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师曾

星座:
职业:演员 、 编剧
出生地:广东顺德

马师曾(1900-1964),粤剧艺术大师。字伯鲁,艺名风华子,广东顺德人。1917年入广州太平春教戏馆学戏。不久被卖到新加坡的粤剧班当演员。后拜著名小武生靓元亨为师。1923年回广州,在人寿年班饰演《苦凤莺怜》中的义丐余侠魂,一举成名。转入大罗天班后,声名大噪。早年立志改革粤剧,大胆向话剧、电影和生活学习,推动了粤剧现代化、大众化进程。同时创立动作丰富、节奏鲜明、生活气息浓郁的“马派”和行腔自然活泼、顿挫分明的“马腔”(乞儿腔),促进了粤剧的发展。抗日战争期间,积极编演具爱国思想的剧目。20世纪50年代初率红星剧团从香港来广州,演出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罪恶的现代粤剧《珠江泪》。早年曾以丑生享盛名,兼擅长生、旦、净等行当。共演出粤剧剧目350多个,大部分自编自演。参加拍摄的电影有70部。代表剧目有《贼王子》、《佳偶兵戎》、《刁蛮公主戆驸马》等。1955年回广州参加广东粤剧团,担任团长;后任广东粤剧院院长。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广东分会副主席。晚年成功塑造了谢宝(《搜书院》)和关汉卿(《关汉卿》)两个艺术形象。著作有《千里壮游集》(1930)等

马师曾影视作品 更多
1960
关汉卿
根据田汉创作的话剧《关汉卿》改编。 元朝时期,因贪官受贿,青年寡妇朱小兰被诬陷为杀人犯,押赴刑场处斩,朱小兰沿途呼冤。大剧作家关汉卿目睹此景,义愤填膺,誓为朱小兰伸冤。他的正义之举,得到他的知音、在行院当歌伎的朱帘秀的支持,于是以笔代剑,将朱小兰的冤案写成杂剧《窦娥冤》,以此抨击贪官污吏的罪恶,吐人民心中的积愤。关汉卿和好友王和卿、杨显之推敲戏词之际,混在杂剧界的败类叶和甫来了,他要关汉卿等考虑后果,还劝他们写迎合当朝权贵的戏文。朱帘秀读了剧本,深受感动,愿意担任剧中朱小兰的化身窦娥,并表示虽九死也不悔。《窦娥冤》借伯颜丞相老太君祝寿的机会演出,深深地打动了观众。益州千户王著被感动得高呼:“我们要为万民除害!”而皇帝宠臣阿合马听出戏文骂的正是他父子的罪恶,恼羞成怒,拂袖离座,强令修改剧本。关汉卿、朱帘秀明知不改戏文必招大祸,但他们抱着宁死不屈的决心,毅然拒绝。第二天,《窦娥冤》只字未改再次演出。阿合马当场将关汉卿、朱帘秀押入死牢,并将饰演蔡婆婆的赛帘秀挖去双眼。关汉卿、朱帘秀虽为死囚,但二人充满了乐观精神。关汉卿作了《蝶双飞》一阙词送给朱帘秀,表达了他坚决和奸贼斗争到底的决心,同时也表达了对朱帘秀的真挚爱情。迫于民愤,朝廷改判关汉卿流放杭州,朱帘秀仍回行院为歌伎。乡亲们纷纷到卢沟桥畔为关汉卿送行,赛帘秀赠送兔管一支,勉励关汉卿再写新词,鞭鞑奸臣。朱帘秀本想随关汉卿而去,但官府不准,只能含泪唱起关汉卿的作品《沉醉东风》倾吐别情,关汉卿以“相期春暖蝶双飞”相勉,在互道保重声中,关汉卿昂然走上卢沟桥。卢沟桥畔,留下一片别情,无尽义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