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女演员表

导演:胡金铨
日期:1969-01-01
热度:5

剧情简介:原著:蒲松龄 这部改编自《聊斋》的中国武侠电影扛鼎之作以其跌宕起伏的情节、冷静悬疑的气氛、熟练精准的技巧和渗透其中的禅思哲理而受到了如潮好评,一举夺得了当年戛纳电影节技术大奖,将中国武侠电影在世界范围内推向了顶峰。本片在1975年的戛纳电影节上夺得最高综合技术奖,为华语电影写下了里程碑式的一页。其他介绍:武侠大师胡金铨1973年,伟大的弗朗西斯·科波拉拍出了美国电影的传世宝《教父》,从此为世界上所有的黑帮类型片套上了紧箍咒,所有的打家劫舍、暗杀谈判都笼罩在科里昂家族的“玫瑰血腥”之下,影片穷尽了所有黑帮的计谋和套路,写尽了黑帮大佬的尊严、家庭和荣耀,因此,我们看后来的所有黑帮片,都会看到一个科波拉式帝国的重写。当然,相比人们对《教父》的肯定,世界对中国武侠电影的认识显得后知后觉,但胡金铨的武侠片很明显是《教父》现象在东方的重演,随着几个武侠电影风行的潮起潮落,人们便发现,其后的武侠电影,只是不同包装下胡金铨武侠片的旧瓶新酒而已,或者我们可以说,只有一部武侠片重构胡金铨的江湖,才有侠义干云的味道,只有在胡金铨的江湖中,才有真正玉树临风的侠客。胡金铨的电影世界绝不只是个拳脚刀剑电影那么简单,它和约翰·福特的狂野西部和黑泽明的武士江湖一样,有着其独特的美学考究。在胡氏武侠出现之前,中国的武侠电影从没与国粹如此的接近,他是首批能将中国传统戏曲的元素完美融入到类型电影中的作者,以此赋予了一向不受知识分子青睐的武侠电影悠长古老的文化特质,而在电影技法上,胡金铨以准确的节奏,巧妙的剪辑,考究的戏曲人物步伐与亮相,传统的胡琴和动人心弦的鼓点,成就个人最具风格的电影特质,素雅淡薄,但苍劲奇伟,表现的是一种细致而挥洒自如的电影专业风格,而也不同于所谓的学院流派,却又足可成为任何电影院校的教材,例如最令人津津乐道的《侠女》竹林歼敌一段,就被许多影评人作为解读电影剪辑技巧的典范,香港的著名影评人黄爱玲称之为“胡金铨以人物的血肉之躯在空间疾笔狂书,想象力之丰富与技巧之高超,令人目瞪口呆”,大卫·博德维尔则称这一段落,“如果爱森斯坦和黑泽明看到,相信也会羡慕不已”,这样的评价,显然不是一般的武侠电影所能达到的。另外,胡金铨的武侠多是从历史传奇入手,由浅而深,由小见大,最后超凡入圣,讲求禅意,达到神妙的意象,这也是国外影评人对他推崇的原因。胡金铨的电影有着自己的一套美学规则,比如对空间的的处理,他的故事冲突地点多选在边疆客栈和禅林寺院,借此体现一种既有自我流放又有正邪对决的政治废墟,或者成为考验人性沉沦与救赎的圣灵之地,在这样的地点背景下所架构出他个人的世界,既能表现出他的对侠客忠良的演绎,又能承载寄托民族和国家的想象与思考,而另一方面,对于影片的人物,他则以黑白分明的戏剧脸谱化来进行创作,无论正派反派,都忠奸分明,不见真正的血肉,只是一种概

导演(1)
胡金铨(1932年4月29日—1997年1月14日),中国香港导演、编剧、监制。1958年,进邵氏公司当演员、编剧和助理导演。1962年,与李翰祥合导《梁山伯与祝英台》。1964年,独立执导《大地儿女》,此后执导了《大醉侠》、《龙门客栈》等新派武侠片。1975年,执导的武侠电影《侠女》获得了第2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高技术奖。1992年,拍摄电影《画皮之阴阳法王》。1997年1月14日,胡金铨于中国台湾去世,享年65岁。
演员(31)
原名王景春,回族,1940年生于北平。1949年随父母一同移居台湾,并毕业于台湾基督书院外文系。1966年加入联邦影业公司任演员,最初进入了演员武功特别训练班接受培训,在4个月的特别训练后成为武打演员。1967年出演胡金铨执导的《龙门客栈》(Dragon Inn)中的曹少钦,并凭借其在片中出色的演技与娴熟的武打技巧而被观众所熟知。1971年加入嘉禾影业公司,陆续参加拍摄了多部胡金铨的名作如《侠女》等,成为当时活跃于港台的武打明星。1973和1975年主...
陈会毅,在洪家班里任武术设计(如胡金铨的《侠女》、成龙《龙的心》),又在多部洪家班参与的功夫灵幻片中出任配角,到了90年代执筒拍了多部电影,多为灵幻片为主题,光与英叔合作的影片就有三部,最近他又干回了老本行,与元彬一起担任了电视剧版《七剑下天山》的动作指导。
乔宏(1927年3月16日-1999年4月14日),香港著名资深演员,曾获得1996年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  乔宏于1927年出生于上海,祖籍山西临汾,其父乔义生(1883-1956)为国民党元老,按冯自由所著《革命逸史》载,曾参与潮州黄冈起义,后曾任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并在国民政府财政部工作。乔宏年青时代曾在上海的一家美国学校读书,由于熟悉英语,他曾于韩战时出任翻译。  乔宏早于1949年已在台湾参演由张彻所执导的《阿里山风云》,但未正式入行。至1956年在东京得到女星白光邀请,拍摄《鲜牡丹》一片成名后,才正式从影。1960年代,乔宏已是独当一面的影星,因其俊朗外表及健硕身型而被称为“雄狮”和“铁公子”。  整个电影生涯乔宏一共参演超过60部电影,多数是60年代作品。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西太后与珍妃》、《董夫人》和《侠女》等等;《港澳渡轮》是外国投资拍摄;李小龙作品《龙争虎斗》和《死亡游戏》他也有份参演。早期他多饰演国语片中的硬汉小生,后期则以多变的形象演出。1984年更曾在史蒂芬史匹柏执导的《魔宫传奇》中,饰演上海大亨一角。1970年代乔宏曾在电视台演出剧集,参与过丽的电视剧集《人在江湖》、《骤雨中的阳光》,无线电视剧集《老虎甩须》、《第三类房客》之演出。  乔宏一生曾遭遇过不少意外。早在抗战时在重庆就遇上过翻船,全船乘客跌入江里,只有他与一位游泳好手生还。1951年他遇上车祸折断手骨、髀骨。1977年他驾驶小型飞机时失事,撞向山边爆炸,幸及时逃生只伤及毛发。到1990年后他更曾三度遇上心脏病,其中1995年驾车第三次心脏病发,接受生死一隔的手术后,再一次走过死荫的幽谷,很快就康复。  自1990年代起乔宏作品产量已有所减少,但仍有代表作,包括1996年与萧芳芳主演的《女人四十》,和与周星驰合演的《97家有喜事》。1996年乔宏凭《女人四十》,获得该年香港电影金像奖和香港电影金紫荆奖最佳男主角奖项。  最后遗作是福音电影《天使之城》。  1999年4月15日晚上10时30分于美国西雅图驾车回家途中,第四度心脏病发,享年72岁。
成龙的父母亲最初在法国领事馆工作,父亲是厨师,也是京剧票友。成龙小时候很喜欢打架,跟那些反对各个外国小孩子打。因为他住在山顶领事馆区,几乎附近的尽是法国人,美国人,这种情况一直到他小学一年级,由于常打架,闹事,所以无法升级。成龙除了喜欢打架之外,还喜欢看武侠片。那时候飞过海 ,武侠片大行其道,曹达华,于素秋是当时最红的明星,成龙崇拜他们,一心想上山学艺。一天,他的父亲带着成龙来到尖沙咀的美丽都大厦,拜访京剧武生于占元师傅,他正是成龙崇拜警察故事的武侠女星于素秋的父亲,成龙看到这边的学生在旁勤奋的练功,觉得非常羡慕。便要求父亲让他在这练武。于是,成龙便成为这的一员,与洪金宝(元龙)﹑元奎 、元华 、成龙(元楼)、元彬 、元德 、元彪 为七小福。于占元师傅的教育方式基本上是老戏行规矩的严厉与苦练。管束孩子做事,练功的方式就打、罚。不到四天,成龙就后悔了。最初的那段日子,成龙常常在晚上暗自哭泣。父亲在把他送进学院之后,就飞去澳洲美大使馆了。  1962年在《大小黄天霸》中首登银幕,后又参加《梁山伯与祝英台》、《秦香莲》等影片的拍摄。1971年满师后始任龙虎武师和特技演员。1972 年入大地电影公司。1973年改名陈元龙,出演《女警察》(1973)并任武术指导;同年还主演《广东小老虎》。后一度离港赴澳发展。  1976年,罗维游说他重返影坛,并改名成龙,主演《新精武门》、《少林木人巷》、《剑花烟雨江南》、《拳精》、《蛇鹤八步》等,但未能引起注意。1978年思远公司邀他主演《蛇形刁手》和《醉拳》,与导演袁和平找对谐趣功夫戏路,一举成名,此后平步青云。1979年编导演《笑拳怪招》,成绩不俗。  1980年转入嘉禾公司,编导演《师弟出马》。后曾往好莱坞拍摄《杀手壕》、《炮弹飞车》等,不大理想。折返香港后编导演《龙少爷》(1982),再度掀起热潮。后陆续编导演《A计划》(1983)、《警察故事》(1985)、《龙兄虎弟》、《A计划续集》(1987)、《警察故事续集》(1988)、《奇迹》(1989)、《火烧岛》(1990)、《飞鹰计划》(1991)等,皆票房大热。他陆续主演的影片有师兄洪金宝导演的“福星”系列、《快餐车》(1984)、《龙的心》(1985)、《飞龙猛将》等,以及《警察故事III超级警察》、《双龙会》(1992)、《城市猎人》、《重案组》(1993)、《醉拳2》(1994)、《红番区》、《霹雳火》(1995)、《警察故事四之简单任务》(1996)、《一个好人》(1997)、《我是谁》(1998)等。  1998年后曾往好莱坞拍摄了《尖峰时刻》两集、《上海正午》两集,终获好莱坞肯定,成为继李小龙之后扬名西方的华人功夫巨星。近年作品有《飞龙再生》(2003,陈嘉上)、《环游地球八十天》(2004)、《新警察故事》(2004)、《神话》(2005)等。《宝贝计划》(2006)。成龙执导的《警察故事》曾获第五届金像奖最佳影片奖,并以《红番区》、《我是谁》分别获第15、18届金像奖最佳动作指导奖;他个人并因主演《超级警察》、《重案组》两度荣获金马奖影帝,2005年获金像奖专业精神奖。2008年,成龙与李连杰携手,主演好莱坞影片《功夫之王》,影片口碑平平,但“双J合作”令无数影迷兴奋。2009年,成龙又与香港导演尔冬升合作《新宿事件》,影片充满血腥暴力与真实震撼,令人惊艳,于导演和主演成龙来说都是一大里程碑式的作品。接下来大哥还将主演好莱坞影片《邻家特工》,是他拿手的功夫喜剧片。  由成龙带领的成家班战功彪炳,曾荣获第4、5、7、8、9、14、21届金像奖最佳动作指导奖,以及金马奖第31、32、34届金马奖最佳动作指导奖。
洪金宝于香港出生,十岁时便拜入于占元门下学习京剧,是七小福中的大师兄,艺名为“元龙”。洪金宝早于十二岁时已开始涉足电影,当时是以艺名“朱元龙”之名义当童星,出演的电影有《爱的教育》、《大小黄天霸》、《岳飞出世》等等。  洪金宝早于18岁时已出任龙虎武师。1971年他加入嘉禾,第一部任龙虎武师的是《夺命双剑》,曾获台湾第一届金龙奖最佳武术指导奖。而由他设计动作场面的影片包括《迎春阁之风波》(1973)、《忠烈图》(1975)、《鬼马双星》(1974)、《半斤八两》(1976)、《臭头小子》Filthy Guy (1978)饰演朱元璋等等。1977年洪金宝开始当主角,第一部是《三德和尚于舂米六》(此片也是他导演的第一部影片),其后亦导演了《肥龙过江》(1978)、《赞先生与找钱华》(1978)、《杂家小子》(1979)等片。1982年,他因主演《提防小手》,荣获第二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  洪金宝是位多才多艺的动作巨星,由演员到导演以至电影出品人都担任过。八十年代洪金宝先后开设多家电影公司,拍摄了大量的动作喜剧,如《老虎田鸡》、《搏命单刀夺命枪》、《鬼打鬼》、《双龙出海》等等。除此以外他也推出了喜剧,如《福星高照》等“福星系列”。这些电影不少都属卖座的一类,动辄收逾千万票房,因之使动作片、喜剧成为香港电影最成功、最受欢迎的片种。1989年,因在电影《七小福》饰演其家师于占元,荣获第三十三届亚太影展最佳男主角奖。  1990年代中期港产片不景气,洪金宝开始减产,到美国演出当地电视片集《过江龙》(Martial Law)。其后到中国大陆出演多部连续剧。至近年才回到香港重投电影业,代表作有《杀破狼》。
林正英小时候家境一般,父母帮人包伙食为生,有六兄弟姊妹,林正英排行第三,与其兄姐一样,他曾在信义会小学就读两年,但其后辍学,之后在1963年至1964年,他加入了香港一个京剧团,并拜粉菊花及于占元为师,并与七小福的成员成龙及洪金宝等人一同受训。他在香港信义会小学读至二年级便被父亲送进春秋戏剧学校,拜粉菊花为师 ,林正英在该校学艺五年,和尊龙、惠天赐、孟海、董玮为同门师兄弟,林正英受训半年后即投入演出,第一个剧目叫《白沙滩》,但他的京剧...
台湾艺人。出生于大陆,当过小学教员。后响应国民政府“十万青年十万军”的抗日号召,入青年军202师政治队,开始接触舞台剧。1949年随国民党青年军撤退迁台。1956年考入中国电影制片厂担任电影幕后,首部演出电影是中央电影公司《长风万里》。1960年代成为重要的武侠片演员。参演作品多达百余部。曾获华视最佳演员奖。1974年至香港演出李翰祥执导的清宫剧电影《倾国倾城》和《瀛台泣血》饰演太监李莲英,及战争片《英烈千秋》饰演第二次世界大战日军名将板垣征四郎,演技再受各界激赏。2005年2月19日,因淋巴癌逝世。
石隽,本名张石华,1935年生,河北文安人,台湾大学畜牧系毕业。1965年报考联邦影业公司,初入影坛第一部电影就担任男主角,演出胡金铨导演的《龙门客栈》(1967),从此一炮而红成为武侠片一颗新星。接着主演《侠女》(1970)一片,以后便成为胡金铨固定班底。之后陆续主演不少武侠片,均以冷峻理智的外表见长。1978年再度追随胡金铨赴南韩,演出《空山灵雨》、《山中传奇》。1982年终以《大轮回》获第二十八届亚太影展最佳男主角奖。石隽在电影中大多扮演沉稳且性格独特的角色,除胡金铨导演的电影外,均慎选剧本,因而作品不多。目前担任台北市电影电视演艺业职业工会(前演员工会)理事,偶而亦参与电视剧演出外,现任“胡金铨导演文化艺术基金会”执行长。2003年参与演出蔡明亮新作短片《不散》的拍摄。
徐枫原籍江苏宝应,1950年出生于台北。在就读于育达商职二年级时,便考入了联邦电影公司,当年她才16岁。她的银幕处女作是与上官灵凤、苗天等人主演的,胡金铨执导的《龙门客栈》,上官灵凤凭借该片获得了上一届的金马影后称号,而初出茅庐的徐枫也凭借这部处女作赢得瞩目,开始了其星光闪闪银幕生涯。  在上官灵凤一样,最初的徐枫也是以拍摄古装武侠片为主,曾在多部古装武侠片中担任女主角。她主演的这类影片较著名的有《侠女》、《黑道行》等。凭借在《侠女》中的出色表演,她曾当选第九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有希望女星。1976年,徐枫达到自己个人演艺生涯的第一个高峰,凭借在《刺客》一片中的出色表演,她获得了当年的第十三届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之后她又接连主演了《八百壮士》、《血连环》、《侠士、镖客、杀手》等一系列影片。  在1979年,她和归亚蕾等人主演了陈耀圻执导的历史题材的传奇影片《源》。据说该片的完整版本长达3小时30分,但发行时却删剪为2小时10分,因此似的本片显得有不少场面交代不清,但尽管如此徐枫饰演的主人翁吴霖芳却为她赢得了一片喝彩声,该片又为她赢得第十七届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除了几度扬威金马奖之外,徐枫1974年主演的《大摩天岭》一片还为她赢得了第二十二届亚太影展金皇冠盾牌奖。演艺事业达到顶峰的徐枫,在再次摘得金马影后之后,在银幕上继续自己的辉煌事业。
韩英杰(1927年-1991年10月15日),是京剧名武生于占元的女婿、女艺员于素秋姊于素春夫和麦炳荣姻亲,出生于上海市,祖籍中国上海。  韩英杰在3岁时开始移居北京,在9岁至18岁期间,加入了北京话剧团学艺。  到了1946年,19岁的他开始移居上海进行电影业的特技人生涯。数年后,他移师香港和新加坡发展,进行武术及特技展览等临时演员工作。在60年代,他回港加入邵氏兄弟(0080.HK年)工作,演出无数特技人、特技展品和电影制作等。同时他能够创造更大演出和相约导演胡金铨机会。在1966年,他离开邵氏转移台湾发展,直至1970年,当时韩英杰回流香港发展,他们成为武术指导。  1970年,韩英杰正式加入嘉禾娱乐(1132.HK年)演出不少对手戏,最普通是专演反派角色,像1971年由亿万导演罗维拍摄的《唐山大兄》、《精武门》、《冷面虎》等不少角色,他在短时间成为香港著名电影演员和导演之一,到了1991年因患上末期癌症,病情急转直下,不幸逝世,享年64岁。
田鹏 是台湾著名电影人,七十年代在台湾武侠电影史上的位置,可比肩香港的狄龙。而他不仅是偶像派红星,同时也是很优秀的导演,导演的电影如《碧血洗银枪》、《黑狱大逃亡》等都颇具水准。可惜他息影甚早,现在只留在少数观众的记忆中。1945年生,青岛市人,在台湾长大。1966年考入联邦公司,初期多半饰演小角色,主演的第一部电影为1969年的《一代剑王》。随後参加电视连续剧演出,以《包青天》一剧一夕成名,受电影界争相邀请,因而奠定武侠红星的地位。...
张冰玉,本名张团珍,又名张平。1926年6月20日出生于台湾,女演员。1962年主演台视推出的第一部国语电视剧《欢乐家园》,也因此被誉为“台湾第一位电视剧女演员”。1969年以《小镇春回》夺得第七届金马奖最佳女配角和第15届亚洲影展最佳女配角。1994年出演《倚天屠龙记》中的灭绝师太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2014年10月25日,获第49届台湾金钟奖“特别贡献奖”。2014年12月4日,张冰玉病逝,享年88岁。
薛汉,男,资深电影演员, 出演过150余部电影。也出演若干电视剧。
曹健,本名曹治藩,1922年9月8日出生于北京。因在家中排行第六,影视圈内尊称为「曹六爷」﹔在中学时期就对戏剧痴迷,升入高中後,便与校友同组话剧社, 1942年,加入「影星话剧团」成为职业演员,在「大明英烈传」中饰演刘伯温一角,更坚定了日後以演员作为终生职业之决心。1944年抗战胜利,遂投身军旅,加入青年军二○八师为上尉队员,1948年在军中结识钱璐女士,一见如故,情投意合。1949年初部队驻守宁波,因昔日友人征召,加入装甲兵第一团火年剧队,并随军来台﹔28岁时为军中康乐队队员,演出「郑成功」一剧受到总队长龙芳先生赏识,力邀加入总队演剧第三队。1957年主演首部电影作品《养女湖》。自台湾电视公司成立後加入成为台湾第一个电视剧演员,从此影视双栖,电影及电视作品甚多,历年来拍摄电影约170馀部。并曾兼任台北市演员工会理事及演艺中心主任委员。曹健与其妻婚後鹣鲽情深,2001年世界和平妇女会颁赠为「模范夫妻金婚奖」,是国内影剧界第一对被表扬的夫妻﹔于2002年8月10日因脑溢血辞世,享年81岁。
中国电影导演。1962年生,北京人,1989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现留校任教。  1991年与王亨里导演合拍影片《血战天狮号》,在有限的空间内充分调动摄影机,体现电影在时间,空间上的灵活性。节奏较快,画面内部动作有力。作为动作性格娱乐片质量较高。  1994年,王瑞独立执导影片《歧路英雄》,片中枪战场面较大,动作性极强。  1996年,王瑞导演影片《离婚了,就别再来找我》。
隨軍中話劇團來台,60年代開始參與電影的拍攝,後轉入小螢幕,參加電影、電視演出多年,多以憨厚耿直的小人物角色著稱。90年代之後由於健康等因素,拍片量減少。2001年,結束電影《天公金》拍攝之後不久,因病過世
杜伟和,男,职业演员,代表作品有龙行天下,江湖龙虎斗,英雄本色等。
郝履仁出身“警官学校”,毕业后曾长期居住山东省,做过山东省政府属下的实习员,为誉称“韩青天”的军阀韩复渠站过堂;后来在香港“永华片场”任警卫,进而参予拍摄电影,银幕处男作国语文艺片《黄花闺女》(1957年3月 公映);息影作粤语文艺片《死亡塔》(1981年3月 才公映),演出80多出香港及台湾省的国语及粤语电影 。晚年居住在香港新界西贡大埔仔,喜欢饮酒及写作。郝履仁在1978年4月18日(星期二)因肺肿,于九龙伊利沙伯医院病逝,享龄66岁,遗下3位女儿,由于只有一位女儿在香港,导演李翰祥负责办理后事,遗体移至世界殡仪馆;1978年4月23日(星期日)下午1时出殡;遗体在1978年4月23日(星期日)移交歌连臣角火葬场火化。 郝履仁的电视遗作是香港电台的《狮子山下》之“帮帮忙”,郝履仁饰演一位孤苦无依的退休艺人,与一群狗为伴,后来认识小乞丐(童星陈宝祥饰演),两人相依为命。1978年6月28日(星期三)晚上9时在香港佳艺电视播放。
吴明才(Ming Toi Ng),男,汉族,香港武术指导、演员、监制。代表作品有《空山灵雨》、《无悔行动》、《上海大亨杜月笙》、《山中传奇》等。
受武打明星王羽提携,为台湾早期著名武术指导,1977年死于一次酒后斗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