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水千山演员表

导演:华纯,成荫
日期:1959-01-01
热度:2

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突破了敌人防守来到大渡河渡口。但大渡河自然条件险恶,数万大军难以通过。后有敌兵追击,前有天险挡路,我军决定要排除万难夺取大渡河上游的泸定桥渡口,以保大军渡河。红军前卫营不畏艰险、顽强战斗夺下泸定桥,并铺设桥板,使红军大部队安然渡河,继续向大雪山进发。在雪山行进的过程中,天气极为恶劣,许多战士都牺牲在这里,但大雪山还是被我军征服。1935年8月,红一和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大军继续行进。在大渡河战斗中受伤的指导员李有国旧伤复发,情势危机,房东老大爷将自己仅有的一匹马送给了红军。草地行军艰苦异常,首长杀掉了马分给战士们吃,李有国用乐观向上的态度鼓励着大家,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红军终于走出草地,战士们一鼓作气打垮了前来袭击的国民党马步芳军队,随后,又迅速突破敌军重兵防守的天险腊子口。1936年12月,历经千难万险的红军终于与红十五军团在陕北胜利会师,完成了可歌可泣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导演(2)
演员(11)
黄凯(1926—1997),山东威海人,著名影视剧演员;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曾在《年青一代》、《万水千山》等多部影片中扮演主要角色,崭露头角;在电视连续剧《寻找回来的世界》中成功地扮演了老校长,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黄凯在表演艺术道路上辛苦耕耘,取得引人瞩目的成就。作为总政话剧团台柱子,他塑造一系列生动感人的形象。在影片《黄河之滨》、《邻居》、《瑰宝》中担任主要角色,显示其不凡的表演才华。  80年代后,黄凯在《开国大典》、《重庆谈判》、《毛泽东和他的儿子》、《第二次采访》、《决战之后(上下)》、《红军留下的儿子》、《中国神火》等影响深远的影视作品中成功地塑了周恩来总理的光辉照人的形象;为了周总理再生于银幕,让观众重睹伟人的风采,黄凯付出了全部心血,他平时大量收集资料,刻苦钻研,揣摩角色,真实再现了一个可信可敬的伟人形象,在广大观众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获得了广泛的好评。  黄凯是中国优秀的表演艺术家,在漫长的50年的艺术生涯中,取得非凡的成就;不幸的是:1997年2月23日,黄凯在赴美国访问过程中,因突发车祸遇难,享年71岁。
蓝马,中国老一辈话剧及电影演员,1937年毕业于国立北平艺专。他主演的话剧《雷雨》、《北京人》、《升官图》等剧目轰动上海、重庆。  1942至1945年他在中国艺术剧社上海的《一年间》、《家》、《草木皆兵》、《戏剧春秋》、《清明前后》等10余部大型话剧中担任重要角色。1947年至1949年,他先后参加《万家灯火》、《丽人行》、《希望在人间》等著名影片的拍摄。1950至1956年,曾演出《控诉》、《三八线上》、《首战平型关》、《万水千山》等剧。  蓝马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工团副团长兼话剧团团长、艺术指导,中国文联第一届委员,中国影协、中国剧协第一届理事。是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李萌,1932年生,电影演员。上海人。1950年任上影演员。1953年任北影演员。1955年任长影演员。表演代表作品有故事片《马兰花开》《党的女儿》《花园街五号》等。(http://www.cfs-cn.com/Item/849.aspx)
梁玉儒,中国话剧演员。原名梁瑜,1914年11月3日生于河北省定兴县。1946年入晋察冀军政干部学校学习。1949年11月调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工团任演员。扮演过话剧《万水千山》中的罗顺成、《幸福桥》中的老工人、《同志间》中的董尚生、《八一风暴》中的杜震山等。多年来,他遵循生活是艺术创作源泉这一基本准则,不断从生活中摄取创作素材,表演质朴真实而富于生活气息。在《万水千山》中塑造的罗顺成获第一届全国话剧观摩演出会表演二等奖,在《油海波涛》中塑造的赵坚,在全军第四届文艺会演中获表演奖。
陈惠良,男,汉族,1931年11月出生,江苏镇江人。国家一级演员。1954年7月毕业于上海中央戏剧学院华东分院表演系。同年9月分配至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话剧团任演员。历任该团演员、分队长、演员队副队长、话剧团艺委会委员。  从艺40年主要参加的舞台剧有《万水千山》(饰王连长)、《决战淮海》(饰秦大爷);电影有《万水千山》(饰王连长)、《黄河之滨》(饰刘辉);电视剧有《三国演义》(饰程普、黄承彦)、《戚继光》(饰赵文华)、《国际航班》(饰老机长)、《国际脉秋》(饰向局长)等。1978年在电影《猎字99号》中扮演侦察科长和在电视《未中断的讯号》中扮演春桃爹,先后被提名为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主角和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男配角的候选人。艺术论文有《天然去雕饰卓然自成家》(谈蓝马及其表演艺术) 、《蓝马》(电影艺术家列传)。  业余酷爱太极拳。早年在总政文工团排演场旁边积水潭小山上的汇通武术社,随社长高瑞周(李式太极拳第二代传人)学太极拳。后来成为吴氏太极拳武术家王培生的入室弟子。任北京市武术协会吴图南武术思想研究社副社长、杭州吴山国际太极拳协会顾问。为弘扬太极文化撰写的论文有《吴图南武术思想之研究》、《道不远人人自远道》、《太极拳为什么是一门难以致用的拳术》等。(http://www.114chn.com/t/131100/2013052600000003/newsi20140901000245.html)
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院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话剧团演员。1945年9月出生,天津市人。1960年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戏剧系,1965年分到总政话剧团,历任演员、演员队长、副团长、团长等职,曾在多部话剧中扮演过各类角色。
冯光辉,一级作家。1956年百花生,常州人。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现为常州《翠苑》杂志副主编。江苏省作家协会理事、江苏省企业作家协会副主席。先后在《中国作家》、《诗刊》、《诗歌报》、《绿风》诗刊、《萌芽》、《雨花》、《扬子江》诗刊、《红岩》等发表作品。有诗作入选《‘91全国诗歌报刊集萃》、《诗歌报10年精华》、《绿风诗刊百期集萃》、《江苏青年诗选》、《中国诗歌选》等各诗歌年选、台湾诗歌年选,并相继被介绍到美、法、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