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吉田

星座:未知
职业:导演,演员
出生地:营口市

中国电影演员和导演,八一电影制片厂著名演员,后转业到珠江电影制片厂任演员、导演。擅长塑造我军高级将领。  参演电影:  1958年《海阔天空》饰 刘部长 导演:李舒田  1958年《返老还童》主演 导演:王冰  1958年《渡江探险》饰 师长 导演:史大千、史文炽  1958年《永不消逝的电波》饰 孙明仁 导演:王萍  1958年《黑山阻击战》饰 雷师长  1959年《海鹰》饰 吴大伯 导演:严寄洲  1959年《赤峰号》饰 司令员 导演:严寄洲  1960年《三八线上》饰 人民军上校 导演:史文帜  1960年《奇袭》饰 一班长 导演:许又新  1961年《突破乌江》饰 敌旅长 导演:李舒田、李昴  1962年《哥俩好》饰 洪军长 导演:严寄洲  1964年《白求恩大夫》饰 于部长 导演:李舒田、高正  1965年《秘密图纸》饰 丁局长 导演:郝光  1975年《小螺号》饰 陈卫强 导演:刘欣  1976年《山里红梅》主演 导演:斯蒙  1979年《海外赤子》饰 司马威 兼任导演 导演:欧凡、邢吉田、万允吉  1988年《血洒天涯》饰 张杰 兼任导演  1994年《慰安妇七十四分队》主演 导演:陈国军  1995年《同志,感谢你》饰 老方 导演:Director  导演电影:  1979年《海外赤子》  1982年《山菊花》  1983年《你在想什么》  1985年《舞狮人传奇》  1988年《血洒天涯》

邢吉田影视作品 更多
1992
军妓慰安妇
故事梗概:1938年春,日本陆军名记者秋山和美随日军进入中国,报导日军作战进程。一夜,她参加西班牙驻沪领事夫人晚宴,在回家途中遇刺受伤,被日军情报官中村谦一搭救。和美伤愈回家,父亲秋山泓教授指责她报导失实。她的中国母亲陈婉似更是悲愤。和美得知日军在南京的暴行,大受震撼。此时,她的小学同学新井庆子和一批日本及韩国女子来到上海,又匆匆坐军车离去,使她迷惑不解。新井庆子等人是日本陆军绝密的后勤配置——慰安妇。和美经过艰难的调查采访,终于掌握了慰安所的秘密,了解了慰安妇的悲惨命运,使她对日军的战争宣传改变了观点,并写出了长篇报道文章《地狱中的慰安妇》。中村谦一负责保护和监视和美,他冷酷的外表中隐藏着对她的爱。中村劝和美不要玩火自焚,并向她坦露心迹。情报部主管川崎少将侦知中村徇情渎职,将中村关了禁闭,另派坂田大尉监视和美。抗日地下组织获悉和美写了揭露日军慰安妇内幕的爆炸性新闻稿,便设法通过和美的表妹陈美玲和陈婉似将稿子转出来。不料中了坂田的埋伏,陈美玲逃脱,陈婉似被捕,被折磨致死。秋山泓自杀身亡。中村逃出牢狱,冒死救出和美,遭到坂田追杀,和美重落川崎魔掌。她遭到强奸后被送往慰安所。中村九死一生,被陈美玲所在新四军和地下组织所救。和美在慰安所受尽非人折磨,她忍辱负重,写下了记录慰安妇命运的稿子《地狱究竟有几层》。地下组织向日军发起猛攻,中村冲入慰安所去救和美,但和美已因患梅毒被送往731细菌部队。中村焚毁了慰安所,与川崎搏斗,同归于尽。731部队将和美作为活标本,残酷地反复进行梅毒试验。她从精神到肉体都完全崩溃了,但她仍在灵魂支配下写稿。日本天皇发布投降诏书时,她终于下到了地狱的最底层,但她的灵魂却飞上了天国……
1965
秘密图纸
科学工作者李化思想麻痹,不遵守制度,随身带着秘密图纸外出开会。不料,在火车站将装有秘密图纸的公文包丢失了。公安女侦查员石云正在医院养病,得知情况后,立即出院接受任务。经多方调查,得知在李化乘的那列火车到站前半个小时,曾有个胖胖的、戴眼镜的、有点口吃的、拎着画有火箭图样的帆布包的人,匆匆而来;火车到站后,这个人在旅客的拥挤中又仓惶而去。就在石云苦思默想分析情况时,忽然传来消息,公文包找到了。原来老中医古仲儒和他的学生金大夫,常到李化的母亲陆文惠家中看病。这天夜里,在来陆家的路上,看见有个人鬼鬼祟祟地扔掉一包东西,他们捡起来带到陆大姐家,陆大姐一看,正是李化丢的那个公文包。里面的钱和粮票虽然没有了,可图纸仍在包里。侦查员小崔断定是一般盗窃犯干的,而石云认为在没有抓到罪犯以前,下结论为时过早。石云的丈夫陈亮是军区保卫部干事,根据领导指示,“他结识”了一个可疑的音乐工作者方丽。不久,石云在一个偶然的情况下,在郊区的火车轨道上抢救了一个人。被救的正是她要找的一位三轮车工人。由此肯定是敌人发觉不妙,企图杀人灭口。根据三轮车工人提供的线索,石云以派出所人员身份,到龙家酒家的西餐厨师叶长谦家进行了观察,并机智地套出了他口吃的特点,根据许多迹象,证实叶长谦就是犯案人。次日下午,叶长谦准备与方丽在东山酒家门前接头,刚刚在人群中露面就被古仲儒师生发现,被当场扭送公安局。在审讯中叶长谦百般抵赖,还企图毁掉拍有秘密图纸的胶卷,结果被石云机警地识破。到此,盗窃秘密图纸案告一段落。石云怀着愉快的心情去向丁局长汇报。这时,陈干事来电话说方丽又邀他去听音乐,石云感到案件并未最后破获,断定方丽的背后一定有人指使,便对拾到公文包和揭发作案人的古仲儒产生怀疑。丁局长带领石云来到陆大姐家。陆大姐想起古仲儒大夫给她看病时,她曾去里屋打过电话,当时图纸就在桌子上。经过分析断定案件背后的操纵者就是老奸巨猾的古仲儒。于是他们立即进行了周密的布置。此时,方丽对陈干事倍加殷勤,而且借口姐姐病危,要陈干事越过禁区连夜送她到深圳,并说中途有位老大夫同往,陈干事一一同意。行至中途,古仲儒企图甩掉陈干事,到渔村寻访老关系,趁夜偷渡潜逃。这时,石云带领早有埋伏的公安人员和民兵将古仲儒和方丽逮捕。古仲儒企图趁黑夜毁掉证据,机警的石云从古仲儒鞋帮里搜出拍有秘密图纸的另一个胶卷,敌人的阴谋彻底破产了。
1965
苦菜花
根据冯德英同名小说改编。 1937年,胶东半岛王官庄大地主王唯一霸占了贫农冯仁义家一亩地。冯不服找地主说理,被活活打死。地主怕冯的儿子德刚闹事,欲将其押人大牢。德刚闻讯星夜离开王官庄,逃往关东。冯的妻子冯大娘善良、忠厚、胆小怕事,丈夫死后,带着一个儿子三个女儿日子过得十分凄苦。1940年,日寇对山东革命根据地进行了疯狂的扫荡,英勇的山东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和敌人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冯大娘的女儿娟子拿出了父亲留下的猎枪,参加了民兵。在地下党负责人姜永泉的领导下,王官庄农民举行武装暴动,铲除了村里的日伪政权,处决了大地主、汉奸王唯一。娟子在斗争中经受了锻炼,当上王官庄的妇救会长。冯大娘在斗争中提高了觉悟,为了保卫胜利果实,不仅支持娟子参加民兵打鬼子,而且亲自送二儿子德强参加了八路军。日寇为加紧对根据地的扫荡,指派王唯一的叔伯兄弟、汉奸王柬芝来到王官庄,以小学校长身份进行秘密活动。区妇救会会长赵星梅来到王官庄调查王柬芝的活动,同时发现自己在兵工厂工作的未婚夫德刚就是冯大娘的大儿子,她向冯大娘讲述了德刚在兵工厂为保护机器英勇牺牲的经过。冯大娘忍住悲痛,暗下决心要为抗日工作贡献一份力量。根据县委的通知,我兵工厂转移到王官庄,但由于王柬芝告密,敌人突然袭击了王官庄。冯大娘被捕,敌人对王柬芝使用苦肉计,试图欺骗群众,实际上王柬芝的汉奸真面目早已被王官庄的党员、群众识破。在敌人准备向群众开枪时,赵星梅挺身而出,掩护了群众,最后被敌人杀害。冯大娘忍住亲人牺牲的悲痛,把敌人引到埋伏的地雷区,炸死了两个伪军。敌人为了从冯大娘口中得到兵工厂的机器埋在什么地方,对冯大娘使用各种毒辣手段进行逼供,甚至将冯大娘的小女儿嫂子抓来毒打,冯大娘一直坚贞不屈。最后,八路军攻进王官庄,德强和村里的民兵将冯大娘母女救出。暗藏的汉奸王柬芝暴露之后,被民兵追赶得走投无路,求冯大娘放他一条生路,冯大娘毫不留情地拿起武器打死了王柬芝。在斗争中,冯大娘的女儿娟子和姜永泉建立了感情。
1963
野火春风斗古城
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末期,日寇控制下的沦陷区兵力空虚。某游击队政委杨晓冬根据党指示,在武工队梁队长和地下交通员金环、银环姐妹的护送下,进入华北某城市,通过党的外围组织中的青年高自萍搞到了证件,落脚在地下党员韩燕来的家里。根据有关材料判断,伪治安军某团长关敬陶,存在着矛盾和苦闷,而关敬陶团在伪军中战斗力又较强,因此,如能瓦解关团,对日寇军事部署和整个伪治安军将是致命的打击。遵照上级批准的行动计划,杨晓冬组织地下工作者启发教育下层士兵,双管齐下,工作进展得很顺利。游击队在一次伏击中,俘获了关敬陶和特务队长兰毛等。但是乔装的兰毛乘夜色朦胧逃脱,为惶恐中的日寇提供了线索。他们发动了疯狂的大搜捕,将金环和杨晓冬的母亲等相继逮捕。高自萍也在敌人威胁面前,堕落为叛徒。关敬陶被我游击队教育之后释放,这引起了敌人的诸多怀疑,日本顾问多田和伪治安军司令高大成安排了一场阴险的对质。当被软禁的关敬陶突然见到金环时,惊慌失措;而机智干练的金环将计就计,巧妙地避免了一场风险,为关敬陶卸脱了责任,自己则英勇就义。银环忍受着姐姐牺牲的悲痛,又急于搭救杨母,不慎在高自萍面前暴露了和杨晓冬接头的地点,当银环发觉,奔往相告时,杨晓冬已被特务逮捕了。高大成想利用母子的骨肉之情,软化杨晓冬,从而将我地下党组织一网打尽。深明大义的杨母,为让儿子坚决斗争,完成民族重任,堕楼身亡。银环请示了上级,严密组织了越狱的行动。在武工队和地下组织的配合下,救出了杨晓冬。但为了圆满完成任务,在武工队冲出城外的同时,杨晓冬依然隐蔽下来,继续领导地下工作。有一次正巧关敬陶的部下前来搜查,在千钧一发之际,关敬陶出面解脱了危险。杨晓冬见时机成熟, 与银环亲自登门拜访关敬陶,申明民族大义,批驳了曲线救国论的反动本质,并指出光明前途,提高了关敬陶的觉悟。党的耐心争取,金环、杨母的舍身就义,使关敬陶深受感动,他决心跟着共产党走。乘高大成命令伪治安军出城抢粮的机会,带出全部人马;在武工队的配合下,消灭了前来监督的特务队;关敬陶终于率部起义。杨晓冬完成了任务,与战友银环告别时,留给她一件礼物,那是杨母一直盼望戴在儿媳妇手上的一枚红心戒指。银环手托戒指,深情地遥望杨晓冬的身影消失在灿烂的霞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