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人民解放军发动解放大西北的强大攻势,胡宗南率部南逃,敌旅长方子乔带一部分敌军逃上华山,据险顽抗。解放军某团侦察参谋刘明基率领侦察兵由当地药农常生林带路,绕小道,过天险,占领了制高点千尺幢,为大部队打进华山开了一个门户。继之,刘参谋派常生林下山给团部送信,同时控制了北峰通西峰的要道。方子乔得到北峰被占的消息,立即调集人马攻打,而我军侦察员牢牢守住苍龙岭。危急时刻,常生林领着大部队赶到,活捉方子乔,全歼了敌人。这场激烈的战斗,打破了民间“自古华山一条道”的传说。

倒序 在线播放
当前资源由哔哩哔哩提供--在线播放,无需安装播放器
当前资源由华数TV提供--在线播放,无需安装播放器
当前资源由芒果TV提供--在线播放,无需安装播放器
当前资源由乐视提供--在线播放,无需安装播放器
当前资源由电影网提供--在线播放,无需安装播放器
当前资源由爱奇艺提供--在线播放,无需安装播放器
当前资源由腾讯提供--在线播放,无需安装播放器
当前资源由搜狐提供--在线播放,无需安装播放器
当前资源由优酷提供--在线播放,无需安装播放器
1981
知音
辛亥重九,云南起义将领蔡锷自调京以来,目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郁悒于心。袁世凯复辟帝制之心已久,他一面令人对蔡严加防范,一面诱之以利,并把京都有名妓小凤仙介绍给蔡,妄图使其沉溺于声色。当时,日本出兵山东,逼袁签订“二十一条”条约,蔡锷力主拒约应战,袁世凯为获日帝支持,屈从签约。全国掀起抗日爱国运动,袁世凯派兵血腥镇压。蔡锷认清袁的面目,秘密联络,筹备讨袁起义。袁对其猜疑,蔡锷遂用韬晦之计,麻痹他们。蔡锷的名声虽早使小凤仙倾倒,但由于相互猜疑和不解,两人虽朝夕相处,却相隔如山。在天津,小凤仙不露痕迹地掩护了蔡锷,随后在“高山流水”的琴曲中,小凤仙吐露了悲惨身世和除国贼之心愿,彼此终于觅到知音。袁世凯登极前夕,起义迫紧,小凤仙掩护蔡锷离开北京,自己被投入监狱。蔡锷借道日本到云南,打响讨袁第一枪,各省联袂而起,不到半年袁世凯病死,护国讨袁战争胜利结束。蔡锷却操作劳成疾,在日本就医时逝世。小凤仙静坐船头,痛拨瑶琴,思念知音。影片在蔡锷同袁世凯的冲突和蔡锷同小凤仙的纠葛两条线索中,加强蔡锷与小凤仙之间富有传奇性的纠葛,渲染整个影片的传奇色彩,从而体现和突出蔡、袁和政治斗争,体现“反对帝制、维护共和、知音遍天下”的主题。该片力求保持高格调,把传奇性故事置于真实性的历史背景之上,又通过蔡锷与小凤仙关系的发展变化来反映当时风云变幻的政治形势。它在时代气氛的把握、传奇手法的运用、情绪组接、意境渲染、场景设置告示方面都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1962
锦上添花
1950年代,国内某个偏远小火车站上有这样一群人:绰号“老解决”(赵子岳)的老站长,工作、生活经验丰富,车站与附近公社的大小事务,基本没有能难倒他的;外号“老怀表”(田烈)的老站务员,即将退休却不舍得退休,对于要来接替他工作的年轻同事,他是一百个不放心;兼管职工福利的站务员“秦广播”(陈志坚)人如其名,一天到晚播报着头条新闻;人称“小发明”(曹昌焕)的搬道员工作之余爱鼓捣小创造,他正和姐姐铁英(李长乐)计划着在小河边建个小发电站,好让车站和公社用上电,不过这事是瞒着“老解决”偷偷进行的。此外,车站附近的生产队上有一位人送外号“胖队长”(凌元)的妇女队长,她跟“老解决”已互相喜欢了很长时间,但双方都羞于表白。要接“老怀表”班的是原铁路业余学校的青年教员段志高(韩非)。满怀一腔热情投入到新的工作中时,书生气十足的段志高由于经验不足闹了许多洋相,惹得“老怀表”摇头叹气,对他颇为不满,但“老解决”很看重他这股子热心劲,认为假以时日他会有大作为。——段志高的能力,也的确如“老解决”所预言,他在筹建发电站一事上帮了“小发明”和铁英许多大忙。不久,筹建发电站一事被“老解决”得知,众人本以为他会生气,哪想他竟大加赞叹,而发现“万事俱备,只缺一个发电机”时,如何筹到一个发电机成了他的心头大事,一旁的“老怀表”也在听过段志高的方案讲述后改变了对他的看法。夜半“老解决”自言自语,所念叨的发电机被隔墙的“秦广播”理解成“胖队长”,于是次日天不亮他就迫不及待地向“胖队长”广播这条大新闻,巧的是,“老解决”刚好准备向“胖队长”借用发电机。两人随后的碰面令人捧腹。而段志高和铁英在朝夕相处中,也不知觉互生好感。
2012
大路 意大利版
二十年前,金哥的母亲死在逃荒路上。临死时,她将怀里的儿子交给丈夫,拼着最后一口气说:“快抱着孩子去吧,找路,只有向前。”二十年后,金哥长大,他与沉默刚毅的老张,率直憨厚的章大,千灵百怪的韩小六子,年轻有为的小罗,聪明而有学问的郑君等五个青年朋友,不甘在城市里受欺侮剥削,同到内地筑路工程队,参加修筑一条重要的军用公路。公路修筑到一处险要地段,金哥等人就 在村口丁福记饭铺包饭,与饭铺丁老板之女丁香和投靠丁老板的江湖女艺人茉莉结下友谊。军事形势日趋紧张 ,筑路工人和士兵昼夜不停,合力施工。敌人鉴于这条公路对侵略政策不利,暗中指使汉奸进行破坏。汉奸邀请金哥等六工人赴宴,席间,以谎言 笼络不成,用金钱收买,又不成,遂 囚六人于地下室。丁香和茉莉因金哥 等久去不回,怀疑出事,翌日以替汉奸烧菜为名,进入汉奸住宅,用计救出金哥等人。老张因掩护同伴脱险, 在与爪牙搏斗时牺牲。金哥回村后,当地驻军闻报,及时惩治了这伙汉奸。公路修通后,敌机突然来袭。金哥等人奋起保护公路,与敌机进行斗争,最后与茉莉一起壮烈牺牲。前方战事又起,后援部队从新修公路开赴前线。这时,唯一幸存下来的丁香,目送飞驶而去的军车,仿佛看到金哥等六青年仍在合力拉着铁滚前进,天空中也隐约响起筑路工人的《大路歌》声。
1953
小姑贤
姚氏25岁就死了丈夫,她含辛茹苦地将一儿一女抚养成人。女儿英英生来聪明伶俐,儿子继孟十分孝顺。继孟娶妻后夫妇感情很好,而带有封建思想的姚氏对此很不欢喜。姚氏非常偏心爱女儿就像掌上明珠,对媳妇却视为眼中钉,常常无事生非地打骂媳妇。一天,媳妇给婆婆端上早饭,婆婆挑剔地说她做的饭缺盐少酱不对胃口,并故意为难媳妇,要媳妇马上做出86样饭来给她挑选。媳妇实在没有办法做出,姚氏借口说媳妇有意与她作对,拿起鞭子就打。这时,恰好女儿英英进屋,连忙劝解,答应去替母亲另做一碗面来。英英见嫂子做的饭不错,就把嫂子做的那碗面端出房转了一圈,又重新端了进来。姚氏以为真是女儿做的,一面吃,一面不住地夸奖。姚氏吃过饭又找媳妇的碴儿,嫌她扫的院子不干净,纳的鞋底不整齐。英英怕母亲又责怪嫂子,就说扫院子和纳鞋底这些事都是她做的。姚氏立刻转怒为喜,夸自己的女儿能干。英英见母亲这样偏心,很不满意,便当场说出了事实真相,使母亲颇为尴尬。姚氏恼羞成怒,反咬一口把罪名加在媳妇身上,诬陷她把小姑教坏了要把媳妇打死。英英见事情搞糟了,便急中生智,一方面劝母亲把嫂子交给哥哥管教,一方面教哥哥怎样假装打嫂子。继孟按照妹妹的计策,故意气冲冲地把妻子拉到屋里,用棍子打椅垫,让妻子装哭和装死哄吓母亲。姚氏以为媳妇真的被打死了,闹出人命自己要吃官司了,吓得直打哆嗦。英英见母亲后悔了,才假装去救嫂子,嫂子也装作是死而复生。姚氏见媳妇醒了过来,这才放了心。英英乘机帮助母亲打通封建思想,假意哭闹着要去投井自杀,怕自己将来出嫁后,也遇到像母亲这样的婆婆。姚氏见此非常着急,面对女儿提出的条件:以后不能再给嫂子气受,让嫂子吃穿都与她一样,姚氏无奈只好答应。从此以后,姚氏不再挑媳妇的毛病了,这个家庭婆媳和睦,幸福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