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之歌演员表

导演:常彦,张普人
日期:1976-01-01
热度:2

芒果之歌 (1976)故事梗概根据《序曲》中的谷雨短篇小说《第一课》改编。 1968年7月,在“文革”处于两个阶级大搏斗的关键时刻。以夏彩云为首的临溪市第六棉纺厂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响应党中央、毛主席的伟大号召。开进了东方纺织工业大学。正在操纵该校红造司组织拉山头、闹派性。妄图破坏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走资派聂家良,一时慌了手脚。他表面欢迎工宣队,暗地里却耍阴谋、施诡计,处处与工宣队作对。由于他的挑拨,学校各派群众组织又发生了冲突。面临一场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夏彩云带领工宣队首先深入群众,进行调查研究,为消除各派群众组织的对立情绪,他们主持召开了各派头头会议。在聂家良操纵下红造司擅自撕毁了会上签署的协议,使各派矛盾更加激化,从而挑起了武斗。夏彩云和工宣队长老唐等冒着危险去做说服工作,在一次武斗中,红造司成员刘小舟打伤了老唐。聂家良认为有机可乘。他要红造司交出刘小舟让工宣队从严处理,妄想挑起小将们与工宣队闹对立,让红卫兵把工宣队撵走,夏彩云牢记毛主席的教导,严格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以无产阶级宽广的胸怀对待犯错误的小将,坚持做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不仅使聂家良的阴谋未能得逞,还感动了小将们,并得到了他们的信任。夏彩云满腔热情同小将们一起回忆红卫兵光荣的战斗史,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无产阶级感情和革命热情。在一次批判大会上,她以阶级姐妹的亲身经历,控诉了修正主义教育路线,挽救了被旧教育路线毒害的青年教师杨扬名,沉重打击了聂家良。小将们也受到了启发和教育。他们在工宣队的领导下,实现了革命的大联合。把矛头对准党内不肯改悔的走资派,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斗批改新高潮。

导演(2)
演员(9)
郭树森,1983年8月17日出生于沈阳,演员,因2012年参演《第22条婚规》剧组拍摄结识著名导演金琛,深受指点,努力学习影视表演闯荡北京。
卢桂兰,女,1941年生,中国著名电影演员。1959年开始,她在长影厂任演员,先后拍摄了《昆仑铁骑》、《冬梅》、《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上集)》、《女跳水队员》等许多影片,成为长影厂女演员中的佼佼者。1978年调北影厂任演员,相继拍摄了《熊迹》、《女交通员》、《暗礁》、《许茂和他的女儿们(1981北京)》等影片。1978年曾作为中国电影代表团成员与赵丹、丁峤到朝鲜参加“中国电影团”活动。
李克己,男,1945年11月28日生,重庆人。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副教授,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表演学会会员。
庄培元是一名演员,代表作品《大侦探 上下集》。
于福来(1938-1983)辽宁省新民县人,1962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同年分到长影演员剧团,曾在《南海的早晨》、《艳阳天》等影片中担任重要角色,后调导演室工作。
宋雪娟,电影演员。辽宁开原人。1951年任阜新煤矿文工团演员。1956年任长影演员。表演代表作品有故事片《芦笙恋歌》《甲午风云》《铁道卫士》《苦难的心》等。(http://www.cfs-cn.com/Item/819.aspx)
俞平,女,汉族。生于1940年2月16日,原籍安徽五河,生于重庆北碚,1949年随家迁居南京。1959年高中毕业后入北京电影制片厂任演员,翌年参加了影片《红旗谱》的拍摄,在片中饰演农村少女春兰。她的表演真实自然、淳朴,含蓄,人物性格发展脉络清晰,层次分明,令人信服地塑造了一个二十年代我国农村新女性的典型形象。春兰形象的成功塑造,为俞平的创作道路奠定了基石。