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时代演员表

导演:查理·卓别林
日期:1936-01-01
热度:21

二十年代的美国处于经济萧条时期,失业率居高不下,工人受尽压榨,成为了大机器生产中的一颗螺丝钉。查理(查里 卓别林 Charles Chaplin 饰)就是一个底层市民,他在一个机器隆隆的厂房里日以继夜地工作,以赚取微薄的收入。重复繁重的工作压得他喘不过气,他把人们的鼻子当成螺丝钉来拧,卷入流水线机器的皮带里,令人苦笑不得。查理尽管贫穷,但却很善良。他在路上搭救了流浪女,和她一起生活,家里破烂却又温馨。每次身无分文的查理为了找到吃的,都会故意犯事,以便进入监牢。光景一时间有了好转,流浪女成了歌舞红星,然而好景太短暂了。

导演(1)
卓别林出生于英国伦敦Walworth地区的一个演艺家庭,父母亲都是艺人。在他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分居,查理与他的同母异父的哥哥西德尼·卓别林在母亲失业后,被送入伦敦兰贝斯区的一个少年感化院。几周后他们又被送入一个收养孤儿的学校。7年后,他离开了孤儿学校,成了一名流浪儿。他当过报童、杂货店小伙计、玩具小贩、医生的小佣人、吹玻璃的小工人,还在游艺场扫过地。  1894年,五岁的卓别林在伦敦的大剧院代替他的母亲首次登台表演。他小时候曾生过一次大病,数星期躺在病床上,晚上他的母亲在窗前给他表演外面发生的事情。  1903年他获得了一个新角色,后来不久他获得了他的第一个正式角色,扮演《夏洛克·福尔摩斯》中的一个报童。此后他在一个杂技团里工作,次年,9岁的卓别林和哥哥加入弗瑞德·卡诺剧团,并在弗莱德·卡尔诺的喜剧团里扮演小丑。13岁时随剧团到美国演出,卓别林决定留在美国。  之后,由于制片人麦克·山内特发掘,卓别林获得了与吉斯通公司签约的机会并正式成为该公司的艺人。当时吉斯通公司已经有了一批大牌的明星,但很快卓别林很快就超越了他们,并且创造了一年拍摄35部影片的奇迹。  卓别林的第一部电影是《谋生》,而他的第二部电影《阵雨之间》中改变了他的命运,片中他创造了流浪汉夏尔这个形象,这个穿着松垮裤子,大号鞋子,紧绷上衣,头戴圆顶礼帽的小胡子从此成为了电影史上最经典的喜剧形象。从1915年开始卓别林开始自编自导自演,甚至还担任制片和剪辑。稍后他加入了埃斯安尼公司,并于1917年出品了《移民者》和《安乐街》,1918年,他和他的兄弟在洛杉矶开了自己的公司。并在1919年召集到了道格拉斯·费尔班克斯等人。但直到1923年,卓别林才为这个公司拍了第一部影片《巴黎的女人》。之后1925年的《淘金者》和1927年的《大马戏团》为卓别林赢得了学院奖。  在此后的35年中卓别林创造了许多不朽的杰作,这些作品至今不失其娱乐价值和影响力。其中包括短喜剧《狗的生活》(1918年)和《发饷日》(1922年)。长的作品有《从军记》(1918年)和《朝圣》(1923年)。此外还有他的无声电影经典,其中包括《寻子遇仙记》(1921年)、《巴黎一妇人》(1923年)、《淘金记》(1925年)和《马戏团》(1928年)。  有声电影被发明后他还拍了两部他最著名的无声电影《城市之光》(1931年)和《摩登时代》(1936年),《城市之光》是卓别林喜剧因素与情感交配得最完美的一部作品。詹姆斯·艾吉1949年写道,这部片子的结束部分是电影史上最伟大的一段表演。此后他转向有声电影。卓别林的有声电影包括《大独裁者》(1940年)、《凡杜尔先生》(1947年)和《舞台生涯》(1952年)。  1942年,他和共同生活了10年的妻子宝莲离婚。1944年他和18岁的乌娜·奥尼尔结婚,这桩年龄差距36岁的婚姻当时曾饱受争议。1947年他拍摄了《杀人狂时代》。  1949年的《舞台生涯》被公认是他最好的有声电影。同年他被传为共产党人而被卷入麦卡锡主义的迫害中。不满于美国的对他的不公正待遇,他移居瑞士,并永远没有回美国。1957年的《纽约王》被认为是对这段生活的写照。  1967年他拍摄了最后一部影片《香港女伯爵》,1977年受勋,1977年圣诞节于瑞士家中去世。享年88岁。作为一个从无声片时代成功过渡到有声片时代的喜剧大师,卓别林留给后世的精神财富难以估量。
演员(21)
卓别林出生于英国伦敦Walworth地区的一个演艺家庭,父母亲都是艺人。在他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分居,查理与他的同母异父的哥哥西德尼·卓别林在母亲失业后,被送入伦敦兰贝斯区的一个少年感化院。几周后他们又被送入一个收养孤儿的学校。7年后,他离开了孤儿学校,成了一名流浪儿。他当过报童、杂货店小伙计、玩具小贩、医生的小佣人、吹玻璃的小工人,还在游艺场扫过地。  1894年,五岁的卓别林在伦敦的大剧院代替他的母亲首次登台表演。他小时候曾生过一次大病,数星期躺在病床上,晚上他的母亲在窗前给他表演外面发生的事情。  1903年他获得了一个新角色,后来不久他获得了他的第一个正式角色,扮演《夏洛克·福尔摩斯》中的一个报童。此后他在一个杂技团里工作,次年,9岁的卓别林和哥哥加入弗瑞德·卡诺剧团,并在弗莱德·卡尔诺的喜剧团里扮演小丑。13岁时随剧团到美国演出,卓别林决定留在美国。  之后,由于制片人麦克·山内特发掘,卓别林获得了与吉斯通公司签约的机会并正式成为该公司的艺人。当时吉斯通公司已经有了一批大牌的明星,但很快卓别林很快就超越了他们,并且创造了一年拍摄35部影片的奇迹。  卓别林的第一部电影是《谋生》,而他的第二部电影《阵雨之间》中改变了他的命运,片中他创造了流浪汉夏尔这个形象,这个穿着松垮裤子,大号鞋子,紧绷上衣,头戴圆顶礼帽的小胡子从此成为了电影史上最经典的喜剧形象。从1915年开始卓别林开始自编自导自演,甚至还担任制片和剪辑。稍后他加入了埃斯安尼公司,并于1917年出品了《移民者》和《安乐街》,1918年,他和他的兄弟在洛杉矶开了自己的公司。并在1919年召集到了道格拉斯·费尔班克斯等人。但直到1923年,卓别林才为这个公司拍了第一部影片《巴黎的女人》。之后1925年的《淘金者》和1927年的《大马戏团》为卓别林赢得了学院奖。  在此后的35年中卓别林创造了许多不朽的杰作,这些作品至今不失其娱乐价值和影响力。其中包括短喜剧《狗的生活》(1918年)和《发饷日》(1922年)。长的作品有《从军记》(1918年)和《朝圣》(1923年)。此外还有他的无声电影经典,其中包括《寻子遇仙记》(1921年)、《巴黎一妇人》(1923年)、《淘金记》(1925年)和《马戏团》(1928年)。  有声电影被发明后他还拍了两部他最著名的无声电影《城市之光》(1931年)和《摩登时代》(1936年),《城市之光》是卓别林喜剧因素与情感交配得最完美的一部作品。詹姆斯·艾吉1949年写道,这部片子的结束部分是电影史上最伟大的一段表演。此后他转向有声电影。卓别林的有声电影包括《大独裁者》(1940年)、《凡杜尔先生》(1947年)和《舞台生涯》(1952年)。  1942年,他和共同生活了10年的妻子宝莲离婚。1944年他和18岁的乌娜·奥尼尔结婚,这桩年龄差距36岁的婚姻当时曾饱受争议。1947年他拍摄了《杀人狂时代》。  1949年的《舞台生涯》被公认是他最好的有声电影。同年他被传为共产党人而被卷入麦卡锡主义的迫害中。不满于美国的对他的不公正待遇,他移居瑞士,并永远没有回美国。1957年的《纽约王》被认为是对这段生活的写照。  1967年他拍摄了最后一部影片《香港女伯爵》,1977年受勋,1977年圣诞节于瑞士家中去世。享年88岁。作为一个从无声片时代成功过渡到有声片时代的喜剧大师,卓别林留给后世的精神财富难以估量。
生于纽约州长岛大内克一个贫寒的家庭。14岁进入齐格飞歌舞团,后因与富商埃德加.詹姆斯结婚而退出舞台。1931年离婚后进入好莱坞,在《十字街头》、《吹牛大王》等片中露面。次年进入哈尔.罗奇制片公司,同年与卓别林相识。卓为她美丽的容貌和不凡的谈吐吸引,开始培养她演戏。1936年她主演完《摩登时代》后与卓秘密结婚,1942年二人离婚。1943年她以《滑头君子》、《海军之花》声名鹊起,后者还获奥斯卡最佳女配角提名。1946年主演的《风流贵妇》以及与第三任丈夫伯吉斯.梅雷迪斯合演的《风流女招待》(又译《女仆日记》),均相当成功。1948年她和丈夫再度合拍了成功的影片《奇迹会发生》后离婚。1949年完成失败作《复仇新娘》后退出派拉蒙公司。50年代后演出影片不多,1958年和小说家雷马克结婚后退出影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