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玉贵

星座:
职业:
出生地:直隶河间县崔张吉村

崔玉贵(1860-1925),原名崔治世,清朝慈禧太后后期的二总管太监。先在庆王府当太监,后来宫内成立戏班子,崔的武功非常好,被举荐进宫在升平署戏班演戏,讨慈禧太后喜欢,从此得以发迹。崔玉贵12岁在家乡阉净身进京。光绪年间升任二总管,授三品衔,亮蓝顶戴。

崔玉贵影视作品 更多
1999
女神捕之迷局
清朝末年,江南一带干旱成灾,一时间饿殍遍野,百姓民不聊生。此时,曹化之贪污“两河工程款”一案,在京城和坊间引起巨大反响,百姓痛恨,皇宫震惊。皇上传出谕旨,责令京城都察院限期破案。皇宫里九侯爷暗中散布消息,说曹化之越狱逃跑。女捕快铁飞花立下军令状,纵然追到天涯海角,定将曹化之缉拿归案。铁飞花一路打探,追至陈口县城。几天的明查暗访,曹化之最终落网。谁料想曹化之矢口否认自己是曹化之,他的真名叫曹一风,供职于陈口县衙做一小小捕快而已。铁飞花乃江湖“御赐神捕”,名贯九州,费尽心机,难道会冤枉无辜不成?铁飞花和助手柳儿押解曹一风前往京城。一路上,铁飞花先后遭遇几伙人围追堵截,目的都是想让铁飞花交出曹化之。蒙此不白之冤的曹一风趁铁飞花与劫匪交手之际,偷偷溜走,潜回陈口县。曹一风聪明一生,却糊涂一时。刚刚回到陈口,曹一风就落入一伙劫匪之手。就在劫匪准备杀掉他时,铁飞花及时赶到,出手相迎,救曹一风于不死。铁飞花让柳儿放出话头,曹化之就在她的手上,借此招人劫持,希望有人能交出幕后指使者。一个偶然的机会,铁飞花从一个试图致她们于死地的士兵那里得知,是京城裘大人要曹化之的性命。与此同时,京城里惶惑不安,坐卧不宁,九侯爷暗中调查,趁机敲诈裘大人不少银两。闻风曹化之就在铁飞花的手上,不明刺客果真如蝗而至。铁飞花左右出击,一一破获却留刺客一条生路。在曹一风的追问下,铁飞花说出其中原委,希望曹一风能协助她破获此案,查出幕后真凶。曹一风感动于铁飞花的忠诚执着,答应将计就计。果然,京城里与这件案子稍有瓜葛的朝廷官员坐卧不安,纷纷暗中行动,企图杀人灭口。工部尚书魏存平第一个被刺客交待出来。来到京城,曹一风在铁飞花的授意下,上演一幕逃跑假象,引出工部尚书魏存平,迫其招供。铁飞花诱敌之计得到都察院和皇上的赞同。在诱敌之计下,参与两河工程款的朝廷官员相继浮出水面,幕后指使“越王爷”原形毕露,曹一风这个陈口县的小小捕快,青云直上,荐为都察院六品之职。
2012
贞观之治
公元620年,唐武德三年七月,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次子——秦王李世民奉父之命东征洛阳。洛阳是前朝隋的东都,在政治、军事、经济各方面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洛阳之战也就成了唐朝统一中原的最重要一仗。经过李世民军队长达数月的围困,洛阳城内已经没有了和唐军对抗的力量,洛阳的首领王世充只好把希望寄托在救兵上。河北的窦建德带领几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向洛阳进发,要解洛阳之围。李世民命弟弟齐王李元吉留守大本营,自己亲自带兵迎击窦建德的大军。李世民充分利用地形的优势,用几千人击败了窦建德的大军,并将窦建德本人擒获。王世充见大势已去,只得开城投降。李世民一举击败了大唐的两个最有实力的敌人,功劳传遍了天下。李渊为了表彰李世民的功绩,封他为天策上将,并赋予了种种特权,地位几乎已经与太子不相上下。李世民势力的急剧扩张引起了李元吉的忌恨,也让太子李建成深感不安。李元吉对权力和地位的贪心越来越大,他表面上鲁莽,但实际上已设计好了一个巨大的阴谋。他决定先联合太子整倒二哥李世民,再从太子手中篡取皇位。李元吉利用李建成对李世民的猜疑,趁机从中挑拨。李建成和李元吉一面在表面上压制李世民,一面在暗中培养自己的势力。阴谋一步步酝酿,最终李元吉制定出了除掉李世民的完整具体的行动计划。消息传到李世民耳中,李世民与众谋士商议后决定抢先下手。第二天一早,李世民就占领了玄武门,隔断了李建成、李元吉和城外军队的联系。随后一场血雨腥风的激战开始了。交手中,李世民亲手杀死了自己的两个兄弟。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如愿成了太子,掌握了朝政大权。他没有清剿李建成和李元吉的余部,反而将一些有能力的人才收到自己门下,这其中就包括以中正刚直而闻名的谋士魏征。从这以后,李世民就再难逃被魏征当面训斥的命运。李世民为了表明自己让天下和解的决心,不仅下诏不准再追查李建成和李元吉余党,还派魏征为制使,出使河北,传达自己的意思。公元626年,武德九年,八月初八,李渊传大唐皇帝位于太子李世民,自己成为太上皇。武德九年八月二十八日,突厥趁唐朝朝政不稳进犯中原,抵达关中渭水边,直逼长安。李世民心里清楚,凭现在唐的实力,还无法与突厥对抗,索性委曲求全,向突厥纳贡,换取中原的和平生息。李世民登基后,深切感受到了治天下和打天下的巨大差距。他修改了国号,以代表宽忍和善的“贞观”取代了原来的“武德”,正式开始了历时二十余年被后人称为“贞观之治”的时代。李世民为了推行新政,开始清除自己治国道路上的一些巨大的障碍。其中一个,就是各种名目的封王。当年太上皇李渊打天下时为了笼络人心,给各路人马随意加官晋爵。虽然其中有些只是虚职,但也独霸一方,占有大量土地资源,每年还要领取丰厚的俸禄。李世民削减封王的想法还没有对外宣布,就已经在朝野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削减封王影响了众多王侯贵族的直接利益,义安王李孝常联合其他一些反对者,打算用清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