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溅三岔口演员表

导演:范冬雨
日期:2006-01-01
热度:2

南宋末年,抗辽重臣杨门家族遭奸臣盅惑,屡受朝廷贬斥。风波楼被枢密史王钦若指使枢密御使谢金吾拆毁后,驻守三关的焦赞不满朝廷做法,私自潜回京城汴梁,一刀要了谢金吾的命。焦赞斩杀朝廷御使,按律当满门抄斩,朝廷念焦赞抗辽有功,网开一面,免其一死,削去册封,贬为庶民,发配沙门岛充军,即可起程。时值数九隆冬,白雪皑皑,滴水成冰。焦赞在两名解差的押送下,身戴特制铁枷一块,艰难地朝沙门岛一路而来。通往沙门岛的必经之路上,三岔口依稀可见。三岔口有一专营冰冻驴肉的客栈,店主人刘利华跟一驼背伙计守店待客,聊以为生。这一天,店里来了一神秘女子,不惜用自己女人的轻浮请刘利华杀一个人。因为在女人看来,那个轻取自己男人谢金吾性命的同时,分明还在炫耀“一刀过后人头犹在”的刀法。神秘女子在客栈住下不久,一年轻猎人和被押解的焦赞次第而来,此前冷清的客栈一时平添了几份生气。来至三岔口,焦赞已经被沉重的铁枷折磨得精疲力竭,憔悴不堪。进店的那一刻,焦赞发现店主人不是别人,而是先前被自己搭救的兄弟刘利华。跟戴罪在身的大哥久别重逢,刘利华好生款待,把酒叙旧,岂料焦赞受尽铁枷折磨,深感生不如死,不如让兄弟刘利华一刀了解了来得痛快。刘利华不忍看到大哥焦赞的生不如死,又无法打开只有一把钥匙的特制铁枷,遂想一刀成全了大哥。但就在手起刀落的那一刻,刘利华砍下的刀被外面一声清脆的刀响拦下。发出刀响的人,原来就是年轻的猎人、杨六郎从三关派来营救焦赞的抗辽名将任堂惠。一场误会过后,兄弟三人格外亲热。就在此时,两名解差却神秘被杀,从被杀的情形来看,杀手的功夫非同一般。至此,乔装打扮的辽人驼背终于现身。驼背是朝廷枢密史王钦若大人埋伏的高手。王钦若私通大辽,背叛朝廷,意在用焦赞做诱饵,引出杨六郎,一网打尽。驼背现身,刘利华和任堂惠非但不是对手,还双双落入驼背之手。危急关头,被驼背打发回京的神秘女子——王钦若的千斤王金枝中途返回,趁辽兵疏忽之际,用两个解差交给自己的铁枷钥匙打开铁枷。重获自由的焦赞以一当十,横扫驼背和数十辽兵。获悉其中原委的焦赞没有跟任堂惠重回三关,自戴铁枷,为赎杀人之罪而朝沙门岛孑然而去...

导演(1)
著名演员、编剧、导演,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任职于中央戏剧学院影视制作中心,现主持中央戏剧学院影视制作中“范冬雨导演工作室”。
演员(3)
吴越,女,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毕业,主要代表作品有《上海沧桑》、《中国往事》、话剧《恋爱的犀牛》等。曾在《和平年代》、《口红》等电视剧中大放异彩,吴越还因电影《菊花茶》获得2001年大学生电影节最受欢迎女演员奖。  吴越可谓出生书香门第,其父吴颐人是上海著名老艺术家。北京青年演员,曾在《和平年代》《口红》等电视剧中演出,2001年大学生电影节最受欢迎女演员奖。吴越从出道开始,她在北京比上海待得时间多,认识的人也多。吴越说她成熟比较晚,学会下小饭馆吃饭、泡吧都是来北京以后的事,可以说是“生活能力开始于北京”。  中学时代,吴越读寄宿学校,这里培养了她的独立性,老师除了功课其他管得很少,吴越称自己为“野孩子”。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考进上戏表演系,上大学的第一天晚上她就特别兴奋:以前都是晚上9点半熄灯,大学可以玩到11点半。  吴越说自己的成长从大学开始,真正独立生活。一星期回一次家,父母很相信她会自己保护自己。  大学四年,吴越从来没拍过广告,没挣过相对比较容易的零用钱。第一个走出校园接的戏就在北京,第二个还是在北京,如此众多的机遇让吴越觉得北京人更会赏识自己。即使是40集的戏,她试了一下镜就定了。吴越无疑属于很顺的演员,从来没有像一般演员被导演挑来挑去。  毕业以后,吴越分到上海人艺,也跑过龙套,她说自己受不了坐两个小时汽车到剧院排10分钟戏的工作,就辞职了。  现在,父母在上海,她哪里有戏在哪儿,其他时间一般待在北京。每次回上海,自己很安静,而到北京,感觉是到了一块沸腾的地方,有生命力,有很多高兴的事情产生,还有热情的朋友。
中国内地男演员,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电视制作系,曾出演过《神雕侠侣》、《孝庄秘史》、《太祖秘史》、《皇太子秘史》、《浣花洗剑录》、《大祠堂》、《妈祖》等多部知名影视剧。
赵亮,生于辽宁,从鲁迅美术学院毕业后,在北京电影学院继续深造,期间拍摄了《告别圆明园》(1995)、《纸飞机》(1997-2001,荣获第三届台湾国际纪录片双年展(TIDF)国际影带竞赛优等奖)、《城市场景》(2004,荣获2006年德国卡塞尔纪录和录象艺术节金钥匙奖和德国奥本豪森国际短片电影节评审团大奖)、《在江边》(2004-2005)等多部纪录片。他同时也是一位出色的活动影像艺术家和摄影艺术家。2007年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开幕后,出任活动影像工作室总监。《罪与罚》由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出品,于2007年9月在国内首映,作品《罪与罚》2007年在法国南特三大洲国际电影节上获最高奖“金气球奖”。  作品《上访》09年戛纳电影节特别展映单元,赵亮自1996年开始拍摄这部纪录片,因对上访人的状态感兴趣而拍摄,其后坚持了12年,直到北京奥运会后完成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