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流芳演员表

导演:严俊
日期:1965-04-15
热度:3

晋灵公宠信奸佞屠岸贾,时边关告急,相国赵盾启奏,反被屠岸贾挑拨,下令斩杀赵家三百余口。幸程婴抱庄姬之子赵武出走。屠下令杀全国男婴以断后患,程不惜以己子代替。赵长大,程以“雪冤图”告之,杀一家三百口仇人乃屠岸贾,更安排他与母亲相认,再设计请屠岸贾食野味,让赵盾手刃仇人。程婴功成退隐,邻人感其忠烈,赠匾“万古流芳”。

导演(1)
严俊,中国著名演员、导演。曾在北京辅仁大学和上海大厦大学攻读,读书期间,参加过话剧演出。  1938年入上海国华影业公司任演员,在《新地狱》等影片中饰演角色。翌年入上海剧艺社演出话剧。1942年后曾在中华联合制片股份有限公司、中华电影联合股份有限公司主演影片多部。1947年后在中电二厂、文华、国泰等影片公司主演《母与子》、《出卖影子的人》等影片。1949年至香港,先后主演《荡妇心》、《一代妖姬》、《说谎世界》 、《一刻春宵》等。  1953年,在邵氏公司,演而优则导的严俊,首次执导《巫山盟》。他共执导近五十部电影,有林黛成名作《翠翠》、《阎惜姣》、《秦香莲》、《万古流芳》等,其中《万古流芳》荣获第十二届亚洲影展“最佳影片”奖。因他的戏路广阔,故有“千面小生”之称。曾创办国泰、金龙、和合等影片公司。1972年退出影坛,移居美国。  严俊的第一任妻子是话剧演员梅村。后来,曾与著名女演员林黛相恋。1959年与“影坛长青树”李丽华结婚。1980年8月18日在美国病逝,享年63岁。
演员(20)
李丽华(1924年7月17日-2017年3月20日),女,汉族,原籍河北,1924年出生于上海。定居美国,一生主演了140多部影片,这位时常被同时代影迷提起的高产女星,也是中国影坛上一颗自始至终散发着耀眼光芒的明星,20世纪50年代小咪姐,艳惊好莱坞。从影40多年来,李丽华主演了超过120部电影,是上世纪中叶知名度极高的高产女明星,被业内称为影坛常青树。2015年8月6日,台湾金马奖官网发布消息称,将第52届金马奖终身成就奖授予92岁高龄的李丽华,由她主演的经典影片《扬子江风云》经修复重映,亮相2015年11月的金马影展。2016年1月,第35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公布本届终身成就奖得主为李丽华。2017年3月20日,李丽华逝世,享寿93岁。
凌波,香港六十年代邵氏电影公司著名女演员。1949年进入香港电影界,艺名小娟,最初拍闽南语片和粤语片出身,多达99部,但成就不大。1962年加入香港邵氏公司,初名沈雁,后又更名为“凌波”,顿有轻灵逍遥之感。凡是提到邵氏的黄梅调电影,不能不提凌波,因为她也是令邵氏黄梅调电影兴盛至白热化的功臣之一,特别是她的反串魅力。凌波因在《红楼梦》中幕后代唱贾宝玉,受李翰祥赏识出演《梁山伯与祝英台》,她的扮相俊秀,木讷的书生气演得惟妙惟肖,对祝英台又...
严俊,中国著名演员、导演。曾在北京辅仁大学和上海大厦大学攻读,读书期间,参加过话剧演出。  1938年入上海国华影业公司任演员,在《新地狱》等影片中饰演角色。翌年入上海剧艺社演出话剧。1942年后曾在中华联合制片股份有限公司、中华电影联合股份有限公司主演影片多部。1947年后在中电二厂、文华、国泰等影片公司主演《母与子》、《出卖影子的人》等影片。1949年至香港,先后主演《荡妇心》、《一代妖姬》、《说谎世界》 、《一刻春宵》等。  1953年,在邵氏公司,演而优则导的严俊,首次执导《巫山盟》。他共执导近五十部电影,有林黛成名作《翠翠》、《阎惜姣》、《秦香莲》、《万古流芳》等,其中《万古流芳》荣获第十二届亚洲影展“最佳影片”奖。因他的戏路广阔,故有“千面小生”之称。曾创办国泰、金龙、和合等影片公司。1972年退出影坛,移居美国。  严俊的第一任妻子是话剧演员梅村。后来,曾与著名女演员林黛相恋。1959年与“影坛长青树”李丽华结婚。1980年8月18日在美国病逝,享年63岁。
1931年,在复旦影片公司参演影片《巾帼须眉》。此后相继在天一,强华等影片公司主演影片《美人恩》,《沦落》等。1950年赴香港,主演的影片有《雾香港》等。李英从40年代开始担任影片编导,其代表作品包括:《澳门大血案》,《狗凶手》。
井淼,港台著名演员。其子井洪为台湾电视演员,其女为演员井莉。  亲戚曾于济南开设山东大戏院(现中国电影院),自幼对戏剧有浓厚兴趣。1930年高中毕业后曾组织话剧团在山东一带从事话剧演出。1933年于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院就读,同期加入邵氏公司前身之天一影片公司拍摄电影。中日战争爆发后,转往济南组织救亡演技队,于徐州、陕西一带演出《保家乡》、《还我故乡》等鼓吹抗日救国之舞台剧。后至重庆加入中国电影制片厂,并参加中国万岁剧团、兼演员和化妆主任两职。  抗战胜利后,井淼回到上海先后参加《人海妖魔》、《森林大血案》等多部影片之演出。1949年受聘担任台湾社会剧团团长之职,训练剧艺人才,并于各地演出话剧,此外亦曾参加演出《血战保中华》、《翠岭长春》、《情报贩子》等片。  1963年赴港加盟邵氏公司基本演员,并任南国实验剧团讲师。期间演出近百部电影,以《新啼笑姻缘》(或名《故都春梦》)和《烽火万里情》两部影片,先后于1964年和1967年荣获第三届及第六届金马奖最佳男配角奖。1980年代中期息影,1989年于台湾病逝。
李婷,中国青岛籍女演员,1975年7月18日出生,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剧导演专业。代表作品有电影《寻找微尘》、《迎春花》、《喜临门》等。
早年曾演话剧,1941年开始从影。他是著名性格演员,在不同类型影片中演出不同的角色,均恰到好处。杨志卿从影以来,曾于多位红星合作,如白光、林黛等。其太太陈云华亦是著名电影明星。  1941年从影,在上海艺华影业公司主演影片《黑衣盗》,《现代青年》等。  1942年后,在中联,华影等影片公司任演员,出演影片《秋海棠》。  1947年后,先后入国泰、邵氏等影片公司主演影片《钗头凤》,《金瓶梅》等。 1951年移居香港,加盟邵氏公司,参演超过100部电影,服务长达30年之久,参与拍摄了100多部影视作品。
李影,港台早期男演员。青少年时期参与话剧演出,不论街头剧、舞台剧均能使观众深为感动,奠定了他终生从事表演艺术的决心,也引起剧界先辈的赏识,先后应邀参加剧团、艺社,不断的公演世界名剧。中学毕业后,李影即加入三民主义青年团陕西支团部的歌咏队话剧队,后转入中华剧艺社演戏。磨练成为一位正反派皆能,且老少咸宜的全能演员。  1938年李影随着《阿里山风云》的外景队来到台湾,其后即留在台湾拍摄电影,为早期性格红星。《阿里山风云》是台湾第一部国语剧情长片,由张彻、张英联合导演,李影饰演吴凤,十分成功。接下来在台北市中山堂公演话剧《文天祥》,由张英导演,顾毅美术设计,而他所饰演的文天祥更是无懈可击,如果说《阿里山风云》是造成台湾电影的高潮,《文天祥》则是开启台湾舞台剧的高潮。  1963年赴香港加入邵氏公司,担任基本演员。1970年起兼任导演,并重回台湾拍片。1947年开始从事电影工作,参加演出《蝴蝶梦》、《天罗地网》。1948年随着《阿里山风云》的外景队来到台湾,其后即留在台湾拍摄电影,为早期性格红星。2005年去世。
夏仪秋是一名中国香港演员。出演过《阴阳刀》、《烽火万里情》、《魂断奈何天》等电影。
1928年6月4日出生,原名田毓锟,河南郑州出生,是香港著名演员,擅长忠奸角色之实力派演员,1960年由台湾到香港,加入电影圈,从影四十多年,共拍了118部电影,其中大部分为武打片,形象深入人心。70年代开始,田丰初执导筒,执导了电影《金印仇》。直至90年代,田丰开始减少幕前演出。90年代初期还参演过金超群版《包青天》。
王冲,外交与国际智库察哈尔学会副秘书长、高级研究员,中国国际关系学会理事,畅销书作家,百科TA说签约作者。他在凤凰网开设的博客点击量突破8000万,是香港凤凰卫视、上海东方卫视国际问题嘉宾,在新加坡《联合早报》、香港东网发表国际评论超过370篇,并多次接受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瑞典国家电视台、人民网等海内外媒体的采访。王冲博士有四本著作。首部著作《选票的背后》透过大选看美国政治,第二本书《差距》是一部中西文化比较的畅销书,第三本书《第五次变革》论述了新媒体和中美关系之间的互动,是一部融合新媒体和外交两大领域的作品。他还和两位朋友合著《中国人到底想要什么》。王冲的履历涵盖传统媒体、新媒体和互联网公司,是凤凰国际智库的创办人。他先后就读于山东师范大学和北京大学,2014年在武汉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他先后被聘为社科院日本政治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外国大学公共外交中心特约高级研究员,一带一路百人论坛专家委员会委员。
香港男演员。安徽安庆人。生长在北平(今北京)。北平辅仁大学肄业。抗战时期曾入桂林艺术馆研习剧艺。抗战胜利后随剧团到香港公演。1952年入永华为基本演员,先后在《拜金的人》等影片中饰要角,并曾多次任副导演。
赵明,中国电影、话剧导演,教育家。对中国的电影教育事业作出过重大贡献,代表作有《三毛流浪记》。  1934年参加左翼剧联,曾担任过剧团的舞台美术设计。1936年入上海明星影片公司任美工助理。1937年参加上海救亡演剧四队。1938年入抗敌演剧二队。1947年在国泰、昆仑等影业公司任特约副导演、导演。1949年与严恭合作导演《三毛流浪记》。1950年任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1960年任上海电影专科学校副校长兼导演系主任。1964年在天马电影制片厂导演《年青的一代》。同年任北京电影学院副院长,教授。曾任中国影协第三、四届理事。
郝履仁出身“警官学校”,毕业后曾长期居住山东省,做过山东省政府属下的实习员,为誉称“韩青天”的军阀韩复渠站过堂;后来在香港“永华片场”任警卫,进而参予拍摄电影,银幕处男作国语文艺片《黄花闺女》(1957年3月 公映);息影作粤语文艺片《死亡塔》(1981年3月 才公映),演出80多出香港及台湾省的国语及粤语电影 。晚年居住在香港新界西贡大埔仔,喜欢饮酒及写作。郝履仁在1978年4月18日(星期二)因肺肿,于九龙伊利沙伯医院病逝,享龄66岁,遗下3位女儿,由于只有一位女儿在香港,导演李翰祥负责办理后事,遗体移至世界殡仪馆;1978年4月23日(星期日)下午1时出殡;遗体在1978年4月23日(星期日)移交歌连臣角火葬场火化。 郝履仁的电视遗作是香港电台的《狮子山下》之“帮帮忙”,郝履仁饰演一位孤苦无依的退休艺人,与一群狗为伴,后来认识小乞丐(童星陈宝祥饰演),两人相依为命。1978年6月28日(星期三)晚上9时在香港佳艺电视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