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秘史演员表

导演:朱石麟
日期:1948-11-11
热度:2

清光绪年间,山河动荡,外忧内患,中国处在生死存亡的一线间。光绪皇帝(舒适 饰)当朝,却因慈禧太后(唐若青 饰)垂帘听政,身不由己,宛如傀儡一般。户部尚书翁同龢习光绪学经解义,并灌输启蒙思想,使光绪萌发变法之心;而光绪宠妃珍妃(周璇 饰)亦每日存下银两,以作军资。甲午惨败,翁同龢开缺回乡,临别前向光绪举荐康有为。戊戌年(1898年),光绪与维新派展开变法,却受到慈禧为首的顽固派的抵制,双方矛盾愈演愈烈。太后一方定下计谋,企图借天津阅兵之际废掉光绪;而维新一派亦相时而动,派出袁世凯(罗维 饰)刺杀荣禄,围执太后……

导演(1)
演员(34)
周璇(1920年8月1日-1957年9月22日),出生于江苏常州,中国电影演员、歌手。1931年加入明月歌舞团,因演唱歌曲《民族之光》而受到关注。1932年发行个人首张唱片《特别快车》。1934年凭借歌曲《五月的花》成名;同年她在上海《大晚报》举办的“广播歌星竞选”中名列第二。1935年进入电影圈。1937年主演的剧情片《马路天使》成为其表演生涯的代表作,而她演唱的影片插曲《天涯歌女》、《四季歌》亦在华人地区流行。1938年签约上海国华影业公司。1941年《上海日报》举办“电影皇后”评选,周璇在当选后婉拒了“电影皇后”的荣誉。1946年赴香港发展。1947年主演爱情片《长相思》,由她演唱的影片插曲《夜上海》成为华语歌坛的代表作品之一。1950年从香港返回上海。1951年因突发精神病而被送入医院治疗。1957年9月22日,在上海病逝。1995年获得中国电影世纪奖女演员奖。
舒适(1916年4月19日——2015年6月26日),男,原名舒昌格,浙江慈溪人。持志大学肄业。1938年后任青鸟剧社、上海大同摄影场、金星影片公司演员和编导。1952年后任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导演,中国影协第三、四届理事。曾主演《林冲》、《水上春秋》,在《红日》中饰演张灵甫而家喻户晓。导演过《绿海天涯》等影片。2015年6月26日,舒适去世,享年99岁。
唐若青,中国话剧演员,原籍湖南湘乡,是戏剧家唐槐秋的长女。自幼爱好戏剧。1934年在中国旅行剧团开始舞台生涯,扮演《梅萝香》剧中梅萝香,引起注意。到抗日战争前夕,连续出演了近30出中外名剧,如《茶花女》中的玛格丽特、《复活》中的卡秋莎、《雷雨》中的鲁妈、《日出》中的陈白露等。抗日战争初期,她随中旅在武汉、香港从事救亡戏剧活动。1939年冬,又随中旅回到上海。其间她主演了《葛嫩娘》、《洪宣娇》、《李香君》等,是“孤岛”时期受观众欢迎的剧目。  1948年唐若青应香港永华电影公司邀请在《清宫秘史》中扮演慈禧,她演的慈禧威严有度,神态生动,炉火纯青,被誉为当年最成功的老旦。唐若青后来客居香港,在一些商业性电影和电视剧中扮演角色,如李翰祥名作《倩女幽魂》里的姥姥以及《江山美人》里的太后。
鲍方生于富裕家庭,父亲为江西地区的海关税务官。1934年于南昌百苑洲小学毕业后进入省立一中就读,1941年考进广西大学法律系。1942年在桂林入广西省立艺术馆,抗战期间演出不少宣传抗日的话剧,演出话剧包括《大雷雨》、《裙带风》等。1947年法律系毕业后翌年至香港,先后在永华、泰山、艺文等公司演出,后来加盟左派的长城电影制片公司、凤凰影业公司任演员,1959年与陈静波联合导演《有女初长成》,1963年后独立导演《假婿乘龙》、《画皮》、《密杀令》等影片,其中自编自导自演的《屈原》颇获好评。总计曾演出电影超过一百部,执导电影30多部,电影编剧十多部。  1978~1983年任凤凰影片公司编导室主任。  1980年获邀参演无线长剧《京华春梦》,于1983年正式加入无线电视,主要演出父亲、长辈、武林高人等类型的角色。1999年拍摄《茶是故乡浓》在广西拍摄外景时突然中风入院,并昏迷三个月,由次女鲍起静代其宣布退休。后来又辗转送往深圳及香港继续治疗,同年他获香港电影金紫荆奖的终身成就奖。2006年9月22日在香港湾仔律敦治医院因肺功能衰退病逝,享年八十四岁。  鲍方与话剧演员刘甦(艺名)于抗战时期结婚,妻子于1999年2月上旬因感冒引起肺炎并发症而病殁。  鲍方夫妇育有两女一子,其中次女鲍起静是香港电视及电影演员,其子是著名电影摄影师鲍德熹(鲍起鸣),女婿方平(鲍起静丈夫)为香港电影导演及监制。
钱千里,1915年生于江苏南通。1935年,钱千里参加上海业余剧人协会,次年加入上海明星影片公司任演员。 他与赵丹、顾而已、朱今明是同乡,4人亲如兄弟一起投身影坛。钱千里一生拍片50多部,其中有《马路天使》、《十字街头》、《小二黑》、《李时珍》等,执导过《青山恋》、《枯木逢春》、《孙安动本》、《山城雪》等。钱老身为演员,始终为自己的挚友赵丹当配角;身为导演,始终给大师郑君里当副手。生前,钱老常自嘲,“我这个人就是跑龙套的命。”可他的每一个角色、每一部作品,如今看来都熠熠生辉。  当年参与拍摄《马路天使》的主要演职人员中,钱千里是最高寿的。钱老生前曾回忆,他与好朋友袁牧之、魏鹤龄、郑君里、聂耳、赵丹志同道合,常相聚聊天,“这个剧本是怎么来的呢,因为我们常常晚上拍夜戏,有时会在街摊上吃吃年糕、吃吃面,这时候就常看到卖唱的底层市民,就开始注意这些人物的生活怎么样,可不可以构成一个剧本,大家你一句他一句,没多久袁牧之就写出一个故事来。”  钱千里2009年荣获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荣誉奖,本定于8月6日在山东青岛颁奖,老人本计划亲自前往领奖。遗憾的是,钱老于7月31日晚8点25分在上海去世,享年95岁。  钱千里一生坎坷,屡经风浪。他曾在文革中被打得死去活来,一夜间脱发无数,人称钱千里“鬼剃头”。可最终逢凶化吉、转危为安。老人自言:大难不死,享尽后福。钱千里进入电影圈的时候中国电影还是默片。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1930年在上海诞生,直至1936年,无声片的大批量商业制作方告结束。  钱千里生活节俭。患上肺癌的老人并不知道自己得了什么病,家里人一直瞒着他。躺在病床上的钱千里,牙已掉光,说话含混不清,但仍反复念叨,“我怎么办啊,我老了,我看病要花国家的钱,我不忍心。我看病要花子女的钱,我不忍心啊。”
王元龙,著名演员、编导。 王元龙家有兄弟姊妹好几个,其弟王次龙也是由他介绍从影的。其父四川成都人,经营盐业,家庭富有。王元龙从小受过良好教育,1922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大学。两年后他离开军队涉足影坛,主演了《人心》、《战功》、《王氏四侠》、《透明的上海》等片,以粗犷硬朗的英雄形象深受观众欢迎,成为当时影坛的首席男明星,人称“银坛霸王”。王元龙成名后,生活上放荡不羁,桃色新闻不断,声誉直线下降,整个30年代,只有一部《还我山河》稍有影响。进入40年代,古装片热兴起,王元龙主演了《楚霸王》、《燕子盗》等片,重受欢迎。以后,他虽然一直从影,但成绩平平,昔日“银坛霸王”的风采已一去不复返了。  1940年到1941年,王元龙在“艺华”、“新华”、“华成”、“中联”等影片公司拍了10多部影片,平均每年拍六七部片子,从数量上说不算少,但在能卖座受欢迎的如《西施》、《潇湘夜雨》、《孔雀东南飞》、《家》 等片中,他只是当配角。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人在上海组成了中华电影联合股份有限公司,把上海的制片、发行、放映三方面的权力集中在“华影” 一家,它垄断了上海的电影事业。王元龙在“华影”拍了《三朵花》和《混江龙李俊》等影片。  抗战胜利后,王元龙为“中电三厂”导演了他与杜骊珠主演的《天桥》,并参加拍摄了艺华影业社的《十三号凶宅》。以后,他于1948年去香港,曾先后在“大中华”、“文华”、“大光明”等影片公司导演了两三部影片,也主演了几部影片,但成绩平平。之后便在港、台两地拍了近60部影片,其中有在香港影坛轰动一时的影片《说谎世界》、《翠翠》、《状元红》等。  1959年,他在台湾病逝。
洪波(1921—1968)男,原名王家杰,又名王家骥,北京人,中国香港电影演员。14岁起即活跃于舞台。1946年步入影艺圈,以饰演《清宫秘史》(朱石麟导)中的李莲英成名,此后即成为香港电影界炙手可热的演员,先后为邵氏影业公司与国际电影懋业公司等机构网罗,演出《月儿弯弯照九州》(屠光启导)、《情窦初开》(王引导)、《天长地久》(屠光启导)、《乱世妖姬》(王引导)、《雪里红》(李翰祥导)、《一夜风流》(卜万苍导)等片,并曾执导《天堂美女》、《欢天喜地》(兼编)两部作品。1950年代后期因染上毒瘾,加上个性恃才傲物,因此演艺事业渐走下坡。1963年李翰祥到台湾创立国联影业公司,邀请在香港已十分落魄的洪波前来助阵。但多年下来,洪波在银幕上的作品仍十分有限,仅演出《西施》(李翰祥导)和《破晓时分》(宋存寿导)两部影片,另一部由他执导的《地下司令》则直到其逝世尚未全部完成。1967年执导《地下司令》后即离开国联影业公司,转往娱乐界发展,先后在台湾高雄、台北的歌厅表演相声,但因工作不稳定且身体不佳,可能因此厌世,而留下遗书,于1968年11月17日从台北中华路行人陆桥上跳下自杀,撞击在一列急驶而过的观光号列车上,弹落铁轨,经送台大医院后不治身亡,年仅47岁。李翰祥、杨樵等人决定共同为他成立治丧委员会,办理后事。
岑范(1926年1月11日-2008年1月23日),原名岑立范,中国演员、导演,师承香港导演朱石麟和吴祖光。  在上海出生,祖籍广西,与岑毓英有亲戚关系。1945年在重庆肄业于国立中央大学经济系。早年在上海演话剧,1946年到英属香港投身电影界,做演员,做副导演。  1951年到北京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艺建设,在吴祖光身边做副导演,吴祖光执导的京剧电影《洛神》(梅兰芳、姜妙香主演)、《荒山泪》(程砚秋主演)、《梅兰芳舞台艺术》的副导演都是他。  1956年他执导第1部电影《群英会·借东风》(萧长华、马连良、谭富英、叶盛兰、裘盛戎、袁世海主演)。  1962年,他执导越剧电影《红楼梦》。  他的导演作品还有鲁迅原著小说改编的故事片《阿Q正传》和越剧现代戏电影《祥林嫂》等。  2008年因胃癌在上海去世。  岑范导演作品:  《生与死》1953  《群英会》1957  《借东风》1957  《雁荡山》1957  《林则徐》1957  《春风杨柳》1959  《红楼梦》1962  《牛郎织女》1963  《逍遥津》1976  《李陵碑》1976  《祥林嫂》1978  《阿Q正传》1981  《闯江湖》1984  《碧水双魂》1986  《梦非梦》1993  岑范出演作品:  《同病不相怜》1946  《春之梦》1947  《山河泪》1948  《女罗宾汉》1948  《蝴蝶梦》1948  《血染孤城》1948  《门》1953  岑范副导演/助理导演作品:  《玉人何处》1947  《各有千秋》1947  《春风秋雨》1949  《梅兰芳舞台艺术 上集》1955  《洛神》1956  岑范编剧作品:  《生与死》1953  《雁荡山》1957  《牛郎织女》1963  《梦非梦》1993
北京人,1929年生于北平。中共党员。退休前是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从事表演艺术专业62年。1943年任上海苦干剧团演员。1947年任上海文化影业公司特约演员。1948年任香港永华影业公司演员。与著名影星鲍方、舒绣文等许多当红演员们一起塑造了许多令人难忘的银幕形象。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任云南军区文工团、昆明军区话剧团演员。1978年任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长于塑造反派人物形象。
罗维,香港电影导演。1948年移居香港,曾任演员,后加入国际电影懋业有限公司,任导演及编剧,曾于邵氏及嘉禾电影执导。1918年生于江苏,毕业于北京中学,后从事抗日戏剧活动。1948年移居香港。进永华影业公司出演《清宫秘史》(饰袁世凯)《爱的俘虏》等十多部影片。1957年组建四维公司,执导《多情河》等。1961年参加电懋公司执导《无语问苍天》。1965年进入邵氏兄弟影业公司执导《鳄鱼河》。1970年执导《五虎屠龙》、《影子神鞭》、《冰天侠女》后转入嘉禾公司任主导演。1996年1月20因心脏衰竭,在香港去世。1997年第34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授予终身成就奖  罗维被称为“跟风大师”,导演的电影超过五十部,最为人所属识的罗维电影包括李小龙主演的《唐山大兄》及《精武门》,以及成龙初出道时之多部电影。1963年的在国际电影懋业有限公司拍武侠片《金箭盟》;1965年加入邵氏影业,拍摄《金菩萨》、《铁观音》之流的女性间谍片。后来,罗维搭档郑佩佩拍武侠片《毒龙潭》、《龙门金剑》终于成就“百万导演”。1975年,罗维跟邹文怀、何冠昌另立山头,创建罗维影业公司。
姜明1939年在香港参加影片《孤岛天堂》的拍摄。次年赴上海,曾在新华、华新等影片公司参于演出。1942年后组织话剧剧团。1947年重返影坛,同年赴香港,先后在大中华、永华、长城、凤凰等影片拍摄影片四十余部。1980年拍摄《密杀令》后息影。曾一度任凤凰影业公司经理,并在演员训练班任教。
1925年在朗华影片公司主演处女作《红姑娘》。1930年进入天一公司,在《杨乃武》(三集)和《乾隆游江南》(第6集)等片中演些小角色。  1934年改入明星公司,在《桃李争艳》、《生龙活虎》等片中演出。1939年起,在国华公司主演“李阿毛”系列影片,如《李阿毛与唐小姐》,《李阿毛与东方朔》,虽剧情荒诞,但较为卖座。三十年代末,与秦炜、田振东、陶由、乔奇等,更联络五金界连善豪、周信鹤,合组“正风剧社”,1948年后赴港,在“泰山”“永华”“邵氏”“新华”“电懋”等电影公司拍摄电影,演技相当出众。
陈琦(1932~2006·6·19)女,越剧二级演员。浙江绍兴人,1932年12月出生。1947年进刘雅君科班学戏,工小生,由金月升等男班老演员授业。1949年满师后,参加过“光明”、“更胜”、“天鹅”、“青年”等越剧团,均任头肩小生。出科后私淑范派艺术,刻苦钻研范派唱腔,学得惟妙惟肖,几可乱真,在50年代,就被观众称为小范瑞娟。
香港男演员。安徽安庆人。生长在北平(今北京)。北平辅仁大学肄业。抗战时期曾入桂林艺术馆研习剧艺。抗战胜利后随剧团到香港公演。1952年入永华为基本演员,先后在《拜金的人》等影片中饰要角,并曾多次任副导演。
原名张学景,1935年出生,天津人,中国著名影视演员,有“影坛长青树”的美誉。代表作品:《圣城记》、《火葬》、《海誓》等。同名人物有:人民美术出版社副总编、沈阳鲁迅美术学院副院长、天津美术学院副院长牛犇。
林静;2002年06月01日出生于北京,别看她年纪小,她可有4年的演戏经历了,她与很多著名演员一起拍过戏。到目前为止,她已经参加了14部电视剧、1部电影、28部广告片的拍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林静拍戏年纪小志气大,全情投入,导演对她赞不绝口。不少与她合作过的导演在拍摄新戏时,有合适的角色第一个就是找她。
男,湖南长沙人,出生于1974年7月22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从事电影导演、编剧,擅长美术、写作、探险、摄影摄像。
徐莘园(1886-?),原籍河北省顺天府大兴县,逊清时,慈禧太后得病,群医束手,而独为其叔祖父治愈,清廷大加赞赏,叔祖父因功被派赴湖南省任官职,徐氏全家遂迁居湖南省境,寄藉长沙。早年供职于湘鄂两省军政界。1929年进入长城画片公司,同年在处女作《风流督军》中兼任编剧与主演。1932年进入明星公司,主演《道德宝剑》、《现代一女性》等片,并在许多影片中任配角,所饰角色多为中老年绅士。抗战伊始,参加上海影人剧团,赴川演出《日出》、《卢沟桥》等话剧。1939年回沪,被张善琨挖掘,主演“大侦探陈查礼”系列影片,深受欢迎,风靡一时。1947年赴港,演出《天网恢恢》、《一代枭雄》等片,此后患上精神分裂症,不久谢世。
中国演员,1934年,进入艺华影业公司,在影片《黄金时代》中扮演角色。1935年,在新华影业公司拍摄的《新桃花扇》中扮演角色。后去香港,相继出演影片《灵肉之门》、《新人道》、《裸国风光》、《清宫秘史》、《国魂》等。1949年,在永华影业公司拍摄的《大凉山恩仇记》一片中扮演赵连长。
徐立,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中国内地女演员、歌手。2010年,出演抗战剧《雪狼谷》、军旅题材电视剧《五湖四海》。2011年,出演战争动作剧《对与决》,同年出演家庭题材电视剧《母亲母亲》,随后与陈楚河、张嘉倪等共同主演电视剧《头牌》。2013年,主演电视剧《贤妻》,同时演唱了该剧主题曲《只忘了一些》和插曲《掏空了快乐》。2014年8月28日,主演都市励志轻喜剧电影《美人邦》;11月,参加社交生存真人秀《百万粉丝》并获得亚军。2015年,出演电视剧《如果爱可以重来》。由徐立主演的电视剧《夜市人生》2017年3月22日在安徽卫视首播。2017年12月,由徐立主演的电视剧《亲爱的她们》在湖南卫视金鹰独播剧场播出。
王斑(1913,10,5----1974,9,11)原名王露,河北滦县人。北平汇文中学毕业。1932—1945年先后任大道剧社、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行营政训处电影股、中国电影制片厂、中国万岁剧团演员。演出过《日出》、《蜕变》、《孔雀胆》、《国贼汪精卫》、《天国春秋》等话剧,拍摄过《青年中国》、《塞上风云》、《日本间谍》、《气壮山河》等影片。1946年到香港,任大中华影片公司、永华影片公司演员。拍摄过《某夫人》、《春之梦》、《风雪夜归人》、《国魂》、《清宫秘史》、《山河泪》、《火葬》、《春风秋雨》等影片。1950年回到北京,入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任演员。演出过《方珍珠》、《西望长安》、《家》、《龙马精神》、《白鹭》、《神拳》、《记忆犹新》、《全家福》、《《万尼亚舅舅》、《文成公主》、《钦差大臣》、《天国春秋》、《中锋在黎明时死去》、《十三陵水库畅想曲》、《刘介梅》、《李秀成》等话剧。又在《风暴》、《战上海》、《暴风骤雨》、《青年鲁班》等影片中饰演主要角色,尤其在《战上海》中饰演的汤司令和《青年鲁班》中饰演的高师傅。一个是狡猾奸诈的国民党高级将领,一个是平凡朴实的老工人。这就是一个艺术家对角色的创作,对不同人物的理解,把握,和展现。他在影片中精湛演技,给观众留下了深刻记忆。(http://blog.sina.com.cn/s/blog_9862f0550102v4x0.html)
丁川,1992年10月11日出生于北京,中国内地影视男演员,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2011级表演系研究生。2015年3月,参演个人首部电视剧《敢爱》播出,从而正式进入演艺圈。2017年10月,参演古装传奇剧《将军在上》播出。
黎明(Leon Lai Ming),1966年12月11日出生于北京市,籍贯广东梅县,华语流行乐男歌手、影视演员、导演。1985年,获得碧泉新星大赛冠军,并由此进入演艺圈。1986年,参加新秀歌唱大赛获季军。1990年,发行首张专辑《相逢在雨中》。同年,凭借电视剧《人在边缘》而走红。1991年,创立百仕活娱乐事业有限公司。1997和1998年,分别得摘金马与金像奖最佳电影歌曲奖。1995年,获UNICEF总部颁发红色特使级和领使级联合国护照。1996年至1998年,连续三年获得十大劲歌金曲金曲金奖。1999年,宣布退出香港乐坛颁奖典礼。2003年获香港特别行政区颁发荣誉勋章。2004年,创立A MUSIC东亚唱片公司。2009年,获得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杰出贡献奖;同年,获颁铜紫荆星章。
周文彬(1907—1981)电影演员。上海人。1937年涉足演艺界。1951年任上海大光明二厂特约演员、汉口中南军区部队艺术剧院话剧队演员。1953年任东影演员。表演代表作品有故事片《英雄儿女》《铁道卫士》《甲午风云》《党的女儿》等。(http://www.cfs-cn.com/Item/802.aspx)
王薇,女,1959年5月生于北京。曾为海军政治部话剧团演员,1984年调入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任演员,曾主演过《我们是八路军》、《年轻的朋友》、《悔恨》、《情漫黄山》 、《银杏树之恋》、《特字1号巨案》、《商界》等影片。1977年出演银幕处女作,在王苹执导的电影《我们是小八路》中饰演小八路凤蓬。1978年在电影《年轻的朋友》中饰演女青年赵丽丽。1982年在电影《悔恨》中饰演女主角李文娟。1984年在电视剧《向警予》中饰演向警予(获1985年“大众电视金鹰二等奖”)。1985年进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明星班”学习。1987年在电影《银杏树之恋》饰演女主角(获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主角提名)。1990年移民新加坡。2013年起任美国美洲矿业副总裁。(http://www.sohu.com/a/243367939_472412)
巴鸿(1921--2006,8,22)原名李孔昶,安徽寿县人。抗战期间参加戏剧工作,1941年在桂林新中国剧社任演员。曾演出过《花烛之夜》、《日出》、《郑成功》等话剧。1946年到香港,在大中华影片公司任演员。在“大中华”、“永华”、“南国”、“大光明”等影片公司拍摄过《各有千秋》、《风雪夜归人》、《未出嫁的妈妈》、《清宫秘史》、《女大当婚》、《冬去春来》、《小二黑结婚》等影片。1950年回到广州,不久到北京,任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出科科长。参与中央电影局表演艺术研究所的筹建,并任演员班教师。1953年任北京电影演员剧团副团长兼导演。1955年任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期间,与陈怀皑联合导演过话剧《家》。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到北京市大兴县团河农场右派队劳动。“文革”之后,他回到北影任导演。1979年与王人美联合导演了话剧《日出》。1981年与谢铁骊、陈怀皑联合导演了影片《知音》,1983年独立执导了影片《白杨树下》。
胡小峰是5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最著名的香港左派电影导演之一。1925年出生于上海,少年时期,他曾经历过南京大屠杀,逃回上海后开始了一段流浪街头的生涯。有一天应考一家名为“天风”的剧团,就此当上了演员,从而跨进了艺术的门槛。1946年经周剑云引荐,南来香港拍摄电影,先后在大中华影片公司、新世纪公司、建华公司、永华公司、五十年代影片公司、龙马公司等公司担任演员,同时还兼任过总务、剧务等职务。  从1947年至1954年,他参与演出与主演的影片有《长相思》、《春之梦》等20几部电影。在演出期间,并随刘琼、朱石麟等学习导演工作。1950年,刘琼为南国公司开拍《青春颂》,由胡小峰担任副导演,但影片未拍完,刘琼被港英政府递解出境,未拍完的影片便交由他继续完成,这便成了他第一部正式担任导演的作品。  1951年,胡小峰进入当时著名的香港左派电影机构——长城电影制片公司,初时担任演员和副导演及导演,作品有《王老虎抢亲》、《日出》、《红蝙蝠公寓》、《夜上海》以及最后一部作品《疯狂上海滩》(1985年)等近40部影片,是长城公司中作品最多的导演。  其中,拍摄于1960年的《王老虎抢亲》由他和当时任职长城公司的查良镛(即日后的一代武侠小说巨匠金庸)联合执导,非常卖座,二人私下也是惺惺相惜。此外,他的电影《梁上君子》更是打破了当年香港黑白影片的票房纪录,而内地观众最为熟悉的恐怕要数电影《夜上海》了,当年由内地著名影星周里京与沈丹萍联袂主演,曾经轰动一时。  胡小峰于09年10月3日凌晨因病逝世,享年84岁。
白沉(1922年5月22日—2002年11月5日),原名田祖恒,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祖籍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中国内地导演、编剧、演员。1949年,与欧阳予倩联合执导个人首部电影《渔夫恨》。1950年,担任剧情电影《花姑娘》的编剧。1955年,由其执导的剧情电影《南岛风云》上映,该片获得中国文化部优秀影片二等奖。1957年,白沉被错划为右派分子,后被安徽农村劳动教养。1980年,由其执导的剧情电影《十天》上映。1984年,由其执导的剧情电影《大桥下面》上映,该片入围第41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获得中国文化部优秀影片一等奖。1986年,执导的剧情电影《秋天里的春天》获得广电部优秀影片奖。1990年,执导的剧情电影《落山风》获得哈尔滨冰雪节优秀影片奖银杯奖。2002年11月5日,白沉逝世,享年8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