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耀声

星座:巨蟹座
职业:
出生地:中国香港

入行经过  林耀声生于1989年的的林耀声,十七岁时于球场被导演发掘,参与电影试镜,并无演戏经验的他,凭其独特气质在芸芸200多位少年中突围而出。 主演首部电影作品《烈日当空》 ,担演男主角怒荣一角,演活大银幕中,怀着疑惑而潜藏愤怒的目光、对成年人语塞的少年。 戏外,平常寡言沉默的林耀声,却是个喜欢足球的好动少年。  《烈日当空》(2008年)  卢泽荣(怒荣)17岁 林耀声饰[1] 《烈日当空》怒荣  人物背景 母亲早逝,与一直在内地工作、性格严肃的父亲(尹扬明 饰)关系疏离,习惯独立生活,对父亲突然退休和与後母弟弟同住感到无所适从,一方面对父亲再娶年轻後母小清(崔波 饰)抗拒,一方面却对小清产生莫名好感。 角色简介 性格内向,习惯观摩别人,不易对人敞开心扉。表面沉郁,内敛,却潜藏躁动不安,心里充斥著对成年人和自我的质疑和提问。 中午转校生,一心只想完成中五课程,却认识其馀六位性格迥异的少年,成为形影不离的好兄弟。身处周遭堕落沉沦的大气氛,却又不敢彻底地反叛,在成人和小孩的关口进退失据。 合作演员:梁晓丰 王敏奕 岑珈其 王敏奕 廖柏荣 余敏鸣 米雪 尹扬明 崔波 等  客串  《维多利亚一号》(2010年)  《志明与春娇》(2010年)  《靜止的回憶》-曹振豪 MV  《安啦安啦》-曹振豪 MV  《沒有大不了》-曹振豪 MV  《Eleven to Seven》-曹振豪 MV  《騙人的》-曹振豪 MV  《張氏情歌》 MV  《海关故事》之《追日行动》(2009) 饰演 罗永丰(猪仔)  某天,驻守罗湖管制站的军装海关人员,截查一个单独过关的青少年,在其身上搜获俗称“K仔”的粉状氯胺铜,查问后怀疑此少年是受一个小型地区性的贩运毒品集团操纵,进行“蚂蚁搬家”式偷运毒品入境的其中一个“猪仔”。为打击幕后黑手,案件立即转交毒品调查科跟进。  毒品调查科于各关口派遣人员进行严密监控,在种种蛛丝马迹显示下,毒品调查科锁定一名过关频密的年青男子为运毒之“escort”,俗称带队。毒品调查科对这名男子进行紧密监视,监视范围由关口扩大至市区,进一步调查他的犯案模式,等待机会将毒犯绳之于法。  合作演员:曹众 吴日言 王合喜 余敏鸣 陈耀荣 等  《没有墙的世界》之《窗里窗外》(2010)  饰演 阿峰(双失青年) 公约第8条:缔约国承诺立即采取有效和适当的措放,以便提高整个社会,包括家庭,对残疾人的认识,促进对残疾人权利和尊严的尊重。 双失青年阿峰的房间暗无天日,连吃饭也不踏出房门半步,除了打机,阿峰平日就用望远镜窥探窗外事物,打发间。Angel是他望远镜下的主角,一头长黑直发的Angel学业成绩彪炳,但面对升读大学、家庭经济及话剧团团员等各方压力,情绪开始变得反常,之后更把自己锁在屋内。阿峰一直透过望远镜关心这位心中的“天使”,而阿峰母亲亦一直隔着房门担心儿子。把长黑直发染成金色的Angel找出剪刀,胡乱剪断头发,紧闭窗户,拉上窗帘。浓烟冒出窗帘,惊惶的阿峰冲出家门,彻夜未眠的母亲立即致电报警。阿峰看着Angel紧闭的窗户,再回望自己房间密封的窗口,如出一辙。回到家中,看到一脸担忧的母亲,阿峰开始把房间窗上的纸张,逐一撕走......

林耀声影视作品 更多
2008
烈日当空
2007年,世界忙于迎接08奥运大事,香港学生最重视的战役──中五会考在即,九个少年男女却茫然站在成人与小孩的关卡,于网络、短讯、物欲横流的虚拟与残酷现实中进退失据;躁动又脆弱的心灵惺惺相惜,烈日下坦然寻求青春专属的爱与自由。太阳底下无新事?一次比一次荒谬的小故事却悄悄平衡发生,由一条手机短片开始,众人由互相依赖演变成互有芥蒂,由互相维护至互相猜疑;逐渐瓦解的友谊、一触即破的爱情、家庭的羁绊,死与生的冲击,瞬间磨蚀青春的菱角,把少年由放浪的自由国度拉回现实社会。向往灿烂青春的自由共同体,烈日下放声呐喊,炽热坦然的成长宣言!!年仅23岁的新晋年青导演,以跳脱幽默的手法,呈现今日香港少年人在忧郁阳光下汗水逆流,追逐灿烂青春却身陷残酷异境的成长故事。影片幕后:《烈日当空》是由曾志伟监制的两岸三地“九降风”系列同名电影的香港篇(另外两部分别由来自于台湾的林书宇与来自内地的韩延导演),由城市大学创意媒体学院毕业的年仅23岁的麦曦茵导演执导,今年年初在香港国际电影节展映时评为“以跳脱幽默的手法,呈现年轻人向往灿烂青春却身陷残酷异境的成长故事”。而与“台湾篇”、“内地篇”的以1997年作为故事的背景有所不同的是,切身经历了九七这个一度被认为是香港的“大限”(这是八九十年代一些香港文化人的看法,并通过电影、音乐等表现出来,参见朗天《后九七与香港电影》,11月15日还将出版陈家乐与朱立合著的《无主之城——香港电影中的九七回归与港人认同》,以九七问题切入香港电影的政治与电影文化的研究)的香港导演麦曦茵,则抛开了“九七”这一历史的包袱,而以2007年作为故事的背景,一方面有手机短片等1997年还并不流行的新科技,另一方面也穿插了不少粗口、未成年发生性关系等,展现出一幅新时代的现实与无奈,且不刻意的隐瞒(但部分粗口被观众认为是刻意表达),就像本片的监制曾志伟所说,麦曦茵“她主张去尽,觉得既然要看两岸三地文化差异,就要给人看香港最开放的一面,包括电检尺度。为何我们要拍这样的戏,因为都能通过censorship,最不绑手绑脚”。不过,对于本片被香港电影处给予**的评判的结果,麦曦茵导演还是表达了她的无奈,“被电检署列为三级的原因,并非盛传的戏中有大量粗口,而是因为戏中主角‘身穿校服’,但行为违反/逾越社会所期望的青少年形象,例如未成年喝酒、吸烟、未成年发生性行为……将很容易让青少年模仿”、“然而我脑海中只有一个想法:香港真是块福地,每一日,都有更荒谬的事发生,除了以无聊抵抗无聊,以笑声掩盖荒谬,实在无事可做……可能有些人的世界,只有中产,没有草根,只有优异者,没有失败者,只有对前途非常肯定,连迷惑的时间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