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昆仑

星座:
职业:演员
出生地:

广东粤剧下乡班里土生土长的演员,15岁投班学艺,拜粤剧演员赵子龙为师。  因为师傅是下乡班的老馆,所以开始的时候学习南派基本功。除了刻苦学习基本功外,还抓紧一切机会,专心致志的看别人演戏。这样做,旧时叫做“偷师”。  投班之后三个月,就正式上台演戏。第三年跃升为第四、第三小武,以后便是第二武生、正印武生、正印小武。之后就在本省的下乡班里担纲演出。  1932年间,他在省内的下乡班已有了一点小名气,抱着试试看能否在外洋打开局面的心情,就贸贸然去了新加坡。演出的结果,效果颇佳。班主见此,打出广告,吹捧为“大猛特猛真军小武少昆仑”。由于他能不断努力地去提高自己的技艺,因此在南洋一带渐渐也站得住脚了,真个是屡演不衰,转眼就是十一载光阴。  1943年,他从新加坡回到广州,参加省港大班演出,以演武生戏为主。  下乡班受到外来艺术的影响少一些,因此他所学的武打和表演,基本是粤剧固有的南派技法。虽然后来曾在南洋学过北派的东西,但也只是作为参考,他的表演基调始终是以南派为宗。  从艺50多年,以行当计,他基本是演武生,开面为主,参演的古装剧目有:《山东响马》、《五郎救弟》、《关汉卿》、《李香君》、《红梅记》、《林冲》、《棠棣之花》、《借靴》、《道学先生》、《荆轲》、《搜书院》、《柳毅传书》、《葛麻》、《芦花荡》;现代剧目有:《山乡风云》、《红花岗》、《刘胡兰》、《南海长城》、《雷雨》等。

少昆仑影视作品 更多
1960
关汉卿
根据田汉创作的话剧《关汉卿》改编。 元朝时期,因贪官受贿,青年寡妇朱小兰被诬陷为杀人犯,押赴刑场处斩,朱小兰沿途呼冤。大剧作家关汉卿目睹此景,义愤填膺,誓为朱小兰伸冤。他的正义之举,得到他的知音、在行院当歌伎的朱帘秀的支持,于是以笔代剑,将朱小兰的冤案写成杂剧《窦娥冤》,以此抨击贪官污吏的罪恶,吐人民心中的积愤。关汉卿和好友王和卿、杨显之推敲戏词之际,混在杂剧界的败类叶和甫来了,他要关汉卿等考虑后果,还劝他们写迎合当朝权贵的戏文。朱帘秀读了剧本,深受感动,愿意担任剧中朱小兰的化身窦娥,并表示虽九死也不悔。《窦娥冤》借伯颜丞相老太君祝寿的机会演出,深深地打动了观众。益州千户王著被感动得高呼:“我们要为万民除害!”而皇帝宠臣阿合马听出戏文骂的正是他父子的罪恶,恼羞成怒,拂袖离座,强令修改剧本。关汉卿、朱帘秀明知不改戏文必招大祸,但他们抱着宁死不屈的决心,毅然拒绝。第二天,《窦娥冤》只字未改再次演出。阿合马当场将关汉卿、朱帘秀押入死牢,并将饰演蔡婆婆的赛帘秀挖去双眼。关汉卿、朱帘秀虽为死囚,但二人充满了乐观精神。关汉卿作了《蝶双飞》一阙词送给朱帘秀,表达了他坚决和奸贼斗争到底的决心,同时也表达了对朱帘秀的真挚爱情。迫于民愤,朝廷改判关汉卿流放杭州,朱帘秀仍回行院为歌伎。乡亲们纷纷到卢沟桥畔为关汉卿送行,赛帘秀赠送兔管一支,勉励关汉卿再写新词,鞭鞑奸臣。朱帘秀本想随关汉卿而去,但官府不准,只能含泪唱起关汉卿的作品《沉醉东风》倾吐别情,关汉卿以“相期春暖蝶双飞”相勉,在互道保重声中,关汉卿昂然走上卢沟桥。卢沟桥畔,留下一片别情,无尽义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