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征北战演员表

导演:成荫,王炎
日期:1974-10-01
热度:4

1947年冬,国民党军队对华东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我华东部队于苏北七战七捷后,为彻底歼灭敌人,大踏步后退。起初,有些战士想不通。某师一团一营高营长率部转移到沂蒙山区的桃村待命。老乡们对后撤也有意见。为安定战士与老乡的情绪,高营长与村长赵玉敏分别将上级作战意图作了解释说明。这时,情况突然有了新的变化,敌方以为我军败退,集中三十万人马,从三面向我军合围,意欲决战。我军在桃村前面的大沙河阻击敌人六个昼夜,然后向凤凰山转移,围歼凤凰山已被我军围困的敌军李军长所属的七个师。高营长奉命在摩天岭狙击前来增援的敌张军长部队。凤凰山一战结束后,高营长又奉命担任包歼援敌的先锋。敌军退守大沙河以南负隅顽抗,高营长抄小路偷渡大沙河,切断敌军退路。敌人想炸掉大沙河上游的水坝,用水来阻止我军。赵玉敏带领游击队剪断了水坝上的炸药导火索,保全了水坝。我军渡过大沙河,歼灭了敌人,敌张军长及其参谋长均被生擒。

导演(2)
王炎(1923年5月5日—2003年),出生于山东省烟台市,中国内地导演、编剧、演员,毕业于延安鲁艺戏剧系。1948年,在剧情电影 《光芒万丈》 中饰演厂长。1951年,担任剧情电影《胜利重逢》 的助理导演。1957年,执导个人首部电影《寻爱记》。1959年,执导剧情电影《战火中的青春》。1964年,执导剧情电影《独立大队》。1972年,执导剧情电影《奇袭白虎团》。1979年,执导剧情电影《从奴隶到将军》。1981年,由其执导的剧情电影《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上映。1987年,凭借剧情电影《女人国的污染报告》入围第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1993年,与王星军联合执导剧情电影《阿曼尼萨罕》,该片获得中国电影政府奖特别荣誉奖、第1届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腾龙奖”评委特别奖。2003年,王炎病逝于北京。2006年,由其创作的自传 《一个导演的自述:王炎自传》出版。
演员(25)
王尚信(1931年2月1日—1988年7月26日)河北省良乡县西南召村人。自幼在良乡县立小学读书,后入北平私立达成中学、孔德中学学习,喜爱文艺,在校经常参加业余话剧演出,曾演出独幕剧《故乡》等。1950年考入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学员队学艺。同年11月参加了抗美援朝战勤工作队,在沈阳东北军区后勤部政治部文工团任演员,先后三次入朝鲜进行慰问演出,演出过大型歌剧《打击侵略者》,小型歌剧《枣红马》、《三只鸡》、《小俩口拜年》,大型话剧《英雄阵地》、《中朝人民心一条》等,还演出过快板、单弦、大鼓、独唱等,并经常做战勤工作。1954年回到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任演员。196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0年被吸收为中国剧协会员。后任中国青年艺术剧院演员、演出队队长、艺委会委员等职。近三十年来,参加演出的大小剧目约五十个,扮演的主要角色有《刘胡兰》里的村长、《洞箫横吹》中的刘杰、《刘介梅》中的黄区长、《三代人》中的李玉和、《李双双》中的喜旺、《激流勇进》中的王刚、《豹子湾战斗》中的团长、《祝你健康》中的丁海宽、《青松岭》中的张万山、《曙光》中的贺龙、《权与法》中的罗放等。还曾在影片《燎原》中饰雷唤觉、《南征北战》(新版)中饰解放军师长。电视剧《高山下的花环》饰雷军长。其中《曙光》获庆祝建国三十周年献礼演出一等演出奖;《权与法》获二等演出奖。表演风格朴实、真挚、深沉,善于塑造工农兵及革命干部的艺术形象。在《曙光》中塑造的贺龙形象,生动感人,受到观众的好评。
电影作品  1957年《黑山阻击战》  1958年《英雄虎胆》饰耿浩  1958年《县委书记》  1959年《海鹰》饰海军水手长  1959年《赤峰号》饰解放军舰长铁海雄  1960年《奇袭》饰志愿军侦察连长方勇  1960年《林海雪原》饰民主联军参谋长少剑波  1962年《哥俩好》饰二班长  1964年《分水岭》  1965年《地道战》饰区长赵平原  1965年《打击侵略者》饰朝鲜人民军游击队长金哲奎  1974年《南征北战》饰解放军高营长  1976年《南海风云》饰海军政委 导演、主演,合作导演:景慕逵  1979年《二泉映月》饰老赵  1979年《啊!摇篮》饰西北野战军肖旅长  1981年《飞行交响乐》  1982年《彩色的夜》  1984年《祁连山的回声》导演、编剧,合作编剧:李茂林、张凤雏  1986年《沉默的冰山》  1997年《海之魂》饰海军少将司令员  1999年《横空出世》饰解放军上将  2001年《十月流星雨》饰梁老头  2003年《惊涛骇浪》饰解放军上将  2007年《大爱无垠》饰华益慰  2009年《寻找成龙》饰姥爷  电视作品  《柏油路上的战争》导演  1996年《水浒传》饰安道全央视  1994年《长天烽火/大空战》  2001年《省委书记》  2002年《梦断紫禁城》饰乾隆帝  2002年《啼笑因缘》饰冯司令  2002年《葛定国同志的夕阳红》饰葛定国  2003年《英雄时代》饰陆震天  2004年《后海前街》饰父亲  2004年《中国故事》  2006年《老人的故事》 饰庄老头  2007年《清官能断家务事》饰爷爷艾教授
鲁非1945年自阿城县国民高等学校毕业,1946年入东北军政大学学习。1947年任东北文工一团演员。1948年任东北电影制片厂演员。在《桥》、《白衣战士》等影片中扮演角色。1953年入北京电影制片厂。1955年入中央戏剧学院表演干修班学习,在那里他表演的基本功得到了扎实系统的训练。1957年结业后任中央实验话剧院演员。1959年回北影厂任演员。 曾在《风暴》、《红旗谱》、《停战以后》、《T省的八四、八五年》等影片中扮演重要角色,受到观众的好评。   自1980年后,转入电视剧表演,曾在电视连续剧《新星》中饰演顾荣,1986年获第六届全国优秀电视剧飞天奖优秀男配角奖。1988年后编导电视剧《雾城的思念》等。 后在译制影片《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译制电视连续剧《卡斯特桥市长》等片中为男主角配音。
影视演员。1964年毕业于北京市崇文区第五十中学。大学是在解放军艺术学院戏剧系深造。中国荧幕上的第一任包公(1986年《包公》)。
张连伏,1932年1月27日生于辽宁省沈阳市,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54军135师,随军参加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历经天津、衡宝等战役以及广西剿匪作战。抗美援朝期间,随志愿军政治部文工团深入前线,活跃于坑道之中,为前线部队奉献了一大批鼓舞士气、歌颂英雄的文艺节目。回国后调入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参加拍摄的电影有《南征北战》、《开国大典》、《海鹰》、《英雄坦克手》、《岸边激浪》、《赤峰号》、《激战无名川》等。导演的话剧有《宋指导员的日记》、《强台风从这里经过》等。2007年4月19日于上海逝世,享年76岁。
冯恩鹤(1948-),男,辽宁省大连市人,八一电影制片厂国家一级演员。现为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会员。在电视剧《潜伏》里,冯恩鹤饰演配角站长吴敬中,被网友称为“史上最抢戏的男配角”。  1969年参加解放军海军某潜艇部队。1971年调海军政治部话剧团当演员。此间参加了近10台话剧的演出。从1973年开始步入影坛,在北影《南征北战》中饰机枪手刘永贵,在《海霞》中饰刘洪哥。1978年调入八一厂演员剧团,开始了专业电影演员生涯。先后在近30部故事片和电视剧中扮演各类角色,现为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会员。
中学毕业后任职“北京大戏院”时,醉心于电影的编导艺术,潜心苦学,冀有所成。1938年,应制片家邝赞之邀到香港,执导第一部影片《夜送寒衣》。抗战胜利后,先后执导《大地晨钟》、《烽火渔村》、《款摆红菱带》等名片。1949年,始创后列入“基尼斯世界纪录”的世界最长寿功夫片集《黄飞鸿传》。1980年,执导《亚福与土佬》一片后退休,著有从影回忆录《我与黄飞鸿》。
俞平,女,汉族。生于1940年2月16日,原籍安徽五河,生于重庆北碚,1949年随家迁居南京。1959年高中毕业后入北京电影制片厂任演员,翌年参加了影片《红旗谱》的拍摄,在片中饰演农村少女春兰。她的表演真实自然、淳朴,含蓄,人物性格发展脉络清晰,层次分明,令人信服地塑造了一个二十年代我国农村新女性的典型形象。春兰形象的成功塑造,为俞平的创作道路奠定了基石。
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 1960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预科班学习,1962年转入本科就读。1973年后回到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工作。参加过电影《南征北战》、《牛角石》、《黑三角》、《苏小三》、《生财有道》、《女人国污染报告》、《山花》、《虹》、《伤逝》等的拍摄并饰主要角色,还在电视剧《小龙和小丽》、《莲莲》、《大能人》、《风帆》、《撞击世纪大门》等中担任主角色并兼任导演工作。  1990年在《大红灯笼高高挂》中饰演二姨太而成名。主要作品有《南征北战》、《牛角石》、《黑三角》等。  不如跳舞(2010) 蜗居(2009)饰 海藻的母亲 沂蒙六姐妹(2009) 爱你所以离开你(2008)饰 杜妈 老伴(2008) 追赶我可能丢了的爱情(2007) 廖家(2007) 守望幸福 (2006) 婚姻密码 (2005) 女人不麻烦 (2004) 九九艳阳天 (1999) 小女人(1997) 承诺 (1995) 孤儿泪 (1995) 杂嘴子 (1992) 大红灯笼高高挂 RAISE THE RED LANTERN(1991) 上海一家人 (1990) 女人国的污染报告 RUMORS RUN DEEP(1987) 你的微笑 YOUR SMILES(1986) 生财有道 WAYS TO MAKE FORTUNES(1984) 跳动的火焰 SPARKLING FLAME(1984) 虹 THE RAINBOW(1982) 螺旋 WHIRLLING(1981) 伤逝 REGRET FOR THE PAST(1981) 苏小三 SU XIAOSAN(1981) 苗苗 THE YOUNG TEACHER(1980) 黑三角 THREE BLACK TRIANGLES(1978年) 牛角石 (1976) 南征北战 (1974) 扬洋三嫁 (2001) 穆桂英之大破天门阵 饰 佘老太君 穆桂英之十二寡妇征西 饰 佘老太君  因电视剧《上海一家人》获第十二届“飞天奖”最佳女配角奖; 因电影《杂嘴子》和《大红灯笼高高挂》获北京电影学院首届“学院表演奖”; 因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获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第四届“表演学会奖”金凤凰奖; 因电影《杂嘴子》获中国电影第六届“童牛奖”(优秀成人奖); 因电影《孤儿泪》获中国电影“华表奖”最佳女主角奖; 因电影《孤儿泪》获中国电影第七届“童牛奖”(优秀成人奖); 因电影《孤儿泪》获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第六届“表演学会奖”。
王培(1927-1997)满族,北京市人。中共党员。1945年毕业于北京影艺学院。1946年从艺。历任中国剧艺社、北京剧社等剧团演员,中国青年艺术剧院演员、艺委会委员、导演。解放军艺术学院、北京艺术学院客座教授(执教台词课、表演课)。一级导演。第三届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46年首次公演话剧《茶花女》。1963年加入中国戏剧家协会。饰有话剧《秦差大臣》赫莱司达阔夫、《茶花女》阿芝、《岛》栗原学、《远方青年》沙特克、《法西斯细菌》赵安涛、《无名英雄》赵正中、《阴谋与爱情》宰相、《费加罗的婚礼》伯爵、《霓虹灯下的哨兵》罗克文、《曙光》林寒等角色。导演有话剧《曙光》(合作)、《权与法》(合作)、《重任》、《风雨故人来》、《不知秋思在谁家》、《社会形象》、《结婚》、《风暴》等。著有《洪深同志在排演中》、《画龙点睛》、《一分钟的戏》、《深刻蕴于含蓄之中》、《导演可否做示范表演》、《导演要在人物上下功夫》、《艺术家的探求与创新》、《胆识与追求》、《困惑与寻求》、《追求与实践》。《曙光》获文化部国庆30周年献礼一等奖,《权与法》、《滚滚的黄河》获文化部国庆30周年献礼二等奖,《不知秋思在谁家》获第一届中国艺术节奖杯及奥林奖杯,《风暴》获文化部建党70周年献礼优秀奖、中国话剧艺术研究会第二届话剧导演金狮奖。(摘自路闻捷主编的《中国戏剧家大辞典》,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年104页)
葛存壮,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著名表演艺术家,著名演员葛优的父亲在多年的表演工作中,用精彩的演技为观众奉献了众多经典的反面角色,被广大观众所熟知和喜爱。2012年6月,葛老因瘫痪入院。1947年东北解放后,葛存壮考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文工团当演员,两年后随团调入东北电影制片厂演电影,1953年调到北 京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工作。   早年参加过电影《中华儿女》、《钢铁战士》、《白毛女》、《赵一曼》等影片的拍摄表演。后在电影《六号门...
邵华(1919---1991年),祖籍浙江定海,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1937年高中毕业,到上海环球打字所工作,业余演戏。1938年正式从艺,加入唐槐秋领导的上海中国旅行剧团。1947年任上海沪剧团、越剧团导演。至解放前,演出过近80部话剧。主要有《水仙花》(饰陶宪甫)、《洪宣娇》(杨秀清)、《阿Q正传》(假洋鬼子)、《林冲夜奔》(高俅)、《绿窗红泪》、《岳飞》等,其中《日出》、《雷雨》、《原野》三剧中的男性角色,除去周冲、福生、小顺子之外,几乎全都演过。还在天一、国华等影片公司参拍过《洪宣娇》(杨秀清)、《美艳亲王》(舅舅莫昌盛)、《马路英雄》、《杨乃武与小白菜》等影片。在上海沪剧团、越剧团期间,改编、导演过《妇女心》、《白毛女》、《九伴衣》等剧目。  1949年12月入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从1950年到1964年,在剧院35个剧目中,塑造了27个神采各异的角色。主要有《西望长安》(栗晚成)、《钦差大臣》(勃布钦斯基)、《尤利乌斯·伏契克》(纳粹军法官)、《伽里略传》(大主教)、《法西斯细菌》(秦正谊)、《抓壮丁》(姜国富)、《家》(五老爷)、《上海屋檐下》(黄父)、《红色风暴》(领事顾弗、魏老太爷)、《中锋在黎明前死去》(拍卖人)、《沙恭达罗》(小丑摩达威耶)以及《保尔柯察金》、《屈原》、《记忆犹新》、《杜鹃山》、《霓虹灯下的哨兵》、《远方青年》等等。从1976年到1985年退休,他又塑造过《曙光》(地主刘雨霁、国军旅长副官)、《东进东进》(欧阳紫石)、《猜一猜淮来吃晚餐》(瑞恩主教)、《红鼻子》(董事长彭孝柏)、《金子》(赵父)等10多个各具特色的艺术形象。其中重演版话剧《上海屋檐下》获1983年文化部表演一等奖。  一生演出话剧120多部,绝大部分是配角,以细致刻划人物而著称,被人称为廿演配角的艺术家。解放后,参拍影片主要有《黄花岭》富农宋福山、《林家铺子》钱猢狲、《青春之歌》魏老三、《抓壮丁》佃农姜国富、《南征北战》敌李军长、《烽火少年》椎木、《二泉映月》钟师傅、《孔雀公主》巫师、《远离人群的地方》教授杨泽泗、《金鞋》白眉毛老汉等。电视剧主要有《四世同堂》祁老人、《家、春、秋》高老太爷、《团圆恨》杜知府、《红红的雨花石》车夫等。其中《四世同堂》和《家春秋》众口皆碑,是其影视代表作。
李林(1920—1992)电影演员。黑龙江巴彦人。1937年11月,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习的李林考入“满映”,1938年开始银幕生涯。抗战胜利以后,他在“中制”管辖下的“东影”工作,1946年在张瑞芳主演的《松花江上》中扮演一个凶狠残暴的日本工头,1948年2月来到北平,不久成为北影演员。 表演代表作品有故事片《内蒙人民的胜利》《钢铁战士》《虎穴追踪》《党的女儿》等。
胡朋(1916年—2004年12月28日),原名初韫诚,出生于山东省烟台市莱阳县,中国内地女演员。1937年,胡朋开始在上海参加救亡演剧活动。1943年,参演话剧《子弟兵和老百姓》。1950年,出演个人首部电影《钢铁战士》,她凭借该片获得中国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影片个人一等奖。1953年,出演战争电影《智取华山》。1957年,主演话剧《槐树庄》,她凭借该剧在全军第二次文艺会演中获得优秀演员奖。1959年,主演战争电影《回民支队》。1965年,在剧情电影《烈火中永生》中饰演双枪老太婆。1976年,主演文革电影《反击》。1980年,出演剧情电影《山重水复》。1991年,胡朋获得第3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特别荣誉奖”。1995年,胡朋被广播电影电视部评为1905—1995“中华影星”。1997年,创作散文集 《敌后纪事》。2004年12月28日,胡朋逝世,享年88岁。2005年1月6日,胡朋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2009年,关于她的自传《明灯照耀一生-胡朋自述》出版。
雷明,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20世纪60年代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后分配到北京电影制片厂当演员。先后参演或主演过影片《黑三角》、《特高课在行动》、《两塑一个我》、《人头的故事》、《夺印》、《小花》、《红雨》、《南征北战》、《金鹿》、《一盘没有下完的棋》、《非常岁月》、《为什么生我》、《穿校服的小兵》、《非常大总统》、《死去活来》及电视剧《西游记》、《从深圳开来的特别快车》、《燕山情》、《难开的绿灯》、《黑洞》、《麻辣婆媳》等。  雷明同时还是一名译制片演员,曾为外国译制片《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中照相馆的吉斯、《桥》、《男人和孩子》等配音。2010年4月23日因病去世,享年71岁。
杨启天,1931年出生,江苏常州人。 出身书香门弟的杨启天,少年时代就喜欢戏剧、在苏州教会学校上学时,常跑到上海看剧黄佐临、丹尼等戏剧家的作品深深感染了他。
周森冠,男,1920年生于江苏常州,江苏省武进县人。早年在常州民丰纱厂当过学徒,抗战初期相继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战时工作干部训练团、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民众视察指导团任职。1940年代初,先在浙江省中心剧团任演员,后在国民政府财政部税务署任职,还当过税务局长。1947年到南京,任首都汽车公司调度股长。1949年调任北京汽车公司车务股长。1951年考入中央电影局表演艺术研究所(北京电影学院前身)表演班。1954年毕业后分配到北京电影制片厂任演员。参拍的第一部影片是上影故事片《一场风波》演单身农民,跟舒绣文扮演的立福嫂相爱,最后冲破封建族法结婚。以后饰演的角色几乎全是配角。有名有姓的约30部影片,主要有《夏天的故事》王大成、《国庆十点钟》张大力、《平原游击队》看沟老汉、《洪湖赤卫队》胡子爹、《暴风骤雨》刘德山、《粮食》发成、《小兵张嘎》杨大爸、《小花》区委书记何向东、《泪痕》何诚等。在北影演员剧团演过《兵临城下》(饰赵崇武)等话剧。1994年逝世。
程学钦,男,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1938年10月生,湖北省人。1960年至1963年在北影电影学校表演班学习,学成留厂演员剧团。从影以来,在二十多部影片中扮演角色,主要有:《洪湖赤卫队》(饰号兵小刘)、《停战以后》(饰报务员)、《小兵张嘎》(饰战士小陈)、《小二黑结婚》(饰铁蛋)、《南征北战》(饰柱子)、《侦察兵》(饰小胡)、《沸腾的群山》(饰郎金奎)、《黑三角》(饰小虎)、《泪痕》(饰司机水成龙)、《神秘的大佛》(饰小吴)、《海囚》(饰吴添水)、《非常岁月》(饰四旺)、《大清炮队》(饰吴永升)、《魔力》(饰满天飞)等。此外还参加过数部话剧的演出。为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会员。
劳力,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漫画家。1931年9月生,河北人。1951年毕业于北方交通大学运输专业。毕业后在郑州铁路分局当铁路职工。不久调到分局工会,专门负责局里的文化宣传。曾任铁路客运段列车长。1956年考入北京电影学校表演系,1960年毕业后分配至北京电影制片厂当演员。参加拍摄过电影《父子俩》 、《青春之歌》、《洪湖赤卫队》等中外影视片配音近百余部。为北京语言学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会员。 (电影人物 2009年 第17期)
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1944年出生,河北省人。1963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校表演系,之后分配到北影厂演员剧团。从影以来,参加了三十多部(集)影视片的拍摄,主要有:《青年鲁班》(饰高小林)、《山村姐妹》(饰志军)、《西沙儿女》(饰阮中蔚)、《小花》(饰丁四)、《神秘的大佛》(饰郑翰)、《知音》(饰侍卫官)、《拔哥的故事》(饰排长)、《全家福》(饰王福民)、《南征北战》(饰参谋)、《金钱》(饰陈时怀)、《特异人的奇遇》(饰关校长)等影片以及《强人》(饰二愣)、《祖国的T细胞》(饰王主任)、《城市的狂飙》(饰苏康)等电视剧。曾在《马可·波罗》、《丰碑》、《绝处逢生》中担任过执行导演,《末代皇帝》中为中方导演组主要成员,独自导演了《诗魂》。现为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会员。
隋鸿祺,男,1934年出生,山东烟台人。1948年参军,在山东军区文工团工作,演过一些秧歌剧。1960年入济南军区政治部话剧团(即前卫话剧团,1962年撤销总团,成为独立话剧团)。文革中,前卫话剧团一度解散,他下放67军199师炮团宣传股任干事、话剧队队长,演出过相声、京剧《沙家浜》等剧目。1983年6月前卫话剧团与歌舞团合并后,他入前卫文工团。1985年离休,2011年12月8日病逝。参拍影片除《地雷战》外,还有《两个小八路》日军中队长三岛、《刀光虎影》汉奸高连三、《将军与孤女》池田、《以血还血》日商行老板吉田等角色。他还在《南征北战》(重拍版)、《吉鸿昌》、《民国特大谋杀案》等片客串角色,最早的恐怕是影片《铁道游击队》,有个一闪而过的鬼子小队长之类镜头。参演电视剧有《赵四小姐与张学良》、《黑潮》、《好汉秦琼》、《狄仁杰与武则天传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