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女情深演员表

导演:李行
日期:1965-12-31
热度:3

故事描述哑女方依依,心地善良秀外慧中,与丈夫柳静言结婚及事翁姑至孝,相夫教女等一连串的感人故事。方依依的母亲与柳家表姐妹关系亲密,怀孕时指腹为婚,将依依嫁给柳家静言。婚后生一女又是哑巴,静言失望,离家出走,在外地娶了一个喋喋不休的女人。依依在家日夜操劳,为公婆送终,抚育幼女,为家庭尽心竭力,终至病故。柳静言深知依依至死仍深爱着他,直感到无限悲怆和愧疚,最后他与哑女雪儿相依为命地生活下去。

导演(1)
台湾六七十年代最重要的导演。原名李子达。原藉江苏武进,1930年5月20日生于上海。1952年毕业于台湾省立师范学院。曾在该校校园话剧社当编剧、导演和演员,后又在职业剧团工作三年。  1952年从影当演员,参演过《永不分离》、《马车夫之恋》等片。1957年任导演,1958年执导闽南语片《王哥柳哥游台湾》、《两相好》等。1963年成功地导演了他第一部国语影片《街头巷尾》,因成绩出色,被中影公司任命为主要导演。1958—1986年他共执导50多部影片。1963年合作导演的《蚵女》获1964年第十一届亚洲影展最佳影片奖。后独立导演的《养鸭人家》获1964年第三届金马奖最佳剧情片奖、最佳导演奖。这两部作品同时开启了台湾电影“健康写实主义”路线风潮,李行因此迎来导演生涯中的一个黄金时代。1967年导演《路口》获同年第六届金马奖最佳剧情片奖。1968年导演《玉观音》获1969年第十五届亚洲影展最佳剧情片金禾奖和马尼拉市长特别奖。1971年导演《秋决》获第十届金马奖最佳剧情片奖、最佳导演奖。后又导演《吾土吾民》、《汪洋中的一条船》、《小城故事》、《早安台北》,分别于1975年、1978年、1979年获第十二届、第十五届、第十六届、第十七届金马奖最佳剧情片奖,成为著名的金马奖获奖专业户。《汪洋中的一条船》同时还获最佳导演奖,他本人因此片获台湾当局颁发的华夏奖章。  1983年与胡金铨、白景瑞联合导演的《大轮回》获意大利国际幻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为表彰他对台湾电影的巨大贡献,1995年第三十二届台湾金马奖授予他终身成就奖。李行一生创作偏向保守,坚持民族风格和乡土气息,由衷拥护传统道德与家庭伦理。亦有评论指其作品“将社会困境的解决,寄托在一个不牢靠的人性情操上”,缺乏面对社会问题的勇气与批判现实的精神。
演员(25)
柯俊雄(1945年1月15日-2015年12月6日),原名柯俊良,台湾高雄市人,电影演员、编剧、导演、国民党黄复兴党部第11支部顾问。1967年,柯俊雄在影片《寂寞的十七岁》中扮演风流潇洒的表哥,获第十四届亚洲影展最佳男主角奖;1974年凭主演影片《英烈千秋》“张自忠”一角获第二十一届亚洲影展最佳男主角奖;1981年自编自导自演《我的爷爷》,1982年凭借饰演片中“林邱光”一角获巴拿马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1999年自导自演电影《诸葛孔明》,同年12月凭借《一代枭雄曹操》夺得第三十六届金马奖“最佳男主角”;2004年参演电视剧《孽子》,饰演“阿青父亲”;2013年担任电影《你来我往》导演。2004年,柯俊雄由中国国民党提名,当选台湾地区“立法院”之“立法委员”,属新竹市选区。2007年9月18日,加入台湾农民党。2014年,任国民党黄复兴党部第11支部顾问,获黄复兴党部支持。2015年12月6日晚间,柯俊雄因肺癌逝世,享寿70岁。
本名王玉兰,广东东莞县人,1941年出生于越南,三岁时回到广州,其后转至香港念书,1958年自港来台,1960年就读国立师范大学夜间部艺术系,之后因向往电影界的表演工作,1962年投考加入中央电影公司,首部电影为中影与日本「日活」公司合作投资拍摄的《金门湾风云》(又名《海湾风云》),并在剧中与日本明星石原裕次郎合作演出,自此一炮而紅,当时所使用的艺名为「华欣」,其后来才改名为王莫愁。在主演由林海音小说改编的《薇薇的周记》后,被选为《蚵女》的女主角,成为中影首席女星,凭着甜美的面孔,在当时与唐宝云成为中影健康写实电影的最佳代言人。  1964年与画家吴申叔在台北结婚,婚后仍继续演艺事业,1965年更参与由琼瑶小说所改编的电影《哑女情深》,将性格温顺及充满压抑的哑女角色发挥的淋漓尽致,获得第十三届亚洲影展「最难表演的女演员」特别奖,及金马奖「特別演技奖」的肯定,该片的轰动成为当年台湾十大卖座电影之一。此后陆续演出《悲欢岁月》、《高山青》、《夕阳无限好》及《情人的眼泪》等片。1967年因其夫病逝,一度息影,其后复出为中影及联邦等公司拍攝影片,其后再度息影,除了1979年客串演出《错误的第一步》外,已甚少出现在荧光幕前,现以经商为业。
林玑,女,台湾演员,代表作有《钞票与我》、《偷情世界》、《骗术大观》等,活动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
王戎(1965.5—)辽宁丹东人。二级演员。湖北省话剧团演员。1989年毕业于湖北省艺术学校话剧专业。毕业后分配到湖北省话剧团工作。王戎曾在话剧《丢手巾》中饰演了3个不同身份的人,参加演出了多个小品,如《人约黄鹤楼》《相亲》《过年》等。近年来,参加了多部影视剧的拍摄,在电影《惊恐时分》和《秀女》中担任主角,其中《秀女》参加了1995年威尼斯和戛纳电影节影展。在多部电视剧中扮演重要角色,如《国宝》《小粮站》《9·18大案纪实》《剑斩恶魔》《喝彩人生》等,其中《9·18大案纪实》获1995年飞天奖二等奖和金鹰二等奖。
江明,男,于1940年10月13日出生,六七十年代的台视当家小生,也是当时琼瑶影片的主要演员。凭借《新白娘子传奇》中的角色许仙的姐夫李公甫而被内地观众所喜爱,从而打开内地知名度。
高鸣(Gao Ming,1934年-2017年2月6日),原名刘明哲,男,1934年出生于台湾。毕业于台中体专。2017年2月6日,高鸣在家轻生,享寿83岁。高鸣本名刘明哲,与前妻育有2子,再婚后育有2女,在多部电视剧、电影中都能见到他的身影,早期曾出演《台湾廖添丁》、《西螺七剑》、《保镖》等,近年则在乡土剧《真情满天下》、《家和万事兴》中演出,为年轻观众所知,另外2012年他在电影《阵头》中饰演“阿禅师”。
1939年2月2日出生,本名葛金城,父親是知名演員葛香亭。宜寧中學肄業後,曾經當過電影放映師,1963年參與《山歌姻緣》與《養鴉人家》等電影拍攝工作,開啟其演員生涯。他身材肥胖,從影二十多年,大都飾演甘草角色,他詼諧逗趣的形象深植影迷心中。  1980年代之後轉往電視台發展,曾經主持「今宵今宵」等綜藝節目,常常在節目中演出短劇,並成為華視基本演員。享有愛國藝人之稱的葛小寶,不僅熱心參與勞軍、宣慰僑胞活動,且積極加入榮民之家及老人愛心服務。息影後與妻小移居加拿大,2000年7月30日因腎臟腺癌病逝於台北榮民總醫院,享年62歲。
李端是一名演员,主要作品有《红楼梦》。
丁佩(英语:Betty Ting,(1947年2月19日-),原名唐美丽,籍贯北京,1970年代台湾电影演员。  1973年7月20日,一代功夫巨星李小龙离奇猝死在她的寓所内,终年32岁,由此丁佩声名大噪,同时显然也承受了极大的人言可畏,此乃丁佩最为人熟知之事。  丁佩祖籍北京,舅爷是张学良,外公是军阀时代的北平警察局局长,父系则三代都是医生。  1967年加盟邵氏公司,她所主演的多为美艳角色,代表作有《应召女郎》、《一代巨星》、《双星报喜》等。  丁佩最为人所知的是1973年7月20日一代功夫巨星李小龙晚间暴毙在她的寓所内,造成众多矛头都指向丁佩,使她受到极大的精神压力及困扰。而丁佩亦与邵氏合作拍摄电影《李小龙与我》,进行现身说法。  她1976年与香港电影出品人向华强结婚,育有一女,1980年离婚。  1980年代初脱离影圈后,笃信佛教,行为十分低调。
小学就读于东一路小学  初中就读于张店二中  高中就读于淄博第十七中学  后考入上海戏剧学院  09年胶片电影《80\'后》女二号 饰演闻嘉 导演:李芳芳  此影片入围第二十二届东京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2010年6月25号全国公映  09年国家话剧院《牛虻》饰演女一号琼玛  实习大戏《原罪》饰演女一号曹继雯  毕业大戏《复活》饰演谢基尼娜  话剧《多雨的夏天》饰演二芹  《大雪地》饰演大翠  《群猴》饰演冯霞造  《湘江北去》饰演陶毅(陶斯咏)
丁強(1936年4月26日-),浙江人,台灣演員、導演、電視節目製作人及主持人。政工幹校影劇系畢業後,服務於陸軍總部陸光話劇隊。1961年獲聘為中影特約演員,演出《薇薇的週記》等片。1969年初執導筒,導演《毒火掌》[3]1970年以喜劇演員之姿活躍於螢光幕,演出《糊塗經理》時,曾因頭髮太長而接獲警方警告]。  1971年與演員李璇再婚,婚後主要從事幕後工作,擔任製作人為李璇量身打造多部影片。1976年兩人赴美定居,1980年代初期曾回臺任製作、導演,並主持《綜藝大亨》節目,但隨後又淡出演藝圈。2001年復出接演《記住、忘了》,獲得第36屆電視金鐘獎最佳單元劇男主角獎。2010年以《幸福小公園》再度提名電視金鐘獎最佳單元劇男主角獎。
张萍,原中国女子排球队国手,现已退役。她是国内少有的力量型副攻,国内联赛冠军队天津队的主要攻击点,跳发球、快攻都比较有特点,尤其是她的跳发球力量大且速度快,曾获得过全国联赛的“最佳发球奖”。雅典奥运会中国女排力挽狂澜夺得金牌,“黄金一代”成员、副攻张萍是夺冠功臣,被评为雅典奥运会女排比赛\"最佳攻手\"。2009年,张萍因伤退役,并赴香港中文大学求学,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体育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