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延盛

星座:
职业:演员
出生地:中国,辽宁,本溪

王延盛(1924,10,27—-2006,12,28)辽宁本溪人。早年先后就读于本溪彩屯小学、本溪市河沿高级小学和本溪市国民高等学校。1944年走上社会,当过马车夫、劳工、煤矿医院事务员和国民党兵。1945年10月参加八路军,任六十二团宣传队队员。不久即调任冀热辽军区十六军分区二十一旅宣传队代理队长。1946年调解放军第四十军一二0师宣传队历任副队长、队长。其间导演并演出过话剧《李闯王》和秧歌剧《血泪仇》。1950年随中国人民志愿军到朝鲜前线工作。1955年起任解放军第四十军文工团团长。其间导演过话剧《沙河边上》,曾获沈阳军区文艺汇演演出奖。1958年调长春电影制片厂任演员,同年参加了影片《东风》的拍摄,饰党委书记。此后,参加了多部故事片的拍摄,饰演的角色多是领导干部,主要如《冰上姐妹》中的市长、《朝霞》中的市委书记、《青云曲》中的师长、《七天七夜》中的旅长、《英雄儿女》中的朝鲜人民联队长、《特快列车》中的政委、《风云岛》中的司令员、《希望这不是真的》中的副市长等。此外,还曾在一些影片中饰演过农民、工人、落后人物及反面人物,并曾在电视剧《黑十字架》中扮演公安局长。他具有粗犷、质朴的气质,端庄、和蔼的面容,因此他塑造的领导干部形象,气度不凡,各有性情。曾任长春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副团长。(http://blog.sina.com.cn/s/blog_9862f0550102xagj.html)

王延盛影视作品 更多
1958
古刹钟声
抗日战争期间的一个深夜,突然一声巨响,枪声大作,震破了沉静的山谷,熊熊的火光冲天,八路军的一座兵工厂被敌特炸毁了。我军保卫部周部长立即发出追踪侦察的紧急通知。黎明的时候,侦察科王科长在森林中一座古庙的东北角,发现了一具尸体。在死者身旁又发现有两把刀,其中有一把是猎户张中发送给年轻猎人牛生海的,但是牛生海不知去向了。根据这一切情况,周部长决定派王科长以养病为由,带着警卫员虎子深入古庙侦察。古庙中只有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哑巴小和尚。有一天夜里,山林中突然响起一阵枪声,接着老和尚虚张声势地跑来劝王科长离开古庙。过了两天,王科长又发现庙里送来很多粮食。王科长断定庙中不是两个人,而是更多,但是这些人究竟在哪儿?这是侦察的关键。夜里,小和尚突然在王科长的窗户缝上塞了一张纸条。王科长打开一看,写着“小心”两个字b王科长知道小和尚了解庙中的一切秘密,就借小和尚出去打柴的机会,派警卫员虎子向小和尚了解情况。小和尚本来不是哑巴。五年前,他正和庙里的和尚在大殿里念经,突然闯进来一群匪徒,为首的高旅长就是现在的老和尚。他们把庙里的和尚全杀了,只留下小和尚一个人;但是他给小和尚一杯药酒喝,从此小和尚就变成了哑巴。夜里,小和尚偷偷地领着王科长进了大殿,恰好老和尚也来了。王科长闻声跃身躲在佛像后边,只见老和尚吹灭了灯,走到佛像下边一按暗钮,便钻进地下室里去了。王科长看得很清楚,原来大殿下的地下室里潜伏着一个危险的特务集团。老和尚曾经受过日本高级特务训练,潜伏在庙里,假扮和尚,一直进行着特务活动。他们不仅炸毁了八路军的兵工厂,而且在日本特务机关的直接指使下,还企图破坏八路军的被服仓库j但是没有成功。现在他们又准备在秋收之前,烧掉根据地的麦子。一切都侦察清楚了,王科长借检查身体为名,准备回部队报告。老和尚虽然知道王科长是来侦察庙中的秘密,但是惟恐暴露潜伏几年的地下工程,一直没有敢在庙中杀死王科长。现在王科长要回去,老和尚认为时机已到,决定派人在途中打死王科长。当跟踪的匪徒正向王科长瞄准的时候,匪特突然被暗地保护王科长的牛生海一枪打死。王科长向周部长报告了庙中的秘密。这时,敌人把小和尚和警卫员虎子吊起来,正在拷打。王科长率领队伍包围了古庙和所有洞口,救出了小和尚和虎子,把暗藏在古庙中的特务一网打尽。
1993
重庆谈判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中国人民欢庆胜利,举国上下一片沸腾。面对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蒋介石召开军事会议,询问各战区的情况,陈立夫、白崇禧认为时机难得,应趁此一举剿灭“共党”。不料,蒋介石却提出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一时间国民党文武官员大惑不解。蒋介石为了向世人表明他对国共和谈的诚意,三次电报邀请毛泽东到重庆“共商国是”。中共中央针对国民党的举动,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派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赴渝谈判。毛泽东及时地指出,只有去和谈,才能表明中共和平建国的诚意,才能取信于天下。张治中和美国大使赫尔利专程从重庆飞来延安迎接毛泽东。8月28日,毛泽东赴渝谈判,刘少奇等中央领导人和延安军民到机场为毛主席送行。毛泽东的毅然之举,令蒋介石手足无措。他一面派周至柔去九龙坡机场迎接,一面让陈布雷控制《中央日报》对此只作简单报道。九龙坡机场,民盟主席张澜、副主席沈钧儒及黄炎培、章伯钧、郭沫若等前来迎接毛泽东。飞机降落,毛泽东第一个走出机舱,他向拥上来的人群挥手致意,同周至柔握手。《中央日报》女记者童欣抢先发问,毛泽东热情作答。蒋介石在山洞官邸彬彬有礼地会见了毛泽东,两个敌对了19年的领袖握手言和。谈判终于拉开了帷幕。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正气凛然步入会场。可蒋介石只派来了张群、王世杰、邵力子和张治中几位谈判代表,而且连谈判的基本条款都没有。毛泽东向国民党代表提出八条谈判要点,率先表明了中共对和谈的诚意。张群等人却由于毫无准备陷于尴尬境地。此时,蒋介石正加紧破坏和平。他命陈布雷重印《剿匪手本》,又暗命国民党十九军围剿山西上党地区的共产党军队。谈判十分艰难。蒋介石为了他一统天下提出极其苛刻的条件。毛泽东则以中国的前途命运为重,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做出重大让步,显示出了非凡的斗争才华。在决定让出江南解放区的同时,一针见血地揭露了蒋介石秘密下发《剿匪手本》的阴谋,使蒋介石非常难堪。经过43天的反复谈判,国共两党终于达成协议。张治中、周恩来分别代表国共双方在《国民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上签字。张治中代表蒋介石举行盛大宴会欢送毛泽东离渝。毛泽东发表了《和平、民主、团结、进步》的讲话,得到重庆各界要人的一致赞同。九龙坡机场,毛泽东在一片热烈的欢呼声中登上舷梯,他又一次向欢送的人群举起帽子。挥手致意。这是巨人的挥手,凝结了现代中国历史上那辉煌的一瞬。
1961
万木春
解放初期,党派秦培德到东北某林区担任林业局长。他一到林区就深入到山场和工棚了解情况,发现这里一片混乱,暗藏的敌人还在进行各种破坏活动,工人们的思想觉悟不高,生活很苦。秦局长感到必须密切联系群众,提高工人的思想觉悟,尽快地建立起新的生产和生活秩序。深夜,林业局副局长姜殿文和王振声到303伐木场来迎接秦培德。王振声和秦培德在延安一起工作,两位老战友在新的工作岗位上重逢格外高兴。秦局长到林场工作后,立刻把局里的三名党员都分配到林场工作,让他们发动群众建设新农场。步青云和苟长盛故意把工人的伙食搞得很坏,并让龙四海吃呕吐药呕吐,企图制造事端,煽动群众闹事,使秦培德站不住脚。姜副局长不了解情况,以为工人罗寿堂带头闹事,下令逮捕他。群众不服,步青云趁势鸣枪想扩大事态。秦局长及时赶到,判明了情况,释放了罗寿堂,并揭露了反革命分子的阴谋。这时,王振声把大批的棉衣和粮食运到了车站,秦培德立即动员工人去车站搬运。这一切,使工人们擦亮了眼睛,提高了觉悟。在党的领导和老工人的帮助下,工人们进一步发动起来了。他们积极地开展反霸斗争,清除了暗藏的阶级敌人。秦局长感到国家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大量的木材,为不损坏森林骨骼并从根本上改变工人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就必须解决红松的采伐与更新问题。为此,他进行了反复深入地调查研究。姜副局长却根据过去学者们的论断,坚持认为红松在阳光下人工更新行不通。整个林业局,从领导到工人都关心这个问题的解决。在秦局长和抗联老战士老栾头的帮助下,姜副局长也投入到这个工作中来,他亲自上山勘察。某晚,老栾头带着家属从“老五四”林场回303农场途中,突然记起在埋葬儿子的山上,抗联战士曾种过大片红松,这时杨政委也给秦培德来信提到这片人工红松林。姜副局长反复深入地比较研究,终于证明了红松是完全能够人工更新的,而且人工更新优于天然更新。这个新的发现,为我国森林事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