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取华山演员表

导演:郭维
日期:1953-01-01
热度:2

1949年,人民解放军发动解放大西北的强大攻势,胡宗南率部南逃,敌旅长方子乔带一部分敌军逃上华山,据险顽抗。解放军某团侦察参谋刘明基率领侦察兵由当地药农常生林带路,绕小道,过天险,占领了制高点千尺幢,为大部队打进华山开了一个门户。继之,刘参谋派常生林下山给团部送信,同时控制了北峰通西峰的要道。方子乔得到北峰被占的消息,立即调集人马攻打,而我军侦察员牢牢守住苍龙岭。危急时刻,常生林领着大部队赶到,活捉方子乔,全歼了敌人。这场激烈的战斗,打破了民间“自古华山一条道”的传说。

导演(1)
演员(28)
八一电影制片厂专门拍摄保密内容的第四制片室老主任许又新,原来是志愿军文工团的副政委。由于他到过战火纷飞的前线,有战地生活经验,所以由他指导的故事片《奇袭》生命力很强,至今还是电视台以及各大视频网站的经典影片。许又新还在《智取华山》中扮演过政委,因为他在部队的时候当过政委,所以在《智取华山》中把政委这一角色塑造的生动鲜活,令人难忘。正当许又新同志在故事片的创作中崭露头角的时候,由于第四制片室的原主任杨采同志奉命去支援越南的电影建设工作,一走就是好几年。厂领导就将第四制片室的重担挑到了许又新的肩上。由于第四制片室的保密需要,许又新同志从此走上了一条默默无闻的道路,他将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我国的国防电影事业。
柳青(1943——2015.11.4)女,本名张春美,出生于台南市,台湾歌仔戏小生。早年在姐姐张月真的带领下,进入日月园歌剧团学艺3年,后成为剧团的当家花旦,并且不时反串小生,以艺名“小春美”红遍台湾全省。1962年,张春美受本省制片家赖国才之邀,参加台语片的演出,主演的第一部电影是《孙膑下山》,在电影界迅速窜红,其后则又改艺名为“柳青”,接连开拍的《孙庞斗法》、《罗通扫北》、《梦中生太子》等,均有甚佳的票房。柳青曾参与《七仙女》黄梅电影续集的演出,由于卖座成绩太好,所以“台联电影公司”又紧接着开拍《七仙女》黄梅调电影完结篇。1963年,“中天影业公司”筹拍《天字第一号》间谍片,邀请柳青与白虹主演。柳青曾陆续与艾黎、柯俊雄合演时装片《意难忘》,她也曾与歌星邓丽君合演《谢谢总经理》歌唱片。1969年,“台联电影公司”拍摄了《重庆一号》,柳青改变戏路,扮演类似007的女情报员。1970年代,柳青与杨丽花合演过《三凤震武林》的武侠片电影。  1969年,中国电视公司开播,柳青受邀加入中视歌剧团,在电视歌仔戏编导陈聪明的编排下,与王金樱合作过多部脍炙人口的好戏,如《三笑姻缘》、《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等,陈聪明、柳青、王金樱遂成为电视歌仔戏的“铁三角”,而柳青与王金樱则被喻为歌仔戏荧幕的最佳搭档。1973年,柳青加入台视联合歌剧团的演出,在《西汉演义》中饰演韩信、《隋唐演义》中饰演李世民,另有《三国演义》、《孟丽君》(饰孟丽君)等。1979年加入台视杨丽花歌仔戏团,演出《侠影秋霜》、《青山绿水情》、《陆文龙》、《杨家将》等多部电视歌仔戏。1985年转战中视参加演出,最后一部作品为《汉宫怨》。  柳青与杨丽花、叶青、小明明合称“四大小生”。2015年11月4日清晨,柳青因心脏病过世,享年72岁。
李雨农,1924年1月出生,辽宁省八面城人。1942年考入国立社会教育学院电化教育专科。1945年毕业后,曾在四川及北京等地从事演剧活动,演过《风雪夜归人》(饰学生)等剧。1950年入北影厂演员剧团。期间,一度转入北京科教电影制片厂任编导。编导过《优选法》、《汽车节油》、《群钻》等多部科教片。还与崔嵬等人担任过大型话剧《冰川春水》指导。北影期间,参拍过30多部影片,主要有《一贯害人道》(铁匠)、《英雄司机》(小赵)、《停战以后》(司机)、《虎穴追踪》(地下党老钱)、《粮食》(康成)、《智取华山》(侦察员朱开富)、《汾水长流》(周和尚)、《寻爱记》(售货员李勇)、《红色背篓》(马经理)、《青春之歌》(教师赵毓青)、《祝福》(小伙子)、《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司药王文明)、《浪涛滚滚》(胡士信)、《柳暗花明》(大队书记李长峰)、《孔雀公主》传旨官、《血,总是热的》(胖经理)、《他们在相爱》王慧父、《四个小伙伴》胖司机、《碧血宝刀》(船头)、《白衣侠女》(高老实)等。除《寻爱记》等少数影片,大多是配角。看片中发现,至少在10余部影片中客串龙套角色。如《北国红豆》中的校长、《红楼梦》中的和尚等。此外,参演过《感情》、《红线记》(祁老炳)、《都市的记忆》(主角李爷爷)、《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贫协主席李宝堂)及《进贡》(编导)等电视剧。
黄非,北京电影制片厂男演员。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北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收了原中央宣传部中央电影企业公司第三电影制片厂,后更名为北京电影制片厂。上级从各个部队选拔了思想先进的文艺骨干17人抽调到北京电影制片厂从事电影工作,黄非是其中之一。解放后参与演出《吕梁英雄》、《儿女亲事》、《新儿女英雄传》、《青春之歌》、《矿灯》、《侦察兵》(饰酒店的店小二)等影片。离休后曾获中国电影表演协会颁发“特别贡献奖”。2017年2月5日在北京病逝。
高平,原名高顺先,1917年生于河北丰南。中学毕业后,为生活所迫流落到东北地区的高平,在伪满齐齐哈尔铁路局工务段做杂工和事务员。1945年日本投降后高平加入了国民党。1946年4月,高平在齐齐哈尔铁路局政治部担任宣传干事。同年10月改任齐齐哈尔铁路文工团演员。期间曾演出过《白毛女》、《血泪仇》等歌剧。1947年任东北文工一团演员。1948年随团调入东北电影制片厂(1955年2月易名长春电影制片厂)任演员。曾代理过长影演员剧团副团长。先后拍摄过电影《光芒万丈》、《赵一曼》、《卫国保家》、《鬼话》、《葡萄熟了的时候》、《土地》、《怒海轻骑》、《党的女儿》、《古刹钟声》、《患难之交》、《两家人》、《山村会计》等十余部影片。尽管作为配角,高平所饰演的经典反面角色仍然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东北电影制片厂最早的一批电影演员,也是新中国最早的电影演员之一。由于工作成绩突出,高平在1950年被评为东北电影制片厂一等先进生产者;1952年被评为东影厂级模范工作者;1959年被评为长春电影制片厂“红旗手”。1952年11月12日,加入中国共产党。但由于高平向组织上隐瞒了他曾经在1945年参加过国民党并担任过国民党区分部执行委员的历史,经知情人揭发和组织调查核实后,1964年8月25日,高平因隐瞒历史被开除党籍,并受到行政降级的处分。1965年8月12日,高平去世,年仅48岁。
胡朋(1916年—2004年12月28日),原名初韫诚,出生于山东省烟台市莱阳县,中国内地女演员。1937年,胡朋开始在上海参加救亡演剧活动。1943年,参演话剧《子弟兵和老百姓》。1950年,出演个人首部电影《钢铁战士》,她凭借该片获得中国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影片个人一等奖。1953年,出演战争电影《智取华山》。1957年,主演话剧《槐树庄》,她凭借该剧在全军第二次文艺会演中获得优秀演员奖。1959年,主演战争电影《回民支队》。1965年,在剧情电影《烈火中永生》中饰演双枪老太婆。1976年,主演文革电影《反击》。1980年,出演剧情电影《山重水复》。1991年,胡朋获得第3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特别荣誉奖”。1995年,胡朋被广播电影电视部评为1905—1995“中华影星”。1997年,创作散文集 《敌后纪事》。2004年12月28日,胡朋逝世,享年88岁。2005年1月6日,胡朋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2009年,关于她的自传《明灯照耀一生-胡朋自述》出版。
贾六(1922---2013年)原名贾世魁,河北灵寿县人。1938年3月参加八路军,在晋察冀第四军分区火线剧社任演员。1940年2月在职考入华北联大戏剧系学习两年,1942年9月回火线剧社,任戏剧队队长。1946年4月调抗敌剧社任演员,1947年任戏剧队长。1949年8月任河北省军区文工团团长。1955年5月任抗敌话剧团演员队长,1958年任分团团长,1960年任抗敌话剧团团长,后改任政委。以后调任沈阳军区文化部副部长。
方化 (1925年10月17日—1994年11月7日),辽宁大连人。电影演员。1944年进入满洲映画株式会社制作部录音科作勤杂工。1945年始,先后在东北电影公司,东北剧社,大黄河歌剧团,北京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珠江电影制片厂任演员。1960年6月,出演的战争电影《铁道卫士》上映。
黎莉莉,中国早期著名演员、歌星。父亲钱壮飞是著名中共间谍,因忙于工作,1927年将其送入黎锦晖主办的中华歌舞团学习歌舞,拜黎锦晖为干爹,改名黎莉莉。不久,黎莉莉即因为美貌和舞艺而走红,与王人美、胡蝶并称为歌舞三杰。1931年,随歌舞团一同加入联华影业公司,在其后的数年中主演了17部电影,其中包括孙瑜指导的《体育皇后》(1934)和《天明》(1933)。在抗日战争期间,先后为中国电影制片厂和香港大地影业公司拍摄了一系列抗日影片。1946年,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等学校留学,次年回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黎在北京电影制片厂担任演员。1955年,黎进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专修班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2005年,因心肌梗塞而病逝于北京。其有两段婚姻:与身为导演的首任丈夫罗静予有两个孩子:儿子罗抗生(即罗丹,著名摄影师)和女儿罗小玲(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导演);外孙女潘婕——罗小玲的女儿;媳妇叶向真;女婿摄影师潘锦元。
中国影视、话剧演员。曾名”管叔”,1927年生于山东平邑。1942年在山东参加八路军,任文工团团员。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在第三野战军七兵团三十五军政治部文艺宣传大队任副队长。曾演出歌剧、话剧、京剧近二十部。1949年后任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曾主演《包氏父子》、《良宵血案》等影片。还参加拍摄《浪迹天涯》、《黄粱梦》、《大饭店小故事》、《武生泰斗》等电视连续剧。著有《电影疯人》、《表演艺术生涯四十五年》等。 ...
陈志坚,1966年出生于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1981年陈志坚从福建省安溪县第一中学高中毕业,考入福建师范大学。1985年本科毕业考取福建师范大学生物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1986年考取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攻读博士。1991年获得博士学位后到美国圣地亚哥的索克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1997年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工作,先后担任分子生物学系助理教授、副教授、终身教授。2005年任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2007年获得杜奈尔奖。2012年获得美国国家科学院分子生物学奖。2014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2018年10月,获得生命科学突破奖。
80后新锐电影导演,业内人称“最懂花钱的导演”,擅长动作片、暴力美学、人性悬疑类类型电影。商业市场触觉敏锐,深谙新媒体观众娱乐化需求,有丰富的新媒体电影导演经验。导演的作品《打脸好男人[1] 》、《饥恶游戏[2] 》、《闺蜜之夏》 、《明珠三国2貂蝉攻略》 2016年导演电影作品《边境杀手》
幼承家学,酷爱京剧,中国京剧院老生演员,生于1947年,李宗义之子。1958年入中国戏曲学校,习文武老生,以文开蒙,以武奠基。文武先后得贯大元、宋继亭、曹连孝诸名家真传;武戏受业于茹富兰、王连平、钱富川、付德威诸先生,涉猎杨(小楼)、尚(和玉)、茹(富兰)、盖(叫天—各派,演出《八大锤》《英雄义》《艳阳楼》等大武生戏,均得前辈赞许。李岩天资聪敏,更有一股不惜辛苦的精神,平日功不离身,寒署不辍。正是这种精神,为他几十年艺术道路上不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毕业后,李岩积极参加演出,丰富舞台实践。传统戏恢复后,他以文武重头戏活跃于戏曲舞台,经常演出剧目中,文有《四郎探母》《红鬃烈马》《失、空、斩》《大、探、二》《汉宫惊魂》;武有《两将军》《挑滑车》《闹天宫》《长板坡》等。许多念唱做打难度大的举目,李岩都能驾轻就熟,在当时一批中青年演员精彩纷呈的首都京剧舞台上,已显示出扎实的基础和潜在的实力。此时,许多戏曲演员投身影视圈。李岩也被李翰祥等导演看中,《火烧圆明园》小视锋芒,便露光彩。不少人劝其改弦更张,李岩眷恋京剧事业,不为世风所动。他思考的是:要使京剧振兴,必须提高水平,要向更高的艺术境界攀登!在总结自己走过的路,探寻艺术发展的深思熟虑后,他重新认识了余派艺术。二十余年的探索,他从余派的经典中找到自己艺术突破与提高的途径,由、潜心十八张半唱片到正式拜在余派得意传人孟小冬先生高足黄金懋、钱培荣门下,成为余派第四代传人。十年修炼,十年辛苦对余派艺术的深入研究,使李岩的艺术水平“圆”“甜”“劲”演唱中高遏云霄,游刃有余;低回婉转,细而柔劲,表演上功架规范,不温不火,去浮华而讲气质,弃雕饰而近情理,深得余派韵味。  李岩老师还曾出演《杀手情》中韩云山(史可扮演的韩美玉的养父),陈凯歌导演的《霸王别姬》中戏中戏京剧舞台上的霸王,与王力宏合作《盖世英雄》,演唱其中的京剧唱白。
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1921年7月出生,辽宁沈阳人,毕业于奉天演剧专科学校。1941年在伪满映画协会当演员,1942年至1945年在上海新华影片公司、中华联合影业公司担任导演、演员,1945年转到北京伪中央电影制片厂三厂,直至1949年接管更名为北京电影制片厂。从影五十年,参演影片一百五十多部,而且专演配角,多为反派,如《吕梁英雄传》中的日本小队长、《龙须沟》中的冯狗子、《林家铺子》中的陆和尚、《小兵张嘎》中的胖伪军、《神秘的大佛》中的管家赖猴、《武林志》中的尤掌柜、《假大侠》中的响破天、《烈火金刚》中的解老转以及电视连续剧《夜深沉》中的张三等。现为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
李炎,男,保定蠡县人,1927年10月12日生,中国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1945年参加冀中军区火线剧社,成为一名专业的演员,参加过《白毛女》、《血泪仇》等话剧演出。全国解放后,先后在华北军区文工团,抗敌话剧团当演员,继续从事话剧表演,演出过《刘胡兰》、《英雄阵地》、《战斗里成长》等。大量的舞台实践,使他积累了经验,表演方面得到迅速提高。曾因扮演角色独具风格,多次立功受奖。拍摄过《中国人民的胜利》、《智取华山》等几部影片。1958年调八一厂,先后在《万水千山》饰演红军指挥员,《江山多娇》饰演县委文书记,在《金铃传》里饰演金铃的哥哥、解放军军官。1961年主演了《东进序曲》,饰演黄秉光。1963年主演了《夺印》,他所塑造的支部书记何文亲切、朴实,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64年在《打击侵略者》一片中成功地塑造了志愿军军长李国栋的形象,这与他在1951年随文工团赴朝鲜,参加抗击美帝侵略者的战斗生活有着紧密联系,还有他长期的部队生活经历打下的基础。生活中寻找沃土,使他的艺术创作充满活力。1978年又拍摄了影片《峥嵘岁月》,饰演省委书记,在《残雪》影片里饰演部长,在《敬礼.教官》影片里饰演大军区首长。进入90年代的他依然宝刀不老,在影片《炮兵少校》中饰演了一个退休老干部,将失去儿子的那段戏处理扣人心弦,成为中国影坛以扮演军队领导干部形象著称的优秀电影演员。  李炎,新中国唯一一位专门饰演高级将领的电影表演艺术家。
张茜,1974年2月18日出生于江苏省常州市,中国内地女演员、歌手、主持人、珠宝分级鉴定师。1993年获全国青年歌手“英皇金融杯”电视大奖赛上海赛区优秀奖。1995年获得中央电视台全国地区歌唱MTV大赛银奖。1996年首次参演电视剧《慈禧西行》,1998年主演古装喜剧《欢喜游龙》。2006年主演电影处女作《犀照》,并入围“香港导演协会奖最佳新人奖”。2011年凭借电视剧《聊斋3之庚娘》获得由上海电影集团和上海东方电影频道颁发的“最受欢迎女演员”奖。2009年1月12日与张卫健结束10年爱情长跑,在菲律宾圣奥古斯汀教堂举行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