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慕逵

星座:摩羯座
职业:演员,导演
出生地:山东历城人

景慕逵,著名导演。1931年1月5日生,山东历城人。1945年参加八路军,曾任宣传队员、文工团队长、区队长、戏剧大队长。1954年入八一电影制片厂任演员。曾在《怒海轻骑》、《黑山阻击战》等影片中扮演角色。  1974年起任导演,1976年与张勇手合作拍摄电影《南海风云》。1978年与王风合作拍摄《峥嵘岁月》。1980年独立导演《花枝俏》,以自卫还击越南战争为背景,从一个独特的角度描写了一名新战士的成长和越南姑娘、中国军人之间的纯洁爱情,本片获文化部1980年优秀影片奖。1982年导演《天山行》,反响热烈,好评如潮。1985年导演《索伦河谷的枪声》,描写了新时期军营生活的内容,通过某连队尊重知识,尊敬战士的经过,成为连队建设的典型。本片荣获广电部1985年优秀影片奖,第二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  1988年与郝光合作导演《巍巍昆仑(上下)》,以延安保卫战为背景,全国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守转入战略反攻的历史性大转折。是决定中国命运和前途的大决战前奏曲。本片获广电部1988年优秀影片奖,1990年第十三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1990—1991年任《大决战·淮海战役(上下)》导演之一,以大手笔真切地再现了解放战争史上著名的淮海战役的整体风貌和恢宏气势。显示出导演对战争题材影片的把握和创作能力,全方面立体化地描写大战争场面的才能和丰富的经验。该片获电影金鸡、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  参与作品  黑山阻击战 (1958) .... 作战处长 怒海轻骑 (1955) .... 董参谋  制作电影  索伦河谷的枪声 (1985) .... 导演 大决战第3部——平津战役 (1992) .... 导演 骆驼草 (1983) .... 导演 天山行 (1982) .... 导演 花枝俏 (1980) .... 导演 巍巍昆仑 (1988) .... 导演 十月的胜利 (1977) .... 导演 峥嵘岁月 (1979) .... 导演 南海风云 (1976) .... 导演 野火春风斗古城 (1963) .... 副导演 红珊瑚 (1961) .... 副导演 奇袭 (1960) .... 副导演 三八线上 (1960) .... 副导演 哥俩好 (1962) .... 副导演 海鹰 (1959) .... 副导演 赤峰号 (1959) .... 副导演

景慕逵影视作品 更多
1988
巍巍昆仑
1947年3月,国民党对我"全面进攻"失败后,又对我解放区实行了"重点进攻",党中央所在地延安成为敌人首先攻占的目标。毛泽东同志高瞻远瞩,决定中央机关撤出延安,在外线与敌人周旋。中央书记处暂时分成两部分: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留在陕北;刘少奇、朱德到黄河迤东。留在陕北的中央机关代号为"昆仑纵队",任弼时任司令。"昆仑纵队"在十分艰险的境遇中与敌人周旋,同时与全国各战场保持着不间断的联系。胡宗南进占延安后,其主力即被我军牵向黄河边。夺取蟠龙的战斗打响后,彭德怀亲临指挥,王震身先士卒,战士们奋勇杀敌,全歼蟠龙守敌,生擒旅长李昆岗,缴获大批军用物资。此时,国民党发动内战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反抗。国统区学生运动日益高涨。毛泽东审时度势,认为山东战场歼敌时机已成熟,命陈毅、粟裕向敌人发起进攻。陈、粟大军果断地将敌人74师包围并歼灭于孟良崮,击毙了骄横的张灵甫。陈毅打电报向党中央报捷。74师被歼,蒋介石痛心疾首,学生又包围了美国大使馆,蒋介石怒不可遏,命令立即镇压。我党中央及时抓住这一时机,有力地揭露了蒋介石独裁政权的真面目。遵照蒋介石的命令,胡宗南一直在寻找我党中央的踪迹,借助美国的无线电测向仪,测出了我中央所在地,并派部队连夜向驻地扑来。毛泽东神机妙算,率我军迅速转移,敌人扑了空。随着战局的变化,党中央在陕北召开了重要的小河会议,重新高速了兵力,提出"三军配合,两翼牵制"的黄河战略。担任追击我总部任务的刘戡部队一直被"昆仑纵队"牵着鼻子走。为给彭德怀制造战机,毛泽东要人在绥德大桥上立下了"毛泽东由此向东"的木牌,继续牵制敌人。彭德怀抓住战机,在沙家店消灭了胡宗南第36师。刘戡觉察上当,失败已无可挽回。我西北野战军开始反击。刘邓大军到达大别山,其他战场也转入战略进攻,解放战争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昆仑纵队"的历史使命也告一段落。我军节节胜利,国民党不断溃败,使蒋介石十分不安。雪后的五台山上,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等登山眺望,感慨万千。毛泽东庄严地宣告:再有两年,也许用不了两年,我们就可以饮马长江,直捣南京,和蒋介石进行最后的决战了。一场更大规模的战略决战为期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