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和八个

导演:张军钊
地区:大陆 

一九四一年,抗日硝烟笼罩下的冀中平原,夜幕沉沉,被八路军关在牲口棚里的八名罪犯准备出逃。遭奸细诬陷的八路军指导员王金被推进来与罪犯们关在一起,打乱了罪犯们出逃的计划。由于战争形势的变化,随军监狱与大部队失去联络。锄奸科长许志决定带犯人突围。当押解人员和囚犯陷入日军的包围圈时,许志不幸负伤,形势十分危急,王金等人纷纷要求参战。经许志同意,王金带领余下的人冲杀出去,勇敢抗击敌人。在浴血奋战和突围后的艰苦跋涉中,罪犯们重新认识到自身的价值。他们以行动,甚至生命赎回了自己的罪过

倒序 在线播放
当前资源由电影网提供--在线播放,无需安装播放器
2007
雾柳镇
柳记粮店老板的儿子柳云轩,抢了家里的钱做经费,去省城参加学生运动,被赵督军抓捕。刑场上,柳镇土豪柳爷的大太太救下了柳云轩,赵督军却趁机吞吃了柳爷买枪械的五千大洋。   柳爷损失了巨款,要拿柳家的人命相抵,柳云轩无奈去了柳家大院做家丁。   赵督军在戏园里听名角紫苏唱戏。柳爷赶来欲要回自己的大洋。谁知白风寨的唐景骑马冲进戏院,对着赵督军甩手一枪……混乱中,柳云轩护住柳爷往外逃,并伺机开枪打死了赵督军。   柳云轩的举动震惊了柳爷,柳爷让他做柳家大院的师爷。   柳云轩遵柳爷之命抢了紫苏。紫苏以死抗争不愿做柳爷的姨太太。柳云轩劝说她暂且认命。迎亲路上,唐景抢走了紫苏。   柳爷让镇子上每家出男丁去打白风寨。柳云轩为了不让镇上的人去送死,以抵消五千大洋的人头费为条件,决定一人独闯白风寨夺回紫苏。   在白风寨,柳云轩被唐景设置的传堂仪式打成重伤。紫苏由此对他产生了崇敬之意。唐景佩服柳云轩才智和不怕死的精神,希望柳云轩做他的军师。柳云轩以自己家人的性命还扣在柳爷手里为由,拒绝了唐景。   柳云轩回家养伤,柳父指望他回家经营柳记粮店,可大太太要他回柳家大院。柳爷还派人在粮店门前枪杀乡亲以示威吓。柳云轩觉得自己斗不过柳爷,只得回柳家大院为柳爷做事。   柳云轩的妹妹大红想见柳爷的真容,闯进澡堂里,见到了正在泡澡的柳爷。柳爷让家丁黑狗送一件貂皮大衣给大红。大热天里,大红穿着貂皮大衣去街上显摆,讨饭的楞娃帮柳云轩把大衣抢了回来,被黑狗痛打了一顿。楞娃却因此当上柳记粮店的伙计。   柳云轩对大太太说柳爷看上了大红,希望柳爷放过大红。大太太让黑狗要回貂皮大衣,要柳爷断了对大红的念头。大红做着当姨太太的美梦,闯进柳家大院找柳爷要回貂皮大衣,却被大太太打得浑身青紫。黑狗想娶大红为妻,遭到了柳云轩的拒绝。   柳爷要搬兵打唐景。唐景得到柳云轩传递的消息,半道劫走了柳爷的大洋和人马。柳爷命柳云轩再闯白风寨救出了被扣押的人。尔后,柳爷设计暗杀唐景。唐景误认为是柳云轩所为。   紫苏受尽了柳爷的折磨,希望柳云轩能带她离开柳家大院,柳云轩很无奈。大太太察觉了柳云轩和紫苏之间的暧昧。   柳爷不能生育。大太太找医生给柳爷治病。柳爷以为柳家大院要有后人了。大太太要紫苏为柳爷生个后人。在大太太暗示下,紫苏悄悄把柳云轩拽进房里……管家发现了柳云轩和紫苏的私情,将这事通报了太太,太太却说是管家看花眼了。紫苏怀孕后,柳云轩涌动着幸福感。可大太太说孩子是柳爷的,并让镇上的人都知道柳家大院有了后人……   柳爷察觉紫苏和柳云轩的私情,便折磨紫苏。管家伺机向告发了孩子是柳云轩的。谁料到,柳爷却认定孩子是自己的。   为了报复柳云轩,柳爷肆意地玩弄大红。柳云轩闯进柳爷的屋里要杀柳爷,却钻进柳爷设计的圈
2001
杨门女将之四郎探母
土城一战,宋辽阵势易改,两军势均力敌,萧太后为振军心,要到阵上犒军,二驸马木易与银镜公主随萧太后前往边关。得悉杨门女将出征,二驸马木易思绪万千。罗氏女领命前往辽营下休战书,与木易偶然相遇,大惊失色,原来木易就是杨令公之子杨四郎,是她日夜思念的夫君。杨四郎心中愧疚,向四娘道出当年金沙滩一役重伤之后得银镜公主所救,之后阴错阳差成为辽国驸马。罗氏女悲痛欲绝,同时又担心四郎的处境,两人回到宋军营帐,四郎含泪为母亲佘太君做了一碗凝神姜汤。杨四郎整日神色恍惚,银镜公主心中疑惑,看到丈夫烦闷之时所书“木易”,终于明白“木易”合为一字本就是个“杨”字。逼问之下,杨四郎终于坦言了自己的真实身份。银镜公主又惊又怒,欲杀木易但又不忍,细心想来,当年杨四郎所作所为并非欺骗,而是出于他的一片善心,一切只是缘分所弄。四郎希望再赴宋营,无奈萧太后战前封营,须令牌方可出入,银镜公主大义相助。在宋营厨房,四郎的到来终被发现,太君喜极而泣,但得知四郎现在的身份,盛怒之下欲杀逆子。四娘急忙上前阻劝,将四郎的苦衷一一道来……辽营,银镜公主痴痴地等候木易归来。萧太后得知木易是佘太君的儿子,要将银镜公主处斩,正在危急之时,赶回来的木易冲进来跪求太后开恩。萧太后下令攻城,让木易戴罪立功,木易无奈,只得领命。沙场上,木易跪在辽军与宋军之间,一手拿着辽旗,一手拿着宋旗,不杀一个宋兵,也不杀一个辽兵。几经波折,银镜公主与罗氏女再次相遇,两人心心相映并终以姐妹相称,佘太君原谅理解了儿子的抉择,杨家众人为四郎祈祷平安,目送杨四郎与银镜公主渐渐远去……
1983
三闯少林
四大家族之一的金虎堡堡主在一次押镖途中,被四名蒙面和尚劫杀。叶青花(刘玉璞 饰)被怀疑与此案有关,游侠雷迅(尔冬陞 饰)助友洗脱嫌疑,竟卷入奇案,三闯少林,找出四名和尚。导演唐佳和编剧设计的「大刀阵」、「十二金刚阵」绞尽脑汁,最后一个「板凳阵」更叫人拍案叫绝,叁阵已成电影经典。雷迅找出四名和尚,当众伏法,以为真相大白;岂料,四名和尚又到处杀人,雷迅才知道被人利用,引发连场打斗。唐佳起用六大武指同场度招,动作的速度与难度奇高,令人叹为观止。《三闯少林》是邵氏1983年投拍的一部武侠片,唐佳导演,而今的名导尔冬升是主演。与大多数的武侠片一样,这部影片的故事情节在逻辑上不甚严密,只是从叶青花在少林寺指认杀人凶手才开始有些离奇曲折。难能可贵的是,影片引人入胜之处,一不靠美女,二不靠卖弄玄虚和花架子,全靠真正的拳脚功夫。影片中雷迅第二次闯少林寺,连过三阵才得以指认凶手。其中第三阵是少林方丈的板凳阵,按理说阵是方丈摆的,平日里必然练过,雷迅不过一江湖少年,在少林又是登门客,摆出板凳阵分明是一大把年纪的方丈欺负人。好在方丈要求雷迅和乔一多联手2打1,倒也勉强说得过去。最后能把方丈打下阵去,那一连串的全旋也是丈着年轻人体力好。以前看过李连杰主演的一部关于方世玉的影片,有段救母的情节也有板凳阵,拍的天花乱坠,神乎其神,呵呵,原来出处在《三闯少林》。三多影片中各位主人公用的兵刃也比较讲究。雷迅使的一把短剑,而且似乎喜欢用反手。在少林寺闯十二金刚阵的时候,竟然敢用这把短剑对抗十二名少林金刚的金刚棍。一般电影里的少林和尚,用的都是木质棍子,这部电影里用的却是金属棍,构思奇妙之处就在于棍子可以拆成三节棍,使得阵法变化多端,刚柔并济。雷迅的小短剑能闯过十二名装备精良的少林和尚,最后也是耍了一点儿小无赖才过关。叶青花的双刀最奇特,一对金刀只有刀身没有刀把,平时卡在袖口上,双手握拳,以臂挥刀,紧急时刻还可以把刀弹射出去,致人于死地。四大家族最后呜呼的,死的比较明白的那位(忘记叫什么了),他的大弓最酷,距敌较远的时候,拿出一支箭来,箭头在护腕上一擦,就成了火箭,中箭者必全身着火,死于非命,近战时弓身就是得手的兵刃,十分奇特。三多雷迅虽然是主角,但是配角乔一多也比较出彩,尤其在少林单闯大刀阵的时候,颇有后来成龙电影的风格,即功夫以巧取胜,又从中搞笑以取悦观众。三多影片最后的雷迅,在我看来是十分可叹的。尽管叶青花是整个毒计中的一部分,为了报母仇故意接近雷迅并利用他,后来觉得雷迅无可利用了,毫不犹豫地去杀他,反被人杀,垂死之际又杀了乔一多,其所作所为令人发指,但毕竟她是为了报杀母之仇,比起她父亲的做法,利用少林寺即要报杀妻之仇还要称霸武林的,还是有些微怜悯的。雷迅为了追寻事实真相,最后失去了所有的朋友。无论真心也好,假意也罢,失去朋友,令人扼腕叹息。
1983
小刺猬奏鸣曲
在中国某地的一所疗养院。非洲儿童鲁蒙托和欧洲儿童婷卡来到中国,他们的父母是来中国学习中医的,在结束学习前夕,他们决定让孩子们不去幼儿园,尽情玩几天,并要他们每天学说中国话。在疗养院附近的农村里,住着一个六岁的孩子,名叫豆豆。他从小和爷爷生活,特别喜欢喂养各种小动物。有一次,他捉到一只小刺猬,他细心地用糖和小果子喂养。可小刺猬只爱吃爷爷种的西瓜,于是他常到西瓜地摘熟西瓜喂小刺猬。这事被爷爷发现,抓住了小豆豆。爷儿俩拽来拽去不料小刺猬趁机逃跑了,急得小豆豆到处找。结果小刺猬跑到竹林里,被鲁蒙托和婷卡发现带回家中喂养。鲁蒙托的妈妈和婷卡的爸爸告诉小伙伴,刺猬是大自然的产物。婷卡在练吹风琴时,小刺猬随着音乐动起来,婷卡不知不觉地奏出一段"小刺猬奏鸣曲"。鲁蒙托和婷卡到瓜园为小刺猬买瓜,和豆豆结成了好朋友。但豆豆发现他们喂养的刺猬正是自己丢失的,于是与鲁蒙托打起架来。婷卡建议让小刺猬自己选主人,小刺猬来到豆豆身边,豆豆把它带回了家。爷爷为了孩子们的友谊,去捉小刺猬送给孩子,他没捉到刺猬,却摔伤了腿。豆豆受到了教育,把小刺猬送到外国小朋友家中。孩子们高兴地玩起来。鲁蒙托和婷卡要各自回到他们的祖国去了。临别前,鲁蒙托和婷卡把小猎枪和吹风琴送给豆豆,豆豆回赠给他们孔雀豆串。他们已经懂得了小刺猬是大自然的产物,它应该去找自己的爸爸和妈妈,他们依依不舍地把小刺猬从筐子里放了出来,目送着小刺猬消失在树林里。三个小朋友手拉着手,在大自然的阳光下奔跑着,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欢声笑语回荡在大自然里。 导演:琪琴高娃 副导演:李耕 编剧:姚云 制片人:孙勇 摄影::王兆辉 副摄影:刘斌 美术(制作设计):颜广仁 美工:段震中 道具:马守义、李建中、高恕 音乐设计:孙凯 演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少年儿童广播合唱团 指挥:金正平 作曲:金正平 录音师(收音):王泽民 伴奏:北京电影乐团 特技摄影:李庆春 背景设计:李迎年、胡永山、石立秋 责任编辑:赵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