剃刀边缘演员表

导演:布莱恩·德·帕尔玛
日期:1980-06-03
热度:3

此片是《迷魂记》和《精神病患者》的混合体,有着扣人心弦的节奏和连环套式的结构,因居心不良的裸体和血腥暴力镜头颇受争议。

导演(1)
布莱恩·德·帕尔玛被奉为“当代美国的希区柯克”,他也是最具争议的好莱坞导演。德帕玛的父亲是一名整容医生,他从小目睹父亲在手术台上的工作,那些血淋淋的场面对他造成了终生影响,使他不断在影片中表现出对鲜血淋漓的强烈兴趣。而童年时父母离异,年幼的德帕尔玛为搜集父亲不忠的证据而花了几天时间跟踪记录的经历成为他日后偏好偷窥主题的心理根源。德帕尔玛在步入电影界之前本来学习物理,在高中时还曾赢得当地科技博览会的大奖,其设计项目是“应用模拟计算机解决微分方程”关于这位理科天才的少年经历,参见影片《剃刀边缘》。进入哥伦比亚大学之后,德帕尔玛开始拍摄了一些业余短片多为讽刺剧,其中一部拍于1962年的短片《沃坦的苏醒》还为他赢得了奖学金,使他进入萨拉劳伦斯大学深造,师从戏剧导演威尔弗·德里奇。在1962到1964年之间,德帕尔玛拍摄了第一部长片《婚礼宴会》,但此片直到1969年才得以顺利发行。里面的两位主角,一个是萨拉劳伦斯大学的学生吉尔·克雷伯格,另一个是初登银幕、自称鲍比·德尼洛的“布鲁克林小子”。也就是日后鼎鼎大名的罗伯特·德尼罗。  《姐妹》一片是德帕尔玛仿效希区柯克的开端,他在影片中开始利用后成为其风格标志性元素之一的分画面技术,并显示出他精湛的架构情节与把握叙事节奏的能力。摄于1976年的《魔女嘉莉》一片是史蒂芬·金的小说迄今最成功的改编作品,亦是恐怖片的经典,既富有创意性的震慑力和恐惧感,又不失几分幽默,在全世界掀起了一股热潮,梦魇式的著名结局更被后人多次模仿。  1983年的《疤面人》以巴洛克式的风格与更多的暴力呈现更新了30年代强盗片的经典模式。80年代德帕尔玛的代表作还包括《铁面无私》、《越战创伤》等,前者中对“敖德萨阶梯”的致敬已成为评论家津津乐道的话题。  《卡利托之路》或许是德帕尔玛90年代最后一部受到普遍好评的作品。他无疑已进入了好莱坞最受片商信任的一流导演行列,这使他能够获得大量机会,但并没有多少自由发挥的余地。《碟中谍》的票房热卖显示了德帕玛操作这种类型片娴熟的技巧,而《蛇眼》则多少在商业俗套中注入了几分个性化写作的尝试,但结果却是两边不讨好。2000年的科幻片《火星任务》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大笑话。除了他的视觉创造力还得以部分保留外,这些花哨空洞的娱乐片一次次挫低观众对他的期望值的影片显然也损害了他的水平。  2006年,老先生终于回归,重拾其最拿手的黑色题材,拍摄了改编自真实案件的犯罪题材影片《黑色大丽花》,该片使影迷们看到当年那个德帕尔玛又回来了。2007年9月结束的第64届威尼斯电影节上,帕尔玛凭借影片《节选修订》赢得最佳导演奖。  布莱恩·德帕尔玛或许是新好莱坞的一众导演中涉及影片类型最多的一位,在这些年的电影生涯中,他不断变换风格、题材,喜剧片、恐怖片、警匪片、黑帮片、动作片、科幻片皆作出尝试和探索,似乎电影类型本身就是他的研究对象,他尤其喜欢戏仿、改装那些经典。他对类型片熟练的操纵使其更容易取得与娱乐片的亲缘性。他善于将视觉表现力与高度控制的惊悚感结合,在荒诞不经的故事中展现道德暧昧性与诱人的黑暗堕落情调,而他对恶心场面的不回避甚至是热衷则不断挑战着观众的接受极限。
演员(13)
迈克尔·凯恩生于伦敦南郊脏乱的伯芒德赛地区,他出身寒门,父亲以运鱼为生、母亲是个女佣。凯恩在霍斯海姆剧团应聘了舞台助理的职位,终于找到了事业的起点。他将自己的名字由迈克尔·米考怀特改成了迈克尔·凯恩,以纪念他最喜爱的一部电影《凯恩号哗变》。  1956年至1962年间,凯恩出演了一些小角色,但却并没有引起多大关注。这种状况直到1963年凯恩拍摄了史诗探险影片《祖鲁》(Zulu)后才发生了根本变化,凯恩在众星云集的影片当中担任了主要角色,这使他在英国影坛开始小有名气。凯恩又在1966年的影片《柏林葬礼》(Funeral in Berlin)和1967年的《千金大脑》(The Billion Dollar Brain)中接连扮演了特工。经过了12年的默默无闻和星途暗淡,迈克尔·凯恩终于闯入了观众的视野,影片《Ipcress Files》不仅奠定了凯恩在英国影坛的地位,而且使他在1967年拍摄的影片《阿尔菲》(Alfie)赢得了国际声誉,凯恩也获得了金球奖而且得到了奥斯卡奖提名。  作为六十年代末期和七十年代初期世界影坛的风云人物,凯恩主演了1969年的经典动作喜剧《意大利工作》,被公认为英国电影的巅峰佳作。此外他还在1972年主演了《侦探》,这部影片为凯恩赢得了第二次奥斯卡奖提名。凯恩在1978年演出了另外一部倍受好评的影片《加州套房》(California Suite),这部影片由他与著名女影星简·方达、麦基·史密斯等共同主演,并奠定了凯恩在国际影坛的地位。八十年代,凯恩凭借1983年的影片《教导丽塔》(Educating Rita)又一次获奥斯卡奖提名,1986年他以影片《汉娜姐妹》而获得当年的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1998年他出演了独立制片的电影《哑巴歌手》(Little Voice),并因此片而再次荣获金球奖。  除此之外,凯恩还在1993年因在英国影坛的杰出表现而被授予爵位头衔。1997年,凯恩被《帝国》杂志选入“历史上最有影响的百位男影星”之列,位居第55位。  晚年的迈克尔·凯恩成功地经营着伦敦一间餐馆,并受到年轻一代影人的尊敬,人们无不把他视作魅力永恒的英国影坛偶像。
上世纪五十年代安吉·迪克森开始了她的演艺生涯。她在电视剧《死谷岁月》(Death Valley Days)、《荒野镖客》(Gunsmoke)和《梅森探案集》(Perry Mason)中都固定出演了一些角色,同时还在其它剧集中客串演出。  作为男人们心目中的性感偶像,这位完美的金发女郎1959年首次登上大银幕,出演了霍华德·霍克导演的《赤胆屠龙》(Rio Bravo)。此后又主演了《生死恨》(The Bramble Bush)、《十一罗汉》(Ocean’s Eleven)、《侬本痴情君薄幸》(The Sins of Rachel Cade)、《杀人者》(The Killers)、《爱的艺术》(The Art of Love)、《黑幕落下》(Cast a Giant Shadow)以及大热的犯罪片《步步惊魂》(Point Blank)。  六、七十年代,安吉·迪克森还一直活跃在电视银屏上,出演了大量剧集和电视片。最出名的角色是在七十年代中期风靡一时的电视剧集《女警察》(Police Woman)中扮演的绰号“胡椒”的洛杉矶警官安德森。这个角色使她获得了三次艾美奖和四次金球奖的提名,并获得其中一项金球奖。  1980年,安吉主演了布莱恩·德·帕尔玛导演的惊悚片《剃刀边缘》( Dressed to Kill)。她完美的表演和在蒸汽浴室中的丽影一起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后来,有人揭露浴室里的镜头是由替身出演的,但这并未影响到对她的美誉。  八、九十年代,安吉主要还是出演各类电视剧集和电视片,包括主演侦探短剧集《卡西公司》(Cassie & Co)、迷你剧集《好莱坞的妻子们》(Hollywood Wives)和《野棕榈》(Wild Palms),同时还在许多电视片和连续剧中客串。此外,她还在电影《蓝调牛仔妹》(Even Cowgirls Get the Blues)和重拍片《新龙凤配》(Sabrina)中担任角色。  进入新世纪后,安吉不再经常拍戏了,但是我们依然可以在电影《风情万种》( Duets)、《让爱传出去》( Pay It Forward)和《坏坏的爱》(Big Bad Love)以及2009年的电视片《修篱笆》(Mending Fence)等片中见到她的身影。
南茜·艾伦(Nancy Allen),美国电影女演员, 生于1950年6月24日纽约曼哈顿区,曾就读于一所天主教办的私立女子学校,后进入纽约表演艺术中学。十五岁开始当模特儿,也演过电视广告片。  1970年,她在杰克·尼科尔森主演的影片《最后细节》里扮演一个小角色后引起了对电影的兴趣,遂前往洛杉矶。  1975年在布赖恩·迪·帕尔马导演的惊险恐怖片《魔女嘉莉》(1976)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丹尼斯·弗兰茨(Dennis Franz),美国电影演员,主演电影有《天使之城》、《美国野牛》等。
威廉姆·菲利是帕尔玛的大学同学,两人在大学时代就合作拍片,和帕尔玛合作过多次。在姐妹情仇里饰演的变态医生,令人印象深刻。
Lisa Peluso (born July 29, 1964) is an American soap opera actress.
父亲是波兰的犹太移民,母亲是俄罗斯的犹太移民。  他于1939年出生于宾夕法尼亚州的费城,曾短暂就读于坦普尔大学,然后移居纽约,在那里与斯特拉·阿德勒(Stella Adler)一起学习戏剧。  他是《绝命毒师》(Breaking Bad)中唯一获得艾美奖提名的“戏剧系列杰出客串演员”类别的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