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女十八变演员表

导演:J·李·汤普森
日期:1964-01-01
热度:11

这部黑色喜剧开始于Louisa Foster向美国国税局捐献了数百万美元,税务部门认为她疯了,将她送去精神科医生那里,她和医生讨论了她的四次婚姻,每一次他的丈夫都离奇的变富,然后很早死去。

导演(1)
演员(10)
保罗·纽曼出生于俄亥俄州的谢克-海茨(Shaker Heights)。父亲阿瑟(Arthur)经营着一家体育运动器材商店。 二次大战中,保罗·纽曼曾在海军服役,因有色弱症,没能实现当驾驶员的梦想。退役后他回到家乡,得到了一份体育奖学金从而进入了凯尼恩学院(Kenyon College)学习。但一次膝关节损伤使他不得不放弃运动,从此他开始转向演戏,加入了威斯康新州的一个夏令剧目公司。1947年,保罗又来到伊利诺斯州,与女演员杰奎琳-威特(Jacqueline Witte)结婚。父亲去世后,他将商店的股权转让给了弟弟,自己前去投考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戏剧学院的研修生。假期中,他又前往纽约,1952年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1949年开始播放的电视连续剧《奥尔德里奇的家》(\"The Aldrich Family\")中得到了一个角色。1952年,保罗签约演员电影公司(Actors\' Studio),并于次年首次于百老汇亮相,在威廉-英奇(William Inge)的舞台剧《野餐》(\"Picnic\")中,出演艾伦-西摩(Alan Seymour)一角。这引起了华纳公司官员的注意,不久进入了该公司,正式踏上影坛。  1954年,保罗出演的处女片是英国导演维克托·萨维尔执导的爱情片《圣杯》。影片《回头是岸》是他的成名作。接着,保罗在影片《朱门巧妇》中出演一位美国富豪不重名利的儿子,保罗将角色的一系列心理变化刻画得极为仔细,颇具爆发力,这部影片使他第一次荣获了奥斯卡奖最佳男主角的提名。1961年,他在《江湖浪子》(\"\"The Hustler\"\")中,饰演一位不甘沉沦的年轻职业球手,演绎着人性的悲哀与脆弱。凭着此片,他第二次获得奥斯卡奖最佳男演员的提名。1968年,保罗 ·纽曼执导了他的第一部影片《巧妇怨》。影片中他的导演手法谦恭却又十分敏感,该片1968年使他获得了纽约影评人协会最佳导演的称号,第二年再次获得第 26届金球奖最佳导演及第41届奥斯卡奖的最佳电影。80年代和90年代,他从依靠健美的体魄、古典型的相貌转向更为成熟、简朴的表演风格,更加注重对角色的深度理解。虽然保罗·纽曼凭着《原野铁汉》、《铁窗喋血》、《并无恶意》等影片屡获奥斯卡奖的提名,但却总与\"\"小金人\"\"无缘。1985年,保罗被授予荣誉奥斯卡奖,也算是对他在影视圈内多年耕耘的认可。  1986年,保罗·纽曼迎来了一生中辉煌的转折点——他推出了得意之作、著名导演马丁·斯科赛斯执导的《金钱本色》。保罗在片中出色的表演对影片成功起了关键的作用,炉火纯青的演技把台球手埃迪(Eddie)刻画得入木三分,极好地表现了他的心理发展过程。保罗以此片终于得遂心愿,获得了第59届奥斯卡奖最佳男主角。7次提名,7次落选,直到这一次,才总算摘得了影帝的桂冠。1989年,他又在奥斯卡金牌导演罗伯特·本顿(Robert Benton)执导的剧情片《大智若愚》中,并且第9次获得了奥斯卡奖的提名。2002年,保罗·纽曼出演了黑帮片《毁灭之路》,一头银发的保罗以老辣无比的演技,将黑帮老大的形象刻画得形神兼似,第10次获得了奥斯卡奖的眷顾。  2008年9月26日,纽曼经过与肺癌的漫长搏斗,逝世于康涅狄格州Westport的家中,享年83岁。
美国女演员。1950年在纽约登台,在歌舞剧中担任舞蹈演员并在电视台演出。1955年从影。演出的音乐片和喜剧片有:《康康舞》(1960)、《我的艺妓》(1961)、《温柔的姑娘依尔玛》(1963)。《桃色公寓》饰普通妇女的角色。参演的主要影片有:《我们的绿色土地》(获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奖)、《我的生活在哪儿》(1957)、《查密利雅》(又译阿尔及利亚姑娘1959,获多种国际电影节奖)、《卡伊斯和列拉》(1960)、《一群少年》(1960,获西柏林电影节奖,其他影片有:《当在那里时》(1979)、《母女情深》1983,获奥斯卡奖)。
罗伯特·米彻姆(Robert Charles Durman Mitchum,1917年8月6日-1997年7月1日)是美国电影演员,作家,作曲家和歌手。是美国电影学会评选的AFI百年百大明星25名男演员中的第23名。米彻姆是主演黑色电影的代表人物,被认为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反英雄电影的先行者。  1997年7月1日米彻姆死于加州圣巴巴拉,死因是肺癌和肺气肿的并发症。他的遗体被火化,骨灰撒在海上。他的妻子是多萝西·米彻姆,儿子是演员詹姆斯·米彻姆和克里斯托弗·米彻姆,米彻姆和女儿Petrina (Trina) Mitchum。他的孙子,宾利·米彻姆和嘉莉·米彻姆,也都是演员,他还有个弟弟约翰·米彻姆,在2001年去世。他的另一个孙子,吉安·米彻姆,是一个成功的模特。
迪恩·马丁(Dino Paul Crocetti,1917年6月7日—1995年12月25日),男,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斯托本维尔,美国影视演员,曾获1969 金球奖(Golden Globe) Best TV Star - Male(提名)The Dean Martin Show(1965)。
1942年,他转入电影界,曾与朱迪·加兰搭档在《艺人丽影》中演出。其开朗随和的性格、甜美自然的声调使其成为40年代米高梅公司歌舞片和正剧片的明星。  1945年,他主演的《翠凤艳曲》使其获得奥斯卡影帝提名。1949年的《锦城春色》又大获成功,由此吉恩·凯利成为与阿斯泰尔齐名的好莱坞歌舞片巨星。  1951年的他主演的影片《一个美国人在巴黎》,一举夺得第24届奥斯卡奖6项大奖,被誉为电影史上不可多得的歌舞片。  1952年,他自导自演的《雨中曲》获得极大成功。1956年,他独自导演的第一部音乐歌舞片《舞会请帖〉曾获柏林国际电影节大奖。  米高梅的歌舞片黄金时代没落后,他开始转入自导自演的非歌舞片。1962年他执导了《冷暖心声冷暖情》(Gigot)描写好心肠的哑巴收留饥寒交迫的私娼母女的遭遇,悲欢交错,十分感人,是他导演中最佳代表之一。  他去世那天,美国电视台在黄金时段播出讣告,没有一个字总结他的生平或综述他的成就,只是把他在“雨中曲”中一个人边舞边唱的一段完整地放了一遍,然后打出“Gene Kelly今天去世”的字幕。
罗伯特·卡明斯(Robert Cummings,1910年6月10日—1990年12月2日),出生于密苏里州,美国演员、导演、制片。1941年,与狄安娜·德宾、查尔斯·劳顿合作出演电影《美凤夺鸾》。1943年,与奥利维娅·德·哈维兰合作出演电影《公主想飞》。
迪克·范·戴克生于密苏里州西普兰斯。二次大战后从空军部队退役,后在夜总会参加哑剧表演,被海报宣传为“快乐的哑巴”。50年代中期开始在电视剧中出演角色,61年主演音乐剧《再见!小鸟》被托尼奖肯定,1963年进入好莱坞,主演本剧翻拍的歌舞片《欢乐今宵》一举成名。1964-1966年以《范戴克摇滚音乐剧》连续三年获得电视艾米奖。其它主要影片还有《傻女十八变》、《良缘巧遇》、《美国式离婚》、《有点犯傻》、《喜剧演员》、《飞天万能车》以及九十年代的热门悬疑剧《谋杀诊断》等等。近期他出演了本·斯蒂勒的卖座影片《博物馆奇妙夜》的一、二两部。
玛格丽特.杜蒙(1882-10-20至1965-03-06),美国女演员,出演过《出水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