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卫士演员表

导演:方荧
日期:1960-01-01
热度:3

抗美援朝期间,美帝轰炸鸭绿江大桥阴谋破产后,派遣特务马小飞潜入我东北,同暗藏的特务吴济春勾结,指使特务徐福祥颠覆我军用列车未遂后,又将徐暗杀灭口。我公安科长高健发动群众展开反特务斗争,从而发现了马小飞和吴济春的勾结。为了弄清敌人的阴谋,高健冒充被我逮捕的特务顾野平,打入敌特内部,并让铁路服务员何兰英充任特务的报务员,掌握了敌人的活动计划和全部名单。马小飞和吴济春阴谋在三处同时破环我铁道运输线,我公安部门在敌人破环前采取了行动,高健与特务马小飞在列车上经过一场激烈的搏斗,排除了马安入定时炸弹,使我军用列车胜利通过长岭隧道,把大批军用物资运往朝鲜,给予美帝以更沉重的打击。

导演(1)
1949年,进入南群影业公司任演员。新中国成立初期与部分港澳电影工作者返回大陆参加新中国电影事业的创建工作到东影任演员,在《无形的战线》一片中担任重要角色,在《恋爱之道》中扮演王健一角,并在影片《新关东大侠》中扮演韩四。  1951年,进入北京电影制片厂,开始转入导演行列,先后调任译制片导演、艺术处处长。在影片《走向新中国》中担任副导演。  1956年任导演,先后执导了《如此多情》、《铁道卫士》、《花为媒》等多部影片。  1963年,导演了评剧《花为媒》。  1970年代调到珠影任导演。  1986年,担任南京电影制片厂制作的影片《牡丹亭》的导演。
演员(20)
印质明(1928年-2008年10月8日),中国电影、话剧演员。河北香河人。1950年天津津沽大学工厂管理系肄业。1953年文化部电影局表演艺术研究所结业。后任北京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演员。1964年任天津人民艺术剧院编导。2008年10月8日逝世。现安息于天津元宝山庄生命纪念公园。
宋雪娟,电影演员。辽宁开原人。1951年任阜新煤矿文工团演员。1956年任长影演员。表演代表作品有故事片《芦笙恋歌》《甲午风云》《铁道卫士》《苦难的心》等。(http://www.cfs-cn.com/Item/819.aspx)
周文彬(1907—1981)电影演员。上海人。1937年涉足演艺界。1951年任上海大光明二厂特约演员、汉口中南军区部队艺术剧院话剧队演员。1953年任东影演员。表演代表作品有故事片《英雄儿女》《铁道卫士》《甲午风云》《党的女儿》等。(http://www.cfs-cn.com/Item/802.aspx)
方化 (1925年10月17日—1994年11月7日),辽宁大连人。电影演员。1944年进入满洲映画株式会社制作部录音科作勤杂工。1945年始,先后在东北电影公司,东北剧社,大黄河歌剧团,北京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珠江电影制片厂任演员。1960年6月,出演的战争电影《铁道卫士》上映。
王延盛(1924,10,27—-2006,12,28)辽宁本溪人。早年先后就读于本溪彩屯小学、本溪市河沿高级小学和本溪市国民高等学校。1944年走上社会,当过马车夫、劳工、煤矿医院事务员和国民党兵。1945年10月参加八路军,任六十二团宣传队队员。不久即调任冀热辽军区十六军分区二十一旅宣传队代理队长。1946年调解放军第四十军一二0师宣传队历任副队长、队长。其间导演并演出过话剧《李闯王》和秧歌剧《血泪仇》。1950年随中国人民志愿军到朝鲜前线工作。1955年起任解放军第四十军文工团团长。其间导演过话剧《沙河边上》,曾获沈阳军区文艺汇演演出奖。1958年调长春电影制片厂任演员,同年参加了影片《东风》的拍摄,饰党委书记。此后,参加了多部故事片的拍摄,饰演的角色多是领导干部,主要如《冰上姐妹》中的市长、《朝霞》中的市委书记、《青云曲》中的师长、《七天七夜》中的旅长、《英雄儿女》中的朝鲜人民联队长、《特快列车》中的政委、《风云岛》中的司令员、《希望这不是真的》中的副市长等。此外,还曾在一些影片中饰演过农民、工人、落后人物及反面人物,并曾在电视剧《黑十字架》中扮演公安局长。他具有粗犷、质朴的气质,端庄、和蔼的面容,因此他塑造的领导干部形象,气度不凡,各有性情。曾任长春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副团长。(http://blog.sina.com.cn/s/blog_9862f0550102xagj.html)
张巨光(1929—1968)电影演员,别名张哲伦,张浩然,回族,辽宁省本溪市溪湖区火连寨人,1929年夏历五月初五生于辽宁沈阳。1948年入东北大学文艺系音乐科学习。1950年后历任东影演员、长影演员。表演代表作品有故事片《草原上的人们》《平原游击队》《刘三姐》等。  张巨光的父亲张德纯,字子文,是我国近现代伊斯兰教著名学者和回族教育家,曾在保定、北京、沈阳等地担任清真寺教长和沈阳回教文化学院院长。  张巨光为艺刻苦,创作态度严肃认真,所塑造的一些身分、性格、年龄各不相同的银幕艺术形象,个性鲜明,颇具光彩。生前为长春电影制片厂演员中国影协会员、吉林影协会员、吉林剧协会员。
1932年1月出生于南京。1950年9月在南京明德女子教会学校中学毕业后,放弃了去金陵女子大学外语系的学习机会,转而考上了中央电影局表演艺术研究所电影学校(现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叶琳琅学习努力,刻苦用功,各门功课均名列前茅。毕业后,叶琳琅被分配到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1955年调到长春电影制片厂。四十年来,她参加过《如此多情》、《笑逐颜开》、《铁道卫士》、《小字辈》、《不该发生的故事》、《血色清晨》、《雾野》等五十多部电影、电视剧的拍摄,为《保尔·柯察金》等四十多部译制片的主要角色配音,并主演过《霓虹灯下的哨兵》等几十部话剧。她的表演生活化,人物特性鲜明,尤其是以演反面人物和喜剧人物见长。她所扮演的角色即使只有几个镜头,都要倾注自己的全部热情创作,力争“人各有貌”。现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2008年,叶琳琅出演由李少红导演的新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中的刘姥姥一角。
主要作品  《红岩》饰 胡浩  《血色浪漫》 客串  《激情燃烧的岁月》饰小伍子  《东北一家人》第一部 客串 警察  《追梦组合》饰 秦 川  《哑探》 饰 刘 根  《两代人》 饰 罗达生  《向前.向前》 饰 刘二斗  2001年《导弹旅长》饰:李知荣 合作演员:陆剑民、张延、王斑、王强、储智博  《大汉天子》 饰 雷被  《走出蓝水河》 饰 黑 虎  《父亲》 饰 容 帆  《无愧苍生》 饰 李 昂  《挺进东北》 饰 董占林  《陈云在临江》 饰 赵福牛  《王树声征战豫西》 饰 黄泉林  《深度打击》 饰 王 云  《非常岁月》 饰 王干事  《生死劫》 饰 马海龙  2005年《乔家大院》饰:高瑞 合作演员:陈建斌、蒋勤勤、马伊琍  《中国志愿者一路阳光》饰 桑 根  《新天仙配》 饰 傅官保  2008年《士兵突击》饰:甘小宁 合作演员:王宝强 张译 邢佳栋 张国强  《我的团长我的团》饰 程小龙(结巴兵)(制片人:张谦 导演:康洪雷 编剧:兰晓龙)合作演员:张译、段奕宏 李晨 邢佳栋 张国强  《三七撞上二十一》 饰 二飚(制片人:马小钢 导演:马小钢 编剧:陈枰)合作演员:张译、闫妮 王千源 邢宇菲  《愚公移山》 饰 季峰  《凭什么爱你》 饰 何必  《孔雀东南飞》饰孙怀  《炊事班的故事1》 饰 值班排长(一排长)  《侠隐记》饰姜遥北 合作演员:焦恩俊 洪剑涛 陈文波 陈姝  2010年《怪侠一枝梅》饰:萧本 合作演员:霍建华、刘诗诗、马天宇、释行宇  《传说》 饰 赵玄朗 合作演员:焦恩俊 文清 丁军  《红军东征》饰演钱继文
蒙纳,天津市人,生于1912年,卒于1996年。1936年加入上海蚂蚁剧社,1937年加入青鸟剧社及上海剧艺社,1938年加入国华影业公司正式走上银幕,1946年加入香港大中华影业公司,1950年入东影任配音演员。  蒙纳先后拍摄过《金玉满堂》、《九死一生》等影片。曾为《我的童年》、《在人间》等多部译制片配音,还参加了《地下尖兵》、《花好月圆》、《朝霞》、《红梅花开》等故事片拍摄。
罗泰(1924—2005年)原名陈衷,福建厦门人。1937年厦门中华小学毕业后,参加进步团体“鸽翼剧社”,参加演出《扬子江暴风雨》等话剧,后参加厦门儿童救亡剧团。1939年在组织安排下,到桂林“飞机第一制造厂”学徒训练班学习。1942年秋毕业,分配到空军大队当机械师。同年入新中国剧社任演员,参加演出莫里哀喜剧《史嘉本诡计》等剧目。1945年随瞿白音等人到香港创建建国剧艺社。1946年在北平参加演剧二队,曾在焦菊隐导演的话剧《夜店》中饰演主角——小偷杨七,一度轰动北平剧坛。由著名导演蔡楚生改名为“罗泰”后,赴冀东解放区。  1948年入东北电影制片厂任演员,在影片《赵一曼》、《无形的战线》等饰演角色。1950年入中央电影局电影剧本创作所专事创作。创作的电影剧本有《和平鸽》、《如此多情》、《未完成的喜剧》等。1953年调回东北电影制片厂任编导,1958年被错划为右派协从分子,一度停止艺术创作。1960年在影片《铁道卫士》中饰演特务马小飞,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1979年后,相继导演了影片《小字辈》、《小城春秋》、《龙种》、《风云初记》、《倔公公与犟媳妇》、《飞车世家》及电视剧《在昨天的土地上》等。其中与王家乙合导影片《小字辈》,获文化部1979年优秀影片奖。离休后与老伴,著名配音演员孙忠志移居澳大利亚。
段 斌,男,1966年生,湘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湘潭大学电气工程一级硕士学位点负责人,湘潭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点负责人,IEEE会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高级会员,湘潭市“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和关键零部件研制及产业化重大专项专家组”成员,湖南省12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主要研究信息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域防御环境下变电站自动化内嵌安全机制研究”、“多兆瓦级风电机组控制软件容错机制”、“智能电网分布式控制系统动态重构”,国家863计划项目“可信计算平台软硬件系统安全测试评估模型、测试方法以及测试自动化技术”,湖南省自然科学市州联合研究基金重点项目“兆瓦级直驱型风电机组低压穿越控制策略研究” 等多项科研项目。与湘电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数字化集团企业MES协同关键技术及应用”,与湘潭钢铁集团合作“钢铁企业集团生产管控数字化应用示范”。教学科研工作先后获湖南省科技进步奖、湖南省教学成果奖、湘潭市科技进步奖、湘潭市科技人员服务企业先进小分队、湖南省“十一五”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等奖励,通过教育部鉴定1项,省级鉴定2项,成果转化产生的经济效益达2000万元,获专利5项,出版专著2部,在电力权威期刊和国际会议发表EI索引论文25篇。
张凤来,男,1929年生于河北省饶阳县,1958年考入长影第一期表演训练班。1961年毕业后任剧团演员,曾在《羌笛颂》、《铁道卫士》、《大家庭主妇》、《响马县长》等影片中担任重要角色,1964年调离长影到通化市话剧团做导演。
金林(1924—1995),男,上海人,1956年由上海调入长影演员剧团。曾在《三进山城》、《海上神鹰》、《冬梅》、《平原游击队》等影片中担任重要角色。
1949年,进入南群影业公司任演员。新中国成立初期与部分港澳电影工作者返回大陆参加新中国电影事业的创建工作到东影任演员,在《无形的战线》一片中担任重要角色,在《恋爱之道》中扮演王健一角,并在影片《新关东大侠》中扮演韩四。  1951年,进入北京电影制片厂,开始转入导演行列,先后调任译制片导演、艺术处处长。在影片《走向新中国》中担任副导演。  1956年任导演,先后执导了《如此多情》、《铁道卫士》、《花为媒》等多部影片。  1963年,导演了评剧《花为媒》。  1970年代调到珠影任导演。  1986年,担任南京电影制片厂制作的影片《牡丹亭》的导演。
李万城,1924年生于辽宁海城。1949年由野战军文工团调入东北电影制片厂任演员。1955年入北京电影学校表演进修班学习。1957年结业后回长春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在三十多年从影生涯中,甘当绿叶。其表演朴素、真实、自然。《平原游击队》中的区委书记孟考、《刘三姐》中的罗秀才、《冬梅》中的老四哥等银幕形象,给观众留下很深印象。1983年,李万城因病离世,年仅59岁。
刘惠明,1929年生,电影演员。黑龙江绥化人。1946年参加革命。1947年任佳木斯鲁艺文工二团演员。1948年任沈阳鲁艺实验剧团演员。1951年任长影演员。1981年任北影演员。表演代表作品有故事片《丰收》《边寨烽火》《兵临城下》等。(http://www.cfs-cn.com/Item/838.aspx)
任伟民(1929--1993年)原名任虎城,河北景县人,从影前是学徒工,53年毕业于中央电影局表演艺术研究所。影坛上耕耘40余年,扮演配角闻名。 无论是工、农、兵、学、商,还是鬼子、汉奸、军阀、党棍、地痞,他都演过。处女作是《一场风波》中的杨根生。一生大约拍过近60部影片 ,其中象《寻爱记》中的小青年、《列兵邓志高》中的战士、《战火中青春》中的胖战士、《 我们村里年轻人》中的会计,《 甲午风云》中的清军炮手、《平原游击队 》 ( 重拍片 ) 中的敌翻译官,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