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经演员表

导演:张石川,郑正秋,程步高,李萍倩,沈西苓,徐欣夫,姚苏凤,陈铿然
日期:1934-01-01
热度:3

摄影:董克毅,王士珍,严秉衡,周诗穆,陈晨胡瑛在家举办一个宴会,邀请许多以前的女同学来参加。宴会上,每个人讲述着自己的故事。宣淑被无情的丈夫抛弃。严素认为宣淑太软弱缺乏手段,向众人讲述自己怎样制服丈夫。校长向大家讲了来了一会就回去的高华的虚伪, 她边鼓吹“妇女运动”边过着奢侈糜烂的生活。朱雯因为拒绝股东少爷的侮辱而失去工作。徐玲丈夫的来信, 信中告诉大家徐玲已经去世。老校长又讲了徐玲因赌博导致悲惨结局的经过。夏云是个电台的播音员,丈夫因患肺病而死,孩子也不见了……夏云受不了打击,精神崩溃了。胡瑛向众人讲了已走的交际花徐莉和别人争风吃醋的事之后,胡瑛自己讲述了在北伐时期救了一个革命者的过程。

演员(33)
胡蝶,1987年7月19日出生于上海市,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中国内地影视女演员。2006年,还是北京电影学院学生的胡蝶便出演了个人的首部影视剧作品《朋友的朋友是朋友》。2009年,胡蝶出演了古装剧《孙子大传》。2012年,胡蝶因主演年代剧《上海森林》而被更多的观众所熟悉;同年,胡蝶还主演了都市电影《做次有钱人》 。2015年,胡蝶主演了动作片《铁猴子传奇之江南义事》。
高占非(1904年11月16日-1969年12月26日),即高执欧,著名演员。他一生出演了近百部影片,为早期的电影事业作出了贡献。他从小就喜爱戏剧、电影,尤其擅长皮簧。家里不准他学艺术,被迫进入了保定军官学校,当过吴佩孚部下的秘书。后来他离开了军校,到上海去投靠同学。经亲友的引荐,进入明星公司当临时演员。从此开始了他坎坷的演艺生涯。
曾开设眼科诊所,后弃医从影。因所开眼科诊所与明星影片公司相邻,得以结识众多影人。后得张石川介绍进入影界,拍摄了《滑稽大王游沪记》。随后主演影片《孤儿救祖记》等,因成功饰演反派人物而蜚声影坛。... 在《孤儿救祖记》、《歌女红牡丹》、《劫后桃花》等影片中出演反派角色,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位以饰演反派著称的著名影星,被誉为“第一坏蛋”和“无赖标本”。当时舆论界曾这样评论“在当今电影圈内饰演反派角色,演技的圆熟,深度达到‘炉火纯青’者唯王献斋一人。”
朱秋痕 因父亲朱孤雁是早期话剧团体春柳社的演员,朱秋痕对戏剧自小耳濡目染,曾随父在“新世界”游艺场演文明戏,后辗转北平和天津生活,16岁在父亲张罗的天津爱华剧社表演。1931年任明星公司演员,陆续主演《旧时京华》、《爱与死》、《道德宝鉴》、《前程》、《上海二十四小时》、《妇道》、《人伦》、《兄弟行》、引引《新旧上海》等片。1937年转入艺华公司,主演《弹性女儿》。朱秋痕擅演浪漫型的女子,如姨太太和舞女等角色。
黄耐霜,中国女演员。黄耐霜自幼看过影片《孤儿救祖记》后产生了想当电影明星的念头。1929年她在上海加入大中华百合影片公司。  1930进入暨南影片公司,这时影坛正充斥武侠神怪片,黄耐霜演了不少此类影片,如主演《黑侠》、《火烧平阳城》(六集),并在《江湖二十四侠》和《荒山奇僧》中任角色。1931年在华光片上有声电影公司主演《雨过天青》,由于该片租用日本有声设备、并由演职员赴日摄制完成,上映恰逢“九一八”,引起爱国同胞的批评。后任明星公司演员,演出《新旧上海》、《夜会》等片。抗战期间活动在“新华”、“中联”和“华影”。抗战后,上海成为“孤岛”,她又继续演出了《麻疯女》、《木兰从军》、《刁刘氏》等片。 解放后,在国泰公司演过《妇女春秋》, 建国初,参演的影片有《武训传》、《三八河边》、《乔老爷上桥》等。1954年参加上海剧影协会的学习,1957年到上海电影演员剧团工作。
龚稼农,江苏南京人。曾就读于国立东南大学体育科,因喜好艺术,是学校话剧团的骨干,演出过《终身大事》等剧。1922年,任职于江苏省立南京通俗教育馆,兼任省立体育馆管理员。1925年,进上海大中华百合影片公司当场记。翌年,任民新影片公司演员,因在由欧阳予倩编剧的影片《玉洁冰清》中饰演主角而知名。而后,转入明星影片公司,与阮玲玉合演《挂名的夫妻》,与胡蝶合演《血泪黄花》,还在《狂流》、《春蚕》、《女性的呐喊》、《春草美人》、《脂粉市场》、《泰山鸿毛》、《华山艳史》、《劫后桃花》等名片中担任主要或重要角色;并导演了《黑夜孤魂》等影片。 1940年,为金星影片公司主演了由于伶编剧的影片《花溅泪》。  1925年,至上海,任大中华百合影片公司场记。1926年,在民新影片公司主演影片《玉洁冰清》,同年任明星影片公司演员。1939年,任国华影片公司演员。1941年,在金星影片公司拍摄《雨夜枪声》等影片。1942年,在中联拍摄《风流世家》等影片。1949年,至台湾。1954年.在台湾省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罂粟花》、《吴凤》等影片中扮演角色。1981年,获台湾当局颁发的最有成就演员奖。1993年,获第三十届金马奖纪念奖。著有《龚稼农从影回忆录》(1―3册)。
宣景琳,中国早期女演员。1925年入明星影片公司,主演《最后之良心》、《上海一妇人》、《盲孤女》、《真假千金》等影片。1931年为天一影片公司主演有声片《歌场春色》。与张织云、杨耐梅、王汉伦一起被评为上海滩1926年四大女明星。与其他三人相比,她以戏路广著称,既能演狐媚角色,也能演悲剧女性。解放后进入上海电影制片厂。  宣景琳的父亲是上海的报贩,她在教会办的慕尔堂念书,虽不交学费,但不愿忍受有钱同学对她的歧视而离校跟人学唱京戏。在夫母长兄先后患病,她不得已卖身妓院,少女时代就堕入火坑。过了几年卖笑生涯后,她梦想跳出深渊,把希望寄托在海上名绅之子王六公子身上。王公子虽对她一片痴情,然而父亲绝对不肯让儿子与妓女结婚。 一个偶然的机会,郑正秋选中宣景琳来演《最后之良心》的反派配角,发现她有演戏才能,就接连让她演几部影片。  宣景琳拍影戏不为出名,只想积蓄酬金为自己赎身,改变身份。不料她的秘密被人发现,积蓄被妓院没收。郑正秋知道后,就由“明星”出钱为她赎身,还编写了一部妓女生活的剧本《上海一妇人》,请宣景琳主演。她现身说法,受到观众赞赏,宣景琳正式成为“电影明星”。宣景琳获得了人身自由,又有了“电影明星”的身份,就要王公子名正言顺地向父母提出,双双成婚。可是王父仍以她出身低贱,婚后不许进王家大门。婚后宣景琳不断拍片,然丈夫却受到来自家庭和社会的种种压力,更因电影圈内外对宣景琳的流言蜚语,使他们夫妻产生误会,以致失和分手。 多年接二连三的拍戏之后,宣景琳不再年轻,身体衰弱,终于病倒。从此,人们都以“人老珠黄不值钱”为由,不再请她拍戏。她从此退出影坛,以过去电影明星的声誉作为她的嫁妆再嫁。可惜对方虽有家财,却浪荡成性,坐吃山空。  直到解放,她才进了“上影剧团”,新中国成立后,息影十年的宣景琳在上海电影制片厂拍了《家》、《长虹号起义》、《三八河边》、《家庭问题》等片。比起同时代其他女艺人,她艺龄最长、寿命也最长。
郑小秋1923年,在明星影片公司拍摄的影片《孤儿救祖记》中饰演孤儿余璞踏入影坛。此后陆续为明星影片公司主演了《小朋友》、《好哥哥》、《一个小工人》、《苦儿弱女》等十多部儿童片,成为中国电影的第一代童星。20年代末期-30年代初期,相继在《火烧红莲寺》、《黑衣女侠》、《碎琴楼》、《啼笑姻缘》等影片中扮演主要角色。1933年,在左翼电影运动的感召与激励下,在影片《春蚕》中塑造了多多头的形象,获得成功。后在影片《姊妹花》中饰演桃哥,表演质朴自然,受到舆论界的好评。1936年,转向电影导演,作为张石川的助手,拍摄了《压岁钱》和《女权》。1938年后,在国华、金星影业公司执导影片《碧玉簪》、《夜明珠》、《桃花湖》、《玉碎珠圆》等。1942年后,在“中联”、“华影”导演了《风流世家》等片。1946年后,任大同电影企业公司导演,先后执导了影片《弱者,你的名字是女人》与洪深合导、《欢天喜地》和《梨园英烈》。1953年,任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导演,陆续导演了科教片40余部。其中,《水土保持》与方徨合导,曾获第一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荣誉奖;《中国武术》获第一届《大众电影》百花奖荣誉奖。曾任上海市第一、二届政协委员、中国电影工作者联谊会理事。
1928年从影,在杨耐梅自组公司投拍的影片《奇女子》中任角色。次年在民新公司主演《风流剑客》,反响平平。此后进入明星公司,与郑小秋主演《战地小同胞》、《琵琶春怨》,与龚稼农主演《勇士救美记》,与艾霞主演《时代的儿女》,与高占非主演《重婚》,与宣景琳主演《乡愁》,等等。因与同在明星公司的男演员高占非闹感情纠葛,放弃银幕生涯,改行学习法律,1936年退出影坛,在上海挂牌当律师,在女明星当中,走出一条不寻常之路。
徐莘园(1886-?),原籍河北省顺天府大兴县,逊清时,慈禧太后得病,群医束手,而独为其叔祖父治愈,清廷大加赞赏,叔祖父因功被派赴湖南省任官职,徐氏全家遂迁居湖南省境,寄藉长沙。早年供职于湘鄂两省军政界。1929年进入长城画片公司,同年在处女作《风流督军》中兼任编剧与主演。1932年进入明星公司,主演《道德宝剑》、《现代一女性》等片,并在许多影片中任配角,所饰角色多为中老年绅士。抗战伊始,参加上海影人剧团,赴川演出《日出》、《卢沟桥》等话剧。1939年回沪,被张善琨挖掘,主演“大侦探陈查礼”系列影片,深受欢迎,风靡一时。1947年赴港,演出《天网恢恢》、《一代枭雄》等片,此后患上精神分裂症,不久谢世。
萧英,字尉卿,光绪十三年(1890年7月28日)生,祖籍湖南衡山,从小习武擅长拳术,青年时期在军校学习,经历过辛亥革命官至警备营营长。后来旅法担任华工护工队长,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因功荣膺法国政府颁发的一战胜利纪念章。回国后在上海谋求发展,1924年在中华电影学校学习,1926年加入明星影片有限公司。1933年主演《春蚕》、《丰年》两片,在片中扮演的农民形象大获成功,是左翼电影的代表。1936年后在天一、民新、新华等影片公司参加拍摄《花花草草》、《青年进行曲》等影片。参加拍片五十余部集。1937年明星影片有限公司毁于“八一三”日军侵华战火中,萧英离开电影界开店从商,之后没有再在银幕上出现过。
顾梅君(1915年-1989年10月24日),原名顾小蝉,生于上海,1931年在《美人心》中扮演重要角色,1949年去台湾。1953年演出《银海千秋》后息影。
著名作曲家,安徽歙县人。与黎锦光、陈歌辛、姚敏、梁乐音并称为“中国流行歌曲五人帮”。严工上是早期影坛上位多才多艺的老影人。他文学根基深,能诗善文,精通中西音乐,能唱昆曲,对交谊舞也挺在行,早年曾留学日本并懂得十多种方言。1925年,年逾天命的严工上参加了神州影片公司,开始了长达20年的从影生涯,堪称是早期电影界的元老之一。1928年后在长城、友联、复旦等影片公司参与拍片,1932年后在明星公司参与拍片。作为演员,他一生拍了103部电影。严工上大多扮演“老生”角色。最出名的一部是《一江春水向东流》,在片中饰演张忠良的父亲。其它代表作有《压岁钱》、《生死同功》等。  作为电影音乐作曲家,1932年他就为天一影片公司摄制的《一夜豪华》创作插曲,1938年后为新华、华成、国华、华新等影片公司摄制的影片作曲。由他作词、谱曲的影片插曲,如《自由之花》、《空谷兰》、《夜来香》(胡蝶首唱、王乾白作曲,与黎锦光创作同歌名由李香兰演绎的不同)、《木兰从军》(欧阳予倩词)、《西施》、《红歌女忙》、电影《压岁钱》的插曲《新年歌》等都极受大众欢迎。  此外,他还曾在影剧学校教授国语(普通话)。
柳金玉,演员,曾经拍摄电影《马路天使》、《船家女》等。
上海人,原名顾小蝉,艺名顾兰君,1917年出生,1989年10月24日逝世。顾梅君之妹。15岁进入歌舞团演出。1933年起任明星公司演员。主演《上海二十四小时》、《金刚钻》影片。1938年进入华新影片公司,主演《貂蝉》、《武则天》等片。1946年至香港大中华影业公司的《同病不相怜》。1947年回上海,进入国泰公司主演《湖上春痕》 《假面女郎》 《十步芳草》等片,1948年息影。素有“金鱼美人”之称。建国后集资开办上海水龙带厂。后担任上海静安区政...
袁绍梅(1915—1948),拍摄过多部电影,代表作有《故城风云》、《红杏出墙记-续集》等作品。
赵丹,1992年6月7日出生于陕西咸阳,华语女演员。毕业于同济大学表演系 ,此后,她因拍摄多条广告 而在上海崭露头角。2011年,在日本电影《RED COW》中首次触电。2014年,她在古装历史剧《书圣王羲之》中饰演角色“卫镕”得到平江锁金导演的好评。2015年,在电影《花落梦深处》中首次担任女主角,该片于2017年4月17日在中国大陆上映。同年,拍摄电视剧《朋友圈儿》,在剧中突破以往形象饰演反面人物张艳艳。2016年11月,出演电视剧《武动乾坤》,饰演苏柔。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一级演员”,著名的影视表演艺术家,祖籍河北大城,1956年生于安徽淮北。第9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配角奖,第5届全国优秀电视剧飞天奖优秀男配角奖,第五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男主角奖,第27届金鸡奖和华表奖最佳男主角提名。此外,诸多领域的杰出人物亦与之同姓名。 ...
徐来 ,中国著名女演员,歌舞团演员出身的大明星。20世纪20年代后期入中华歌舞专修学校 ,毕业后加入中华歌舞团。曾带领清 风歌舞队在广东、香港演出。  1928年去泰国、新加坡、爪哇等地巡回演出 。翌年起又在国内巡回演出。1932年后任明星影片公司演员,主演影片《 残春》。后相继在《华山艳史》、《 到西北去》、《女儿经》等影片中饰演主要或重要角色。  1935年主演影片 《船家女》,塑造了一个饱受压迫和蹂躏的摇船姑娘的形象。1935年退出影坛。20世纪40年代末迁居香港。1956年起定居北京。“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害致死。
王征信(1899-?),山东人。1926年进入“大中华百合”,曾主演《可怜的秋香》、《乌盆记》、《王氏四侠》、《银枪盗》、《热血鸳鸯》、《三雄夺美》等片,其中不少是武侠片。1930年“大中华百合”并入“联华”,王征信则成为“明星”的基本演员,直到1937年,期间主演《黄金之路》、《勇士救美记》、《银幕艳史》前后集、《谁是英雄》等片,并主演《盐潮》、《铁板红泪影》、《展览会》等左翼影片。在1935年徐欣夫编导的侦探片《翡翠马》中,王征信因饰演大侦探获好评,自此成为著名的侦探明星,陆续主演《金刚钻》、《生龙活虎》等侦探片。抗战爆发,他到大后方开展演剧事业,胜利后回沪经营电影放映工作。
1925年在朗华影片公司主演处女作《红姑娘》。1930年进入天一公司,在《杨乃武》(三集)和《乾隆游江南》(第6集)等片中演些小角色。  1934年改入明星公司,在《桃李争艳》、《生龙活虎》等片中演出。1939年起,在国华公司主演“李阿毛”系列影片,如《李阿毛与唐小姐》,《李阿毛与东方朔》,虽剧情荒诞,但较为卖座。三十年代末,与秦炜、田振东、陶由、乔奇等,更联络五金界连善豪、周信鹤,合组“正风剧社”,1948年后赴港,在“泰山”“永华”“邵氏”“新华”“电懋”等电影公司拍摄电影,演技相当出众。
朱少泉,男,中国电影编导、演员。1920年代初,入英美烟草公司影片部任演员,出演影片《一块钱》、《神僧》等。此后,相继为沪江,友联,明星,天一等影片公司出演影片《海上客》、《女儿经》等。此间,开始任导演,执导影片《泣荆花》等。1950年赴香港,先后出演影片《桃花运》、《月夜情歌》等。
李清,原名李汉清,广东东莞人,出生于新加坡。1934年考入明星演员养成所,1936年参拍第一部影片《金刚钻》,饰演配角,同年在《生死同心》影片中显露才华。1937年转入联华影业公司,开始担任主角。他主演名片《人海遗珠》及《新旧时代》获得可喜的成绩。日军侵入上海后,他随蔡楚生等人到香港,参加拍摄粤语片。1938年先后在大观、新时代,志华、启明,长虹等影片公司拍了《上海火战后》、《血溅宝山城》、《民族罪人》、《游击进行曲》、《大义灭亲》等影片。1939年在蔡楚生导演下,与黎莉莉主演《孤岛天堂》影片,公映后轰动香港。1940年在香港与容小意主演《前程万里》。香港失陷后,在1942年与容小意一起去南洋。抗日战争胜利后回到香港。1946年到1950年先后在“联星”、“龙马”,“大中华”、“南国”等影片公司拍摄电影。作品有《花姑娘》、《情焰》、《珠江泪》等片。50年代,加入“中联”为基本演员,这时期的作品有《一板之隔》、《有求必应》、《金丝雀》、《归来》、《寒夜》、《水火之间》、《无情海是有情天》、《雷雨》、《抢新娘》、《同心结》等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