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追匪记演员表

导演:葛鑫
日期:1959-01-01
热度:15

1951年,在中国西北的大沙漠中,有一股武装残敌,在特务头子金冶中的指挥下,进行各种破坏活动。解放军某骑兵连奉命进剿,经过激烈战斗,敌人大部被歼,但是金冶中和两个敌兵却漏网逃逸。一班长钟永明虽在战斗中受伤,但仍坚持带着战士李玉根和小姜,顺着敌人留下的马蹄印痕跟踪追击。途中大风陡起,敌迹消失,他们当机立断,分成三路追寻。不久,小姜追上敌人,只身与敌搏斗,击毙了金冶中的坐骑和一敌兵,但他自己也不幸负伤。正在危急之际,钟永明、李玉根闻声及时赶来。李玉根的战马被敌人击中,金冶中劫了小姜的马,与另一敌人逃窜。这时,钟永明等三人仅剩一骑,但他们仍紧追不舍。通过分析,估计敌人企图逃出沙漠,偷越国境,为此必须在井水站补充饮水。他们决定抄近路,直插井水站。小姜因伤势加重,一再昏厥,唯一的一匹马又饥乏而死。但他们还是适时地赶到井水站,果然在这里与敌人相遇,击毙一敌兵,但金冶中仍未擒住。在继续追击途中,钟永明一直隐瞒着渐趋恶化的伤情,终因伤口迸裂,光荣牺牲。李玉根和小姜含泪掩埋了战友的尸体,继续追击。最后,他俩终于追上了敌人,制服并活捉了金冶中,和前来支援的骑兵连队胜利会合。

导演(1)
葛鑫 (1917—2000)江苏阜宁人,导演。1935年在北平参加中国旅行剧团,演出《雷雨》、《原野》等剧。1938年,在香港参加中华艺术剧团,并在影片《孤岛天堂》中扮演角色。1939年,在上海艺华影片公司摄制的《刺秦王》、民华影片公司摄制的《孔夫子》中饰演角色,并在辣斐剧团主演话剧《理想夫人》。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参加新四军,在一师一旅服务团任戏剧主任。1943年,任“旅行自修大学实验剧团”团长,创作独幕剧《父与子》。1945年任苏浙军区四纵队文工队长。解放战争时期,任第三野战军一纵队文工团副团、二十军文工团副团长。建国后,任上海电影制片厂副导演、导演、天马电影制片厂副厂长,先后导演影片《两个小伙伴》、《沙漠追匪记》(与冯喆联合编剧)、《霓虹灯下的哨兵》(与王苹合作)、《鼓乡春晓》(与庄红胜合作)等。  主要作品及获奖情况:  《两个小伙伴》(1956)  《沙漠追匪记》(1959,与冯喆联合编剧)  《霓虹灯下的哨兵》(1964,与王苹合作)  《鼓乡春晓》(1983,与庄红胜合作)  (http://www.sfs-cn.com/node3/node607/node608/u1a1370471.html)
演员(8)
原名冯贻喆,原籍广东南海,生于天津。自幼爱好文艺。40年代初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被迫辍学,投入抗日救亡活动。1942年始,先后加入“美艺”、“华艺”、“同茂”和上海剧艺社等进步文艺团体,演出了《家》、《日出》、《上海屋檐下》、《风雪夜归人》、《重庆二十四小时》、《大明英烈传》等话剧四十余部,通过舞台实践,他的演技得到锻炼与提高。  抗日战争胜利后转向电影,参加了国泰影片公司出品的《裙带风》、《忆江南》、《鸾凤怨》、《十步芳草》、《一帆风顺》等影片的拍摄,并担任主要角色。他在田汉编剧,应云卫、吴天导演的《忆江南》里扮演的青年诗人黎稚云,能较好地体现出这个人物的思想演变轨迹,在各种黑暗腐朽势力的影响下从进步逐渐走向堕落变节的历程,这是他从影后的成名作。  1948年离沪去港,曾在《恋爱之道》、《结亲》、《冬去春来》等影片里饰演重要角色。在《冬去春来》中,他扮演了一个纯朴勇敢的青年农民,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实属不易。  1950年,冯喆回到上海,进上海电影制片厂任演员。60年代初又调去峨嵋电影制片厂,曾先后在《胜利重逢》、《南征北战》、《铁道游击队》、《羊城暗哨》、《沙漠追匪记》、《金沙江畔》、《桃花扇》等影片中扮演主角。其中,《南征北战》中的高营长,这个性格鲜明、生龙活虎的艺术形象,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羊城暗哨》中的王练,由于他能准确地把握住人物的基调,又善于表现人物在瞬息万变的情况下的细微变化,充分显示出他的艺术功力,成为新中国电影史上很有光彩的公安人员形象之一。  冯喆在艺术上有追求,素以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和孜孜不倦的钻研精神,为人们所称道。他深谙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的道理。硝烟弥漫的朝鲜战场、莽莽苍苍的川西原始森林、纵横交错的淮河水网地区、峰回路转的胶东老根据地的山村,无不洒下了他的汗水,留下了他的足迹。他的表演才显得从容不迫,游刃有余。他创造的众多的银幕形象,以其潇洒自如的气度,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和赞许。
出生于书香门第,1928年随祖父举家迁至上海定居。少时受家庭影响,酷爱京剧,能拉会唱。从中学起,又迷上话剧,故在复旦大学经济系读完一年后,毅然辍学,投身舞台。从1944年起,先后在新联谊剧社、苦干剧团、中国演剧社、群力剧社等表演团体,参加了《北京人》、《名优之死》、《文天祥》、《林冲》、《俄罗斯问题》等剧的演出。1947年进文华影片公司,在《假凤虚凰》中饰演5号理发员,后又参加了《夜店》、《艳阳天》、《哀乐中年》、《腐蚀》、《我这...
原名张学景,1935年出生,天津人,中国著名影视演员,有“影坛长青树”的美誉。代表作品:《圣城记》、《火葬》、《海誓》等。同名人物有:人民美术出版社副总编、沈阳鲁迅美术学院副院长、天津美术学院副院长牛犇。
冯奇(1924年-2015年4月13日)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2015年4月13日,冯奇去世。2005年8月,冯奇被授予第10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金凤凰奖)“特别荣誉奖”。
朱军,1964年4月26日出生于甘肃省兰州市,祖籍河南省孟津县,中国内地节目主持人、画家、作家。1991年,主持甘肃电视台综艺节目《花好月圆》。1993年,主持中央电视台文艺节目《东西南北中》。1997年开始,主持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1999年,在全国金话筒节目主持人评选中获银奖第一名。2000年,主持中央电视台谈话节目《艺术人生》。2002年,获得第三届“全国百家电视艺术工作者”称号。2003年,获得第21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节目主持人奖。2008年,获得“中央电视台十佳主持人”称号。2011年,出版个人作品《我的零点时刻》。2015年,与尼格买提搭档主持平民选秀节目《星光大道》。2017年,担任北京卫视音乐节目《音乐大师课》的“老师团”成员。2018年,出任央视人文艺术类节目《信·中国》的主持人、制作人和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