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伦斯·奥利弗

星座:双子座
职业:演员 、 导演 、 制作人 、 编剧
出生地:英国,萨里,多尔金

劳伦斯·奥利弗有着多重身份,他是戏剧演员、电影演员、导演和制片,还是同样大名鼎鼎的费雯·丽的爱人。但他最为世人所熟识的身份,还是莎士比亚剧的表演大师。1927年,当年轻的奥利弗还没有为世人所瞩目的时候,英国剧作家查理斯·C·班尼特便赞叹他“念莎士比亚的对白就好像‘他在用这种语言思考一样’”。  劳伦斯早年丧母,这一事件给了他沉重的打击,并在他的性格上深深的刻下了忧郁的烙印。劳伦斯十五岁的时候便登台演出,因为崭露出的表演天才被鼓励送往表演学校深造。1929年他开始在百老汇的舞台上演出,这个黑发,英俊忧郁的年轻人直入灵魂的表演很快便在纽约和伦敦都取得了巨大成功。紧接着,劳伦斯开始涉足电影表演。  在好莱坞拍了几部电影后,他回到英国伦敦,拍了《英伦战火》、《X 女士的离异》等片,并在这期间认识了费雯·丽,从而开始了两个人长达二十年的爱情长跑。1939年他携费雯丽重返好莱坞,并在此后拍了希区柯克的《丽贝卡》和《傲慢与偏见》等经典影片。这此后劳伦斯的表演事业逐渐步入巅峰,开始逐渐把一些英国的经典之作搬上银幕。在1948年的不朽之作《哈姆雷特》里,劳伦斯用一种弗洛伊德式的心理演绎重新诠释了这个经典角色,大获成功。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此后更有《亨利五世》、《奥塞罗》、《理察三世》、《呼啸山庄》、《罗密欧和朱丽叶》等一系列经典的诞生。他本人的方向也越拓越宽,开始涉足导演、制片等角色。这种多层面的角色让他自己感到很快乐,他曾经说过:“一个人成长后就会喜欢挑战”。  劳伦斯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直到他82岁逝世的时候他的荣誉和成就也未因此而终结。他一生中共饰演过120个舞台角色和近60个电影角色,扮演了莎士比亚重要作品中的几乎全部主角。十次入围奥斯卡最佳成就奖,1979年获奥斯卡终身成就奖,在1947年授勋,1970年被封为贵族。但他个性谦逊,只承认自己是“又一个演员”,喜欢别人用昵称称呼他为拉里。但事实上,舞台上他是当之无愧的国王。

劳伦斯·奥利弗影视作品 更多
1977
遥远的桥
这是一场非常值得后人深思的战例。1944年6月6日,盟军在诺曼底登陆,至7月25日,巴顿率领的第3集团军率先冲出诺曼底地区,开始了法兰西平原上对德军的大追击,盟军上下逐渐弥漫乐观的情绪。作为进攻的两支铁拳——蒙哥马利和巴顿都想成为最早进入柏林的人,而盟军有限的补给能力无法保障两支大军同时发动进攻,进攻只能在一个方向进行。最后蒙哥马利的的北线进军方案被艾森豪威尔接受。蒙哥马利希望在圣诞节前结束战争,企图绕过传闻中德军严密布防的“西部壁垒”,而在荷兰方向展开一轮新的攻势,代号为“市场--花园”。 计划采用空降“蛙跳”战术,以美军第82、101空降师,英军第1空降师及波兰伞兵旅的共35000人,依次在63英里战役纵深上的埃因霍温、奈梅根和阿纳姆三地空降,夺取莱茵河上的桥梁,像交“接力棒”一样,护送地面推进兵团,直捣德国腹地——鲁尔区。1944年9月17日13时30分,战役开始,盟军动用了5500余架运输机、2596架滑翔机、8000余架战斗及轰炸机,同时在三处地区空降。但是战役进行得很不顺利。在经过残酷战斗后,101师和82师伤亡了3542人,才与地面部队会师。而远在最前方的英国第1空降师久等援军不到,在伤亡3716人后,一部投降,另一部突围成功。盟军付出了重大伤亡代价,但只“完成了90%的目标”(蒙哥马利语)。战后,一位战地指挥官感叹:“那座桥对我们来说太遥远了!”这是20世纪70年代摄制规模最大的战争片,在大导演理查德u0026#8226;阿顿伯勒的旗下聚集了诸如詹姆斯·卡恩、迈克尔·凯恩、肖恩·康纳利、罗伯特·雷德福、安东尼·霍普金斯等一干明星。但也正因为戏份分配的关系,使情节进展有如片段的组合,缺乏一气呵成的气魄,而且也拍得太冗长。不过即便如此,凭借极其出色的摄影和明星们的倾力出演,部分场面仍令人有大开眼界之感。影片描述了欧战尾声的1944年,盟军为了打开通往柏林的道路直捣纳粹首都提前结束战争,于是采取大规模的空降行动降落荷兰。为了夺取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铁路大桥,与占有绝对优势的德军浴血奋战的故事。让人扼腕叹息的是,虽然付出了伤亡惨重的代价,盟军仍遭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