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公主演员表

导演:安纳托尔·李维克
日期:1956-01-01
热度:3

1917年,俄国革命爆发,沙皇和他的家庭被逮捕及处死。但越来越多谣传说沙皇最小的女儿——最高贵的公主殿下安娜斯塔西亚依旧侥幸存活着。1928年,俄国将军波宁受流亡在北欧的俄国皇太后之托,开始寻找公主的下落。而安娜斯塔西亚将继承一千万美元的遗产。一个精神错乱的女人,没有任何证件,被波宁在一家精神病医院发现。她有着与公主惊人相似的容貌。经过波宁亲自监督的毫无人情味的训练下,她忍受过来,完成了从灰姑娘到贵夫人的转变。

导演(1)
演员(21)
简介:  瑞典女演员,是继葛丽泰·嘉宝之后在好莱坞及国际影坛大放光芒的另一位瑞典巨星。孤儿出身,自小由亲戚养大。中学毕业后加入职业剧团演出,不久即成为瑞典的大明星。 1936年以《寒夜琴挑》一片引起美国大制片家大卫·塞茨尼克的注意,决定将该片重拍成美国版,并请她主演,为她开启了通往好莱坞的大门。到了美国后,佳作迭出,在美国影迷的心目中树立了圣洁的形象。但是褒曼却在1949年抛弃丈夫和女儿,与意大利名导演罗西里尼私奔,此举激怒了当时的影迷,使她有7年之久绝迹好莱坞。直到1956年以《真假公主》获奥斯卡影后,才返回美国,她的浪漫情史也在1958年宣告结束。1974年以《东方快车谋杀案》获奥斯卡最佳女配角,掀起她晚年的另一波小高潮。  个人履历:  英格丽·褒曼二岁丧母,十二岁亡父,孤寂的童年造就了她对表演的浓厚兴趣,常常一个人沉浸在假 想的世界中。十四岁时就在日记中记录下了她的梦想:有朝一日能站在家乡的舞台上,观众们朝自己热烈地鼓掌。1933年高中毕业后入瑞典皇家戏剧学院学习,在校其间便开始了她的表演生涯。不到一年登上影坛担任主角,成为瑞典影坛最有前途的年轻女演员。1936年主演古斯塔夫·莫兰多执导的《间奏曲》(又译《插曲》),引起好莱坞著名制片人戴维·赛尔兹尼克的注意,1939年应戴维·赛尔兹尼克之邀前往好莱坞拍摄同名电影的美国版,与莱斯利·霍华德搭档,导演是格利高里·拉托夫。在好莱坞引起轰动。于是赛尔兹尼克和她签订了七年的合同。次年登上百老汇舞台。  英格丽·褒曼来到好莱坞以后,很快成为当时知名度甚高的明星。她的美清新典雅,很长一段时间她都以本色出现在影片中。她的表演自然纯朴,在她表演的角色中,你不太可能找到褒曼本人的影子,那种真实性吸引你去一遍遍地欣赏她的作品。在好莱坞其间,英格丽·褒曼拍了众多脍炙人口的影片,包括《卡萨布兰卡》、《美人计》、《煤气灯下》、《圣女贞德》等。这些影片如今已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1948年,英格丽·褒曼观看了意大利导演罗伯托·罗塞里尼执导的影片《罗马,不设防的城市》和《同胞》,被它们写实主义的风格所折服,主动写信给罗塞里尼要求与之一起拍片,罗塞里尼欣然接受。起先,他们只是合作伙伴,但渐渐萌生爱意成了情侣,她和彼得·林德斯特罗姆仍有婚姻关系,却替罗伯托·罗塞里尼生了个儿子,这使举世哗然。美国人心中所谓的“圣洁偶像”破碎了,媒体和公众对她辱骂唾弃,好莱坞排斥了她。她被逐出了好莱坞。褒曼为她那段没有结果的爱情付出了她7年的黄金时光。与罗塞里尼合作的影片也均告失败。直到1957年,褒曼才终于以《真假公主》中的杰出演技一举成为纽约影评人协会和奥斯卡双料影后。这表明美国人最终原谅了她并不得不接纳这位真正的艺术家。  六十年代以后,英格丽·褒曼仍然活跃在银幕和舞台上,并享有极高的声誉。《轻举妄动》、《六福客栈》、《东方快车谋杀案》是她后期的代表作。晚年的她以顽强的毅力和精湛的演技完成了《秋天奏鸣曲》和《一个叫戈尔达的女人》的拍摄,并得到了影评界和观众的一致褒扬。  [与癌症搏斗的最后两年] 英格丽·褒曼发现自己患有癌症是在1973年11月。到1980年,褒曼已先后两次动了手术,割去了左右乳房。但两次手术并没有根除病灶,癌细胞已扩散到身体的其他部位。这时,她接受了从影以来最大的挑战:在一部电视系列片中饰演以色列总理梅厄夫人。她演的这个女人已是年逾七旬的老妇,而且患着白血球过多症。这份工作对已经65岁的褒曼来说非常艰难。她的身体十分虚弱。一天紧张的拍摄结束后,回到住处,总是累得精疲力尽。但她仍以惊人的毅力坚持拍完了电视片。
尤尔·伯连纳的真实生活神秘莫测,他经常喜欢用一些明显的谎言来嘲弄那些探根寻底的八卦记者。人们从1989年他儿子出版的他的传记中才得以一窥他生活的真相。 他的父亲是一个瑞士籍蒙古裔人。母亲则是一位俄国医生的女儿。幼年时他的父亲抛弃了家庭,母亲把他和他的姐妹送到哈尔滨去读书。19岁时母亲又把他们带到了巴黎,在那里伯连纳喜欢上了音乐,并在俄国人开设的夜总会里演奏吉他,在那些四海漂流的俄籍吉普赛人中间,他第一次找到了家的感...
海伦·海丝(Helen Hayes),(1900年10月10日 - 1993年3月17日)美国女演员,曾获得1932年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以及1969年的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号称美国戏剧界的第一夫人,除了奥斯卡奖外,她还荣获托尼奖、格莱美奖以及艾美奖。海伦活跃的年代差不多横跨了整个20世纪,从9岁登台到80岁时出现在电视上。不过她的主要声望还是建立在百老汇的舞台上,相比电影她更喜欢舞台和广播,40年代和50年代时她很少接拍电影角色。  海伦的母亲是一名女演员,她可以说是一位性情中人。前几天还兴高采烈地到处旅游,后面就把自己关在屋里喝酒,抱怨人生无趣。在母亲的鼓励下,海伦童年时就参与剧院演出。九岁时她登台百老汇,一名评论家说“我们从没在她的同龄人中见过这么拔尖的人物”,小小年纪就有了很大的名气,这也带给海伦不少的压力。海伦后来嫁给了剧作家MacArthur,30年代她跟随丈夫来到了好莱坞,她的丈夫成为了米高梅的编剧。由此她开始了自己的电影生涯,并且因为电影《战地晴天》获得了1932年的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在电影中,跟海伦演对手戏的搭档包括著名影星加里·库珀、克拉克·盖博、詹姆斯·斯图尔特以及弗雷德·阿斯泰尔等人。不过,即使如此她还是觉得舞台才是自己的家。她认为在电影中,导演和剪辑才是占据主导因素的人。40年代中,海伦在美国各地表演戏剧,然而1949年时发生了惨剧。海伦19岁的小女儿死于小儿麻痹症。从那以后,海伦的丈夫开始酗酒并且很快去世。1970年,她因为电影国际机场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1993年,海伦死于纽约的家中。她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总是很谦虚,经常说“我不过是争取做到最好罢了”。
伊凡·德斯尼是一名演员,演过的作品有《瑞士未日》、《夜夜夜贼》等。
阿基姆·坦米罗夫,生卒日期为1899-10-29 至 1972-09-17,性别男,是著名演员。
Martita Hunt,演员,主要作品《架步春光》、《失踪的邦妮》、《琼楼飞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