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笑演员表

导演:岳枫
日期:1969-09-24
热度:23

「三笑姻缘」的电影何其多,黄梅调版本以这部由凌波及李菁主演的片子最为深入民心。单是唐伯虎和秋香在庙里相遇那一段,唐伯虎在佛像前轻描淡写地许了几个愿,就极其含蓄高雅了。风流才子唐伯虎(凌波)在苏州虎丘山遊玩,遇到相国夫人,带了四个美婢来烧香。其中的秋香(李菁)美艳出众,不禁为之神往,秋香临行前向他一笑、再笑、三笑,使他神魂颠倒。 唐伯虎决定扮做穷书生,卖身相国府做书僮,以便追求秋香。

导演(1)
演员(20)
凌波,香港六十年代邵氏电影公司著名女演员。1949年进入香港电影界,艺名小娟,最初拍闽南语片和粤语片出身,多达99部,但成就不大。1962年加入香港邵氏公司,初名沈雁,后又更名为“凌波”,顿有轻灵逍遥之感。凡是提到邵氏的黄梅调电影,不能不提凌波,因为她也是令邵氏黄梅调电影兴盛至白热化的功臣之一,特别是她的反串魅力。凌波因在《红楼梦》中幕后代唱贾宝玉,受李翰祥赏识出演《梁山伯与祝英台》,她的扮相俊秀,木讷的书生气演得惟妙惟肖,对祝英台又...
井淼,港台著名演员。其子井洪为台湾电视演员,其女为演员井莉。  亲戚曾于济南开设山东大戏院(现中国电影院),自幼对戏剧有浓厚兴趣。1930年高中毕业后曾组织话剧团在山东一带从事话剧演出。1933年于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院就读,同期加入邵氏公司前身之天一影片公司拍摄电影。中日战争爆发后,转往济南组织救亡演技队,于徐州、陕西一带演出《保家乡》、《还我故乡》等鼓吹抗日救国之舞台剧。后至重庆加入中国电影制片厂,并参加中国万岁剧团、兼演员和化妆主任两职。  抗战胜利后,井淼回到上海先后参加《人海妖魔》、《森林大血案》等多部影片之演出。1949年受聘担任台湾社会剧团团长之职,训练剧艺人才,并于各地演出话剧,此外亦曾参加演出《血战保中华》、《翠岭长春》、《情报贩子》等片。  1963年赴港加盟邵氏公司基本演员,并任南国实验剧团讲师。期间演出近百部电影,以《新啼笑姻缘》(或名《故都春梦》)和《烽火万里情》两部影片,先后于1964年和1967年荣获第三届及第六届金马奖最佳男配角奖。1980年代中期息影,1989年于台湾病逝。
魏平澳(1929.11.29-1989.12.3),男,香港演员,被誉为“影坛才子”。早年毕业于南京戏剧专科学院,1949年赴台加入中影开始演艺生涯。当年因《阿里山风云》一片踏入影坛。其后参演多部港台电影,最为人所知的是《精武门》中饰演的日本翻译。在影片中他擅长演绎小人物、丑角或滑稽可笑的喜剧人物,被称为台湾的喜剧泰斗之一。他在文章创作及评论方面也有一番天地。1951年起陆续在《华报》、《中华日报》、《今日电影》等报刊上撰写杂文评论当下社会及电影圈轶事,其中部分收录在《艺坛照妖镜》一书,并著有《三只母老虎》、《门缝里看人》等 书。
洪玲玲,6月22日出生,节目主持人,主持的《热力97’》、《娱乐新势力》、《快乐出击》、《娱乐时代广场》等栏目多次在省、市电视优秀作品评选中获奖
郑文静,演员,作品有《大罗剑侠》、《少奶奶的丝袜》、《香港过客》等。
刘群,又名刘云河,香港男演员。出演过电影《女侠卖人头》、《千面魔女》等。(http://hkmdb.com/db/people/view.mhtml?id=17515&display_set=big5)
原名吴钜泉,生于1909年,祖籍福建,着名粤语文艺片演员吴楚帆之兄长。1935年开始拍电影。由于个子高大,得绰号\"高佬泉\",后改\"佬\"为\"鲁\",以\"高鲁泉\"为艺名。  1935年,开始拍电影。初期多演反派,后来饰演谐角和老角,一样为人津津乐道,其中以师爷、道友、茅山术士等形像最突出。高鲁泉参演过上千部电影,是产量最多的香港演员之一。着名的有:《多情竹织鸭》(1959)、《人海孤鸿》(1960)、《火窟幽兰》(1961)、《一楼十四伙》(1964)、三部《老夫子》系列电影(1965-67)等等。亦曾参与曹达华、于素秋合作的经典武侠片《如来神掌》,演东岛长离(毕孤)一角,深入民心。  高鲁泉七十年代初曾经演出过电视,可惜1972年血管爆裂后不良于行,从此退出艺坛,销声匿迹。于1988年5月13日逝世,终年七十九岁。
郑康业,香港演员,代表作品为《猛鬼舞厅》《猴形扣手》《七十二家房客》等。
叶宝琴,演员,主要作品为《报仇》、《盗兵符》、《来如风》等。
李昆(1930年2月18日-2008年3月12日),原名李心亮,生于天津,后来到台湾继续演出电影与电视剧。曾为香港邵氏国语片演员,2001年以《逆女》中的演出荣获第三十六届金钟奖单元剧最佳男配角。其他作品有《黄金部队》《鬼马双星》《精武门》等。
曾楚霖,演员、导演。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精通粤语、普通话、英语和日语。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国民政府担任情报员。战后投身演艺圈,担任演员及副导演,演出大量电影。1976年10月15日加盟无线电视,擅长演出小人物、低下层及道友。在1982年无线电视台庆,曾楚霖获发赠“长期服务特别奖”。代表作品有《黑心鬼》《点指贼贼》《鬼咁串》等。
郝履仁出身“警官学校”,毕业后曾长期居住山东省,做过山东省政府属下的实习员,为誉称“韩青天”的军阀韩复渠站过堂;后来在香港“永华片场”任警卫,进而参予拍摄电影,银幕处男作国语文艺片《黄花闺女》(1957年3月 公映);息影作粤语文艺片《死亡塔》(1981年3月 才公映),演出80多出香港及台湾省的国语及粤语电影 。晚年居住在香港新界西贡大埔仔,喜欢饮酒及写作。郝履仁在1978年4月18日(星期二)因肺肿,于九龙伊利沙伯医院病逝,享龄66岁,遗下3位女儿,由于只有一位女儿在香港,导演李翰祥负责办理后事,遗体移至世界殡仪馆;1978年4月23日(星期日)下午1时出殡;遗体在1978年4月23日(星期日)移交歌连臣角火葬场火化。 郝履仁的电视遗作是香港电台的《狮子山下》之“帮帮忙”,郝履仁饰演一位孤苦无依的退休艺人,与一群狗为伴,后来认识小乞丐(童星陈宝祥饰演),两人相依为命。1978年6月28日(星期三)晚上9时在香港佳艺电视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