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演员表

导演:侯季然
日期:2016-01-01
热度:2

一九七零年代,台湾掀起年轻人自己写歌自己唱的“民歌”热潮,当年的民歌手与歌,不只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精神面貌,也描绘了某一个世代青年的面貌。四十年后,歌曲仍然传唱,唱歌和听歌的人经历了四十年的光阴,都到了人生的下半场。一场四十年后重聚的演唱会,犹如降灵夜,召唤青春的记忆,与当下的生命对照、对话。不论是宝变为石的感概,还是历久弥新的激情,都在一首首大合唱的民歌裡找到归向。本片以民歌四十周年演唱会为轴心,往外辐射民歌时代的代表人物们:杨弦、胡德夫、陶晓清、吴楚楚、杨祖珺、李建复、侯德健、李宗盛、邰肇玫……此时此刻的生活实貌,以及对创作、对国族认同、对人生起落的所思所想。这是歌的故事,也是时间的故事。

导演(1)
侯季然,台湾电影导演、作家,也从事摄影创作。政治大学广播电视研究所毕业。作品常与时代记忆相关,影像风格强烈而诗意。为与台湾导演侯孝贤的暱称「侯导」区别,被暱称为小侯导。
演员(8)
胡德夫,出生于台湾台东的原住民民歌手,台湾民歌运动、原住民运动的先驱之一。20世纪70年代,胡德夫与杨弦、李双泽推动了被称为整个华语流行音乐启蒙运动的“民歌运动”。1973年胡德夫举办了台湾史上第一场个人演唱会。1977年演唱李双泽创作歌曲《少年中国》。2005年4月,首次出版个人音乐专辑《匆匆》,获得台湾流行音乐百佳专辑(1993年至2005年)第2名。歌曲《太平洋的风》获2006年金曲奖最佳作词人奖、最佳年度歌曲。2011年,发布第二张专辑《大武山蓝调》,并凭此专辑获得在第13届音乐风云榜年度盛典中获得了“最佳民谣专辑”和“最佳民谣歌手”两项大奖。
李宗盛(Jonathan Lee),1958年7月19日出生于中国台湾省台北市,中国台湾男歌手、词曲创作人、音乐制作人、制琴师。1980年,李宗盛进入乐坛,作为“木吉他合唱团”的成员加入宝丽金唱片公司,出品《木吉他作品全集》。1982年,正式进入唱片界,制作郑怡《小雨来的正是时候》。1985年签约于滚石唱片公司。1986年,出版首张个人专辑《生命中的精灵》。1987年,制作周华健首张个人专辑《心的方向》。1989年,为陈淑桦制作专辑《梦醒时分》,为台湾唱片业第一张销售过百万的华语专辑,也成为文化工业体制运作下日趋成熟的代表作。1990年,创作《我是一只小小鸟》。1992年,主持中广电台节目《音乐人》,为张艾嘉制作《爱的代价》,并应约为电影《霸王别姬》创作主题曲《当爱已成往事》。1993年,出版《希望》、《真心英雄》,为张信哲制作专辑《心事》。1996年,制作专辑《夜太黑》。2000年,为莫文蔚制作《十二楼的莫文蔚》专辑,获得金曲奖最佳制作人奖。2005年,担任《电影之歌》音乐总监、总制作人、词曲创作人。2011年,创作《给自己的歌》,获得金曲奖最佳年度歌曲、最佳作曲、最佳作词三项大奖。2013年,发行单曲《山丘》;同年举办“既然青春留不住”世界巡回演唱会。2015年,发行单曲《送你一首过年歌》。2018年8月29日,李宗盛、公路的《出城》获得2018年华人歌曲音乐盛典的年度最佳作词。2019年6月29日,李宗盛凭借《新写的旧歌》拿下第30届台湾金曲奖“最佳作词人”奖。
李建复——著名歌手,与李寿全、苏来、蔡琴、靳铁章、许乃胜组建“天水乐集”工作室,在台湾乐坛上首开音乐工作室先河。尽管“天水乐集”仅推出了两张作品(李建复《柴拉可汗》/李建复、蔡琴《一千个春天》)后即宣布解散,但这两张作品却堪称是民歌时代末期力挽狂澜的经典之作。
1950年生生于台湾花莲,因推广诗词民歌创作,得到社会广大关注与反响,后来出版《西出阳关》专集,影响了后来台湾风起云涌的校园民歌风潮,被推崇为“现代民歌之父”。 发行作品有《中国现代民歌集》和《西出阳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