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培电影

星座:白羊座
职业:演员,运动员
出生地:山东

王培(1927-1997)满族,北京市人。中共党员。1945年毕业于北京影艺学院。1946年从艺。历任中国剧艺社、北京剧社等剧团演员,中国青年艺术剧院演员、艺委会委员、导演。解放军艺术学院、北京艺术学院客座教授(执教台词课、表演课)。一级导演。第三届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46年首次公演话剧《茶花女》。1963年加入中国戏剧家协会。饰有话剧《秦差大臣》赫莱司达阔夫、《茶花女》阿芝、《岛》栗原学、《远方青年》沙特克、《法西斯细菌》赵安涛、《无名英雄》赵正中、《阴谋与爱情》宰相、《费加罗的婚礼》伯爵、《霓虹灯下的哨兵》罗克文、《曙光》林寒等角色。导演有话剧《曙光》(合作)、《权与法》(合作)、《重任》、《风雨故人来》、《不知秋思在谁家》、《社会形象》、《结婚》、《风暴》等。著有《洪深同志在排演中》、《画龙点睛》、《一分钟的戏》、《深刻蕴于含蓄之中》、《导演可否做示范表演》、《导演要在人物上下功夫》、《艺术家的探求与创新》、《胆识与追求》、《困惑与寻求》、《追求与实践》。《曙光》获文化部国庆30周年献礼一等奖,《权与法》、《滚滚的黄河》获文化部国庆30周年献礼二等奖,《不知秋思在谁家》获第一届中国艺术节奖杯及奥林奖杯,《风暴》获文化部建党70周年献礼优秀奖、中国话剧艺术研究会第二届话剧导演金狮奖。(摘自路闻捷主编的《中国戏剧家大辞典》,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年104页)

王培电影全集
1981
知音
辛亥重九,云南起义将领蔡锷自调京以来,目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郁悒于心。袁世凯复辟帝制之心已久,他一面令人对蔡严加防范,一面诱之以利,并把京都有名妓小凤仙介绍给蔡,妄图使其沉溺于声色。当时,日本出兵山东,逼袁签订“二十一条”条约,蔡锷力主拒约应战,袁世凯为获日帝支持,屈从签约。全国掀起抗日爱国运动,袁世凯派兵血腥镇压。蔡锷认清袁的面目,秘密联络,筹备讨袁起义。袁对其猜疑,蔡锷遂用韬晦之计,麻痹他们。蔡锷的名声虽早使小凤仙倾倒,但由于相互猜疑和不解,两人虽朝夕相处,却相隔如山。在天津,小凤仙不露痕迹地掩护了蔡锷,随后在“高山流水”的琴曲中,小凤仙吐露了悲惨身世和除国贼之心愿,彼此终于觅到知音。袁世凯登极前夕,起义迫紧,小凤仙掩护蔡锷离开北京,自己被投入监狱。蔡锷借道日本到云南,打响讨袁第一枪,各省联袂而起,不到半年袁世凯病死,护国讨袁战争胜利结束。蔡锷却操作劳成疾,在日本就医时逝世。小凤仙静坐船头,痛拨瑶琴,思念知音。影片在蔡锷同袁世凯的冲突和蔡锷同小凤仙的纠葛两条线索中,加强蔡锷与小凤仙之间富有传奇性的纠葛,渲染整个影片的传奇色彩,从而体现和突出蔡、袁和政治斗争,体现“反对帝制、维护共和、知音遍天下”的主题。该片力求保持高格调,把传奇性故事置于真实性的历史背景之上,又通过蔡锷与小凤仙关系的发展变化来反映当时风云变幻的政治形势。它在时代气氛的把握、传奇手法的运用、情绪组接、意境渲染、场景设置告示方面都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