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衍利

星座:
职业:演员
出生地:中国,黑龙江,哈尔滨

刘衍利,1954年生,黑龙江哈尔滨人。1972年8月考入长春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1973年在影片《艳阳天》中扮演韩小乐,这是他塑造的第一个银幕形象,他那质朴、英气和阳光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地印象。后又陆续拍摄过《向阳院的故事》、《金光大道》、《长城新曲》、《山村新人》、《长空雄鹰》等影片。1977年调入北京电影制片厂任演员。拍摄过《大河奔流》、《婚礼》、《知音》、《新兵马强》、《金鹿儿》、《山叮咚》等影片。他虽然扮演的角色多是配角,却一个个鲜明生动,充满青春气息,他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影坛上一颗耀眼的新星。八十年代中期淡出影坛。(http://blog.sina.com.cn/s/blog_9862f0550102wcu3.html)

刘衍利影视作品 更多
1981
知音
辛亥重九,云南起义将领蔡锷自调京以来,目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郁悒于心。袁世凯复辟帝制之心已久,他一面令人对蔡严加防范,一面诱之以利,并把京都有名妓小凤仙介绍给蔡,妄图使其沉溺于声色。当时,日本出兵山东,逼袁签订“二十一条”条约,蔡锷力主拒约应战,袁世凯为获日帝支持,屈从签约。全国掀起抗日爱国运动,袁世凯派兵血腥镇压。蔡锷认清袁的面目,秘密联络,筹备讨袁起义。袁对其猜疑,蔡锷遂用韬晦之计,麻痹他们。蔡锷的名声虽早使小凤仙倾倒,但由于相互猜疑和不解,两人虽朝夕相处,却相隔如山。在天津,小凤仙不露痕迹地掩护了蔡锷,随后在“高山流水”的琴曲中,小凤仙吐露了悲惨身世和除国贼之心愿,彼此终于觅到知音。袁世凯登极前夕,起义迫紧,小凤仙掩护蔡锷离开北京,自己被投入监狱。蔡锷借道日本到云南,打响讨袁第一枪,各省联袂而起,不到半年袁世凯病死,护国讨袁战争胜利结束。蔡锷却操作劳成疾,在日本就医时逝世。小凤仙静坐船头,痛拨瑶琴,思念知音。影片在蔡锷同袁世凯的冲突和蔡锷同小凤仙的纠葛两条线索中,加强蔡锷与小凤仙之间富有传奇性的纠葛,渲染整个影片的传奇色彩,从而体现和突出蔡、袁和政治斗争,体现“反对帝制、维护共和、知音遍天下”的主题。该片力求保持高格调,把传奇性故事置于真实性的历史背景之上,又通过蔡锷与小凤仙关系的发展变化来反映当时风云变幻的政治形势。它在时代气氛的把握、传奇手法的运用、情绪组接、意境渲染、场景设置告示方面都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1981
新兵马强
马强从农村来到部队,当了一名战士。在靶场练习射击,马强打枪不会闭左眼,他对班长靳四虎表示要拿块胶布把左眼粘上,弄得班长哭笑不得。后来,连里分配马强到炊事班,让他烧火做饭,火星崩了眼睛,又烧糊了锅……嘿!这新兵尽冒"傻气"!马强到集市上去买菜,亲眼看到阿明一家和边境上的无辜村民,被界河那边的越军打死打伤,侵略的战火搞得他们没法活下去。马强和战友们奔赴前线,一场保卫祖国、自卫反击战斗打响了。刚上战场,马强又出了很多"洋相"。战争是残酷的,它能磨练人,改变人,使人学会原来不懂的东西。马强会闭左眼了。为了抢救越南儿童亚槟,马强跳下悬崖负了伤,他被送进后方医院。在医院里,他成了阿明和亚槟的好朋友,还碰见了战友巩大方。为了早日重返战场,为了打仗立功,在好心的女护士小罗的帮助下,马强和巩大方从医院逃跑了。在途中,他俩被民兵误认为越南特工人员,押到了前线指挥部。连长和指导员"释放"了他们。从此,马强参加了尖刀班,攻打山头,化装侦察,屡建战功。战争是无情的,马强的亲密战友巩大方和班长新四虎为了祖国不受侵犯,光荣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战场上,马强和战友们前赴后继,冲向前方,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红旗飘扬……一代新人在战斗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