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连凯

星座:未知
职业:演员
出生地:中国,山东,临清

徐连凯,中国电影事业家、演员。1938年7月参加革命工作,194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129师政治部通讯员、宣传员,十八集团军野战军政治部实验剧团班长,晋冀鲁豫军区政治部文工团副队长。1949年入东北电影制片厂任演员,后任长春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副团长、团长、艺术室主任、科教片室主任。1950年首次在影片《钢铁战士》中饰赵连长。1975年任峨眉电影制片厂艺术副厂长,党委副书记等。1989年3月离职休养。2012年8月24日,徐连凯通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徐连凯影视作品 更多
1958
古刹钟声
抗日战争期间的一个深夜,突然一声巨响,枪声大作,震破了沉静的山谷,熊熊的火光冲天,八路军的一座兵工厂被敌特炸毁了。我军保卫部周部长立即发出追踪侦察的紧急通知。黎明的时候,侦察科王科长在森林中一座古庙的东北角,发现了一具尸体。在死者身旁又发现有两把刀,其中有一把是猎户张中发送给年轻猎人牛生海的,但是牛生海不知去向了。根据这一切情况,周部长决定派王科长以养病为由,带着警卫员虎子深入古庙侦察。古庙中只有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哑巴小和尚。有一天夜里,山林中突然响起一阵枪声,接着老和尚虚张声势地跑来劝王科长离开古庙。过了两天,王科长又发现庙里送来很多粮食。王科长断定庙中不是两个人,而是更多,但是这些人究竟在哪儿?这是侦察的关键。夜里,小和尚突然在王科长的窗户缝上塞了一张纸条。王科长打开一看,写着“小心”两个字b王科长知道小和尚了解庙中的一切秘密,就借小和尚出去打柴的机会,派警卫员虎子向小和尚了解情况。小和尚本来不是哑巴。五年前,他正和庙里的和尚在大殿里念经,突然闯进来一群匪徒,为首的高旅长就是现在的老和尚。他们把庙里的和尚全杀了,只留下小和尚一个人;但是他给小和尚一杯药酒喝,从此小和尚就变成了哑巴。夜里,小和尚偷偷地领着王科长进了大殿,恰好老和尚也来了。王科长闻声跃身躲在佛像后边,只见老和尚吹灭了灯,走到佛像下边一按暗钮,便钻进地下室里去了。王科长看得很清楚,原来大殿下的地下室里潜伏着一个危险的特务集团。老和尚曾经受过日本高级特务训练,潜伏在庙里,假扮和尚,一直进行着特务活动。他们不仅炸毁了八路军的兵工厂,而且在日本特务机关的直接指使下,还企图破坏八路军的被服仓库j但是没有成功。现在他们又准备在秋收之前,烧掉根据地的麦子。一切都侦察清楚了,王科长借检查身体为名,准备回部队报告。老和尚虽然知道王科长是来侦察庙中的秘密,但是惟恐暴露潜伏几年的地下工程,一直没有敢在庙中杀死王科长。现在王科长要回去,老和尚认为时机已到,决定派人在途中打死王科长。当跟踪的匪徒正向王科长瞄准的时候,匪特突然被暗地保护王科长的牛生海一枪打死。王科长向周部长报告了庙中的秘密。这时,敌人把小和尚和警卫员虎子吊起来,正在拷打。王科长率领队伍包围了古庙和所有洞口,救出了小和尚和虎子,把暗藏在古庙中的特务一网打尽。
1989
秘密战
抗日战争时期,沦陷后的上海,不挽回在同汪伪政权展开的特工战中蒙受的巨大损失,重庆军统拟定了紧急应变的新部署--'蓝衣计划'。特工部长李锋亲自选派智勇双全、技术精良的特务营营长陆汉林前往上海,秘密执行代号'王堂春'发出的'蓝衣计划'指令。这一消息很快被汪伪特务委员会副主席主任、上海市副市长宗树凯和日本特高课课长小本太川及新四军情报处截获。各方纷纷派出特工人员密切注视事态发展。日本启用了长期潜伏的梅小姐出山。陆汉林来到上海,与一化名舒萍的白衣女士接头,接受了'王堂春'的指令--刺杀汪伪政府中央执行委员、监察部主任潘达贤。在潘的姨太太--军统间谍徐丽冰的暗中配合下,刺杀很快得手。此事引起了宗树凯和小本太川的高度警觉。潘达贤之子潘之培接替了父亲的职位。舒萍又向陆汉林追加了'除掉潘之培'的任务。在潘之培举行的招待会上,陆汉林扮成服务员混入大厅,借上菜之机用刀、叉刺死潘之培。小本太川忙将潘妻秦言扶出大厅,秦言就是'梅小姐'。不久,秦言又遭人暗算,小本太川下令逮捕舒萍。陆汉林又一次接头,接头人却是交际花徐丽冰。徐交待下一个目标是宗树凯。'王堂春'到底是谁?陆汉林迷惑不解。一日,陆汉林偶遇舒萍的朋友章述迁,得知舒萍被捕,陆汉林企图用定的炸弹死宗树凯未成,却发现徐丽冰与宗树凯来往频繁。正当际汉林迷惘苦闷、进退两难时,李锋秘密潜入上海与宗树凯会面。'蓝衣计划'就此摊牌,原来,李锋就是'王堂春'!李锋找到陆汉林,一方面宣读委员长的晋升令,另外又派心腹暗杀他,陆汉林跳江逃走。陆汉林找到章述迁,章述迁带他去见舒萍,不料舒萍又被徐丽冰用汽车撞死。夜里,埋伏在宗树凯官邸的陆汉林终于等到了时机,他扣响扳机时,徐丽冰突然出现,子弹射中徐丽冰,陆汉林被特务包围,终于被捕。李锋虽与宗树凯达成协议,但未能干掉陆汉林,无颜向上级交待,只好自杀。宗树凯决定枪决陆汉林,但囚车在行驶途中被章述迁带人营救。随之,蒋方新派来的全权代表来到上海,宗树凯在下属的陪同下,迎了上去。
1950
白毛女
在华北一个偏僻的农村,贫苦农民杨白劳的女儿喜儿与青年农民王大春相爱。地主黄世仁见色心动,逼债上门,强令杨白劳把欠他的六斗谷子利上加利,在腊月底前还他二十五元大洋,否则就以女儿抵债。当杨白劳拿着一冬的血汗换来的七块五毛大洋到黄家还利息时,黄要本利一起还,硬逼着杨自劳在喜儿的卖身契上画了押。杨心如刀绞,自觉对不住女儿,除夕夜喝卤水自杀。初一早晨,刚死了父亲的喜儿被抢进黄家,不久即被黄世仁奸污。大春搭救喜儿未成,只身投奔红军。后喜儿在二婶的帮助下,逃出黄家,匿身深山丛林,在山上喜儿生下的不足月的孩子夭折了,非人的山林生活亦使喜儿变成了一头白发。喜儿常去山中的奶奶庙取供果和香火,有人遇见,便传说遇到了白毛仙姑。两年后,大春随部队返回家乡,开展减租减息运动。为粉碎地主借白毛仙姑的谣言动摇民心的阴谋,十五之夜,大春等人潜伏在奶奶庙,寻找白毛仙姑,没想到这白毛仙姑竟是当年的喜儿。地主被镇压了,喜儿报了仇伸了冤。她重又回到自己的村庄,与大春建立了幸福的家庭,头发也渐渐变黑了。 本片故事来源于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民间传说。它以主人公的命运概括了旧社会亿万农民倍受压迫的苦难历史,并以此来说明,封建的剥削制度“使人变成鬼”,劳动人民作主的新社会”使鬼变成人”。影片以革命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成功地塑造了喜儿的形象。她不只是旧社会剥削压迫和苦难的承受者,而且还是劳动人民反抗精神的体现者,因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典型意义。杨白劳、大春、张二婶以及反派人物黄世仁、穆仁智等,也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影片从整体构思到艺术形式都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它以比兴的手法,结合蒙太奇的运用、情绪的对照及情节的呼应,获得了强烈的艺术效果,既有力地烘托了人物命运和性格,又深化了主题。在音乐方面,它借鉴同名歌剧所长,又有所发展,富有民歌风味的韵词和曲调,和谐优美,为本片增添了艺术光彩。该片的成就和特点,使《白毛女》成为新中国电影探寻民族风格的重要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