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伦演员表

导演:费穆,罗明佑
日期:1936-01-01
热度:5

一个久别家乡的浪子(尚冠武饰),在老父弥留之际归来。由于老父的遗训,要他担负起抚养妻儿的责任,并将天伦之爱推己及人,使他幡然觉悟。20年后,他自己成了老人,其子(张翼饰)高官厚禄,终日与其媳(黎灼灼饰)周旋于达官贵人之间,忘了为父母之责。在儿子为他举行的豪奢的寿筵上,他望着窗外饥寒的穷人,潸然泪下,乃与老妻(林楚楚饰)携全家迁往乡间,筹办慈善机构,收养孤儿寡

导演(2)
演员(15)
林楚楚(1904—1979,中国早期女演员。曾在当地华侨学校读书,1919年嫁给香港最早的电影企业家黎民伟。  1924年,在民新影片公司主演影片《胭脂》。翌年,主演影片《玉洁冰清》,一跃成为中国20年代享有盛名的明星。接着,主演了《和平之神》、《海角诗人》、《复活的玫瑰》、《木兰从军》等影片。在《玉洁冰清》中,由于她出色地扮演了会长女儿钱孟琪这一角色,影片公映后,林楚楚的名字开始被人们记住。1929年,积极促成和协助黎民伟与罗明佑合作创办联华影业公司,并与阮玲玉合作主演《故都春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30年代,陆续主演了《人道》、《小天使》、《天伦》、《慈母曲》等影片。她以自然、温情、和蔼、可亲的表演在银幕上塑造了一系列中国“贤妻良母”型的妇女形象,给观众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抗日战争爆发后,林楚楚随丈夫黎民伟回香港,又主演了《岳飞》、《天涯慈父》等片。后夫妇二人辗转到桂林,生活很艰难,开设了一家小照相馆,维持生计。他们没有向困难低头,继续从事电影工作,保存了“民新”早期拍摄的一批纪录片,留下了珍贵的影片资料。1947年她又回到香港,拍摄了《丽春花》、《静静的嘉陵江》等影片。1953年黎民伟去世后,她退出影坛,一直生活在香港。1979年去世,终年75岁。
尚冠武(?-1938年),中国早期电影演员。1926年加入上海友联影片公司,1927年在处女作《儿女英雄》(一名《十三妹大破能仁寺》)中任主要角色。除了在“友联”演出大量武侠片,如《红蝴蝶》、《火烧九曲楼》、《红侠》等, 1938年因伤寒症去逝。
黎灼灼1932年从天津到上海,被卜万苍挖掘在《人道》中扮演一个反面角色,从此踏入电影界。后与“联华”签订了长期合同。其第二部影片是《三个摩登女性》,在片中扮演追求物质享受、腐化堕落的有钱女人虞玉,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后还主演了《母性之光》。从此走红影坛。1934年回到香港,主演了关文清导演的《破浪》,随后又与吴楚帆合演了《黑心符》。1935年回到上海,一直在“联华”拍片,主演了《天伦》、《迷途的羔羊》、《慈母曲》、《人海遗珠》等片以及《艺海风光一:电影城》、《联华交响曲二:春闺断梦》等片断。1937年回到香港,主演了粤语片《大地晨钟》等,日寇占领香港时,暂时息影。抗战胜利后,重返影坛,主演了粤语片《羊城恨史》以及国语片《朱门怨》等。1952年到1953年在天津居住,不久返回香港,在以后饰演的人物中多以老年人为主,如《紫微园的秋天》中的老太太。七十年代是香港丽的电视台的基本演员,1972年退出影坛,1979年离开电影界。
郑君里(1911年12月6日—1969年4月23日),曾用名郑重、千里,出生于上海市,祖籍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三乡镇平岚田堡村),中国内地演员、导演、编剧,毕业于南国艺术学院。1929年,参演话剧《莎乐美》,这是他第一次登台演出。1932年,主演个人首部电影《火山情血》。1935年,主演剧情电影《新女性》。1937年,翻译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表演体系理论《演员自我修养》第一、二章。1940年,拍摄抗战长纪录片《民族万岁》。1947年,自编自导剧情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1949年,参加电影剧本《乌鸦与麻雀》的集体创作,并单独执导了该片,该片获得中国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影片一等奖,并获得个人一等奖。1951年,自编自导剧情电影《我们夫妇之间》。1955年,与孙瑜联合执导古装战争电影《宋景诗》。1959年,执导古装电影《林则徐》。1965年,执导剧情电影《李善子》,该片是他人生最后一部执导的电影。1969年4月23日,郑君里因遭到江青反革命集团迫害,含冤逝世,终年58岁。1979年,探讨导演艺术的著作《画外音》出版。1995年,郑君里获得中国电影世纪奖最佳导演奖。2016年,关于他的自传《郑君里全集》出版。
张翼(Chang Yi,1945年2月24日-),港台1960、70年代武侠、功夫片巨星。原名张伯燊,广东惠州人。加盟邵氏公司之前,他曾在台湾复兴剧校接受过八年京剧科班训练,专攻文武老生行当,身手矫健,动作凌厉,更是跆拳道、合气道、空手道高手。动作片巨星张翼剧照(14张)1966年, 张翼回港探亲时被邵氏公司挖掘,并由此进入邵氏电影公司。由于外形俊秀,身手敏捷,他一出道即担当武侠片男主角,成为邵氏早期武侠电影当家小生之一。在邵氏期间,他共演出了10余部武侠电影,代表作首推大导演岳枫执导的《夺魂铃》,张翼在其中演为家人报仇手刃三大恶人的男主角卫虎。《夺魂铃》一片在摄影技法、动作场面、情节结构上皆为上乘之作,在今天看来依旧魅力非凡。导演岳枫的风格大气磅礴,摄影鲍学礼的镜头气势夺人,张翼的表演则是锋芒毕露,英气凛然,可谓少见的摄制精良的武侠佳作,也因此成为邵氏出品的武侠名片之一。据说,邵氏的大老板邵逸夫也对此片十分钟爱,经常会带着这部影片参加各种影展。  而在另一部由徐增宏导演,与“武侠皇后”郑佩佩合演的侠情片《神剑震江湖》(本片情节主要改编自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的前半部分)中,张翼饰演的于乾文一角则允文允武,英俊逼人,与当年娇媚如花的郑佩佩组成了一对耀眼的荧幕侠侣。 张翼的早期荧幕形象多数为俊逸英挺的大侠,并带有一种当时演员中少见的书卷气,因此,其第一部武侠电影即为改编自金庸小说《书剑恩仇录》的《儒侠》。在其中,张翼饰演陈家洛的角色日月会总舵主——沈秉义,其白衣如雪、风采翩翩的儒侠形象十分出众。之后他在邵氏演出的作品也均为正派大侠形象,还是包公案影视作品(电影《七侠五义》)中饰演南侠展昭的第一人。由于邵氏着力发展武侠片,张翼与同时期的王羽、罗烈、郑雷、解元等武侠小生并称为“邵氏五虎”。  1971年,张翼加入邹文怀创立的嘉禾公司——张翼与邵氏首席武侠小生王羽是好友,所以,后来当王羽离开邵氏时,张翼也随后脱离邵氏,去台湾为嘉禾拍片,并与王羽、李小龙、苗可秀、茅瑛等成为嘉禾草创初期的基本演员,参演了嘉禾出品的第一部卖座影片《独臂刀大战盲侠》。在台湾时期张翼的片约不断,并成为当时首屈一指的动作片大牌演员,以拍摄武侠、功夫、动作片为主。从转投嘉禾时起,张翼开始从英俊小生转型为硬派功夫巨星,代表作为洪金宝任武术指导的《夺命金剑》、《山东响马》、《铁掌旋风腿》,以及与王羽合演的《侠义双雄》、《一夫当关》、《四大天王》等经典作品。另有其他民国动作经典如《黄埔滩头》、《烈日狂风》、《黑吃黑》、《克星》、《金罗汉》、《黄金赌客》、《英雄榜》、《黑龙会》等,均为当时风靡一时的卖座影片。此外,他还参与了一些影片的监制、导演工作。
貂斑华,原名吴梅香,又名吴佩珍(学生时代就是个小影迷,曾经将影片《火烧红莲寺》的女主演夏佩珍奉为“偶像”,并将学名改为吴佩珍。)  1934年初冬的一天,中国联华影业公司导演蔡楚生从参观拍片的人群中,发现一位少女的面容酷似“电影皇后”胡蝶,于是就让她在《新女性》中演了个小角色。这个当时叫吴明香的少女为了瞒着父母演电影,请编剧孙师毅给她起个艺名。孙师毅望着她身上穿的貂皮外套斑纹别致,十分好看,就灵机一动:“花斑貂,倒过来是貂斑花,花与华通解,你就叫貂斑华吧!”  《新女性》上映获得成功。影评界盛赞阮玲玉演技高超,同时对貂斑华也特别关注,称她为“胡蝶第二”。联华公司投其所好,就聘貂斑华为基本演员,让她在《秋扇明灯》、《天伦》、《寒江落雁》等影片中扮演角色,以增加票房。  貂斑华从影不到一年,参演影片只有4部,又非主演,演技稚嫩,但影评界和媒体着力捧场,使得貂斑华俨然成为上海滩的走红影星。其奥妙何在?  貂斑华热衷于交际,追求虚荣!她出名后未在演技上下功夫,却常常出入饭店、舞厅;周旋于编辑、记者之间。于是,吹捧文章和剧照、生活照频繁刊出,仅《青春电影》杂志一次就摄各种姿态照片百余种,由貂斑华签名,赠送读者。因而她又有了“照片明星”的雅号。她的情人K君在赠送给她的一把绢扇上题词,劝告她:“我恨您太多情,常忘却了艺术的修养,依恋短短的青春。瞧吧!昨夜盛开的玫瑰,今天怎样了,狂蜂不再来采蜜,浪蝶还会来翱翔?醒吧!该相信只有艺术的生命最久长。”  然而,忠言逆耳,她仍然我行我素,不思进取,而且常津津乐道自己的浪漫史。她手中共有两把绢扇,一把是K君所赠,另一把是她初恋的情人杭州摄影家徐雁所赠。徐在扇面上题古诗一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貂斑华并不重视其诗意,只把它们当作她的多情物证加以炫耀。
顾梦鹤(1904—1991)艺名莫凯,原籍广东番禹,出生于广州。1924年毕业于上海美专,后从事美术及话剧活动。1925年在上海晨钟影片公司主演影片《悔不当初》。1926年在民新影片公司拍摄由欧阳予倩导演的影片《三年以后》时,任副导演兼演员。同年参加南国电影社,为南国社发起人之一。在影片《到民间去》、《断笛余音》中扮演角色,后因经济亏损,影片未能完成。1927年入长城画片公司任演员。1928年入中华歌舞团(明月歌舞团前身)任乐师兼演员。1934年入联华影业公司任演员,主演《秋扇明灯》等影片。1935年入电通影片公司任演员,拍摄过《风云儿女》、《都市风光》、《自由神》等影片。1935年5月初,青年歌唱家盛家伦,电通公司演职人员郑君里、金山、顾梦鹤、司徒慧敏和施超等六七人,组成小小的合唱队,经过几天练习,5月9日第一次将《义勇军进行曲》在上海东方百代唱片公司录音棚内(今徐家汇公园小红楼)灌成唱片发行,这张唱片的编号为34848b。后将录音转录到电影《风云儿女》胶片上。由于,他与郑君里、司徒慧敏都是广东人,歌声中夹杂着明显的广东语音。因此,他也是最早唱国歌的人之一。同年在中国舞台协会任话剧演员。1936年入新华影片公司任演员。抗战爆发后,到重庆从事话剧活动。1940年入上海丁丑剧社任演员。1942年入上海文滨沪剧团任编导,编导过沪剧《原野》。战后,入“中电”二厂任演员。1950年入上海中艺沪剧团任编导,导演过《大雷雨》、《白毛女》、《杨乃武与小白菜》等沪剧。1955年入上海人民沪剧团任导演。1980年他在《电影艺术》上发表了《忆田汉同志在【南国社】的电影创作》。他不仅是早期影剧明星,也是申曲(沪剧)时装剧发展的代表人物之一。
姓名:时觉非,作为演员,曾经拍摄过的电影,天伦 (19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