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木春演员表

导演:于彦夫
日期:1961-01-01
热度:5

解放初期,党派秦培德到东北某林区担任林业局长。他一到林区就深入到山场和工棚了解情况,发现这里一片混乱,暗藏的敌人还在进行各种破坏活动,工人们的思想觉悟不高,生活很苦。秦局长感到必须密切联系群众,提高工人的思想觉悟,尽快地建立起新的生产和生活秩序。深夜,林业局副局长姜殿文和王振声到303伐木场来迎接秦培德。王振声和秦培德在延安一起工作,两位老战友在新的工作岗位上重逢格外高兴。秦局长到林场工作后,立刻把局里的三名党员都分配到林场工作,让他们发动群众建设新农场。步青云和苟长盛故意把工人的伙食搞得很坏,并让龙四海吃呕吐药呕吐,企图制造事端,煽动群众闹事,使秦培德站不住脚。姜副局长不了解情况,以为工人罗寿堂带头闹事,下令逮捕他。群众不服,步青云趁势鸣枪想扩大事态。秦局长及时赶到,判明了情况,释放了罗寿堂,并揭露了反革命分子的阴谋。这时,王振声把大批的棉衣和粮食运到了车站,秦培德立即动员工人去车站搬运。这一切,使工人们擦亮了眼睛,提高了觉悟。在党的领导和老工人的帮助下,工人们进一步发动起来了。他们积极地开展反霸斗争,清除了暗藏的阶级敌人。秦局长感到国家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大量的木材,为不损坏森林骨骼并从根本上改变工人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就必须解决红松的采伐与更新问题。为此,他进行了反复深入地调查研究。姜副局长却根据过去学者们的论断,坚持认为红松在阳光下人工更新行不通。整个林业局,从领导到工人都关心这个问题的解决。在秦局长和抗联老战士老栾头的帮助下,姜副局长也投入到这个工作中来,他亲自上山勘察。某晚,老栾头带着家属从“老五四”林场回303农场途中,突然记起在埋葬儿子的山上,抗联战士曾种过大片红松,这时杨政委也给秦培德来信提到这片人工红松林。姜副局长反复深入地比较研究,终于证明了红松是完全能够人工更新的,而且人工更新优于天然更新。这个新的发现,为我国森林事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导演(1)
电影导演,原名于景霖,辽宁安东(今丹东)人。少年时代对电影产生兴趣,1941年安东林科高中辍学后去日本九州鹿儿岛学养蚕,回国后,加入业余剧团。1942年考取满洲映画协会,任演员。抗战胜利后,投身到护厂工作中。东北电影制片厂成立后,他曾任导演助理、剧务主任、音乐组副组长、译制片导演等职。参加了新中国第一部木偶片《皇帝梦》、第一部动画片《瓮中捉鳖》的拍摄,导演了译制片《伟大的转折》、《侦查员的功勋》等影片。  1950年1月1日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在《高歌猛进》、《葡萄熟了的时候》、《沙家店粮站》中任副导演。1956年去北京电影学院导演专修班学习,毕业后任长春电影制片厂导演。独立执导的第一部影片是《夏天的故事》(1955)。尔后几十年导演了《芦笙恋歌》(1957)、《笑逐颜开》(1959)、《徐秋影案件》(1958)、《万木春》(1961)、《自有后来人》(1963)、《创业》(1974)、《最后八个人》(1980)、《勿忘我》(1982)、《十六号病房》(1983,合作)、《黄山来的姑娘》(1984)、《鸽子迷的奇遇》(合作,1986获第五届印度国际儿童电影节金章奖)、《陆军见习官》(1987)、《金钱大裂变》(1989)、《那年的冬天》(1990)等影片。其中《十六号病房》获1984年文化部优秀影片奖、第四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等两项奖。  他的影片题材广泛、结构完整,生活气息浓厚,善于用细节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1985年当选中国电影家协会第五届主席团委员,吉林分会常务理事。曾任中国电影金鸡奖评委。  于彦夫于2005年11月10日去世,享年81岁。其夫人张圆2000年8月10日去世,终年74岁。
演员(9)
梁音,1926年9月26日出生于黑龙江齐齐哈尔,长春电影制片厂电影演员,国家一级演员。1949年,第一次上银幕,在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桥》中扮演工人。1959年,在中国成立十周年献礼片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中扮演绰号“七十三行”的青年农民曹茂林,表演开始进入成熟期。1963年,在电影《冰山上的来客》中扮演杨排长,获得长影小百花奖优秀演员奖。1965年,在《三进山城》中饰演侦察英雄刘宏志;同年在《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中扮演木匠茂林。1981年,在电影《药》中饰演华老栓。2005年,在纪念中国电影诞辰100周年活动中,荣获“国家突出贡献电影艺术家”称号。2015年1月26日凌晨,梁音在北京去世,享年88岁。
浦克(1916年1月11日—2004年3月17日),出生于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县,中国内地演员,毕业于辽宁本溪县立中学。1939年,参演个人首部电影《真假姐妹》,从而开启了他的演员生涯。1942年,主演剧情电影《迎春花》。1947年,主演剧情电影《松花江上》。1950年,出演剧情电影《吕梁英雄》。1956年,在喜剧电影《新局长到来之前》中饰演新任局长张局长。1962年,在剧情电影《甲午风云》中饰演提督丁汝昌。1964年,出演战争电影《英雄儿女》。1973年,在剧情电影《艳阳天》中饰演主任马之悦。1978年,出演剧情电影《严峻的历程》。1984年,出演剧情电影《黄山来的姑娘》。1987年,由其出演的战争电影《关东大侠》上映。1991年,浦克获得第3届金凤凰奖特别荣誉奖。1993年,由其参演的武侠电影《雪国情仇》上映。2004年3月17日,浦克逝世,享年88岁。
1952年,郭振清进入影坛。他拍摄的第一部影片是《六号门》,在这部影片中,他成功地塑造了受压迫、有觉悟的搬运工胡二的形象,使他在电影界崭露头角。从此,他在创作上,如大河直泻,一发而不可止。他先后在《英雄司机》《平原游击队》《暴风雨中的雄鹰》《花好月圆》《换了人间》《羌笛颂》《我们是一代人》《万木春》《独立大队》《英雄儿女》《严峻的历程》《济南战役》《艳阳天》《排球之花》等影片中扮演了各种不同的重要角色。 ...
贺小书,中国影视女演员。1933年11月21日生于四川万县。1949年入上海育才学校学习表演。1951年入文化部电影局电影学校演员班学习。1953年毕业后入北京电影制片厂任演员。1955年入长春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任演员。相继在《国庆十点钟》、《工地青年》、《鸿雁》、《特快列车》等影片中饰演角色。同时参与演出话剧《雷雨》、《红旗谱》、《霓虹灯下的哨兵》等。还曾为《罗马十一点钟》、《苦难情侣》等译制片的主要角色配音。1975年入峨眉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任演员,后任团长。1976年后相继在《枫》、《街上流行红裙子》、《井》等影片中饰演重要角色。因在影片《被爱情遗忘的角落》中饰演农村妇女菱花,于1982年获第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配角奖。还曾在《红宝石项链》、《家乡的玫瑰》、《燕赵悲歌》等电视剧中饰演重要角色。
方化 (1925年10月17日—1994年11月7日),辽宁大连人。电影演员。1944年进入满洲映画株式会社制作部录音科作勤杂工。1945年始,先后在东北电影公司,东北剧社,大黄河歌剧团,北京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珠江电影制片厂任演员。1960年6月,出演的战争电影《铁道卫士》上映。
王春英,1932年生于黑龙江省。1948年6月,考入东北电影制片厂第三期训练班。1949年毕业后留在东北电影制片厂演员科当演员,参加新中国第一部影片《桥》的摄制,在其中饰演只有几个镜头和一句“组长:你太累了,你歇一会儿吧,我们都学会了!”台词的电炉工乙。东北电影制片厂从黑龙江迁往吉林,改为长春电影制片厂后,王春英继续当演员。曾在《船厂追踪》、《三年早知道》、《英雄司机》、《复试》、《康庄大道》、《寻爱记》、《马兰花开》、《特快列车》、《冰山上的来客》、《五朵金花》、《前哨》、《徐秋影案件》、《悬崖》、《党的女儿》、《国庆十点钟》、《达吉和她的父亲》、《艳阳天》等数十部影片中饰演配角。其中《三年早知道》中的青年农民虎子,《康庄大道》中的青年突击队长小炮,《冰山上的来客》中的边防军侦察员卡拉,《党的女儿》中的红军游击队交通员小程,《五朵金花》中的炼钢技师小杨,是他塑造的众多人物中较为成功的作品。“文革”中他遭受冲击,并受到不公正待遇。1990年代后,长春电影制片厂日渐衰落,王春英到北京开了家民族传统工艺公司,靠经营工艺品谋生。2005年2月17日逝世,享年73岁。
孙笑非(1925--1991年)原名孙克忠,黑龙江肇东人。1947年参加东北文工一团,1948年9月随团调入东北电影制片厂(长影前身)任演员。四十多年从影生涯中,在银幕上塑造了众多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大多是龙套角色,不少是“一闪而过”的镜头。
王延盛(1924,10,27—-2006,12,28)辽宁本溪人。早年先后就读于本溪彩屯小学、本溪市河沿高级小学和本溪市国民高等学校。1944年走上社会,当过马车夫、劳工、煤矿医院事务员和国民党兵。1945年10月参加八路军,任六十二团宣传队队员。不久即调任冀热辽军区十六军分区二十一旅宣传队代理队长。1946年调解放军第四十军一二0师宣传队历任副队长、队长。其间导演并演出过话剧《李闯王》和秧歌剧《血泪仇》。1950年随中国人民志愿军到朝鲜前线工作。1955年起任解放军第四十军文工团团长。其间导演过话剧《沙河边上》,曾获沈阳军区文艺汇演演出奖。1958年调长春电影制片厂任演员,同年参加了影片《东风》的拍摄,饰党委书记。此后,参加了多部故事片的拍摄,饰演的角色多是领导干部,主要如《冰上姐妹》中的市长、《朝霞》中的市委书记、《青云曲》中的师长、《七天七夜》中的旅长、《英雄儿女》中的朝鲜人民联队长、《特快列车》中的政委、《风云岛》中的司令员、《希望这不是真的》中的副市长等。此外,还曾在一些影片中饰演过农民、工人、落后人物及反面人物,并曾在电视剧《黑十字架》中扮演公安局长。他具有粗犷、质朴的气质,端庄、和蔼的面容,因此他塑造的领导干部形象,气度不凡,各有性情。曾任长春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副团长。(http://blog.sina.com.cn/s/blog_9862f0550102xag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