成也愤怒的觉得自己在外面风风光光,回家却要被老婆三孙子般的教训,连坐个沙发都要脱了外面的裤子只能用内裤坐,实在苦不堪言!  虽然刘立成已经40多岁是个孩子的父亲了,但他的父母坚持认为他和他们的大孙子都是孩子,都还需要他们俩的照顾。所以这两位老人坚持的让刘立成住在自己的眼皮底下以便于监督和照顾,虽然他们始终弄不明白孙晓丹为什么对他们这么不满,也弄不明白刘立成在外面是个婚姻专家,怎么回了家就变成了婚姻饭桶? 离婚!现在的知识女性在婚姻生活不幸福的时候不会再死守了,孙晓丹果断的选择了离婚,在跟她的密友,也就是刘立成的亲妹妹刘颖的秘密谈话中,孙晓丹透露了现代女性的独立特征:不能被男人、家庭、孩子拴死一辈子!一定要趁自己还有些风韵的时候再做出一个选择,因为现在的她还有机会,还能再找一个跟她志同道合的,大不了就自己带着孩子单过嘛,又不是养不起一个孩子。但刘颖也泄露了他们家的秘密,就是---决不能让孙晓丹把孩子带走。  孙晓丹搬来了救兵,自己的母亲。俩个人一起跟刘立成家混战了一场,虽然妈妈用计使得刘立成家拿出了自己的一大半积蓄,但孩子还是留给了刘立成,不管怎样,离婚都是一个两败俱伤的结局。办完离婚手续之后,伤心的孙晓丹跟刘立成吃了一顿分手饭,把其中一部分钱还给了刘立成,让他把这个钱用在孩子的教育上,而自己,选择了去另一个城市的分公司工作几年,孙晓
1997
水晶之恋
深圳扬名外语学院,是一所私立大学,硬件软件、教学质量都是一流的。校园环境更是优美如画。因为与国外著名大学的密切关系,这里的学生十有八九都会通过语言关之后顺利进入国外的名牌大学。因为这个特别的好处,不少人都把这所学校叫做“出国留学预备班”.......  就读的学生无论是家庭背景还是个人资质,都跟一般大学的学生不同。  本校最出色的男生是于波,他不仅出身音乐世家,品学兼优,而且还被誉为“钢琴王子”,不久将赴欧洲成为当代国际乐坛钢琴演奏大师的的入室弟子。  学校里最出色的女生有两个,一个叫小雪,是个孤儿,但因为品学兼优而被学校特招录取,并享受全额奖学金,小雪如同一个家庭里最懂事、上进的孩子,勤勉地操持着学校里的许多事情;另一个引人注意的女生名叫梅宝,出身外交官家庭,美艳、热情、活力四射。  于波喜欢梅宝的个性,并朦朦胧胧地以为自己喜欢的是梅宝;而小雪一直在心里深深地爱慕着于波。只是,于波身上的种种光环令小雪油然而生自卑感,不敢向于波表露,相反,面对人人爱慕的于波,小雪往往表现出的是一种让人难以接受的强势。  随着一个不羁的少年杨俊逸的到来、随着与小雪的爱情的到来,于波习以为常、顺理成章的“完美”被打破。他开始试图跳出父亲为他设计好的人生轨迹,去寻找属于自己的一切:个性、前途、心上人......有了种种叛逆,也有了种种痛苦。
2009
冷枪
复仇,一个古老的话题。无论是在人类社会还是在大自然当中;无论是在荒蛮的年代还是在人类文明进步到此的今天;不管皮肤的颜色和种族,祖祖辈辈,红色的血液里都流淌着复仇的因子。国仇家恨怎么消解,儿女情长怎样担当?难道只有复仇能够将你我解脱吗?它就像潘多拉的魔盒,打开之后,不知道展现在你我面前的是怎样的命运。或许一笑泯恩仇,或许,万劫不复……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激起创作的浪花 《冷枪》这部剧的总策划李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其实《冷枪》最初是一部描写帮会斗争的剧,研读剧本后,感觉在目前电视剧市场上以复仇为主的剧已经很多了,那么剧本本身除去帮会争斗以外内容和情节显得有些单薄,没有太大的特色和意义。因此,对《冷枪》的剧本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加重其历史的厚重感。北伐战争前,广州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商团暴动,黄埔军校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这次商团暴动的影响。对于这段历史,文化界存在很多争议,而且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关于这段历史或者说以这个历史事件为背景的电视剧出现。《冷枪》中的故事就是在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下展开的,很多的人物矛盾也是以此为基点生发开来,由此,这部剧也从众多的以复仇为题材的电视剧中脱颖而出。 历史回到暗无天日的民国初期…… 1911年4月27日下午5时30分,黄兴带领“选锋”120余人,臂缠白巾,手执枪械炸弹,吹响海螺,直扑督署,打响了这次武装反抗清政府的第一枪。但是,这次起义,除黄兴一部及顺德会党按期发难外,其余各路均未行动。新军子弹被收,没有作战能力;胡毅生、陈炯明事先逃出了广州城;姚雨平因胡毅生刁难,未能及时领到枪械,起义爆发后藏匿不出。这样,起义成为黄兴一路的孤军作战,结果可想而知。起义失败后,广州革命志士收殓牺牲的革命党人遗骸72具,葬于广州郊外的红花岗,并将红花岗改为黄花岗,史称“黄花岗72烈士”。这次起义因而也称为黄花岗起义。据史料记载,这次起义失败的原因除去新军力量较弱,事前准备不够充分外,还有一个很致命的原因,那就是叛徒的出卖。几个豪门家族的爱恨情仇也就此深深的埋下…… 是兄弟,还是仇人?报家仇,还是洗国恨? 1924年的广州。 向剑锋是妓院的“小茶壶”,机灵正直,无意间为“玉兰瓷庄”的二少爷高云飞化解了险情,从此两人结义为兄弟。在那个年代,兄弟是可以两肋插刀,是可以同穿一条裤子的,“兄弟”一词千金不换。但是,在经历了高父暴毙、高家长兄争权夺势以及罗家的紧逼挑衅,渐行渐远的道德志向拷打着他们的情意,何去何从,每个人都在思考着。而向剑锋身世之谜的揭露,更让他们迈入了惊天仇怨的泥潭…… 二十年前的一天,或许在历史的长河中没有什么特别,但对于向高两家来说却是所有噩梦的开始。向家在这一天被满门血洗,“凶手”竟然是高云飞的父亲。被灭门仇恨激怒的向剑锋再也不是往日那个耍宝搞怪的“小茶壶了”,他要报仇,他要高家血债血偿!就在千钧一发的时刻,命运仿佛对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