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屠龙记2演员表

导演:楚原
日期:1978-10-27
热度:3

明教教主张无忌、峨嵋派掌门周芷若与元朝汝阳王之女赵敏的三角恋,以及倚天剑屠龙刀个中秘密的最后答案,而赵敏的最后去向亦为影迷所关注的焦点。元朝末年,群雄纷起,武林动荡。江湖传闻,得到屠龙刀倚天剑者,可以成为武林至尊,号令天下,莫敢不从。一时间风云四起,引发了武林中对屠龙刀倚天剑的争夺,几段姻缘和孽缘也由此产生。

导演(1)
香港导演。原名张宝坚。广东梅县人,生于广州,广州中山大学化学系肄业。父亲张活游是粤语片名演员,经其介绍于1956年投身粤语电影编剧工作,笔名秦雨。曾师承秦剑,担任《椰林月》(1957)及《紫薇园的秋天》(1958)等影片的副导演。1959年独立执导首部影片《湖畔草》,次年执导描写香港低下阶层艰苦生活的《可怜天下父母心》,大获好评。随后开拍不通类型影片,多产而水准不一;至粤语片衰落时,已导演了60余部粤语片。较知名的作品有爱情片《含泪的玫瑰》(19...
演员(28)
井莉(1945年10月29日-2017年12月9日),出生于山东济南,中国台湾影视演员。在台湾金陵高中就学时,曾获台北市美术比赛冠军。六岁时已开始在台湾拍戏,首部作品为《神剑震江湖》,第二部作品《船》是她的成名作,是名作家琼瑶之品。1966年赴香港签约邵氏电影公司成为基本演员,在邵氏十七年,演过超过五十部电影。1969年荣获金马奖最有希望女演员特别奖。在邵氏十七年,井莉演过超过五十部电影,包括张彻执导的《刺马》与《马永贞》,楚原执导的《流星蝴蝶剑》等。《少林与武当》是其最后一部参演的电影,1985年赴台拍摄中视连续剧《楚留香新传》的第二单元‘兰花传奇’。1970年结婚,1980年代中离异。2017年12月9日去世,享年72岁。
尔冬升,香港导演。香港全能型电影人,年轻时外型俊朗,为邵氏电影公司武侠小生。后转型为编剧及导演,曾两度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及最佳编剧,并监制过十余部电影。  1957年生于香港,在演艺圈中人称“小宝”。尔冬升出身演艺世家,父尔光母红薇以及两个同母异父的哥哥秦沛和姜大卫都是演员。尔冬升中学毕业后签约“邵氏”做演员,他的外型俊朗,身手敏捷,多演金庸、古龙笔下的多情侠客,许多少女视其为白马王子。1986年,有感演员受制于人,加上当时圈内外的人对拍动作片出身的男星,全部以没文化、脾气臭视之。为了纠正一般人的观念,尔冬升转向幕后发展,做起了导演。凭着丰富的银色经验,尔冬升在1986年首次执导演筒,拍下备受争议的《癫佬正传》,才华洋溢,光芒四射;1994年更以《新不了情》勇夺金像奖最佳导演,最佳影片大奖。尔冬升先后执导《人民英雄》、《烈火战车》、《色情男女》、《真心话》、《忘不了》、《旺角黑夜》、《早熟》,作多类型的尝试,广获好评。  近年他先后替“星皓”、“嘉禾”、“天幕”等电影公司监制高质素作品,包括《枪王》、《阿虎》、《男人四十》及《异度空间》等。十余年来,他执导的影片虽不多,但部部都引起轰动,而且捧红了好几位新人,如《癫佬正传》中的梁朝伟、《新不了情》中的袁咏仪、《烈火战车》中的梁咏琪、《色情男女》中的舒淇以及《真心话》中的何润东和范文芳等,《忘不了》更使张柏芝捧得金像影后奖杯。独具慧眼发掘新人成为尔冬升的一个特点,而题材冷门,从不跟风拍低级媚俗的电影成为尔冬升作品的另一特点,故而他的影片能被影评界和观众同时接受。2004年尔冬升再度与张柏芝合作《旺角黑夜》,其沉郁黑暗的调子令人难忘。之后相继导演了《早熟》和商业小品《千杯不醉》,2007年推出题材敏感的反映毒品世界的《门徒》,好评不断。2008年的新作是商业动作片《新宿事件》,由大哥成龙主演。2012年,编导的影片《大魔术师》上映,褒贬不一。  尔冬升的电影一直有细腻的人文关怀,喜爱在电影里描绘社会上各式各样的人的真实面貌:如《新不了情》里的街头艺人与水上歌艇、《忘不了》里小巴司机的载客秘方、《色情男女》的电影圈众生相、《门徒》里有钱却低调的毒枭与吸毒者的惨状,而杀手、妓女、警察、线人等警匪片黑帮片里常见的人物也都在《旺角黑夜》里被还原为本来面目。虽非完全的真人真事改编,却足以令观众相信这是真实人群的面貌,而非出自编剧天马行空的想像。
余安安(Candice Yu),1959年10月22日生于香港,祖籍广东开平,中国香港女演员、歌手。1975年参演首部电影《大家乐》,1976年主演武侠剧《书剑恩仇录》。1979年主演武侠剧《天蚕变》,1980年主演清末民初剧《大地恩情》,1981年主演民初剧《陈真》,1982年主演武侠剧《如来神掌》。1986年结婚息影,2003年复出影坛,2005年参演爱情电影《早熟》,2006年参演喜剧动作电影《宝贝计划》,2007年凭借剧情电影《我要成名》获得第2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配角提名。2010年出演传记电影《李小龙我的兄弟》。2011年凭借《飞砂风中转》获得第3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配角提名。2015年11月在香港出演“我是女神”演唱会。2016年凭借《最后作孽》获得第25届香港舞台剧最佳女主角奖。
王戎(1965.5—)辽宁丹东人。二级演员。湖北省话剧团演员。1989年毕业于湖北省艺术学校话剧专业。毕业后分配到湖北省话剧团工作。王戎曾在话剧《丢手巾》中饰演了3个不同身份的人,参加演出了多个小品,如《人约黄鹤楼》《相亲》《过年》等。近年来,参加了多部影视剧的拍摄,在电影《惊恐时分》和《秀女》中担任主角,其中《秀女》参加了1995年威尼斯和戛纳电影节影展。在多部电视剧中扮演重要角色,如《国宝》《小粮站》《9·18大案纪实》《剑斩恶魔》《喝彩人生》等,其中《9·18大案纪实》获1995年飞天奖二等奖和金鹰二等奖。
徐少强(Norman Chui,1950年10月16日-),广东江门人,香港著名影视演员,出身于邵氏电影公司,亦为香港亚洲电视前艺员,以扮演武侠电影中之大侠而见称,其成名作为1979年的剧集《天蚕变》,此剧当年引起巨大轰动,云飞扬亦成为他最经典最具代表性的一个角色。他是香港艺人雪梨的前夫。他也是加拿大温哥华新时代电视节目主持人徐伟栋的父亲。  徐少强是香港著名实力派武打演艺明星。他年轻时曾在股票市场任会计,后考入邵氏电影公司担任演员。七十年代流行武侠片,徐少强在电影经常以大侠的形象出现。1977年客串演出丽的电视连续剧《大丈夫》受到瞩目,遂正式加盟丽的电视。他在丽的也是以饰演大侠居多,计有《三少爷的剑》、《天蚕变》等等。其中以《天蚕变》一剧饰演“云飞扬”使徐少强声名大噪,该剧集亦令当时在收视方面处于劣势的丽的电视一度击败无线电视,人气还遍及台湾。后来他受电影公司怂恿闹不和,1980年被丽的电视解约,成为自由演员,《天蚕变》亦因此被迫中途换角。 尽管如此,徐氏后来仍不时演出亚视剧集,几乎未曾在无线亮相,而当时不曾在无线亮相的艺人不多,只有董骠、刘志荣等等。他至今已参演逾百部影视作品,早期是以饰 年轻时的徐少强演大侠为主,后期则改为饰演反派。比较突出的角色乃周星驰电影《武状元苏乞儿》饰演大反派“赵无极”。1993年,亚视重拍《天蚕变》,徐氏也在此剧再次饰演“云飞扬”一角。  随着九十年代末港产片市道不景,亚视又因亏损连年减少剧集制作,近年徐少强甚少在香港亮相,而多在内地拍剧。
元华(Wah Yuen,1950年9月2日—),原名容继志,香港演员,“七小福”之一,师承于占元,是为二师兄,与成龙、洪金宝、元彪等同为师兄弟。元华在元家班中地位很高,是香港老一辈的武术指导和功夫巨星。第一次参与演出的电影是《精武门》,也是担任李小龙翻跟斗的指定替身。后来加入邵氏电影公司,拍了很多喜剧。2005年凭电影《功夫》夺得第二十四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及第十届金紫荆奖最佳男配角。
郑丽芳,国家二级演员。1980年考入金华艺校(原金华地区婺训班),主攻老旦。1985年毕业后分配到浙江婺剧团工作至今。多年来努力实践,不断提高,演艺水平进步很快,成为剧团艺术骨干。
韦弘,原名吴东如。1957年考入玉峰公司演员训练班,毕业后转投永华公司为基本演员。1959年以小林为艺名,演出数部台语片。后因台语片不景气,开始在一家塑胶公司任职。
艾飞,中国山东人,演员。70年代中期加盟邵氏电影公司,外型高挑俊朗,获得不少演出机会,多为武侠、功夫、奇情类,名作包括楚原的《流星·蝴蝶·剑》(1976)、《多情剑客无情剑》(1977);孙仲的《教头》(1979);王晶的《猎魔者》(1982)等。也出演过言情片如尔冬升余安安的《纯爱》(1978)。其他作品有《连城诀》(1980)、《蛊》(1981)等。...
陈嘉仪(1947年1月11日—),前无线电视艺员,现为城市电讯艺员。1971年参加第一期无线电视艺员训练班入行,七八十年代出演了多部剧集,九十年代初息影,2000年代重返香港无线电视拍剧,2012年转投香港媒体制作(城市电讯)。
潘冰嫦,香港著名演员,1971年考入丽的映声艺员训练班,毕业后签约为基本演员,先主持综艺节目,未几转演电视剧。1973年开始兼拍电影,首部作品为何藩导演的《春满丹麦》,同年在电影《亡命浪子》中首次饰演女主角,与电影红星邓光荣演对手戏。1977年签约邵氏电影公司,主力在电影圈发展,一度成为邵氏的当红女星。1980年代后期起,潘冰嫦先后在亚洲电视和无线电视演出电视剧及主持节目。1981年约满后离开邵氏,辗转于港、台继续发展演艺事业。淡出娱乐圈后,潘冰嫦活跃于参与义工工作,以及客串演出电视短剧。
文雪儿(1960年7月17日- ),活跃于1970年代和1980年代的香港著名前女演员,为女演员元秋之妹。最近曝光的王菲早期电影《别姬》中的另一个女主演,和王菲共同饰演同志。文雪儿是扮演金庸、古龙小说角色最多的女演员,温青青、程灵素、周绮、郭芙、叮叮当当、殷离、白飞飞、铁心兰、小公主、小公子、丁灵琳等角色都被她演了个遍,她更是史上第一版韦小宝的扮演者。
罗烈,著名动作片演员。原名王立达,籍贯广东,1940年生于印尼。十多岁来到香港。年少时略学过功夫,喜爱电影。1962年,考入邵氏“南国实验剧团”一期培训班,毕业后成为邵氏公司演员。80年代初期,罗烈离开邵氏,1988年罗烈加入亚洲电视为艺员。
本名田春生,河南叶县人,1935年出生上海。1949年随父母来港,进入教会学校三育中学就读,毕业后赴神学院攻读两年,并以牧师身份实习传道九个月。1956年,双亲相继过世,基于对电影的兴趣,投入「国际公司」(后改组为「电懋」)旗下,担任国语组演员。  田青参与的第一部电影是岳枫导演的《青山翠谷》(1956),演员为同期新人丁皓、苏凤、雷震、林苍等。早期除与李湄、林翠合作的《春潮》,其余均以配角身份出现。他参与许多「电懋」经典作品,如:《四千金》(1957)、《红娃》(1958)、《家有喜事》(1959)、《野玫瑰之恋》(1960)、《星星月亮太阳》(1961)等,为林黛、葛兰、尤敏、林翠、叶枫、李湄、丁皓及张扬、雷震、陈厚等一线明星配戏。  1964年,「电懋」一度倾力发展粤语片,说得一口流利广东话的田青,因此被调入粤语组任当家小生,与林凤、白露明合作《旧爱新欢》(1964)、《珠联璧合》(1965)等。可惜,老板陆运涛在台遭逢坠机意外过世,改组后的「国泰」缩减规模,未几便解散粤语组,田青便回到国语片行列,陆续参与、《乱世儿女》(1966)、《太太万岁》(1968)等,为同时期相当突出的甘草演员。1969年,陆续在《孙悟空大闹香港》、《神经刀》、《乘龙快婿》(1969)等时装或武侠喜剧片出任主角,以丰富夸张的面部表情,及硬底子的表演功力,开创演艺事业的黄金时期。  七0年代转投「邵氏」,回复绿叶本行,参与《风月奇谭》(1972)、《快活林》(1972)、《金瓶双艳》(1974)、《神打》(1975)等。八0年代以自由演员身份活跃港台两地,作品包括:《天字第一号》(1981)、《上海之夜》(1984)等。  1993年6月2日病逝于香港,享年58岁。田青一生参与电影难以数计,保守估计超过百部。
于荣,女,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细胞骨架的功能,植物逆境信息传递。 另有男,现任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法院司法技术室主任,审判员,国家高级摄影摄像师,一级画师,研究员。同名的还有还有原核工业部四局局长。
钟国仁,著名影视人员,曾经参与制作过《街市流行曲》。
早年曾演话剧,1941年开始从影。他是著名性格演员,在不同类型影片中演出不同的角色,均恰到好处。杨志卿从影以来,曾于多位红星合作,如白光、林黛等。其太太陈云华亦是著名电影明星。  1941年从影,在上海艺华影业公司主演影片《黑衣盗》,《现代青年》等。  1942年后,在中联,华影等影片公司任演员,出演影片《秋海棠》。  1947年后,先后入国泰、邵氏等影片公司主演影片《钗头凤》,《金瓶梅》等。 1951年移居香港,加盟邵氏公司,参演超过100部电影,服务长达30年之久,参与拍摄了100多部影视作品。
香港男演员。安徽安庆人。生长在北平(今北京)。北平辅仁大学肄业。抗战时期曾入桂林艺术馆研习剧艺。抗战胜利后随剧团到香港公演。1952年入永华为基本演员,先后在《拜金的人》等影片中饰要角,并曾多次任副导演。
她是满洲正黄旗人。父亲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大少爷,文革时处境危急,带着妻妾子女逃到香港。富家子弟落难,比穷人更加不济,不得已先后将四个孩子卖到戏班谋生,排行第五的惠英红成了长女。那一年惠英红刚刚六岁,已经跟着妈妈在码头向美国大兵兜售口香糖,聪明乖巧的她颇受大兵喜欢,生意极佳,竟然就靠着这点活计一年年长大。  十四岁,惠英红进入夜总会表演歌舞,身手敏捷伶俐,三年后一个偶然的机会,被大导演张彻看中,收为干女儿,成为邵氏签约艺员,月薪五百。她演的第一部戏是《射雕英雄传》,扮演苦命女子穆念慈,虽然算不上挑帘彩,也颇为引人注目。几年后,受著名动作导演刘家良提携,主演了许多动作片,成为名噪一时的“打女”。香港影圈里,有真功夫的男星不少,真功夫女星却凤毛麟角,惠英红靠着聪明,好学,能吃苦,竟然以从未学过武术的出身在动作片里站稳了脚跟。  1981年,刘家良导演《长辈》,一个争夺遗产的动作喜剧,惠英红扮演的女主角年纪轻轻却辈份甚高,来自农村不适应城市生活,处境极其尴尬,更与刘家良父子闹出了不少误会,最后终于与父子俩共显身手,齐心协力打败了坏人。片尾惠英红盛装亮相,一口流利英文,效果极其惊艳,不知会不会为她竞争金像奖影后加上许多分数?1982年的金像奖是刚刚举办,更像是一次行内人的聚会,奖项不多,程序也简单,不过也胜在没有后来的诸多掣肘和定势,干净利落地把影后颁给了动作片,影帝颁给了喜剧片,直到现在,惠英红仍然是唯一一位获得金像奖的动作女星。  虽然当时的金像奖还没有太大的影响力,但是影后的头衔仍然让惠英红受益匪浅,一方面薪水暴涨,一方面片约不断。  “那年头,女演员要出头,不拍拳头便要拍枕头。”  惠英红拒绝了送上门来的“枕头”,坚守在“拳头”阵地,以独立自主的新女性形象在男性占据绝对强势的圈子里独树一帜。几年之后渲染女性英姿的《霸王花》系列,更是让她和其它几位主角如胡慧中、李赛凤等风靡一时。直到进入九十年代,杨紫琼、杨丽菁等新一代“打女”崛起,创新的武术设计、多变的拍摄技巧和富有层次的演绎方式更受观众欢迎,惠英红渐渐地退出了影坛一线地位。  无论是在全盛时期还是在低调的今天,惠英红演起戏来,除了飒爽英姿之外,总是有些沧桑落寞的意味,就算是再强势的女中豪杰,镜头前回眸的一刹,也都会流露出一丝楚楚可怜的风情。或许就是这一点点的幽怨和沧桑,使她不同于一味拳脚交加的动作明星,多了许多值得深思回味的底蕴。
王莱(1926年-2016年9月28日),原名王德兰,祖籍山东,1926年在北京出生。王莱高中毕业后参演过话剧,至1951年在上海开始拍电影,第一部作品是《神龛记》。1953年应邀到香港演出《美男子》,从此移居香港,演出过《春天不是读书天》、《长巷》、《渔歌》等多部电影。成为20世纪中后期国语片首屈一指的配角演员。演出过的角色不计其数,正邪相兼,风格多样,被影迷封为“千面女星”。2016年9月28日,王莱因病逝世,享年89岁。
井淼,港台著名演员。其子井洪为台湾电视演员,其女为演员井莉。  亲戚曾于济南开设山东大戏院(现中国电影院),自幼对戏剧有浓厚兴趣。1930年高中毕业后曾组织话剧团在山东一带从事话剧演出。1933年于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院就读,同期加入邵氏公司前身之天一影片公司拍摄电影。中日战争爆发后,转往济南组织救亡演技队,于徐州、陕西一带演出《保家乡》、《还我故乡》等鼓吹抗日救国之舞台剧。后至重庆加入中国电影制片厂,并参加中国万岁剧团、兼演员和化妆主任两职。  抗战胜利后,井淼回到上海先后参加《人海妖魔》、《森林大血案》等多部影片之演出。1949年受聘担任台湾社会剧团团长之职,训练剧艺人才,并于各地演出话剧,此外亦曾参加演出《血战保中华》、《翠岭长春》、《情报贩子》等片。  1963年赴港加盟邵氏公司基本演员,并任南国实验剧团讲师。期间演出近百部电影,以《新啼笑姻缘》(或名《故都春梦》)和《烽火万里情》两部影片,先后于1964年和1967年荣获第三届及第六届金马奖最佳男配角奖。1980年代中期息影,1989年于台湾病逝。
王清河(英文名:Ching-Ho Wang),前香港无线及亚洲电视艺员,于1960年代初开始拍剧,曾于多部剧集中饰演多个不同角色,亦于亚洲电视演出过。其中包括《碧血青天杨家将》,《碧血青天珍珠旗》等,但绝大部分为绿叶配角。1999年,因亚视封小平上任后,实施裁员政策,王清河被迫离台,此后淡出影视圈。
姓名:沈劳 性别:男 地区:中国香港 职业:演员 主要作品有《声色犬马》《教头发威》《江湖了断》等。
惠天赐籍贯山东,为满洲正黄旗后裔,因为在家中排行第四,所以在圈中有“小四”之名。惠天赐小时候曾经跟名旦粉菊花学京剧,10多岁加入邵氏拍电影,1978年以《枪神》崭露头角,1982年主演《帮规》和《英雄无泪》等电影。他在上世纪80年代加盟无线,先后参演83版《射雕英雄传》、《楚留香之蝙蝠传奇》等剧,其中以在《陆小凤之凤舞九天》中饰演的“剑神”西门吹雪一角最为经典。上世纪90年代他转投亚视,参与拍摄了《新包青天》、《傅红雪传奇》等剧。惠天赐近年淡出娱乐圈从商,偶尔客串电影如《星月童话》、《杀破狼》、《导火线》、《金钱帝国》等。这么多年来,他拍摄了超过70部电影。  气宇轩昂的惠天赐情路十分坎坷,他在上世纪80年代与亚视前高层陈贝蒂结婚,二人育有两女惠颂玲及惠铠玲,却因为性格不合而离婚。大女儿的抚养权归陈贝蒂所有,小女儿虽然归他,但多由姑姑惠英红和奶奶管教。1996年,惠天赐与拍拖两年的女星斑斑结婚,二人育有一子,可惜最终还是在2001年离婚。
詹森曾投考台湾国联公司,受导演宋存寿赏识进入影圈。多扮演坏人,也是李翰祥喜欢的演员。作品超过七十部,是邵氏影迷最熟悉的演员之一。  当年田丰要离开邵氏,何冠昌特意从台湾找来詹森顶替这位“硬里子”演员。詹森外型与田丰相似,初来邵氏只做替身特约,拍《十四女英豪》时田装病,就是詹森做替身。田丰虽为詹森配音,但却认定谷峰才是自己的接班人。  詹森在邵氏演戏虽多,但表现平平,扬名反而是大拍风月床戏。  1976年,詹森与著名艳星余莎莉结婚,但不久便以离异告终。
陆剑明是香港的老导演,从香港电影张彻时代便已开始从影,能力集编、导、演于一身,从电影的最底层做起,有着非常丰富的导演和临场经验,现场以及对大牌演员把控能力和应变能力强,目前独立执导的电影就有30多部,参与编剧和演出的剧目更多,最近几年更多的参与大片和巨片的策划和制作。著名导演尔东升就是从他的戏里出来走上导演岗位的,他们多年合作,近年来,只要有尔东升的戏,几乎都能看到陆剑明导演在其身后默默的身影,其影片的风格和手段也多与尔东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