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纳德·尼莫伊

星座:白羊座
职业:导演,演员
出生地: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

伦纳德·尼莫伊出生于波士顿,他的父母是从俄罗斯移民到美国的母语为意第绪语的犹太人。他的母亲是一名家庭主妇,他的父亲开了一家理发馆。他从八岁左右开始表演,17岁时获得了一个主角。他在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学摄影,但是没有结束他的学业。1953年他在波士顿学院获得了教育艺术硕士的学位,又在俄亥俄州的安提俄克大学获得了一个荣誉博士学位。他早年在许多b级片和电视剧里担任小角色。他回忆说他参加打牌比赛和医学试验来交付跳舞班的学费。从他的口音中可以听得出他是在波士顿长大的。  他在美国陆军预备队中服役,1955年11月最后以中士的军衔退役。据美国国家档案管理局的报道尼莫伊在美国陆军的服役记录在1973年国家人事档案中心的大火中被毁。  尼莫伊最著名的角色是在《星际旅行:初代》中扮演半瓦肯人、半人类的斯波克。该系列从1966年开始播放,1969年停止。为此他被提名艾美奖。  早在1964年尼莫伊和后来在《星际旅行》中演詹姆斯·泰比里厄斯·柯克的威廉·夏特纳就一起在一部电视连续剧的一集中共演,当时他们扮演铁幕两侧的两个对手。《星际旅行:初代》后尼莫伊还在《星际旅行:动画系列》中为斯波克配音。在《星际旅行:下一代》和六部基于《星级旅行:初代》的电影中他也扮演斯波克。在计划中由杰弗里·艾布拉姆斯导演的第十一部《星级旅行》电影中他将扮演年迈的斯波克。  在他在《星际旅行》获得成功之前尼莫伊已经在50多部电影和电视剧里演出,大多数是很普及的电视剧。《星际旅行:初代》终止后他立刻进入间谍系列《虎胆妙算》,从1969年至1971年他在该系列中扮演一名魔术师和化装大师的间谍。在这段时间里他患了消化性溃疡。  在1970年代和1980年代初他上演了多部电视剧,被提名一次艾美奖,他还在两部著名的电视连续剧中出场。1970年代末他在一个描述超常现象的电视节目中做解说和组织者(该节目曾于香港丽的电视播出,译名为《大搜索》)。在这段时间里他还出演话剧。1970年代末计划拍摄新的《星级旅行》系列时尼莫伊被安排仅在十一集中的两集里出现。但是后来这个系列被改为电影,尼莫伊同意重演他的旧角色。  尼莫伊导演了一些电视连续电视剧后于1984年成功地导演了第三部《星际旅行》的电影。(《星际旅行III:石破天惊》),然后又导演了至今为止最成功的一部星际旅行电影《星际旅行IV:抢救未来》。此后他导演了1987年最上座的电影《三个奶爸一个娃》。尼莫伊偶然也为动画片做配音。  最新:从2008年秋季,开始在FOX公司新拍的一部以科幻为题材的电视剧《危机边缘》(Fringe)中出演“泰坦动力”公司的总裁威廉姆.贝尔(William.Bell)

伦纳德·尼莫伊影视作品 更多
2009
星际迷航11
故事发生在的二十三世纪,人类的科技发展已经到达了可以星际旅行的地步。2230年出生于瓦肯星的男孩史波克(扎克瑞·昆图 Zachary Quinto 饰),因为母亲阿曼达·格雷森(薇诺娜·赖德 Winona Ryder 饰)是人类,经常遭到同僚的嘲笑和欺负。父亲萨瑞克(本·克劳斯 Ben Cross 饰)是瓦肯星的一名外交官,史波克从小就不断地在严肃的瓦肯逻辑教育和他的人类情感之间挣扎。长大后的史波克遇到了同样怀着远大志向的柯克(克里斯·派恩 Chris Pine 饰),两人虽矛盾不断但通过种种任务考验逐渐开始互相理解。企业号的老舰长是克里斯托弗·派克(布鲁斯·格林伍德 Bruce Greenwood 饰),舰员则包括医疗官“老骨头”麦考伊(卡尔·厄本 Karl Urban 饰)、总工程师史考特(西蒙·佩吉 Simon Pegg 饰)、通讯官乌瑚拉(佐伊·桑塔纳 Zoe Saldana 饰)、舵手苏鲁(约翰·周 John Cho 饰),以及17岁的领航员——天才少年契柯夫(安东·尤金 Anton Yelchin 饰)。而来自未来的老年史波克(伦纳德·尼莫伊 Leonard Nimoy 饰)因穿越时空,告诉了柯克未来罗慕伦帝国的残余势力尼诺(艾瑞克·巴纳 Eric Bana 饰)也已经回到现在,并率领大队人马进行复仇,尼诺摧毁了史波克的家乡瓦肯星,下一个目标便是地球……本片荣获第82届奥斯卡最佳化妆奖。【媒体评价】30年来最令人兴奋的星际迷航电影,它标志着柯克船长新传奇的开始,如果接下来的续集敢于保持这一部的快节奏风格,必将成为未来几年最不可忽视的票房炸弹。——《帝国》自《星际迷航2:可汗之怒》之后最棒的一部,在视听上的震撼也远远超过它的时代。——CinemaBlend.comJJ·艾布拉姆斯成功地让一个正在被人遗忘的经典系列起死回生,尽管新的《星际迷航》没有它前辈的深遽,但依然可以凭借其无穷的活力感动观众。——Dark Horizons影片令人振奋,不仅仅成就了该系列最为精彩的时刻,毫无疑问也是科幻电影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The Austral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