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鸿声电影

星座:双鱼座
职业:演员
出生地:中国,山东,牟平

刘鸿声(1931-3-10----)山东牟平(今烟台市牟平区)人。1947年参加革命,在烟台独立团当战士。1948年调至胶东军区政治部文工团当演员。1951年调入南京军事学院文工团任演员,1955年调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团任演员。先后演出过《杨根思》(1956,饰新四军战士)、《布谷鸟又叫了》(1957,饰白天水)、《同甘共苦》(1957,饰孟莳荆)、《烈火红心》(1958,饰许国清)、《一个红旗》(1958,饰高班长)、《八一风暴》1961,饰杜震山)、《霓虹灯下的哨兵》(1962,饰洪满堂)、《第二个春天》(1962,饰冯涛)、《0号水兵》(1965,饰政委)、《光辉的榜样》(1966,饰焦裕禄)、《城中城》(1973,饰梁大鹏)、《海海大战》(1977,饰纵队司令员常剑峰)、《朋友》(1979,饰史寿年)、《宋指导员的日记》(1982,饰王铁山)、《春风巷的邻居们》(1984,饰老工人周阿根)等话剧。还拍摄过《烈火红心》(1958,长影,未完成,饰许国清)、《六十年代第一春》(1960,海燕,饰杨光沛)、《枯木逢春》(1961,海燕,饰罗舜德)、《霓虹灯下的哨兵》(1964,天马,饰洪满堂)、《小路》(1981,南京厂,饰张主任)、《拦灵车的人》(1986,上影,饰刘书记)等影片。他在话剧和电影《霓虹灯下的哨兵》中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热情诚恳、艰苦朴素、老成持重而又幽默风趣的老炊事员洪满堂的形象,给观众留下很深的印象。

刘鸿声电影全集
1964
霓虹灯下的哨兵
1949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八连在参加解放上海的战斗之后,随即接受了警卫上海南京路的光荣任务。三排长陈喜在进驻南京路后,放松了警惕,受到资产阶级“香风”的熏染,忘记了我军艰苦朴素的革命传统,扔掉了有补丁的布袜,还说班长赵大大“黑不溜秋靠边站”。妻子春妮从乡下来部队探望他,他却嫌弃妻子太土气,跟不上潮流。新战士童阿男学生气十足,不请假就与同学到国际饭店吃饭,连长批评他“不配穿这套军装”,他一赌气,留下一张字条,扬长而去。班长赵大大怎么也看不惯这大上海,闹着要到有仗打的地方去。另一方面,国民党特务正在酝酿一场破坏行动。就在童阿男离开连队,准备和他过去的同学林媛媛去南京投考军政大学时,她的姐姐童阿香却遭到特务分子的谋害。幸亏路华、鲁大成及时搭救,逮捕了特务阿七,阿香才转危为安。通过这件事,战士们认识到南京路上绝非“太平无事”。指导员路华因势利导,请来老工人周德贵和童阿男的母亲,讲述了他们解放前的苦难遭遇及斗争经历,激发了战士们的革命斗志。童阿男认识了自己的错误,决心听党的话,做毛主席的好战士。陈喜也在指导员的耐心帮助下,认识到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毒害,尤其看到妻子春妮写给指导员的信,更是悔恨不已。他要求组织上给他处分,决心痛改前非。半年以后,特务老K和曲曼丽不甘心失败,继续策划破坏活动。在上海人民举行春节联欢的时候,他们利用林媛媛的表哥、一贯不问政治的罗克文,将装有定时炸弹的鲜花带入庆祝会场。关键时刻,童阿男抢过罗克文手中的鲜花,避免了一场爆炸事件。特务老K、曲曼丽也落入解放军布下的天罗地网。 经过南京路上这场惊心动魄的斗争,八连的战士们经受了锻炼。不久,朝鲜战争爆发,陈喜、赵大大、童阿男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在赴朝作战的志愿军行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