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在石

星座:
职业:演员
出生地:江苏徐州

郑在石,男,著名表演艺术家、书法家、社会活动家,原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基金会理事,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理事,中国环保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老年书法研究会研究员,华夏文化艺术海外联谊会常务副会长。1950年参加工作,当上一名建筑工人。1959年考入上海电影专科学校表演系。1962年毕业后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任空军政治部话剧团演员。1969年起任天津人民艺术剧院演员。1983年起任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曾在《怒吼吧,黄河》、《飞虎》、《特急警报333》、《芙蓉镇》、《共和国不会忘记》等影片中出演重要角色。郑在石酷爱书法艺术,作品功力深厚,气势豪迈,飘逸稳慎。他待人随和,豁达开朗,淡泊名利,晚年热心于社会公益事业。曾以艺术家身份赴南极考察和拍片。为《长城向南延伸》、《世纪大阅兵》、《关注绿色未来》、《友谊与和平》等影片和大型社会活动书写标题。2007年在北京去世,享年73岁。

郑在石影视作品 更多
1986
芙蓉镇
本片分上下两集,讲述了位于湘、粤、桂三省交界处的芙蓉镇上,人称“芙蓉姐”的漂亮女人胡玉音(刘晓庆)在“四清运动”及“文化大革命”中的遭遇。1963年,凭着热情周到的服务,胡玉音与丈夫桂桂经营的米豆腐摊子前渐渐成为早市上最热闹的一道风景,加上夫妻俩省吃俭用,手中积攒了一笔数目可观的财富。镇党支书也是胡玉音干哥的黎满庚(张光北)、粮站主任谷燕山(郑在石)及乡邻们都为他们高兴。当他们盖好新房准备日子更上一层楼时,迎上“四清运动”,一直嫉妒胡玉音的原国营饮食店经理、今县商业局科长李国香(徐松子)与二流子王秋赦(祝士彬)联手,趁机将她定性为“反革命五类分子”中的“富农婆”,将之派去与原县文化馆馆长、今被人称作“秦癫子”的“右派”秦书田(姜文)一起清扫大街,桂桂身亡。运动中黎满庚昧着良心将胡玉音背叛,谷燕山则一直以老革命军人的标准诚实做人。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世道的荒谬从不停调换角色的李国香与王秋赦两人身上便可窥见。一起扫街时,胡玉音将自己的悲惨遭遇归罪于秦书田,后者曾在她与桂桂成亲之时唱了后被认为反革命的贺喜歌、在她新房子建成之时写了后被认为反革命的贺喜联。对于胡玉音的怨恨,秦书田并不多做辩解,相反时常暗中将她帮助。慢慢地,两人生出感情,计划着成为一家人好好生活,但前路充满血风腥雨。而在他们最艰难时,谷燕山从没忘伸手一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