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兄演员表

导演:罗维,吴家骧
日期:1971-01-01
热度:2

因家乡年景不好,青年郑潮安(李小龙 饰)跟随三叔远赴泰国,郑在当地华工许剑(田俊 饰)的帮助下,得到了一份冰厂的工作。许剑为人仗义好打抱不平,时常卷入争斗,郑潮安虽也学得一身功夫,但碍于母亲的劝诫不能出手。华工们工作的这家冰厂为牟取利益,在冰中藏匿毒品贩运,不久,两名华工因为偶然拾到了冰中的毒品,被厂长和老板杀害,许剑向老板要人,反被对方派众打手于家中残忍杀害。工友们寻找失踪的华工和许剑无获,于是罢工抗议,厂长和监工们痛打工人,郑潮安仗义出手,厂长畏惧升其为领导,众工人称呼郑为“唐山大兄”。老板方面见笼络郑潮安不成,杀害了所有华工,郑潮安冲到老板家中,欲令其血债血偿……

导演(2)
罗维,香港电影导演。1948年移居香港,曾任演员,后加入国际电影懋业有限公司,任导演及编剧,曾于邵氏及嘉禾电影执导。1918年生于江苏,毕业于北京中学,后从事抗日戏剧活动。1948年移居香港。进永华影业公司出演《清宫秘史》(饰袁世凯)《爱的俘虏》等十多部影片。1957年组建四维公司,执导《多情河》等。1961年参加电懋公司执导《无语问苍天》。1965年进入邵氏兄弟影业公司执导《鳄鱼河》。1970年执导《五虎屠龙》、《影子神鞭》、《冰天侠女》后转入嘉禾公司任主导演。1996年1月20因心脏衰竭,在香港去世。1997年第34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授予终身成就奖  罗维被称为“跟风大师”,导演的电影超过五十部,最为人所属识的罗维电影包括李小龙主演的《唐山大兄》及《精武门》,以及成龙初出道时之多部电影。1963年的在国际电影懋业有限公司拍武侠片《金箭盟》;1965年加入邵氏影业,拍摄《金菩萨》、《铁观音》之流的女性间谍片。后来,罗维搭档郑佩佩拍武侠片《毒龙潭》、《龙门金剑》终于成就“百万导演”。1975年,罗维跟邹文怀、何冠昌另立山头,创建罗维影业公司。
吴家骧(1919年7月7日-1993年3月20日),香港男演员、导演、编剧,曾获第4届金马奖最佳男配角。  吴家骧生于北京,在湖北汉口长大,曾就读汉口市立高级职业学校纺织科。1937年,他与后来成为作家的吴若组织“雷雨剧社”、“骆驼文艺社”,于湖北各乡镇巡回演出、演讲,宣扬抗战,而后他毅然弃学从军。之后他在重庆与剧团取得联系,并加入中国电影制片厂。1941年袁丛美奉命导演抗日片《日本间谍》,吴家骧身兼演员、道具负责人。  1945年底吴家骧赴港,在永华等多家公司拍片,并于1949年起兼任副导演。1957年9月,吴家骧加入电懋,演出之外,还执导了第一部作品《人之初》。1965年他转投邵氏,导演《千面大盗》等片,还于1966年以《金玉奴》夺得金马奖最佳男配角。  1980年,吴家骧赴台湾,签入中视,成为电视演员。1993年3月20日,吴家骧病逝香港,据称他晚年经济拮据,遗下妻子与尚在澳洲念书的儿子,后事处理都成问题。
演员(27)
李小龙(1940年11月27日-1973年7月20日),原名李振藩,师承叶问,出生于美国加州旧金山,祖籍中国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均安镇,世界武道变革先驱者、武术技击家、武术哲学家、MMA之父、武术宗师、功夫片的开创者和截拳道创始人、华人武打电影演员,中国功夫首位全球推广者、好莱坞首位华人主角。他在香港的四部半电影3次打破多项记录,其中《猛龙过江》打破了亚洲电影票房记录,与好莱坞合作的《龙争虎斗》全球总票房达2.3亿美元。1962年李小龙开办“振藩国术馆”,1967年自创截拳道,1973年7月20日,李小龙在香港逝世,年仅33岁。1979年美国洛杉矶市政府将补拍版《死亡游戏》的开映日6月8日定为“李小龙日”(7月8日为错误翻译)。1993年美国发行李小龙逝世20周年纪念钞票,好莱坞大道铺上李小龙纪念星徽;同年,获香港电影金像奖大会颁发“终身成就奖”。1998年11月,获中国武术协会颁发“武术电影巨星奖”。
苗可秀(1906—1935),1906年出生于辽宁省本溪县(今本溪满族自治县)。自幼家境清贫的苗可秀,聪明好学,在1926年进入东北大学文学系预科,1928年升入本科。读书期间,苗可秀就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意识。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东北大学搬迁到北平。1932年,苗可秀大学后毅然返回东北,加入邓铁梅领导的东北民众自卫军,成为自卫军中第一个大学生。面对日军四次“大讨伐”后的严峻形势,1934年2月苗可秀与赵侗等人组建中国少年铁血军,并被推举为铁血军总司令。在苗可秀的带领下,少年铁血军在辽南三角地区纵横驰骋,先后取得了猞猁沟、汤沟等战役的胜利。苗可秀不仅擅长带兵打仗,而且注重宣传群众,巩固抗日战线。这位文质彬彬的大学生在抗日实践中逐渐成长为一名令日军闻风丧胆的辽南义勇军杰出领导人。1935年6月12日深夜,苗可秀在战斗中负伤,6月21日不幸落入日军魔掌。7月25日,苗可秀被押往凤城南山刑场。在刑场上,苗可秀毫无畏惧,昂首而立,怒视敌寇,为国捐躯,年仅29岁。2015年8月24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田俊(1942年5月28日-),香港70年代著名动作明星。  从小学习咏春,60年代中期进入邵氏公司担任龙虎武师,60年代末在电影中饰演角色。  70年代初升任武术指导。虽然田俊在邵氏工作多年,但一直却不太受重用。1971年,初次在嘉禾公司的电影《唐山大兄》中担任男二号。1973年,田俊正式加入嘉禾公司。和李小龙是\"同门师兄弟\"合作过不少次。李小龙死后,主演了多部动作电影,名声大震。  80年代后,多与洪金宝合作,由于年龄渐长,减少动作演出,多在电影中出演配角。80年代中后期在洪金宝电影中担任副导演。  1993年在拍完《一刀倾城》后淡出影视圈。
衣依,中国女演员, 山东人,6月3日出生,身高166 厘米,体重50 公斤, 曾经演过的电影有《追击》(1971),《母亲三十岁》 (1972) 、《精武门》 (1972)、《冷面虎》(1973)、《海员七号》(1973)等。
李昆(1930年2月18日-2008年3月12日),原名李心亮,生于天津,后来到台湾继续演出电影与电视剧。曾为香港邵氏国语片演员,2001年以《逆女》中的演出荣获第三十六届金钟奖单元剧最佳男配角。其他作品有《黄金部队》《鬼马双星》《精武门》等。
陈龙,1976年7月24日出生于上海市,中国内地男演员,上海电影演员剧团演员。1997年,陈龙主演青春偶像剧《真空爱情记录》,正式出道。2000年主演励志爱情剧《星梦恋人》。2001年参演清装动作喜剧《少年黄飞鸿》。2002年凭借主演的古装武侠剧《如来神掌》,入围台湾第39届金钟奖最佳男配角提名,成为首个入围该奖项的内地男艺人。2005年领衔主演年代动作剧《情断上海滩》。2006年领衔主演家庭伦理剧《中国母亲》。2006年出演古装历史剧《少年杨家将》。2009年主演历史抗战剧《奇志》。2010年参演民国情感剧《侬本多情》。2011年,参演古装历史剧《新水浒传》。2012年9月21日,领衔主演的历史题材电影《渡江!渡江!》上映。2013年,领衔主演古装动作剧《新燕子李三》。2014年,主演策略抗战剧《独立纵队2》。2015年9月19日,主演的古装权谋剧《琅琊榜》在北京卫视、东方卫视播出。2016年,领衔主演原创悬疑话剧《藏骨人》。2017年,主演反腐剧《纪委书记》;4月主演近代传奇剧《桃花依旧笑春风》。11月的主演职场剧《猎场》播出。
林正英小时候家境一般,父母帮人包伙食为生,有六兄弟姊妹,林正英排行第三,与其兄姐一样,他曾在信义会小学就读两年,但其后辍学,之后在1963年至1964年,他加入了香港一个京剧团,并拜粉菊花及于占元为师,并与七小福的成员成龙及洪金宝等人一同受训。他在香港信义会小学读至二年级便被父亲送进春秋戏剧学校,拜粉菊花为师 ,林正英在该校学艺五年,和尊龙、惠天赐、孟海、董玮为同门师兄弟,林正英受训半年后即投入演出,第一个剧目叫《白沙滩》,但他的京剧...
刘永,原名刘添爵,1952年2月7日出生于香港,祖籍广西梧州。母亲为粤语片甘草演员黎雯,于香港圣保罗英文书院毕业。后到香港皇家音乐学院学习钢琴,又学习武术,获空手道二段,柔道一段,曾任国术教师。于1968年入嘉禾电影公司,跟罗维导演为副导。于1970年转为幕前,在李小龙的《唐山大兄》、《精武门》、《猛龙过江》等电影担任配角。于1973年离开嘉禾,自由身拍戏,在于聪导演的《狂情》等。1974年午马导演的《七省拳王》是他第一部担任主角的电影。197...
韩英杰(1927年-1991年10月15日),是京剧名武生于占元的女婿、女艺员于素秋姊于素春夫和麦炳荣姻亲,出生于上海市,祖籍中国上海。  韩英杰在3岁时开始移居北京,在9岁至18岁期间,加入了北京话剧团学艺。  到了1946年,19岁的他开始移居上海进行电影业的特技人生涯。数年后,他移师香港和新加坡发展,进行武术及特技展览等临时演员工作。在60年代,他回港加入邵氏兄弟(0080.HK年)工作,演出无数特技人、特技展品和电影制作等。同时他能够创造更大演出和相约导演胡金铨机会。在1966年,他离开邵氏转移台湾发展,直至1970年,当时韩英杰回流香港发展,他们成为武术指导。  1970年,韩英杰正式加入嘉禾娱乐(1132.HK年)演出不少对手戏,最普通是专演反派角色,像1971年由亿万导演罗维拍摄的《唐山大兄》、《精武门》、《冷面虎》等不少角色,他在短时间成为香港著名电影演员和导演之一,到了1991年因患上末期癌症,病情急转直下,不幸逝世,享年64岁。
金山(1911-1982),原名赵默,男,表演艺术家、编导、事业家。湖南沅陵人。  金山生父早逝,从小就受到继父的虐待,经常浪迹街头。十七八岁那年,只身到上海谋求出路。他学画、学诗,业余参加文艺演出。曾一度过着极为艰苦的生活。  金山的电影生涯早在1935年就开始了。他的扮相宜古宜今。他的处女作是明月影片公司拍摄的《昏狂》。1936年转入新华影业公司,参加拍摄了史东山导演的《长恨歌》,他在片中扮演一个玩弄女性的坏蛋。同年又主演了根据果戈理名著《钦差大臣》改编成电影的《狂欢之夜》,他仍扮演他在舞台上演的那个假钦差,同样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从而奠定了他在电影界小生的地位。  1937年,他主演影片《夜半歌声》中的男主角孙小欧,具有独特的色彩,他富于激情的表演引起了观众的共鸣。这一年他还主演了古装片《貂蝉》中的男主角吕布。在这些影片中塑造了具有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度、不同性格、不同命运的人物形象。  金山不仅是著名的表演艺术家,也是一位杰出的电影编导。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他在电影创作上取得了很大成就。  1947年,他在“长制”编导了《松花江上》。在这部影片中,他以饱满的激情,歌颂了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影片公映后,金山独特的艺术构思和张瑞芳的精湛演技,使这部影片赢得了巨大声誉。电影评论界纷纷发表文章评价和推荐这部作品,一致认为它是国产影片中“极珍贵的收获”,深受观众的赞赏。  1959年金山编导的影片《风暴》是他继《松花江上》之后的又一部成功之作。这部影片以磅礴的气势、动人的力量、高超的技巧生动地表现了1923年“二-七”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历史风貌。同时,金山还在影片中出色地扮演了大律师施洋这一角色。他以精湛的演技、真实地塑造了这个革命知识分子的英雄形象,把这个人物真挚、朴素、博识、机敏而有时不免带有激动、急躁的性格特征,刻画得淋漓尽致,生动感人。  新中国成立后,他集中精力从事艺术创作活动,曾在话剧《保尔-柯察金》中饰保尔,在《万尼亚舅舅》中饰万尼亚。他还亲自编导、主演了反映“二-七”大罢工的话剧《红色风暴》。  1978年,劫后余生的金山又导演了话剧《于无声处》,受到观众和舆论界的一致好评。1978年,金山担任中央戏剧学院院长、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主任等职务。晚年的金山,把主要精力投向了新兴的电视艺术事业,做出了宝贵的开拓性的贡献。1982年7月7日,这位天才的人民艺术家因突患脑溢血而与世长辞,终年71岁。
陈会毅,在洪家班里任武术设计(如胡金铨的《侠女》、成龙《龙的心》),又在多部洪家班参与的功夫灵幻片中出任配角,到了90年代执筒拍了多部电影,多为灵幻片为主题,光与英叔合作的影片就有三部,最近他又干回了老本行,与元彬一起担任了电视剧版《七剑下天山》的动作指导。
甘山(1945年),原名金山。香港丽的电视及亚洲电视艺员。早期在佳艺电视工作,佳艺电视倒闭后,转投丽的电视。早期甘山饰演奸角居多,因具有一定武功底子,在古装武侠剧中较活跃,能胜任中年及老年角色。进入1990年代,随着年龄的增长,甘山的角色以长辈型为主。成为该时期活跃于剧集中的常见的甘草演员。进入2000年代,因年龄问题,甘山已较少出演剧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