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瑜电影

星座:天秤座
职业:演员,导演
出生地:中国上海

张瑜,原藉山东肥城,1957年10月19日出生于上海一个革命干部家庭。1973年华山中学初中毕业后任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张瑜1977年初登银幕,在影片《青春》(1977)中饰演角色,之后又在影片《啊!摇篮》中饰演了一位延安保育院老师的角色,获得好评。1980年参加了影片《庐山恋》的拍摄,在此片中她饰演了周筠,成功地塑造了一位自小生长在海外,却对祖国怀有赤子之心的少女形象。她的表演热情而不矫揉,奔放而不造作,给人以清新质朴之感,以此片的表演获得第四届电影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奖和首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  同年她在影片《巴山夜雨》中饰演女主角刘文英,这是一个深受“四人帮”极左思想毒害的女青年形象,她身上具有“革命小将”的邪恶但未完全失掉做人的善良之心,张瑜抓住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准确地完成了这一角色由恶到善的心理转变。1981年,她主演了影片《知音》和《小街》,这两部影片,《知音》中的小凤仙对张瑜而言是个较大的突破,但圈内人士评价不高;《小街》是她和郭凯敏继《庐山恋》之后的又一次合作,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之后,她又出演了《小金鱼》、《清水湾,淡水湾》、《雷雨》、《明姑娘》等一系列影片。1985年她留学美国加州州立北岭大学,学习电影电视制作,后攻读硕士学位。从1991年开始,张瑜在台湾拍戏三年,除了《李师师》外,还拍了《黄土地外的天空》、《纸婚》、《红花记》、《斩王爷》等片。1993年回大陆重返影坛,出演或导演的影片有《王先生之欲火焚身》、《太阳有耳》、《太阳火》等,其中《太阳有耳》在柏林电影节上获得了银熊奖,最近她在电影《任长霞》出演女主角。  张瑜1983年与上影厂导演张建亚结婚,后因丈夫不愿和她一起赴美,两人于1989年离婚,张瑜至今独身。

张瑜电影全集
1981
知音
辛亥重九,云南起义将领蔡锷自调京以来,目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郁悒于心。袁世凯复辟帝制之心已久,他一面令人对蔡严加防范,一面诱之以利,并把京都有名妓小凤仙介绍给蔡,妄图使其沉溺于声色。当时,日本出兵山东,逼袁签订“二十一条”条约,蔡锷力主拒约应战,袁世凯为获日帝支持,屈从签约。全国掀起抗日爱国运动,袁世凯派兵血腥镇压。蔡锷认清袁的面目,秘密联络,筹备讨袁起义。袁对其猜疑,蔡锷遂用韬晦之计,麻痹他们。蔡锷的名声虽早使小凤仙倾倒,但由于相互猜疑和不解,两人虽朝夕相处,却相隔如山。在天津,小凤仙不露痕迹地掩护了蔡锷,随后在“高山流水”的琴曲中,小凤仙吐露了悲惨身世和除国贼之心愿,彼此终于觅到知音。袁世凯登极前夕,起义迫紧,小凤仙掩护蔡锷离开北京,自己被投入监狱。蔡锷借道日本到云南,打响讨袁第一枪,各省联袂而起,不到半年袁世凯病死,护国讨袁战争胜利结束。蔡锷却操作劳成疾,在日本就医时逝世。小凤仙静坐船头,痛拨瑶琴,思念知音。影片在蔡锷同袁世凯的冲突和蔡锷同小凤仙的纠葛两条线索中,加强蔡锷与小凤仙之间富有传奇性的纠葛,渲染整个影片的传奇色彩,从而体现和突出蔡、袁和政治斗争,体现“反对帝制、维护共和、知音遍天下”的主题。该片力求保持高格调,把传奇性故事置于真实性的历史背景之上,又通过蔡锷与小凤仙关系的发展变化来反映当时风云变幻的政治形势。它在时代气氛的把握、传奇手法的运用、情绪组接、意境渲染、场景设置告示方面都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