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火美人鱼演员表

导演:吴家骧
日期:1969-01-01
热度:2

难得一见的青春惊怵片,三对年青男女,驾船出海度假,忽然遇上风暴,被迫在小岛过夜。忽然听到新闻报道:一个穿红色比基尼泳衣的女郎,一连杀了十三个人,驾快艇逃亡。正在此时,他们见到一个美艳的女郎正破浪而来,身上刚巧穿上红色比基尼。女郎要求跟他们同上岛避风,六人虽有戒心,但她的美丽不能抗拒。当晚,在相处之间,女郎的美丽和挑逗,令众男女之间产生前所未有的冲突,关系恶化,最后,他们决定要在暴风雨夜,将女郎赶出别墅,神秘女郎如何自救,她的身份又是什么?电影不到最后一分钟,也不知结局。中德混血儿胡燕妮,青春美艳,身材惹火,令电影更添迷惑色彩。

导演(1)
吴家骧(1919年7月7日-1993年3月20日),香港男演员、导演、编剧,曾获第4届金马奖最佳男配角。  吴家骧生于北京,在湖北汉口长大,曾就读汉口市立高级职业学校纺织科。1937年,他与后来成为作家的吴若组织“雷雨剧社”、“骆驼文艺社”,于湖北各乡镇巡回演出、演讲,宣扬抗战,而后他毅然弃学从军。之后他在重庆与剧团取得联系,并加入中国电影制片厂。1941年袁丛美奉命导演抗日片《日本间谍》,吴家骧身兼演员、道具负责人。  1945年底吴家骧赴港,在永华等多家公司拍片,并于1949年起兼任副导演。1957年9月,吴家骧加入电懋,演出之外,还执导了第一部作品《人之初》。1965年他转投邵氏,导演《千面大盗》等片,还于1966年以《金玉奴》夺得金马奖最佳男配角。  1980年,吴家骧赴台湾,签入中视,成为电视演员。1993年3月20日,吴家骧病逝香港,据称他晚年经济拮据,遗下妻子与尚在澳洲念书的儿子,后事处理都成问题。
演员(10)
原名毕仁序,山东人。本是洋行职员。1961年加入邵氏电影公司为基本演员,初随名导演岳枫做场 记。参演首部电影是《原野奇侠传》,1964年以演《花木兰》成名,在“邵氏”主演名作《双凤奇缘》、《船》、《相思河畔》、《十三太保》等。1974年脱离“邵氏”赴台拍片,参演《贺桥英烈传》、《八壮士》等名作,还自组今日影业公司,执导《十字路口》、《金枝玉叶》、《新红楼梦》等影片。现与妻凌波定居加拿大。 ...
著名演员,邵氏“新十二金钗”之一,师从天才导演秦剑。1945年11月17日生于广州。中德混血儿,父亲是中国人,母亲是德国人。童年居住于台湾,从小就喜欢看电影,梦想有朝一日能成为明星。1959年,胡燕妮随母亲回德国居住。
陈依龄(Irene Chan)是香港演员、歌手。陈美龄的大姐。  陈依龄在1970年前后契约香港邵氏电影公司参与多出电影,也在多套电视连续剧演出。1971年她赴日本留学,在东宝艺能学院学习演出。作为歌手,她通过香港丽风唱片公司出版《谁能替我传心意》等几张专辑唱片。赴日本后虽然也与华纳先锋唱片公司契约,出版《恋爱夜来香》,《剥花瓣》,《蔷薇的誓言》等单曲唱片,可是没有卖得好。1972年,她妹妹陈美龄也与华纳先锋唱片公司契约赴日本后,注力于妹妹活动上的后援,自己则不演出了。后来,回香港作为电视节目的製作人活动,也赴加拿大留学,于1978年结婚,现在作为家庭主妇在香港生活。
罗维,香港电影导演。1948年移居香港,曾任演员,后加入国际电影懋业有限公司,任导演及编剧,曾于邵氏及嘉禾电影执导。1918年生于江苏,毕业于北京中学,后从事抗日戏剧活动。1948年移居香港。进永华影业公司出演《清宫秘史》(饰袁世凯)《爱的俘虏》等十多部影片。1957年组建四维公司,执导《多情河》等。1961年参加电懋公司执导《无语问苍天》。1965年进入邵氏兄弟影业公司执导《鳄鱼河》。1970年执导《五虎屠龙》、《影子神鞭》、《冰天侠女》后转入嘉禾公司任主导演。1996年1月20因心脏衰竭,在香港去世。1997年第34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授予终身成就奖  罗维被称为“跟风大师”,导演的电影超过五十部,最为人所属识的罗维电影包括李小龙主演的《唐山大兄》及《精武门》,以及成龙初出道时之多部电影。1963年的在国际电影懋业有限公司拍武侠片《金箭盟》;1965年加入邵氏影业,拍摄《金菩萨》、《铁观音》之流的女性间谍片。后来,罗维搭档郑佩佩拍武侠片《毒龙潭》、《龙门金剑》终于成就“百万导演”。1975年,罗维跟邹文怀、何冠昌另立山头,创建罗维影业公司。
石天,出生于天津,三岁随父母来港定居,并受香港教育成长。年青时加入电影文化发展,成为著名的香港动作及喜剧演员、导演、编剧、制片人、商人。他于1968年进入邵氏兄弟的南国实验剧团6期受训,毕业后于1973年主演了《青春恋》、《桃李春风》、《北地胭脂》等多部影片。23岁的他首次执导动作片《出家人》,为当时香港最年轻的导演。其后,他努力不懈地钻研戏路及演技,亦涉足幕后配音及编导工作。1970年代末,他以演出谐趣功夫片崭露头角。1980年代,石天与麦嘉、黄百鸣创办名震亚洲的新艺城影业有限公司,此外,曾志伟、徐克、施南生、泰迪罗宾等有口皆碑的电影人,也陆续加入新艺城电影制作团队。结果整个八十年代都成了新艺城的带领老少咸宜电影文化潮流的时代,拍摄了大量影响至今的优秀经典影片,如《滑稽时代》、《追女仔》、《最佳拍档系列》、《搭错车》、《倩女幽魂》、《英雄本色系列》等。除此之外,他也涉足了房地产、金融投资等商业策划的项目,都取得了相当的成就。2016年,阔别银幕廿多年的他,客串了电影《我的特工爷爷》,以及担任了国内60集大制作记录片《婚囍中国》主创团队总顾问。
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演员。1932年10月出生,河南省开封市人。曾在重庆中华戏剧专科学校、河南艺术学校干训班学习,在河南省文工团担任过创作员,1952年参加朝中记者团赴朝,1953年进入北影演员剧团学员班,1955年转入长春电影制片厂,1956年调入北影厂。曾在《花好月圆》中扮演王玉生,《如此多情》中饰黄山,《冰上姐妹》中演罗林,《粮食》中扮演康辛有,《春暖花开》中饰连生,《革命家庭》中饰演赵侃等。尔后曾在《红河激浪》、《山村姐妹》、《大寨人》、《詹天佑》等片中后担任副导演,他担任艺术指导的电视剧《还愿》曾获\"飞天奖\"特别奖\"和\"金鹰奖\"荣誉奖。
吴家骧(1919年7月7日-1993年3月20日),香港男演员、导演、编剧,曾获第4届金马奖最佳男配角。  吴家骧生于北京,在湖北汉口长大,曾就读汉口市立高级职业学校纺织科。1937年,他与后来成为作家的吴若组织“雷雨剧社”、“骆驼文艺社”,于湖北各乡镇巡回演出、演讲,宣扬抗战,而后他毅然弃学从军。之后他在重庆与剧团取得联系,并加入中国电影制片厂。1941年袁丛美奉命导演抗日片《日本间谍》,吴家骧身兼演员、道具负责人。  1945年底吴家骧赴港,在永华等多家公司拍片,并于1949年起兼任副导演。1957年9月,吴家骧加入电懋,演出之外,还执导了第一部作品《人之初》。1965年他转投邵氏,导演《千面大盗》等片,还于1966年以《金玉奴》夺得金马奖最佳男配角。  1980年,吴家骧赴台湾,签入中视,成为电视演员。1993年3月20日,吴家骧病逝香港,据称他晚年经济拮据,遗下妻子与尚在澳洲念书的儿子,后事处理都成问题。
李昆(1930年2月18日-2008年3月12日),原名李心亮,生于天津,后来到台湾继续演出电影与电视剧。曾为香港邵氏国语片演员,2001年以《逆女》中的演出荣获第三十六届金钟奖单元剧最佳男配角。其他作品有《黄金部队》《鬼马双星》《精武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