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甘地演员表

导演:理查德·阿滕伯勒
日期:1982-01-01
热度:2

简介:这部史诗性传记大片叙述了圣雄甘地伟大的一生。影片从甘地被暗杀开始倒叙。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印度还处于英国殖民统治之下,年轻的律师甘地在南非旅行时,目睹了同胞所受的欺凌,决心为维护同胞的权利而斗争。回国后,甘地提倡非暴力政策,并到全国旅行,赢得贫苦人民的信任和爱戴。虽然屡遭挫折,他还是坚持用绝食等手段迫使英国政府同意印度独立。在印度和巴基斯坦发生冲突时,甘地再次绝食,使秩序得以恢复。但此后不久,甘地却遇刺身亡。

导演(1)
生于英格兰的剑桥,父亲是大学教授。十二岁己开始登台演出,於1941年获得奖学金进入皇家戏剧学院,翌年应英国大作家兼电影明星诺维卡华纳之聘,1943年应召入伍,在空军电影组服役,拍了不少纪录片。战後再度活跃影剧圈。1958年与演员兼导演的布里安福比斯合组独立制片公司,1960年由他俩制片的第一部片子《静默的愤怒》,1965年在英国片《雨天祭神》中担任男主角,获英国影艺学院最佳男主角奖及皇家影艺学院奖,获封为爵士。1968年,他导演的第一部剧情长片《多可爱的战争》一鸣惊人。1977年应邀为好莱坞导演超级战争巨片《夺桥遗恨》。1978年应印度电影大师萨特雷伊之邀,参加印度片《奕棋者》的演出,趁机筹划《甘地》的拍摄工作。本片於1983年获奥斯卡最佳影片等多项大奖。他导演的电影全部自任监制,且经常参加幕前演出,近年以《侏罗纪公园》最著名。
演员(5)
本·金斯利,有着英国、东印度和南非的血统。父亲是旅英的印度裔全科医师,母亲则是一个英裔模特和演员。由于受到母亲的熏陶,自幼爱好戏剧,并发现自己善于模仿动作表情,于是在曼彻斯特开始参加业余戏剧表演。1967年,刚23岁的金斯利首次在伦敦西区的奥德乌奇(Aldwych)剧场参加了职业表演。在这以后参加了著名的皇家莎士比亚剧团(Royal Shakespeare Company)、皇家宫廷剧团(Royal Court)和国家剧院(National Theatr),经常登台表演莎翁名剧。
原名Ramon Estevez,生于俄亥俄州德登。高中毕业后,他故意在代顿大学的入学考试中不及格,前往纽约追求表演事业。最初在外百老汇演出,靠打工度日。  1964年在百老汇演出《玫瑰怨》引起各方注意,并请去出演被米高梅搬上银幕的《玫瑰怨》(The Subject Was Roses,1968)中儿子的角色。1973年因主演《穷山恶水》(Badlands,1976)而获得了圣塞瓦蒂安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1979年他在越战名片《现代启示录》(Apocalypse Now,1979) 中也表现极为抢眼。  近30年始终活跃于美国的电影电视圈。进入二十一世纪,年过花甲的马丁·西恩又以电视剧集《白宫西厢》荣获包括金球奖和艾美奖等多个奖项的提名与肯定。1961年与Janet Templeton结婚,其子艾米里·埃斯特维兹、查理·西恩和雷蒙·西恩也均是出色的演员。
约翰·吉尔古德(John Gielgud),英国著名多产演员,20世纪最伟大的莎剧演员。从事戏剧表演64年,1923年参加第一部影片《Who Is the Man? 》的拍摄,2000年拍摄《大灾难》(Catastrophe),从事电影表演前后跨度77年。1904年4月14日生于伦敦,毕业于英国皇家戏剧艺术学院,以擅长扮演莎士比亚戏剧闻名于世。  1924年初登银幕,26岁第一次扮演哈姆雷特,创下了40岁以下英国演员扮演哈姆雷特的戏剧史纪录,成功塑造了大量莎剧人物,迅速树立起英国莎剧名角的地位。受吉尔古德舞台表演的启发,英国女作家戈尔登·戴维奥特专门为他量身创作了戏剧剧本《Richard of Bordeaux》,吉尔古德自导自演了这部戏剧影片,取得了惊人的票房收入,从而使他跻身欧美名流的行列。吉尔古德还是有名的革新家,他发起创建了剧院公司制度。他还积极鼓励劳伦斯·奥利弗等新一代演员大胆创新,在表演方面取得更好成绩。二战结束后,吉尔古德仍然热情指导新一代演员的成长,理查德·伯顿就是靠着他出品的《The Lady\'s Not for Burning》而一夜成名的。  吉尔古德做事专注是出了名的。1939年底,英国已经对纳粹德国宣战,吉尔古德有一天从乡下一个村子返回,带着一大摞报纸,满脸愁容。朋友比弗利·尼古拉斯问他是否知道英国政府已经对德宣战,吉尔古德回答:“噢,我什么也不知道,不过格拉迪斯·库珀所得到的评价极差。”1953年6月,吉尔古德因为表演成就突出,被英国皇室授予爵士称号。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吉尔古德先后演砸过几个莎剧主角,直到70年代中期才重新赢得观众的喜爱。尽管一生演了大约80部影片,但他在影片中傲慢自大的人物塑造风格,并没有使他成为受观众欢迎的电影演员,或是特别著名的演员。  1964年,吉尔古德以《雄霸天下》(Becket)获奥斯卡提名,1981年凭喜剧电影《阔少爷》(Arthur)获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  在半个多世纪的职业生涯中,除拍摄大量影片外,吉尔古德还有很多著书,光自传就出了4本,另外还写有3部小说。  吉尔古德是个同性恋者,1953年曾因同性恋行为被警方逮捕。但他一生中很少公开谈论自己的性爱生活,因此大多数人并不知道他的同性恋身份。  2000年5月21日,吉尔古德无疾而终,享年96岁。英国《泰晤士报》这样评价吉尔古德的一生:“约翰·吉尔古德爵士是这样一名演员,他比其他任何演员都更进一步弘扬了英国古典精神。他漫长的职业生涯始终和另外两位伟大舞台剧爵士相互缠扰--劳伦斯·奥利弗和拉尔夫·理查德森……他们在古典王国里占据着不同的位置,如果说奥利弗是这个王国的一名士兵,理查德森就是这个王国的一名平民,吉尔古德则是这个王国的牧师。”
约翰·米尔斯,被誉为英国最优秀的电影工作者,于英国当地时间2005年4月23日辞世,享年97岁。他创造了无数优秀的人物和影片,并通过《碧海晴天》中饰演的乡村白痴获得奥斯卡最佳男配角。米尔斯在伦敦西部邓汉堡的家中去世,据其管家说,他经过了一小阵疼痛之后就离开了。对于米尔斯的逝世,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感到非常遗憾。同时,英国首相布莱尔表示:“他是一个伟大的演员,一个真正的绅士,一个忠实的朋友。他使我们为自己是一个英国人而感到骄傲。这数十年以来,在不计其数的影片中,他一直在用他的才干、热情和勇气鼓舞着我们。”逝世于2005年4月23日。
坎迪斯·伯根,美国电影女演员,1946年5月9日生于加利福尼亚州比佛利山。她是美国著名腹语艺术家、“木人查利”演出家,也是电影表演家埃德加·伯根和四十年代著名模特儿弗兰西斯·威斯特曼的独生女儿。虽然家境富裕,但从小就有独立自主的个性,坎迪斯·伯根一个人去瑞士读书,后又返回美国进宾夕法尼亚大学深造,攻读美术,后来成为著名的摄影模特儿。坎迪斯·伯根是一位典型的美国开放型金发女郎,六十年代中期成为电影演员,她为几家全国性的大型刊物和报纸摄影和撰稿,表现突出,很早就有好莱坞“才女”之称。1966年,坎迪斯·伯根为导演西德尼·卢默特发现,让她在他导演的描写三十年代初美国少女心理状态的影片《八个梦》中扮演第二号女主角,演出相当成功,从而开始了她的电影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