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演员表

导演:桑弧
日期:1956-01-01
热度:18

1956年,为纪念鲁迅逝世20周年,北京电影制片厂将鲁迅名著《祝福》经夏衍改编后搬上了银幕。影片描述在辛亥之前,早寡的祥林嫂听说婆婆要把她卖掉,连夜跑到鲁镇,在鲁四老爷家帮佣。不料还是被婆婆把她抢走嫁予贺老六。老六忠厚善良,为凑钱还债累病而死,儿子也被狼吃掉,于是祥林嫂又回到鲁四老爷家。她怕死后遭阎王分尸,把一年的工钱拿去捐了土地庙门坎。当她在祝福晚上兴冲冲端出供品时,鲁家对她大加责骂并把她赶走,终于在风雪之夜倒毙。

导演(1)
年轻的李培林立志做一名杰出的新闻记者,可是,生活给他安排了一个蹩脚的角色——银行职员。埋怨命运、郁郁寡欢,没有变成李培林的主题。他喜欢看戏,并开始以“醉芳”为笔名,为当时刚刚倦游归沪的麒麟童——麒派创始人周信芳写戏评。这位“醉芳”流畅的文笔、独特的见地引起了一帮包括唐大郎和卡尔登戏院老板吴性栽等票友的激赏。“卡尔登”的经理、吴性栽的内弟、麒派票友周翼华辟出一间办公室作为活动地点,经常去聚会的小报同人甚多,因而报...
演员(22)
1934年入艺华影业公司,出演经典影片《马路天使》。从影同时,他亦参加舞台剧演出。1946年至北平,任中电三厂演员,出演《追》等多部影片。1949年,在昆仑影业公司出演经典影片《乌鸦与麻雀》。建国后,先后在国泰,文华,大同等影片公司出演《人民的巨掌》等。1952年,任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代表作品有《祝福》。
李景波,中国早期电影演员。1933年,入北平北华美术专科学校国画系,后辍学。1935年,加入中国旅行剧团任演员。1939年先后在民华,新生等影片公司任演员,参演影片《孔夫子》等。后赴香港拍摄影片《孤岛天堂》。1942年重返话剧舞台,先后在中国旅行剧团,上海影人剧团等剧团任编导和演员。1948年,在中电三厂所摄《碧血千秋》等影片中饰演角色。解放后,曾任北京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演员,主要作品有:《儿女亲事》、《一贯害人道》、《新儿女英雄传》、《新局长到来之前》、《祝福》等。
中国影视、话剧演员。曾名”管叔”,1927年生于山东平邑。1942年在山东参加八路军,任文工团团员。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在第三野战军七兵团三十五军政治部文艺宣传大队任副队长。曾演出歌剧、话剧、京剧近二十部。1949年后任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曾主演《包氏父子》、《良宵血案》等影片。还参加拍摄《浪迹天涯》、《黄粱梦》、《大饭店小故事》、《武生泰斗》等电视连续剧。著有《电影疯人》、《表演艺术生涯四十五年》等。 ...
邸力(1914,4,21---2004,3,2)原名邸俊容,回族,内蒙古土默特右旗人。1927年,在绥远省立第一女子师范求学时,开始了文艺宣传活动。参加演出《少奶奶的扇子》、《一片爱国心》等话剧。在学生群众中起到宣传鼓动作用。1932年在北平参加左翼戏剧家联盟,演出了《二房东老太太》、《反刀》等话剧,还自编、自演小话剧《婆媳》,在其中扮演一个受气的儿媳妇。1937年参加上海救亡演剧一队,参与演出话剧《八百壮士》、《游击队的母亲》、《兄弟们拉起手来》等,1938年4月到延安入鲁迅艺术学院戏剧系学习,后在鲁艺实验剧团、鲁艺文工团、晋察冀军区120师战斗剧社、张家口华大文工团任演员及宣传干事。在革命根据地的几年中,她活跃在晋察冀根据地的舞台上。1942年她在延安聆听了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后,她响应《讲话》号召,积极参加新秧歌与革命戏剧的演出活动,在歌剧《自毛女》的首演中成功饰演了善良、纯朴的王大婶,随后又参加了歌剧《周子山》、《农村曲》、《大丹河》及话剧《重圆》、《粮食》《带枪的人》、《十九号》等剧的演出,开创了中国革命戏剧的新纪元。她在表演上,一贯要求自己准确的理解分析剧本人物,追求真实,朴实无华的表演风格。1949年她任北京文管会文艺组组长,1950年任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在影片《吕梁英雄》、《儿女亲事》、《新儿女英雄传》、《结婚》、《祝福》中扮演角色。曾在1951年7月至1952年7月的一年多时间里,随中国青年文工团任歌剧队副队长参加在东德举行的“世界青年联欢节”,并出访社会主义八国,演出歌剧《白毛女》,向国际介绍新中国革命戏剧.1955年到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任教,此后,她就把毕生精力放在了电影表演教育事业上,辛勤耕耘,数十年如一日。她先后参加与主持过表55干修班、表56班、表59师资班、表60乙班、表62乙班、表78师资班等班的教学,先后任过教员、教研组长、系副主任、系主任等职。教学中她严格要求、诲人不倦,注重教师对教学规律的研究,重视教师队伍的自身建设,关心中青年教师在思想与业务上的成长,团结党内外新老教师、倡导教学集体的“贵在人和”的风气,促使表演系形成了同志之间和睦相处,师生之间融洽亲近的系风。在教书育人中她身体力行地做每一件事,她极重视表演教学与社会实践的结合。她从在1955年任教到1983年离休,又先后在影片《林家铺子》、《少年彭德怀》、《老乡》、《人鬼情》、《女贼》、《荧屏奇遇》、《天地人心》中担任配角。虽然在影片中扮演的都是份量不重的老人,但在几个人物性格上有鲜明区别,都有一定深度,表演质朴,真实,把人物质塑造的真实可信,深刻有力。还拍摄过《银屏传奇》、《片警》、《喻杰》、《明月几时圆》等电视剧。1986年因在影片《老乡》中扮演王奶奶一角,获首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获八一厂最佳女配角奖。1991年荣获第三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特别荣誉奖”。1992年荣获北京电影学院“金烛奖”。
《鉴真东渡》http://ent.sina.com.cn/v/p/2007-03-20/20441486559.html
李健,1974年9月23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国内地流行乐男歌手、音乐制作人,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2001年,与卢庚戌组成“水木年华”组合,从而正式进入演艺圈。2002年,李健选择主动退出水木年华。2003年,推出首张个人创作专辑《似水流年》。2006年,凭借专辑《为你而来》获得“第12届全球华语音乐榜中榜”内地最佳创作歌手奖。2007年,推出第三张个人创作专辑《想念你》。2010年,凭借专辑《音乐傲骨》获得“Music Radio中国Top排行榜”内地最佳创作歌手奖。2011年,获得“第18届东方风云榜”最佳男歌手奖。2012年,凭借专辑《依然》获得“中国歌曲排行榜”年度最佳内地创作歌手奖、年度最佳专辑制作人奖。2013年,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与孙俪合唱歌曲《风吹麦浪》。2014年,凭借专辑《李健拾光》入围“第25届台湾金曲奖”最佳专辑制作人奖、最佳国语专辑奖。2015年,作为补位歌手参加湖南卫视歌唱竞技类节目《我是歌手第三季》,最终获得总决赛亚军;同年,推出第六张个人创作专辑《李健》。2016年,获得“全球流行音乐年度盛典”年度最佳制作人奖。2017年,作为逆战阵容成功参加湖南卫视原创歌手竞赛真人秀节目《歌手》,最终获得总决赛第四名;同年,担任芒果TV选秀娱乐节目《快乐男声》的音乐召唤师。2018年,担任浙江卫视歌唱选秀节目《2018中国好声音》的导师。
李孟尧(1926年4月-2012年10月19日),原名李锡孟,出生于现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潞灌乡李庄村。北京电影制片厂一级演员,曾在电影《红孩子》中饰演黄静波,《小兵张嘎》中饰演老村长,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2012年10月19日,李孟尧因病逝世,享年86岁。
丁惟敏,1921年出生于山东济南(原籍山东日照)。济南女子中学毕业后,参加第三集团军政训处抗日宣传队任学员,后在第五战区青年军团艺术组抗敌剧社任演员。39年入四川江安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学习,后到四川宜宾巡回演剧队、戏剧专科学校剧团任演员。演出过《少奶奶的扇子》、《原野》、《清宫外史》、《雷雨》等话剧。1949年入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任演员,1955年调北京电影制片厂任演员,1958年调西安电影制片厂,担任过该厂演员剧团书记。银幕角色基本上是农村老大娘,拍摄过《扑不灭的火焰》、《祝福》、《并肩前进》、《一天一夜》、《默默的小理河》、《老井》、《大红灯笼高高挂》等影片,并在《拜年》、《老人世界》《彭真和他的农民朋友》、《探亲》等电视剧中塑造老年妇女形象。七十岁还在拍戏,在影片《豺狼入室》中客串居民大妈。
凌元(1917.2.8―2012.1.20),中国电影女演员,原名张敏,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失学,后在长春百川医院任助产士; 1937年入满洲映画协会表演训练班,同年在影片《壮志烛天》中饰演母亲一角;1946年起任东北电影制片厂演员;1951年任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1960年在影片《红旗谱》中饰演忠厚、善良、贤淑的中国北方农村妇女的形象;她还曾在电影《平原游击队》、《黑三角》、《甜蜜的事业》、《锦上添花》等中担任重要角色;凌元从影50年,塑造了百部影片中农村中老年妇女的银幕形象,以喜剧见长。2012年1月20日在北京因病去世,享年95岁。
金风,1927年10月出生,黑龙江宝清县人。满族。1947年入东北军政大学合江分校学习。结业后入东北电影制片厂,先后任训练班干事、剧务、演员。在影片《留下他打老蒋》任剧务时,曾客串过龙套角色。1953年调到北影厂任演员。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分子,1979年重返影坛。从影以来,参拍影片主要有《桥》军事代表、《中华女儿》小队长、《祝福》仆人老孔、《泪痕》姜大牛、《知音》仆人、《边城》杨马兵、《生财有道》弯人、《小刺猬奏鸣曲》爷爷、《银杏树之恋》县委书记、《九千六百万双眼睛》赵师傅、《碧血宝刀》管家、《古墓荒斋》老和尚、《都市和尚》鼓铃和尚、《黄土坡的婆姨们》乡长、《谁是第三者》文化馆长、《野狼谷》槽头肥、《追命夺魂枪》刘春和、《不能没有爱》赵父、《花姊妹风流债》钟大农等。这位老演员跟封顺、陈志坚类似,扮演的都是几个镜头的小角色,影片《生财有道》老农,戏比较多。跑龙套的影片不少。另外,参拍过《为了孩子》、《县委大楼里的主人》、《人间重晚晴》、《寻找回来的世界》、《面向大海》、《哀乐江湖》、《明月几时圆》、《雨点儿》、《生死之间》等电视剧。还为多部影视及广播剧配音、演播。
蔡安安,男。影视演员、编导。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蔡安安,出生于电影戏剧世家,其父蔡松龄为我国老一代话剧表演艺术家和教育家。蔡安安七岁那年,在黄佐临执导的《表》中演出。蔡安安与兄弟蔡元元一道出演儿童影片《鸡毛信》,元元饰演主人公小海娃。
80后新锐电影导演,业内人称“最懂花钱的导演”,擅长动作片、暴力美学、人性悬疑类类型电影。商业市场触觉敏锐,深谙新媒体观众娱乐化需求,有丰富的新媒体电影导演经验。导演的作品《打脸好男人[1] 》、《饥恶游戏[2] 》、《闺蜜之夏》 、《明珠三国2貂蝉攻略》 2016年导演电影作品《边境杀手》
韩焱,1908年9月出生于河北保定。早年从事过小说及诗歌创作,后在保定、开封、北京、上海等地从事演剧活动,曾与黄宗英、孙道临等在北京组成“南北剧社”,演出过《魂归离恨天》、《甜姐儿》等剧,还曾主演过名剧《雷雨》、《日出》、《原野》及《北京人》等。
李雨农,1924年1月出生,辽宁省八面城人。1942年考入国立社会教育学院电化教育专科。1945年毕业后,曾在四川及北京等地从事演剧活动,演过《风雪夜归人》(饰学生)等剧。1950年入北影厂演员剧团。期间,一度转入北京科教电影制片厂任编导。编导过《优选法》、《汽车节油》、《群钻》等多部科教片。还与崔嵬等人担任过大型话剧《冰川春水》指导。北影期间,参拍过30多部影片,主要有《一贯害人道》(铁匠)、《英雄司机》(小赵)、《停战以后》(司机)、《虎穴追踪》(地下党老钱)、《粮食》(康成)、《智取华山》(侦察员朱开富)、《汾水长流》(周和尚)、《寻爱记》(售货员李勇)、《红色背篓》(马经理)、《青春之歌》(教师赵毓青)、《祝福》(小伙子)、《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司药王文明)、《浪涛滚滚》(胡士信)、《柳暗花明》(大队书记李长峰)、《孔雀公主》传旨官、《血,总是热的》(胖经理)、《他们在相爱》王慧父、《四个小伙伴》胖司机、《碧血宝刀》(船头)、《白衣侠女》(高老实)等。除《寻爱记》等少数影片,大多是配角。看片中发现,至少在10余部影片中客串龙套角色。如《北国红豆》中的校长、《红楼梦》中的和尚等。此外,参演过《感情》、《红线记》(祁老炳)、《都市的记忆》(主角李爷爷)、《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贫协主席李宝堂)及《进贡》(编导)等电视剧。
袁思达(1921—2013),陕西西安人。早年就读山西太原平民中学,1936年6月参加革命,加入山西民族解放先锋队,1937年6月转入红军宣传队,开始从事文艺工作。1938年3月入延安抗大(第四期),毕业后到八路军129师宣传队。1939年初,入延安鲁艺(第一期)学习,演出过话剧《老三》、活报剧《打倒汪精卫》、《锔大缸》、喜剧《梨膏楼》等。毕业后到冀鲁豫支队(后分别改名为南进纵队二支队、新四军三师第八旅)宣传队任戏剧教员。1943年,任八旅宣传队队长。演出、组织《红灯》《良民》《锁着的箱子》《李秀成之死》《李闯王》。等剧。1946年初,任吉林扶余县城乡区区长兼党委书记。同年11月,任东北民主联军后勤卫生部宣传队队长(后改名第四野战军后勤文工团,任团长)。组织、排演《牛永贵负伤》《抓壮丁》《王三宝转变》《上当》《反翻把》《火》《升官图》等剧,参拍东影纪录片《民主东北》第二辑。  1949年10月,组织调他任总政武警文工团团长,他自己提出到东北电影制片厂工作。最初任译制片导演,不久喜欢表演任演员。至1956年,参拍过《钢铁战士》(敌师长)、《刘胡兰》(地主吕善卿)、《猛河的黎明》(管事王文贵)、《祝福》(阿德)等影片。1957年被打成反革命极右分子,押送到北大荒853农场2分场6队 ,当了三年“右派”队司务长。1960年调北影,文革中又被批挨打,遭受非人磨难,直到1985年才真正摘帽,前后历时28年。也许因这原因,北影期间尽演些几个镜头的小角色。参拍过《边城》长年、《孔雀公主》勐板扎国大臣、《海囚》陈烟木、《木屋》易根柱、《双雄会》张勤、《相思女子客店》钱师傅、《酸辣姻缘》王老厚、《到青山那边去》四公公、《野狼谷》半条枪、《夺虎连环计》王槐等影片。另,在《伤逝》《长征》等影片跑过龙套。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