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秀林

星座:水瓶座
职业:演员
出生地:北京

徐秀林,女,国家一级演员,1940年2月6日生于北京,北京艺术学院表演系(本科)64届毕业生,毕业后分配到北京市文工团工矿队。1968年该团被市里撤消。翌年,又被分配到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从1979年到她退休,她在北京人艺的舞台上先后创造了十几个生动感人的人物形象,其中像《老师啊,老师》中的学生赵秋平、《救救她》中的失足青年李晓霞、《不尽长江》中的何佳、《红白喜事》中的五婶…等。退休以后进入了影视圈,近几年她所参加拍摄的影视作品就多达七十余部。除去《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和《婆婆》外,她还塑造过许多获得过观众好评的银屏形象,如《啊,香雪》中香雪的妈妈,《驼道》中男主人公的母亲等。 老伴:小人书收藏家王家龙;儿子:王迎导演(奋斗、我的青春谁做主等)

徐秀林影视作品 更多
1997
无雪的冬天
七十年代:北京知青陈大平怀着丧父的沉痛心情回到插队的小村子。他朝思夜想的女友马晓琳却因被人强奸怀孕了。太平情急之下与好友冯二龙、吴天喜进行了错误的分析。二龙为给大平报仇抢先放火烧了队长家,大平替友顶罪被判重刑入狱。不久,晓琳、二龙、天喜得以返城,心里却没着没落的。  八十年代:大平因揭发同室囚犯雄哥越狱被减刑释放,回到阔别以久的北京,未料老母已在他入狱不久便积郁成疾而辞世。见到恋人和朋友们,大平悲喜交集,等了他八年的晓琳却隐隐感到:大平对她当年的意外失身十分在意,这道阴影总是挥之不去。大平被分配在废品收购站工作,认识了捡垃圾为生的老鲁头,二人十分投缘。晓琳屡次试图弥合与大平间的隔阂均无满意结果,一对恋人只好痛苦分手。伤心中,晓琳选择了一直悉心照顾她的冯二龙,大平无法忍受,决定去深圳投奔大学毕业后独闯天下的吴天喜。晓琳婚礼这一天,大平孤独离去,老鲁头的女儿婉玉赶来相送,开始了她对大平十余年的暗恋。  九十年代:事业上获得成功的陈大平因业务发展回到北京,已大学毕业的婉玉用深情的目光迎接他的归来,大平有意地回避着。二龙在生意场上春风得意,此时已是腰缠万贯的大款,与晓琳的距离却越来越远。大平正要返回深圳,雄哥刑满出狱找下门来,索取二十万元作为两人恩怨的了结,被大平严辞拒绝。雄哥不肯罢休,屡屡威胁。渐渐爱上婉玉的大平得知婉玉的弟弟石头做了雄哥的手下,放弃了回深圳的打算。  大平与雄哥正相持下,吴天喜携妻儿衣锦还乡,了解到大平的麻烦,天喜独自找到雄哥付了他二十万作为了断,而一直对大平心存歉疚的二龙也给雄哥二十万以报答哥们儿的情义。当他们相聚在一起庆幸乌云已经散去时,雄哥已带领手下溜之大吉,大平几人气愤至极却无可奈何。此时的晓琳终日烦躁不安,二龙不解并不断借打牌来排遣心中的不快,两人关系日趋恶化。待晓琳提出离婚,二龙愈感失落,沉沦中染上毒瘾。  两年后,大平已下决心接受婉玉的感情,意外却接踵而至:天喜破落回京;雄哥等人在俄罗斯做案大捞一把,以富人的身份杀回了京城。马晓琳亲眼目睹二龙毒瘾发作的惨状,悔恨交加,觉得是自己毁了二龙。她在精神恍惚的状态下说出当年强奸她的人就是雄哥,令大平几人震惊不己,婉玉的弟弟石头在大平等苦口婆心的劝说下准备揭发雄哥的犯罪事实,雄哥感到情况不妙,决定抢先下手置大平于死地。两人在工地楼顶撕打在一起时,二龙赶支,使雄哥这个被通缉的凶犯得到了惩处,结束了这场持续了十余年的恶梦。  几个朋友再次相聚,经历过多年的风风雨雨,他们对爱情、友情、亲情倍加珍视,他们将以新的热情投入生活,笑对人生……
1994
今生是亲人
20岁的刘震是大学三年级学生,踢足球时不慎受伤,被送到自己小姨毕梦宁所在的医院治疗,需要输血,但梦宁发现其父母与之血型不符。她询问姐姐毕梦平,梦平感动十分突然,不可思议。然而,被梦平的丈夫刘敬贤隔墙听到,敬贤误会了妻子,却又将误会埋藏在心里。身为编辑的梦平虽然工作繁忙,但她不得不开始了寻找亲子的“艰苦征程”。  刘震之所以取其名,是因为生于76年唐山地震波及北京的那一夜里。梦平去找刘震出生时的那家小医院,而医院又随着“文革”的结束而取消。梦平只好去寻找同时生孩子的“产友”。  杨抗震生在普通市民家庭,父母在他四岁时就已离婚,他虽判给了父亲,但对其面临下岗的小学教师的亲母淑霞来说,他是离不开的帮手。梦平找到了杨抗震这个可能与刘震抱错了的儿子时,淑霞不能接受这个“事实”。  不久,这个加了引号的事实被推翻了:刘震是杨家人,而杨抗震不该姓刘。身为大学生又生活在较优越的知识分子家庭的刘震不能承受此事实,离家出走了。命运较为坎坷的杨抗震却能一如既往地生活着。  梦宁终于帮姐姐梦平找到了当年接生刘震和杨抗震的护士长,由此又出现了一个新“产友”,这位产友在郊区农村,儿子叫震宝,上有五个姐姐的震宝自然是家中的掌上明珠。梦平和敬贤无论怎样以事实说明,对这农家都无济于事。梦平把这农家推上法庭,但在法庭开庭之前,善良、耿直的农家“谦让”了。  原来,刘震属于杨家,杨抗震本是农家子弟,震宝却早该生长在这城市的知识分子家庭中……可这错中错的故事却道出了多少我们中华民族美德的养育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