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季云

星座:
职业: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
出生地:北京

刘季云,原名刘恩绵,曾用名刘继云,生于北京一个普通市民家庭。196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次授衔时,刘季云被授予中校军衔,他也是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中被授予军衔最高的演员。  刘季云自幼喜爱京剧,早年曾跟著名京剧老旦龚云甫(刘季云的姨父)学戏。1933年又拜著名京剧老旦文亮臣为师。但不幸的是在1935年时,刘季云因嗓子意外受损被迫中止学戏。这之后,为了谋生刘季云曾做过小职员。抗战爆发后的1937年冬天,不堪忍受日本人欺负的刘季云离开北平前往冀中抗日根据地,参加了八路军,在冀中警备旅当战士。1940年冀中警备旅转战到太行山区后,刘季云因为会唱京剧调入到太行山实验剧团当演员。同当时在剧团的京剧名流吕班、裴东篱、史若虚等人一起开创了抗日根据地京剧事业。  1945年太行山各部队剧团合并以后,刘季云奉命担任了晋冀鲁豫军区文工团艺术指导。1949年二野渡过长江后,刘季云被任命为第二野战军后勤部文工团团长。1950年部队挺进大西南时,带领文工团从重庆徒步行军两千五百里到达贵阳。在行进过程中曾在沿途演出过《白毛女》、《军民一家》、《血泪仇》、《赶走红毛女》等歌剧。到达贵阳后,接受整编加入贵州军区文工团,刘季云任文工团团长。1951年10月,刘季云改任贵州各民族文工团团长,带领文工团员前往北京参加国庆一周年庆祝活动,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1953年刘季云调往解放军总政话剧团任演员。演出过《十六条枪》(饰维持会长),《冲破黎明前的黑暗》(饰汉奸歪脖子李)等话剧。在全国话剧汇演时获得二等奖。1956年被借用至八一电影制片厂参加影片《冲破黎明前的黑暗》的拍摄。1957年又参与拍摄了影片《五更寒》,在剧中饰演老甲长劳良才。电影录制完成后,刘季云正式调到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工作。在八一厂,他先后拍摄了《英雄虎胆》、《林海雪原》、《暴风骤雨》、《夺印》、《秘密图纸》等多部影片。在影片《战上海》中,扮演国民党中将刘毅,他将刘毅将军起义时复杂的心态在大银幕上展现了出来。即表现了主人公深明大义率部起义的光明态度,又将其顾虑重重老谋深算的形象极细致的表演了出来,很符合当时起义部队军官的心理。影片播出后,受到广大观众的好评。刘季云塑造的银幕角色,以反派见长。不幸的是,刘季云由于在长期工作中过度劳累,身染多种疾病,又加上受到迫害,于1971年6月24日病逝,时年60岁。

刘季云影视作品 更多
1965
秘密图纸
科学工作者李化思想麻痹,不遵守制度,随身带着秘密图纸外出开会。不料,在火车站将装有秘密图纸的公文包丢失了。公安女侦查员石云正在医院养病,得知情况后,立即出院接受任务。经多方调查,得知在李化乘的那列火车到站前半个小时,曾有个胖胖的、戴眼镜的、有点口吃的、拎着画有火箭图样的帆布包的人,匆匆而来;火车到站后,这个人在旅客的拥挤中又仓惶而去。就在石云苦思默想分析情况时,忽然传来消息,公文包找到了。原来老中医古仲儒和他的学生金大夫,常到李化的母亲陆文惠家中看病。这天夜里,在来陆家的路上,看见有个人鬼鬼祟祟地扔掉一包东西,他们捡起来带到陆大姐家,陆大姐一看,正是李化丢的那个公文包。里面的钱和粮票虽然没有了,可图纸仍在包里。侦查员小崔断定是一般盗窃犯干的,而石云认为在没有抓到罪犯以前,下结论为时过早。石云的丈夫陈亮是军区保卫部干事,根据领导指示,“他结识”了一个可疑的音乐工作者方丽。不久,石云在一个偶然的情况下,在郊区的火车轨道上抢救了一个人。被救的正是她要找的一位三轮车工人。由此肯定是敌人发觉不妙,企图杀人灭口。根据三轮车工人提供的线索,石云以派出所人员身份,到龙家酒家的西餐厨师叶长谦家进行了观察,并机智地套出了他口吃的特点,根据许多迹象,证实叶长谦就是犯案人。次日下午,叶长谦准备与方丽在东山酒家门前接头,刚刚在人群中露面就被古仲儒师生发现,被当场扭送公安局。在审讯中叶长谦百般抵赖,还企图毁掉拍有秘密图纸的胶卷,结果被石云机警地识破。到此,盗窃秘密图纸案告一段落。石云怀着愉快的心情去向丁局长汇报。这时,陈干事来电话说方丽又邀他去听音乐,石云感到案件并未最后破获,断定方丽的背后一定有人指使,便对拾到公文包和揭发作案人的古仲儒产生怀疑。丁局长带领石云来到陆大姐家。陆大姐想起古仲儒大夫给她看病时,她曾去里屋打过电话,当时图纸就在桌子上。经过分析断定案件背后的操纵者就是老奸巨猾的古仲儒。于是他们立即进行了周密的布置。此时,方丽对陈干事倍加殷勤,而且借口姐姐病危,要陈干事越过禁区连夜送她到深圳,并说中途有位老大夫同往,陈干事一一同意。行至中途,古仲儒企图甩掉陈干事,到渔村寻访老关系,趁夜偷渡潜逃。这时,石云带领早有埋伏的公安人员和民兵将古仲儒和方丽逮捕。古仲儒企图趁黑夜毁掉证据,机警的石云从古仲儒鞋帮里搜出拍有秘密图纸的另一个胶卷,敌人的阴谋彻底破产了。
1956
冲破黎明前的黑暗
1942年5月,日寇集中兵力,对我冀中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八路军的一个排奉命留下坚持斗争。该排在掩护主力部队转移后,遭到敌人夹击。寡不敌众,被迫分散突围,排长阎志刚受重伤,在寻找组织途中,被逃难的抗日军属李大娘救下。李大娘与儿媳风霞对阎志刚细心照料。一日,敌人来李大娘家搜查,婆媳冒着生命危险掩护阎志刚。这时党组织命令阎志刚留在村里养伤,并辅助村里工作。一年后,侵略者在冀中地区的气焰越发嚣张。我军民的抗日队伍日益壮大,与敌人展开了游击战争。阎志刚带领着战士们,凭借青纱帐,到处打击敌人。敌联队长叫嚣着要活捉阎志刚。由于斗争不断胜利,阎志刚滋长了麻痹思想。一次,在完成爆炸任务后被特务跟踪,而受到很大损失。阎志刚受到领导批评后,明白要以百倍的警惕对付狡猾的敌人。冀中军民创造地道斗争,把整个冀中开辟成地下战场。敌人调集兵力,向粮食储藏地刘家营村进攻抢粮。县大队长将坚守刘家营钳制敌人兵力,配合县大队战斗的任务交给阎志刚。拂晓,敌人分三路奔赴刘家营。区小队早已布下天罗地网打击敌人。敌联队长为消灭地道里的区小队,往地道里放毒,并调来赵庄的预备队。马大队长一面要凤霞转告阎志刚,一面乘机袭击赵庄。刘家营敌人混乱地回撤。区小队乘胜追击。凤霞在完成任务后被捕,她坚强不屈。为解救凤霞,并为大兵团扫清道路,上级决定拔掉敌人在刘家营的据点。阎志刚献计,智取刘家营。冀中军民齐心合力消灭了敌人密布的岗楼,恢复与扩大了根据地,壮大了自己的武装力量,冲破了异常残酷而严重的“黎明前的黑暗”,迎接了大反攻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