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碑演员表

导演:高衡
日期:1964-01-01
热度:5

根据越剧《杨立贝》改编。 1930年,浙江西部某山区的贫苦农民林有山。不堪忍受地主的剥削与压迫,全家迁到乱石坡。他含辛茹苦,垦荒三年,开辟了一小块无主地,并向官府交纳了税,领了地契。   林有山满以为有了这块地,全家人便可赖以生存,不料招来了家破人亡的横祸。   恶霸地主吴展成的儿子吴天豹,看到林有山开垦的荒地已成熟地,意欲强行霸占。当林有山的妻子与他论理时,吴天豹竟然砸坏林家的饭锅,气势汹汹地离去。   狡猾的吴展成见林有山和众乡亲同到他家评理,因怕众怒难犯,假装叫管家赔一口新锅,将林有山和众乡亲哄骗回去,随后又指使吴天豹带领爪牙,撕毁地契,烧死青苗,并将林有山的婴儿摔死。 林有山悲痛万分,抱尸到国民党伪政府衙门告状,而伪司法科长范季洪却公然包庇吴天豹,反将林有山打下冤狱。   林有山的妻子忍无可忍,又告到了伪浙江省法院。负责审理此案的吴推事玩弄花招,表面释放林有山,假意传讯吴天豹,实际上是把林有山作为自己升官发财的阶梯。   林有山回家后,见到房子被烧,妻子被杀害,儿子志刚也被逼逃亡。他

导演(1)
演员(15)
1934年入艺华影业公司,出演经典影片《马路天使》。从影同时,他亦参加舞台剧演出。1946年至北平,任中电三厂演员,出演《追》等多部影片。1949年,在昆仑影业公司出演经典影片《乌鸦与麻雀》。建国后,先后在国泰,文华,大同等影片公司出演《人民的巨掌》等。1952年,任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代表作品有《祝福》。
上官云珠,中国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1941年因参加《玫瑰飘零》一片的拍摄走上银幕,并参演《国色天香》、《黑衣盗》等片。抗战期间主要从事舞台表演,曾在《雷雨》、《文天祥》等多部话剧中饰演重要角色。40年代先后在“崑仑”、“文华”、“清华”等影片公司参加拍摄和主演了《一江春水向东流》、《太太万岁》、《丽人行》、《希望在人间》、《乌鸦与麻雀》等重要影片,并成为当红影星之一,并因《乌鸦与麻雀》一片获得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影片创作个人一等奖。解放后在上海电影制片厂任演员,参演了《南岛风云》、《枯木逢春》、《早春二月》、《舞台姐妹》等10余部影片,还主演了《红旗歌》、《北京人》等多部话剧,是当时不可多得的演技派演员。后因在“文革”中遭到迫害,跳楼自杀。
郑嘉森,男,演员、导演,曾经拍摄过的电影《画魂》《魔窟生死恋》《播种幸福的人》《南昌起义》等。
李保罗(1911.4.3-1997) 原籍河北深县,生于天津,1924年毕业于天津西开中学。1929年毕业于天津法汉专科学校。曾主持“鹦鹉剧团”、“天津职业剧社”、“天津工商学院话剧团”、“大亚剧团”,任导演、演员。1948年后在上海“中电”二厂、昆仑影业公司、国泰影业公司、大同电影公司任演员。1952年任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他从影四十年拍摄了五十多部影片,表演朴实自然,是一位很有艺术修养、精于表演艺术的演员。
梁明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并留校任教。1990年赴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攻读电影制作高级硕士学位(MFA)。在美曾创办华夏电视台任台长、总编导。1997年回国从事创作。1999年调到北京广播学院任教。作为摄影师曾拍摄电影路、远古猎歌、黑眼睛、女帅男兵、棒球少年背水一战、两个人的芭蕾、荷香等;作为导演拍摄过电影黑楼孤魂、假期,电视连续剧城市边缘人、热血痴心、生活的一课等。现主要从事影视创作的教学与研究,同时作为摄影师和导演参...
韩非,中国电影男演员。本名韩幼止,原籍浙江宁波,生于北京,1932年随父迁居上海。1939年上海青年会中学毕业后入中法剧团,后相继在上海剧艺社、苦干剧团当演员。在舞台剧《家》中饰演觉慧而知名,后又演出《大明英烈传》、《雷雨》、《文天祥》、《茶花女》等数十个剧目。  1941年步入影坛,主演影片《夜深沉》。抗日战争胜利后,在文华、中电等电影公司演出《终身大事》、《太太万岁》、《艳阳天》等影片。1949年赴香港,在长城、龙马等影片公司摄制的《误佳期》中扮演专为别人婚丧嫁娶吹喇叭、自己却娶不上老婆的乐手;在《一板之隔》中扮演洋行小职员,与邻居常因一板之隔相互干扰而闹矛盾,在冲突中产生许多笑料;在《中秋月》中扮演一个贫穷的小职员,经济面临重重困境,却为了饭碗和面子,要在中秋节筹措点钱给上司和亲戚送礼。这三部影片,均为韩非的喜剧电影代表作,被誉为\"世界喜剧电影的精品\"。韩非也因主演《一板之隔》,1957年于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影片评奖中获个人荣誉奖。  1952年韩非回到上海,任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在《斩断魔爪》、《小康人家》、《林则徐》、《聂耳》、《香飘万里》、《子夜》等影片中扮演特务、地主、贪官、工人、教师等各种类型的人物。尤其是因他成功地主演了《幸福》、《乔老爷上轿》、《女理发师》、《锦上添花》、《魔术师奇遇》5部喜剧影片,而被人们赞誉为“喜剧大师”。  韩非患有严重的风湿病,风湿长年影响着他心脏的健康。1985年1月4日韩非因心脏病在上海病逝,享年66岁。
原名陈致通,上海人。中国著名表演艺术家,上影集团著名演员。陈述以《渡江侦察记》扮演敌情报处处长这一角色而扬名影坛,他的表演不仅生动的揭示了这些人物阴险狡诈,凶狠毒辣的反动本质,而且表演得真实可信,此外,他还尝试喜剧表演,在《球迷》、《老兵新传》中都有诙谐幽默的表演。 ...
顾也鲁(1916年9月1日—2009年12月23日),原名顾念椿,出生于江苏省常熟市吕舍镇,中国内地演员。1934年,在吼声剧社排演独幕话剧《压迫》,这是他第一次登上舞台。1938年,参演个人首部电影《情天血泪》。1943年,在爱情电影《渔家女》中饰演学生崔时俊。1950年,主演剧情电影《小二黑结婚》。1956年,出演古装剧情电影《李时珍》。1961年,出演谍战电影《51号兵站》。1964年,出演剧情电影《血碑》。1975年,主演剧情电影《难忘的战斗》。1981年,在剧情电影《子夜》中饰演银行总经理杜竹斋。1989年,出版回忆录《艺海沧桑五十年》。1993年,主演儿童剧《欢乐家庭》。1996年,由其创作的回忆录《影坛艺友悲欢录》出版。2003年,出版回忆录《上海滩从影记》。2005年6月,顾也鲁被上海影评人协会评选为上海16名优秀电影人之一;同年12月,国家广电总局授予顾也鲁“优秀电影艺术家”称号。2009年12月23日凌晨四时三十分,顾也鲁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龙华医院逝世,享年93岁。
于飞(1922,2,4—-1998,2,2)原名俞其昌,原籍广东南海,出生于天津。1942年毕业于上海格致中学。曾先后任上海艺光剧团、联谊剧团、苦干剧团演员。演出过《福尔摩斯》、《文天祥》、《日出》、《原野》、《蜕变》等话剧。1951年任上海人民艺术剧院培养学馆助教。同年在文华影片公司拍摄影片《光辉灿烂》,饰演金神父,从此开始电影艺术生涯。1952年入上海电影制片厂任演员。先后在《斩断魔爪》、《天罗地网》、《地下航线》、《红色娘子军》、《燎原》、《红日》、《东港谍影》、《斗鲨》、《傲蕾·一兰》、《蓝色档案》等影片中,轮番以外国主教、神甫、特务、敌军官的面目出现,用神情毕肖、栩栩如生的演技刻画了一系列“人各有貌”的坏蛋,成了饮誉影坛的“最坏的坏人”之一。他在上影演员剧团参加演出过《新局长到来之前》、《南海长城》等话剧。还曾拍摄过《上海屋檐下》、《传奇夫人》等电视剧。1979年根据美国卡森·柯霍原著《彩色和黑白电影、电视的化装技艺》一书翻译出版《化装技术》。他是上影厂里著名的反派演员,与陈述、程之、董霖并称“上影四大坏蛋”。他多才多艺,相声、京剧样样精通。(http://blog.sina.com.cn/s/blog_9862f0550101qvwy.html)
方伯(1920,5,7---1980,7)原名柏方伯,安徽寿县人。1928年至1932年就读于南京棉花巷小学,1932年7月入蚌埠市私立江淮中学(今蚌埠二中)就读。1938年考入重庆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同年底随校迁至四川江安。在校期间,曾演出过《哈姆雷特》、《正在想》等话剧。1942年从剧专毕业后,先后在中央青年剧社、中电剧团等话剧团体任演员,演出过《以身作则》、《清宫外史》等话剧。抗战胜利后到上海,入“中电”二厂任演员,拍摄过《还乡日记》、《乘龙快婿》、《出卖影子的人》、《人尽可夫》、《舐犊情深》、《子孙万代》、《喜迎春》、《夜来风雨声》、《三毛流浪记》等影片。在战后上海影坛上,与殷秀岑、关宏达齐名的胖子影星。1949年11月加入上海电影制片厂任演员。拍摄过《大地重光》、《上饶集中营》、《山间铃响马帮来》、《铁窗烈火》、《红日》、《满意不满意》、《小字辈》等影片。还曾为译制片《作曲家莫索尔斯基未婚妻》、《远离莫斯科的地方》、《黎明前的战斗》、《乌克兰诗人舍甫琴科》、《奇婚记》、《一寸土》等配音。在上影演员剧团,曾先后担任《雷雨》、《日出》、《第十二夜》等话剧的舞台监督,还担任话剧《家庭问题》的副导演。他留给我们最后的银幕形象,是1980年上影摄制的《巴山夜雨》中那位和蔼可亲的胖大厨。1980年7月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60岁。
韩涛(1916—-1968,11,14)原名韩锦章,四川成都人。中学期间,就喜爱京剧,曾是成都“阳春社”的知名票友。中学毕业后,考入苏州美术专科学校。抗战爆发后,回到成都,他和吴雪、戴碧湘等人组织成立四川旅外剧人抗敌演剧队,参加演出过《雷雨》(饰鲁大海、周朴园)、《前夜》(饰白次山)、《塞上风云》(饰郎桑)、《渡黄河》、《飞将军》、《民族万岁》、《九·一八血泪》、《群魔乱舞》、《芦沟晓月》、《铁蹄下的歌女》等话剧及京剧《四郎探母》。1939年入重庆中国电影制片厂任演员。1940年参加拍摄了影片《塞上风云》,并在中国万岁剧团演出过《国贼汪精卫》、《雾重庆》、《大雷雨》、《两面人》、《蜕变》等话剧。1946年在上海“中电”二厂拍摄了影片《忠义之家》。同年到北平,任“中电”三厂演员。先后拍摄过《圣城记》、《白山黑水血溅红》、《追》、《郎才女貌》、《甦凤记》等影片。1948年入上海大同电影企业公司任演员。拍摄过《欢天喜地》、《哑妻》、《几番风雨》、《望穿秋水》等影片。上海解放初期,参加过话剧《怒吼的中国》的演出。1950年到北京,任中国青年艺术剧院演员。演出过话剧《钦差大臣》。1954年调上海电影制片厂任演员。先后拍摄过《宋景诗》、《李时珍》、《家》、《不夜城》、《羊城暗哨》、《老兵新传》、《聂耳》、《林家铺子》、《桃花扇》等影片。还在上影演员剧团参加演出过《两兄弟》(饰丁有财)、《南海长城》(饰何从)、《家》(饰高克明)等话剧。曾为《奇婚记》、《水堤》、《战斗的乡村》、《伊万雷帝》、《华沙首次演出》等译制片配音。提起他,大多数影迷会觉得陌生。名字陌生,形象应该不至于太陌生。我说两个,一个是《李时珍》里的包乡绅,一个是《羊城暗哨》里的陈医生。想起来了吧,哪部戏里,他都是攒眉苦脸的样子,很少见他开心的笑上一次。论演技,那是一点都不含糊,可以称作“硬里子”了。在《羊城暗哨》中饰演的陈医生,准确而又细致地体现了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陈医生思想转变的过程,也富有层次,令人信服。这一人物的设置与准确处理,有助于丰富这部惊险片的文化内涵。1964年在谢晋导演的《舞台姐妹》中扮演一位法官。龙套角色,演员表上名都没有。《舞台姐妹》后,他再也没有在银幕上出现过。这样一位优秀表演艺术家,文革中遭受迫害,英年早逝。
高笑鸥,男,天津人,中国话剧及电影演员。1930年代中期开始演艺生涯,在华北喇叭剧团演话剧。1938年李保罗牵头,与周楚、高笑鸥、谢添等人共同创建天津职业剧团,该剧团存在时间不长。大约在1939年底到1940年初,高笑鸥到上海,先后参加上海苦干剧团、艺光剧团。演出过《天罗地网》、《吝啬人》、《雷雨》、《归魂记》、《正在想》、《结婚十字街》、《捉鬼传》、《茶花女》、《蜕变》、《大马戏团》、《秋海棠》、《梁上君子》、《金小玉》、《夜店》、《复活》等话剧。同时还唱京剧、昆曲,说相声。后又进入文华影业公司,并在国泰、中电等影业公司参加演出,主要电影作品有《深闺疑云》、《假凤虚凰》、《太太万岁》、《夜店》、《我这一辈子》、《江南春晓》、《江村游侠传》、《妇女春秋》、《碧血千秋》、《神出鬼没》、《生命交响曲》、《仇深似海》、《粉墨筝琶》、《只不过是爱情》、《关连长》等20多部。解放后,高笑鸥进入上海电影制片厂。1964年拍了《家庭问题》(饰王主任)、《血碑》(饰书记官)后,再未上过银幕。1971年在天津病逝,享年57岁。  1944年高笑鸥与同为天津人且同为演员的王敏结婚,第二年生儿子高沛绛。
于冲,男,1955年4月生,山东胶州人,1973年1月参加工作,197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学历。现任政协山东省委员会提案委员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